沪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 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汇编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的概念(1)一般地,解析式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y kx b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3)当0b =时,解析式y kx b =+就成为y kx =(k 是常数,且0k ≠)这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4)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 c =(c 为常数)叫做常值函数.它的自变量由所讨论的
问题确定.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般地,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也称为直线y kx b =+,这时,我们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kx b =+称为这一直线的表达式.
画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时,只需描出图像上的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作一条直线.
三、一次函数的截距:
一条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这条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一般地,直线y kx b =+(0k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b ,,直线y kx b =+(0k ≠)的截距是b .
四、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
一般地,一次函数y kx b =+(0b ≠)的图像可由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平移得到.当0b >时,向上平移b 个单位;当0b <时,向下平移b 个单位.
(函数平移口诀简记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五、直线位置关系:
如果12b b ≠,那么直线1y kx b =+与直线2y kx b =+平行.
反过来,如果直线11y k x b =+与直线22y k x b =+平行,那么12k k =,12b b ≠.
六、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一般地,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0k ≠)具有以下性质:
当0k >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值增大而增大,图像为上升;
当0k <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值增大而减小,图像为下降.
七、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情况:
直线y kx b =+(0k ≠,0b ≠)过(0,)b 且与直线y kx =平行,由直线y k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情况可知:(要用图像的平移推导可得)
当0k >,且0b >时,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0k >,且0b <时,直线y kx b =+经过一、三、四象限;
当0k <,且0b >时,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0k <,且0b <时,直线y kx b =+经过二、三、四象限.
八、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对于一次函数y kx b =+,由它的函数值0y =就得到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0kx b +=,解这个方程得b x k
=-,于是可以知道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k
-,.(2)若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也可以知道这个交点的横坐标b x k
=-,其就是一元一次方程0kx b +=的根.九、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1)由一次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大于0(或小于0),就得到关于x 的一元
一次不等式0kx b +>(或0kx b +<)的解集.
(2)在一次函数m 的图像上且位于x 轴上方(或下方)的所有点,它们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0kx b +>(或0kx b +<)的解集.
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
一、二项方程
如果一元n 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项方程,关于x 的一元n 次二项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0(00n ax b a b n +=≠≠,,是正整数).
n 为奇数时,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n 为偶数时,若0ab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根互为相反数;若0ab >,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
二、双二次方程
(1)一般地,只含有偶数次项的一元四次方程,叫做双二次方程.关于x 的双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420ax bx c ++=(0a ≠,0b ≠,0c ≠).
(2)了解关于x 的双二次方程420ax bx c ++=(0a ≠,0b ≠,0c ≠),可以用新未知数y 代替方程中的2x ,同时用2y 代替4x ,将这个方程转化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y by c ++=这种解方程的方法是换元法.
(3)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统称为有理方程.
三、无理方程
1、方程中含有根式,且被开方数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无理方程.有理方程和无理方程统称为初等代数方程,简称代数方程.
2、解无理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根号,方法是两边同时平方,注意要检验增根的情况.检验方程的增根从两方面出发:
(1)根号有意义的条件;
(2)方程左右是否相等.
四、二元二次方程组
1、仅含有两个未知数,各方程是整式方程,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为2,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
2、能使二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的解.
3、方程组中所含各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
第二十二章四边形
一、多边形的概念
1、由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联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2、组成多边形的每一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的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
顶点.
3、多边形相邻两边所在的射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
4、联结多边形的两个不相邻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对于一个多边形,画出它的任意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其余各边都在这条直线的一侧,
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否则叫做凹多边形.
6、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180
n-⋅︒.
7、由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8、对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所有外角的和,
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
9、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
如: ABCD.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①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⑤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①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矩形
1.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注意:矩形的定义既是矩形的基本性质,也是判定矩形的基本方法.
2.矩形的性质:
矩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注意:
(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而也是中心对称图形.过对称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矩形分
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矩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角线的交点(即对称中心).
3.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菱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注意:
(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
的两部分;
(2)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3)菱形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底×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五、正方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
矩形邻边相等正方形菱形一个角是直角正方形
3.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即是矩形又是菱形,因而它具备两者所有的性质.
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判定定理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六、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底:平行的两边叫做底,其中较长的是下底,较短的叫上底.
腰:不平行的两边叫做腰.
高:梯形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特殊梯形:
⎩⎨⎧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特殊梯形相等的思考讨论:若上面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是否是梯形?
交流:如果同时具备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那么该图形是矩形.
(3)等腰梯形性质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另外: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4)等腰梯形判定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5)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①作高法: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②移腰法:使两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梯形两个下底角是互余的,那么一般会用到这种添辅助线的方式,构造直角三角形;
③延腰法: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④等积变形法:联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⑤移对角线法:平移对角线,构造特殊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如果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那么在平移的过程中,还可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三线合一,求梯形的高等.
七、梯形及三角形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强调它与三角形的中线不同);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3.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要点点拨】经过三角形的一边中点作另一边的平行线,也可以证明得到的平行线段为中位线.同样地,从梯形的一腰中点作底的平行线,可以证明得到的平行线段为中位线.如果把三角形看成是一个上底长度是一个上底长度为零的特殊的梯形的话,那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就成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特例了.
八、平面向量的概念
1、规定了有方向又有长度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2、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向量的大小也叫做向量的长度.(或向量的模)
3、向量的表示:
(1)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直观表示:
①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长度;
②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2)常见的表示方法:
①向量AB ,长度记为AB ;
②向量a 、b 、c ,长度记为a 、b 、c .
4、相等的向量:
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的向量.
5、相反的向量:
方向相反且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叫做互为相反的向量.
6、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十、平面向量的加法
1、向量的加法:
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零向量:
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规定0 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或者说不确定);
00= .
因此,两个相反向量的和向量是零向量,即:()0a a +-= .
对于任意向量,都有0a a += ,0a a += .
3、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a b b a +=+ .
4、向量的加法满足结合律:()()a b c a b c ++=++ .
5、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求不平行的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时,只要把第二个向量与第一个向量首尾相接,那么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和向量.
6、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
几个向量相加,可把这几个向量首尾顺次相接,那么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这几个向量的和向量.
十一、平面向量的减法
1、向量的减法
已知两个向量的和及其中一个向量,求另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即:()a b a b -=+- .
2、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在平面内取一点,以这个点为公共起点作出这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差向量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起点,被减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3、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a ,b 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求它们的和向量时,可以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为公
共起点作两个向量与a ,b 相等,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然后以所取的公共起
点为起点,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向量,则这一对角线向量就是a ,b 的和向量,这个
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另外一个对角线向量,即是a ,b 的差向量,这个差向量与被减向量共终点.
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
一、事件的分类
1、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2、其中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定出现的现象叫做必然事件.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就要沸腾是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不出现的现象叫做不可能事件.例如,同性电互相吸引就是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反面是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叫做随机事件,也称为不确定事件.例如,“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某人射击一次中靶”,“检查某件产品合格”
等都是随机事件.
一个事件中描述的现象“出现”,就说这个事件“发生”.一个确定事件是发生还是不发生,答案是确定的;而一个随机事件是发生还是不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3、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要点:
“必定”发生——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
“必定”不发生——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
“可能”发生——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
注意: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差别,我们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条件或有关经验、资料等,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大致的判断,并进行定性的描述.
②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不同,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来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一般,我们常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事件的概率
概率是概率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大量重复地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做()
P A.它可以看作是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相同的,概率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虽然不能事先确定,但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却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11-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对于某些随机试验来说,每次试验后可能产生若干不同的试验结果,而出现所有这些不同结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一般说来,如果一次试验中共有n 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k 种,那么事件A 的概率()=k P A n
=事件A包含的可能结果数所有的可能结果总数.用来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用符号P 来表示.概率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不可能事件必定不发生,规定用“0”作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而必然事件必定发生,就规定用“1”作为必然事件的概率.这样随机事件的概率,就是大于0且小于1的一个数,通常可以写成纯小数、百分数或真分数.由于任何事件A 发生的次数k 总不能大于试验的次数n ,因此随机事件的概率()P A 满足0()1P A ≤≤.
概率越大,表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概率越小,表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人们通常对随机事件进行大量的反复试验来研究概率,一般地,次数大的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才接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