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设计(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
安徽淮南龙湖中学孙玲
一、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感受外界刺激和反射活动的起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有关知识。
我们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眼与耳,通过对眼与耳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来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同时人体也通过其他感受器来感知外界刺激变化,所以也介绍了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等其他感觉。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眼的结构、耳的结构及视觉、听觉的形成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容易掌握。
此外,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爱心和责任心教育也非常必要。
三、核心素养
本节通过对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的认识及相应功能的了解,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让学生逐步将这些观念内化于心,从而能够进一步运用这个观念去解释生命现象。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关注到生物学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如学会去关注和关爱身边的盲人、聋哑人,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四、设计思路
(一)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首先是使学生了解眼、耳的结构与功能,对这部分知识要有形象、具体的认识,因而以观察直观的模型、图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此外,就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和问题联系起来,应用知识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如近视与远视的矫正、闻气味时的吸气动作、尝味道时的感觉、冷或温的感觉判断以及感受器的适应问题,等等,无不与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引导和鼓励学生去体验和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
1.重要概念
感受器;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称为感觉器官。
当感受器受到刺激之后,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中枢,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反射;另一方面冲动会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神经通路里继续上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相应的感觉。
2.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
A.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感受器。
A1看物体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大量的感光细胞把物像的信息转化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B.耳是接收声音的听觉感受器。
B1当声波引起振动传到内耳时,耳蜗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C.嗅觉感受器(嗅细胞)受到挥发性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形成嗅觉。
D.味觉感受器(味蕾)能够感受溶解在溶液中物质的味道。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
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目标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4.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二)教学难点
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七、教学准备
教学演示文稿、图片,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眼球模型、手电筒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趣引题
猜物游戏:
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形
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耳
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
问题:
1.三位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2.谁用时最短?
[板书:第2节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第1课时)]
引言:
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当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
经中枢,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反射,另
一方面冲动会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神经通路里继续上传
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相应的感觉。
感受器的结
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很复杂。
一些复杂的感受器周
三位同学分别通过触、听、
看,将判断结果写在纸上,
展示给全班同学。
分析答出:
1.触觉、听觉、视觉。
2.用眼看的用时最短。
围还出现了特殊的辅助结构,以保证感受器能更有效地感受刺激作用,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就称为感觉器官。
例如,眼和耳就属于特殊的感觉器官。
(板书: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
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
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结构。
眼睑、睫毛、泪腺、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
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
那么眼球由哪
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板书:二、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
由上向下。
观察时注意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并参考教
材中的方法步骤逐步完成。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
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展示眼球的结构图。
(4)反馈点拨:对照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
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
与同桌相互观察,得出眼
睛有眼睑、睫毛、眼球、
肌肉等。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
模型,拆卸组装;阅读教
材,讨论交流,观察思考,
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问题:
(1)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什么?
(2)(出示人的瞳孔调节图片)瞳孔大小与环境光线有什么关系?
引导探究:拉住窗帘,利用手电筒,在明暗两种不同环境下观察同桌瞳孔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视觉的形成
提问:
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吗?在电视上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节:两个人争执过程中,一个人摔倒,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
这个人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却丧失了视觉,这说明什么?
指导学生对照眼球的结构模型,思考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
(板书:三、视觉的形成)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动画,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讨论: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清?思考,得出:
(1)眼球颜色决定于眼球的虹膜。
观察同桌的瞳孔变化;思考、讨论,得出瞳孔变化的原因。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思考、分析得出:视觉形成应该在大脑。
观察、思考,分析得出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理解视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
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三、近视和远视
请患近视和远视的同学说说看物体的特点、感受。
(板书:四、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眼和远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进行矫治呢?
演示动画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预防近视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预防近视。
强调预防为主,课间适当休息自己的眼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让我们每一人都能拥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
讨论:
我们该如何对待盲人?生活中你是否向盲人献过爱心?谈谈近视给自己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便。
观察课件掌握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讨论,回答。
总结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
2.布置课下探究,任选一内容。
(1)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班或我校同学的近视
情况与对策。
(2)设计一个活动方案:为盲人献爱心。
(3)读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自
己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4)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各种途径,调
查眼科学的发展现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小论
文。
思考,归纳,总结。
九、板书设计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二、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三、视觉的形成
四、眼的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