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妇女乳腺疾病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妇女乳腺疾病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梅州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与分析,为当地卫生决策部门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

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机会性筛查方法对9428名梅州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抽样调查。

结果:9428名梅州妇女中,患病人数为4703例,患病率为49.88%,其中乳腺增生率最大,为43.28%,其次为良性肿瘤率(5.05%)、其他乳腺疾病(1.47%)及乳腺癌(0.08%);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60.74%),其次为20~29岁(52.25%)、30~39岁(51.35%)、50~59岁(40.16%)、≥60岁(8.56%);梅州市区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5.67%,郊县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5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县妇女乳腺局限性增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该地区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为母乳喂养、流产史、肥胖及乳腺疾病家族史。

结论:注重加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对影响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标签:乳腺疾病;乳腺癌;乳腺增生;影响因素
乳腺疾病是育龄期妇女人群中一种十分常见及多发的疾病,其发病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女性压力增大等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

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占无症状女性人群总数的49%[2],远远高于其他女性慢性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对梅州地区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机会性筛查方法对9428名梅州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抽样调查,年龄20~69岁,平均(50.27±7.83)岁;市区3992名,郊县5436名。

纳入标准:在梅州地区生活时间均在10年以上,年龄为20~70岁,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由乳腺专科医师采集被调查女性的详细发病史,填写自行设计的《乳腺疾病调查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病率、年龄分布等乳腺疾病基本情况以及母乳喂养情况、流产史、肥胖、吸烟史及乳腺疾病家族史等情况,并对影响乳腺疾病发病的因素进行分析。

1.2.2 乳腺检查方法首先视双侧乳房外形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对称以及局部皮肤是否出现变化、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按照外上、外下、内下及内上4个象限顺序依次触诊乳腺,然后再逐渐触诊乳晕、乳头、腋窝淋巴结、锁骨上/下淋巴结等,对是否存在肿块进行仔细观察,最后进行红外扫描,以对血管的情况、灰阶度、阴影大小以及阴影与血管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观察,从而做出综合地判定。

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女性,应进一步行乳腺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与诊断,必要的时候进行组织活检[3-4]。

1.2.3 乳腺疾病的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分类主要参考美国放射学会(ACR)2003年第4版乳腺超声诊断标准(BI-RADS-US)[5]。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乳腺疾病检出情况分析乳腺疾病患病率依次为:40~49岁年龄组>20~29岁年龄组>30~39岁年龄组>50~59岁年龄组>60岁以上组;乳腺增生率>良性肿瘤率>其他乳腺疾病率>乳腺癌发病率。

见表1。

2.2 梅州市区与郊县地区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分析梅州市区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5.67%,郊县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52.98%,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县妇女乳腺局限性增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梅州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相关因素分析有乳腺疾病患者与无乳腺疾病患者在母乳喂养、流产史、肥胖及乳腺疾病家族史方面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3。

3 讨论
3.1 各年龄组乳腺疾病患病情况存在差异此次调查主要将受检者按照年龄大小分为5个年龄组,即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

调查结果显示,40~49岁乳腺疾病患病率最高,以乳腺增生为主。

笔者认为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在于该年龄范围的妇女经历了一次妊娠或者多次妊娠过程,之前大量营养的摄入,使其乳腺分泌功能大大增强,这就提高了乳腺疾病的发病概率[6]。

其次为20~29岁年龄范围的妇女,笔者认为该年龄段妇女正处于育龄期,乳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因此也就提高了乳腺疾病的发病概率。

60岁以上年龄组乳腺疾病患病率最低,这是由于此年龄段的妇女已步入老年,乳腺已停止发育,甚至出现萎缩,乳腺功能也显著下降,因此此年龄段妇女的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最低[7]。

进一步对城区和市郊乳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两地区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广大妇女对乳腺疾病的重视,但两地区乳腺局限性增生、乳腺弥漫性增生发生率又存在差异性,国外调查研究也表明在不同教育地区乳腺疾病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8],提示卫生部门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时应各有侧重点。

3.2 乳腺疾病影响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是乳腺疾病发生的一种保护性因素,其原因由于产后哺乳对乳房属于一种生理性调节,对乳房具有较好的保护性作用,未哺乳者乳汁在乳腺管之中会发生聚集,会堵塞乳腺管,导致乳腺疾病的出现[9]。

流产对于乳腺疾病的发生是危险因素,妊娠早期雌激素、催乳素和孕激
素迅速增高,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乳腺小叶间质细胞增生,在妊娠的第3个月左右[10],激素平衡可以使这些细胞成熟和分化,人为终止妊娠可以破坏这一过程,易引起细胞异化、组织异构引起疾病。

随着脂肪组织的增加,循环系统中雌酮的含量升高,而雌酮能转变成雌二醇,并且雌激素结合蛋白与BMI呈反比,会导致肥胖女性循环系统中雌激素的生物利用度增高[11]。

因此,在上述两种因素的作用下,肥胖女性乳腺组织细胞容易受体液因素影响发生疾病。

乳腺疾病家族史也是乳腺疾病的一个危险性因素,与余国斌等[12]文献报道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乳腺疾病的因素为母乳喂养、流产史、肥胖及乳腺疾病家族史。

综上所述,注重加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对影响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阳,杜贾军,刘奇,等.山东省6110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8):157-160.
[2]胡洋,宇翔,王友洁.1989~2008年中国妇女病患病情况与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633-2635.
[3]张玉莲,丁晶晶.青岛市工业区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5):674-675.
[4]陶旻枫,丁辉,刘丽,等.北京地区女性常见乳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4):212-214.
[5]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ACR BI-RADS-Ultrasound AC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reast Imaging Atlas[M]. Reston: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
[6]何健荣,高曦,任泽舫.全球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最新发病分布特征[J].中国肿瘤,2009,18(3):169-172.
[7]陈冬华,李强,周浩,等.上海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谱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2):48-49.
[8] Rademakers J,Delnoil D,Nijman J,et al. Educ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atient-centred care:patients’ p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J]. BMC Health Serv Res,2012,12:261.
[9] Steffens R F,Wright H R,Hester M Y,et al. Clinical,demographic,and situational factors linked to distress associated with benign breast biopsy[J]. J Psychosoc Oncol,2011,29(1):35-50.
[10]郝淳敏.乳腺癌二级预防筛查模式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
2(6):131-132.
[11] Doherty T,Sanders D,Jackson D,et al. Early cess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st women in South Africa:an area needing urgent attention to improve child health[J]. BMC Pediatr,2012,12:105.
[12]余国斌,张秀军,赵东,等.农村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00-4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