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章末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沿着DE对折,点C恰好与A重合,得到△ABD,其中∠B=
90∘,AB=2,△ABD的周长为8,则四边形ABDE的面积是( )
A.8
3B.13
3
C.6D.7
2.如图,在△ABC中,∠C=90∘,AC=4cm,BC=3cm,点E在AC上,现将△BCE沿BE翻折,使点C落在点Cʹ处连接ACʹ,则ACʹ长度的最小值是( )
A.0.5cm B.1cm C.2cm D.2.5cm
3.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
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
A.12≤a≤13B.12≤a≤15C.5≤a≤12D.5≤a≤13
4.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3)2+√b−4+∣c−5∣=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腰和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
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其面积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记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2019的值为( )
A . (12
)
2019
B . (12
)
2018
C .
(√2
2)
2019 D .
(√2
2)
2018
6.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 1,2,3
B . 2,3,4
C . 3,4,5
D . 4,5,6
7. 如图,已知 ∠ABC =90∘,AB =6,BC =8,AD =CD =7,若点 P 到 AC 的距离为 5,则点 P 在四边形 ABCD 边上的个数为 ( )
A . 0
B . 2
C . 3
D . 4
8. 如图,小明(视为小黑点)站在一个高为 10 米的高台 A 上,利用旗杆 OM 顶部的绳索,划过 90∘ 到达与高台 A 水平距离为 17 米,高为 3 米的矮台 B .那么小明在荡绳索的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 MN 是 ( )
A . 2 米
B . 2.2 米
C . 2.5 米
D . 2.7 米
9. 如图,将一根长 27 厘米的筷子,置于高为 11 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且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少为 (27−√157) 厘米,则底面半径为 ( ) 厘米.
A . 6
B . 3
C . 2
D . 12
10. 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 12 cm ,底面周长为 18 cm ,在杯内离杯底 4 cm 的点 C 处有一滴
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 4 cm 与蜂蜜相对的 A 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 ) cm .
A.15B.√97C.12D.18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米.
12.在△ABC中,∠A=90∘,AB=AC,BC=8,则△ABC的面积是.
13.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D是BC的中点,点E在边AB上,将
△BDE沿直线DE翻折,使得点B落在同一平面内的点Bʹ处,线段BʹD交边AB于点F,连接ABʹ.当△ABʹF是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14.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底边BC上的高为4,则其底边BC的长为.
15.如图:5米长的滑梯AB开始在B点距墙面水平距离3米,当向后移动1米,A点也随着向
下滑一段距离,则下滑的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1米.
16.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3cm,底面周长为40cm,在杯内壁离底1cm的点B处有一滴蜂
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3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到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
17. 小明用三角板测得一个圆锥形漏斗尺寸如下图所示,那么漏斗斜壁 AB 的长度 cm .
三、解答题
18.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CB =90∘,AB =15,BC =9,AD =5,DC =13.试判断
△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9. 已知 AB =2,AC =4√1
2,BC =2
5
√125,在图所示的网格内画 △ABC ,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
(1) 求 △ABC 的面积; (2) 求点 A 到 BC 边的距离.
20. 如图,△ABC 中,AD ⊥BC 于点 D ,且 AD =BD ,在 AD 上截取 DE =DC ,延长 BE 交 AC
于点 F ,连接 CE .
(1) 证明:△BDE≌△ADC.
(2) ∠ABF和∠ACE相等吗?说明理由.
(3) 若BD=12 cm,CD=5 cm,求线段BF的长度.
21.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1) 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2) 求证:∠BCD=90∘.
22.回答下列各题:
(1) 特例研究:如图①,等边△ABC的边长为8,求等边△ABC的高.
(2) 经验提升:如图②,在△ABC中,AB=AC≠BC,点P为线段BC上的任一点,过点
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补全图形,判断线段PD,PE,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x+3,l2:y=−3x+3,若线
(3) 综合应用: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3
4
段BC上有一点M到l1的距离是1,请运用(2)中的结论求出点M的坐标.
23.阅读:
小明同学在某材料中看到如下问题及部分证明.
如图①,已知在△ABC和△A1B1C1中,BD=DC,B1D1=D1C1,AB=A1B1,AC=A1C1,AD=A1D1,求证:∠1=∠2.
证明: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延长A1D1到E1,使D1E1=A1D1,连接C1E1,
在△ABD和△ECD中,
∵AD=DE(已作),
∠ADB=∠EDC(对顶角相等),
BD=DC(已知),
∴△ABD≌△ECD(SAS),
∴AB=E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同理可证,A1B1=E1C1,
未完待续⋯⋯
(1) 请你补全这个证明.
(2) 应用:如图②,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5,AC=3,则AD长的
范围是.
(3) 拓展:如图③,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89,AC=5,AD=4,
则△ABC的面积是.
24.为了绿化环境,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
测量,∠ADC=90∘,CD=6m,AD=8m,AB=26m,BC=24m.
(1) 求出空地ABCD的面积.
(2) 若每种植1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总共需投入多少元?
25.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高AB为5,BC是底面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线.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
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线段AC.如图(2)所示.
设路线1的长度为l1,则l12=AC2=AB2+BC2=52+(5π)2=25+25π2.
路线2:高线AB+底面直径BC.如图(1)所示.
设路线2的长度为l2,则l22=(AB+BC)2=(5+10)2=225,
∵l12−l22=25+25π2−225=25π2−200=25(π2−8)>0,
∴l12>l22,
∴l1>l2,
∴选择路线2较短.
(1) 小明对上述结论有些疑惑,于是他把条件改成:“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AB为5”继续按
前面的路线进行计算.请你帮小明完成下面的计算:
路线1:l12=AC2=;
路线2:l22=(AB+BC)2=.
∵l12l22,
∴l1l2(填“>”或“<”),
∴应选择路线(填1或2)较短.
(2) 请你帮小明继续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ℎ时,应如何选择上面
的两条路线才能使蚂蚁从点A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点的路线最短.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把三角形纸片△ABC沿着DE对折,点C恰好与A重合,得到△ABD,∴AD=CD,∠AED=∠CED=90∘,AE=CE,
∵△ABD的周长为8,
∴AB+BD+AD=AB+BD+CD=AB+BC=8,
∴BC=6,
∵AD2=AB2+BD2,
∴CD2=4+(6−CD)2,
∴CD=10
3
,
∴BD=8
3
,
∴S△ABD=1
2×2×8
3
=8
3
,S△ACD=1
2
×2×10
3
=10
3
,
∵AE=EC,
∴S△AED=5
3
,
∴四边形ABDE的面积=13
3
,
故选:B.
【知识点】勾股定理之折叠问题
2. 【答案】C
【解析】当Cʹ落在AB上,ACʹ长度的值最小,
∵∠C=90∘,AC=4cm,BC=3cm,
∴AB=5cm,
由折叠的性质知,BCʹ=BC=3cm,
∴ACʹ=AB−BCʹ=2cm.
【知识点】勾股定理之折叠问题、折叠问题
3. 【答案】A
【解析】a的最小长度显然是圆柱的高12,最大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得:√52+122=13.即a的取值范围是12≤a≤13.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4. 【答案】D
【解析】因为a,b,c为三角形三边,则a,b,c均大于0,
又因为满足 (a −3)2+√b −4+∣c −5∣=0, 又因为 (a −3)2≥0,√b −4≥0,∣c −5∣≥0, 所以 (a −3)2=0,√b −4=0,∣c −5∣=0, 所以 a =3,b =4,c =5, 因为 a 2+b 2=32+42=52=c 2, 所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勾股逆定理
5. 【答案】B
【解析】在图中标上字母 E ,如图所示.
∵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2+CE 2=CD 2,DE =CE , ∴S 2+S 2=S 1.
观察,发现规律:S 1=12=1,S 2=1
2S 1=1
2,S 3=1
2S 2=1
4,S 4=1
2S 3=1
8,⋯, ∴S n =(12
)
n−1
,
当 n =2019 时,S 2019=(12)
2019−1
=(12
)2018
,
故选:B .
【知识点】勾股定理、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6. 【答案】C
【解析】A .因为 12+22≠3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 .因为 22+32≠4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 .因为 32+42=52,所以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 .因为 42+52≠6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勾股逆定理
7. 【答案】A
【解析】如图,过点 B ,D 分别作 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 E ,F . 在 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AC 2=AB 2+BC 2=62+82=100, 所以 AC =10.
再由 1
2AB ⋅BC =1
2AC ⋅BE ,可得 BE =4.8.
由AD=CD=7且DF⊥AC,得AF=1
2
AC=5,
由勾股定理,得DF2=72−52=24,
故DF<5.
又因为BE<5,
所以到直线AC的距离为5的两条平行线与四边形ABCD的边没有交点.故选A.
【知识点】勾股定理
8. 【答案】A
【解析】作AE⊥OM于E,BF⊥OM于F,如图所示:
则∠OEA=∠BFO=90∘,
因为∠AOE+∠BOF=∠BOF+∠OBF=90∘,
所以∠AOE=∠OBF.
在△AOE和△OBF中,{∠OEA=∠BFO,∠AOE=∠OBF, OA=OB,
所以△AOE≌△OBF(AAS),
所以OE=BF,AE=OF,
所以OE+OF=AE+BF=CD=17(米),
因为EF=EM−FM=AC−BD=10−3=7(米),
因为OE+OF=2EO+EF=17米,
所以2OE=17−7=10(米),
所以BF=OE=5米,OF=12米,
所以CM=CD−DM=CD−BF=17−5=12(米),
OM=OF+FM=12+3=15(米),
由勾股定理得:ON=OA=√AE2+OE2=√122+52=13(米),所以MN=OM−OF=15−13=2(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9. 【答案】B
【解析】27−(27−√157)=√157(厘米),
筷子,圆柱的高,圆柱的直径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
√(√157)2−112=6(厘米),6÷2=3(厘米).
故底面半径为3厘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10. 【答案】A
【解析】沿过A的圆柱的高剪开,得出矩形EFGH,
过C作CQ⊥EF于Q,
作A关于EH的对称点Aʹ,连接AʹC交EH于P,连接AP,
则AP+PC就是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
∵AE=AʹE,AʹP=AP,
∴AP+PC=AʹP+PC=AʹC,
×18cm=9cm,AʹQ=12cm−4cm+4cm=12cm,∵CQ=1
2
在Rt△AʹQC中,由勾股定理得:AʹC=√122+92=15cm.
【知识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二、填空题
11. 【答案】(2+2√3)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12. 【答案】16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13. 【答案】2或40
17
【知识点】勾股定理之折叠问题
14. 【答案】6
【解析】设底边长为2x.
=8−x.
∴腰长为16−2x
2
利用勾股定理:(8−x)2=x2+42,
∴x=3,
∴其底边BC的长为6,故答案为:6.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勾股定理
15. 【答案】等于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16. 【答案】25cm
【解析】如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ʹ,连接AʹB,则AʹB即为最短距离,AʹB=√AʹD2+BD2=√202+152=25(cm).
【知识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17. 【答案】√34
【解析】√32+52=√34.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三、解答题
18. 【答案】∵AB=15,BC=9,∠ACB=90∘,
∴AC=√152−92=12,
∵52+122=132,
∴AD2+AC2=CD2,
∴∠DAC=90∘,
∴△ACD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逆定理19. 【答案】
(1) ∵AC=4√1
2=4×√2
4
=2√2,BC=2
5
√125=2
5
×√25×5=2
5
×5√5=2√5,AB=2,
∴△ABC如图所示(长度正确,顶点在格点上即可,画法不唯一).过点C作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2,
∴S△ABC=1
2AB⋅CD=1
2
×2×2=2.
(2) 过点A作AE⊥BC于点E,则S△ABC=1
2
BC⋅AE.
∵S△ABC=2,BC=2√5.
∴AE=2S△ABC
BC =
2√5
=
√5
=√5
√5×√5
=2
5
√5,
即点A到BC边的距离为2
5
√5.
【知识点】一般三角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
20. 【答案】
(1) 在△BDE和△ADC中,
∵AD⊥BC,
∴∠BDE=∠ADC=90∘,
在△BDE和△ADC中,
{AD=BD,
∠BDE=∠ADC, DE=DC,
∴△BDE≌△ADC.
(2) ∵△BDE≌△ADC,
∴∠EBD=∠CAD,
在Rt△ADB中,AD=BD,
∴∠ABD=∠BAD=45∘,
同理∠DEC=∠DCE=45∘,
∵∠ABF=45∘−∠EBD,∠ACE=45∘−∠CAD,∴∠ABF=∠ACE.
(3) ∵∠EBD=∠CAD,∠BED=∠AEF,∠EBD+∠BED=90∘,∴∠CAD+∠AEF=90∘,
∴BF⊥AC,
∵BD=12 cm,
∴AD=12 cm,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13 cm,
S△ABC=1
2BC⋅AD=1
2
AC⋅BF,
∴1
2×(12+5)×12=1
2
×13×BF,解得BF=204
13
cm.
【知识点】一般三角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边角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形的概念及性质
21. 【答案】
(1)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3√2,BC=√34,CD=√34,AD=5√2,
∴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2+2√34.
(2) 连接BD.
∵BC=√34,CD=√34,DB=√68,
∴BC2+CD2=BD2.
∴△BCD是直角三角形,即∠BCD=90∘.
【知识点】勾股逆定理、勾股定理
22. 【答案】
(1) 如图①,过点A作AG⊥BC于G,
∵△ABC是等边三角形,
∴BG=1
2
BC=4,
在Rt△ABG中,AB=8,
∴AG=√AB2−BG2=4√3,
则等边△ABC的高为4√3.
(2) ①当点P在边BC上时,PD+PE=CF,如图②,连接AP,
∵PD⊥AB,PE⊥AC,CF⊥AB,
∴S△ABP=1
2AB⋅PD,S△ACP=1
2
AC⋅PE,S△ABC=1
2
AB⋅CF,
∵S△ABP+S△ACP=S△ABC,
∴1
2AB⋅PD+1
2
AC⋅PE=1
2
AB⋅CF
∵AB=AC,
∴PD+PE=CF.
②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PD−PE=CF,理由:如图③,连接AP,
∵PD⊥AB,PE⊥AC,CF⊥AB,
∴S△ABP=1
2AB⋅PD,S△ACP=1
2
AC⋅PE,S△ABC=1
2
AB⋅CF
∵S△ABP−S△ACP=S△ABC
∴1
2AB⋅PD−1
2
AC⋅PE=1
2
AB⋅CF
∵AB=AC,
∴PD−PE=CF.
(3) 如图④,由题意可求得A(−4,0),B(0,3),C(1,0),
∴AB=5,AC=5,BC=√12+32=√10,OB=3,
过M分别作MP⊥x轴,MQ⊥AB,垂足分别为P,Q.
∵l2上的一点M到l1的距离是1,
∴MQ=1.
由图②的结论得:MP+MQ=3,
∴MP=2,
∴M点的纵坐标为2,
又∵M在直线y=−3x+3,
∴当y=2时,x=1
3
∴M坐标为(1
3
,2).
【知识点】一般三角形面积公式、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勾股定理23. 【答案】
(1) ∵AD=A1D1,
∴2AD=2A1D1,即AE=A1E1,
在△AEC和△A1E1C1中,
{AE=A1E1, AC=A1C1, EC=E1C1,
∴△AEC≌△A1E1C1(SSS),
∴∠1=∠2.
(2) 1<AD<4
(3) 20
【解析】
(2) 延长AD至E,使DA=DE,连接BE,CE,
由(1)可知,AB=CE=5,
∴5−3<2AD<5+3,
∴1<AD<4.
(3) 延长AD至E,使DA=DE,连接CE,
同理可证,CE=AB=√89,AE=2AD=8,
∴AE2+AC2=CE2,
∴△AEC是Rt△,
∴S△ABC=S△AEC=8×5×1
2
=20.
【知识点】勾股逆定理、边角边
24. 【答案】
(1) 如图所示,连接AC,
由题意可知∠ADC=90∘,CD=6m,AD=8m,
所以AC=√AD2+CD2=√82+62=10m,
又因为AB=26m,BC=24m,且102+242=262,所以△ACB为直角三角形,
则空地ABCD面积即为△ACB的面积:1
2⋅AC⋅BC=1
2
×10×24=120m2.
答:空地ABCD的面积为120m2.
(2) 由题意得:200×120=24000(元),
答:共需投入24000元.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25. 【答案】
(1) AB2+BC2=52+π2=25+π2;(5+2)2=49;<;<;1
(2) l12=AC2=AB2+BC2=ℎ2+(πr)2,
l22=(AB+BC)2=(ℎ+2r)2,
∴l12−l22=ℎ2+(πr)2−(ℎ+2r)2
=r(π2r−4r−4ℎ)
=r[(π2−4)r−4ℎ],
时,l12=l22;
∴当r=4ℎ
π2−4
时,l12>l22;
当r>4ℎ
π2−4
当r<4ℎ
时,l12<l22.
π2−4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