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区域经济一般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
它是一种以某种经济活动或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中心的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是经济区域的实体性内容。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经济。
各级政府一般根据统计局资料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各发展差异的原因,然后依次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发展指导和规划管理。
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通过对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各政府制定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但由于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不同的时期发展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因时因地的采用适合的方法和策略。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其模型为
Z = A F + ε
(一)样本与指标选取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通过因子得分及排名更直观的看到分析结果。
本文共选取四川省的21个地区作为样本,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为了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以《四川省统计年鉴》为基础,选取了9个指标:人口数(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表1 所选指标情况
人口数(万人)城镇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元)
人均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额
(元)
农民
人均
纯收
入(元)
人均
地方
财政
预算
收入
(元)
RD经
费内部
支出
(万
元)
就业人
员平均
工资
(元)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元)
人均
工业
总产
值(元)
成都市1417 .78
***** ***** .7
*****.
6
5507.
9
*****
*****.6
3
***** *****. 9
自贡市271.
32
***** *****
.0
7954.8 1215.
9
*****
6067.43
***** *****.
4
攀枝花市123.
09
***** *****
.8
8727.5 4646.
8
***** *****.2
5
***** *****.
3
泸州市425.
00
***** 8432.
4
7462.6 1948.
*****
6534.93
***** *****.
8
德阳353.***** ***-*****3.3 2138.***** 8745.85 ***** *****. 市13 .7 9 6
绵阳市464.
02
***** ***** .8
8212.8 1732. 7
***** 8085.50
***** *****. 4
广元市253.
00
***** 7613. 1
5649.4 1060. 8
6836 5388.83
***** 7506.3
遂宁市326.
77
***** 8189. 7
7488.2 870.8
***** 5440.03
*****
内江市371.
81
***** 7424. 7
7602.2 831.8
***** 5666.37
***** *****. 乐山市325.
44
***** ***** .9
7745.6 2163. 3
***** 7566.31
***** *****. 7
南充市630.
03
***** 7234. 7
6726.2 839.2
***** 6417.79
*****
眉山市296.
64
***** 7680. 8236.0 1645. 4
***** 5582.88
***** *****. 1
宜宾市446.
00
***** 9744. 7771.2 1860. 3
***** 6296.12
***** *****. 9
广安市321.
64
***** 7921. 7473.5 1019. 8
3197 4545.94
***** 9663.6
达州市549.
27
***** 7821. 2
7047.3 947.4
9388 4609.46
***** 9907.7
雅安市152.
65
***** 8641. 9
7186.7 1979. 5
***** 4711.86
***** *****. 7
巴中市330.
79
***** 4758. 6
5387.0 606.4
3986 4066.35
***** 3086.6
资阳市358.
85
***** 8178. 4
7708.2 1135. 1
***** 4611.79
***** *****. 2
阿坝州90.6 7
***** 5025. 9
5770.4 2848. 3454 7738.89
***** 8953.3
甘孜州112.
20
***** 4518. 4610.2 1922. 2
2052 5550.57
***** 4197.0
凉山州456.
10
***** 7323.
1
6418.9 2193.
8
1818
4649.85
*****
9939.9
(二)指标预处理
原始指标直接求得综合得分一般不能作为合理的经济解释, 其导致原因是原始指标的量纲或经济意义的不同, 而且原始指标变量数量级差较大, 对综合指标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可比性。
无量纲处理的方法有极差正规化法、均值化法和标准化法, 此处采用的是标准化法进行的处理。
(三)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此处产业的是通过软件的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来检验所选取的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结果为表1: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很明显可以看出KMO=0.785>0.6 , Bartlett 球形卡方检验的F 值为0.000<0.001 , 通过检验, 表明以上数据是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检验结果适合做因子分析。
2、主成分的提取
通过采用特征值准则与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同时要求因子个数满足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提取主成分的个数。
经分析得出表2: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组件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旋转载荷平方和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1 6.559 72.879 72.879 6.559 72.879 72.879 4.901 54.457 54.457
2 1.37
3 15.257 88.136 1.373 15.257
88.136 3.031
33.679 88.136
3 .536 5.955 94.091
4 .286 3.176 97.266
5 .138 1.529 98.795
6 .059 .651 99.446
7 .026 .292 99.73
8 8 .017 .185 99.922 9
.007
.078
100.000
从表2中看出,6.559的第一个主成份的特征根得分解释了原有9个变量总方差的
72.879%;而第二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1.373,解释了原有变量的15.257%。
排在前面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计为88.136%,说明前两个公因子已经基本包含变量中的全部主要信息,满足要求,因此可以用前两个因子做为主因子。
3、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最大正交旋转因为个别变量在三个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区别不大,为使每个指标
在少数因子上有较大负载,并且每个因子上各指标的负载系数向0或1两极转化。
再此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而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为表3:
表4 旋转成份矩阵
组件
1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958 -.253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 .954 .100 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 .901
-.274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
.785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上次读取的卡方
278.074 自由度36 显著性
.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93 -.030
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879 -.17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71 .155
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791 .544
人均工业总产值(元).781 -.562 人口数(万人).595 .747
由表可以看出,通过正交旋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人均工业总产值在第一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主要包含了反应各地区综合经济发展信息,因此可以定义为综合发展能力因子。
在第二公因子上的人口数有很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主要包含了反映人口规模的信息,因此可以定义为人口发展能力因子。
4、因子得分及排名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计算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 系数矩阵如表4:
表5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组件
1 2
人口数(万人)-.233 .5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5 .059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079 .14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046 .168 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181 -.026 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124 .395
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226 -.08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225 -.070
人均工业总产值(元).330 -.270 根据表中的数值可以写出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233ZX1+0.125ZX2+0.079ZX3+0.046ZX4+0.181ZX5-
0.124ZX6+0.226ZX7+0.225ZX8 +0.330ZX9
F2=0.500ZX1+0.059ZX2+0.142ZX3+0.168ZX4-
0.026ZX5+0.395ZX6-0.087ZX7-0.070ZX8-0.270ZX9
通过上面二个公式, 我们已经得到出二个因子的得分, 从两个方面反映出地市的经济能力, 但还不能做出综合的评价,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两个主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 可以得到各城市的经济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函数:F=0.6179F1+0.3821F2。
由此计算出的各因子及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5:
表6 得分及排名
F1 排名F2 排名F 排名
成都市1.38 1 3.76 1 2.29 1
自贡市0.29 5 -0.28 15 0.07 7
攀枝花市3.47 2 -1.59 21 1.54 2
泸州市-0.05 9 -0.02 7 -0.04 8
德阳市0.75 3 0.17 5 0.53 3
绵阳市-0.10 11 1.02 2 0.33 4
广元市-0.74 18 -0.43 17 -0.62 19
遂宁市-0.55 16 -0.07 9 -0.37 16
内江市-0.24 13 -0.18 12 -0.22 12
乐山市0.49 4 -0.34 16 0.17 5
南充市-0.98 20 0.36 3 -0.47 18
眉山市-0.08 10 -0.18 13 -0.12 9
宜宾市0.04 8 0.13 6 0.07 6
广安市-0.45 15 -0.08 10 -0.31 15
达州市-0.88 19 0.21 4 -0.46 17
雅安市0.04 7 -0.53 18 -0.18 11
巴中市-1.32 21 -0.20 14 -0.90 21
资阳市-0.17 12 -0.11 11 -0.14 10
阿坝州0.13 6 -0.86 20 -0.25 13
甘孜州-0.62 17 -0.76 19 -0.67 20
凉山州-0.40 14 -0.03 8 -0.26 14
(四)实证结果
根据表4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
究其原因简单分析为成都为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攀枝花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发展影响,德阳依托重装发展,绵阳市依靠科技资源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这与之前的析及各市目前的发展都是相吻合的。
三、对于四川省区域经济以后发展的相关建议
针对分析结果,现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各城市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不同发展层次对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该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同时,合理扩展其他产业,使其结构更加合理。
另外省政府应加大各城市间的取长补短,发挥产业间的互补性,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2)积极调控,统筹发展。
作为经济基础雄厚的中部平原城市,省政府应该加强其与相对较弱的西部亚高原城市对口进行支援
和扶持。
通过调控和统筹安排,使各地区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另外政府还应该多出台一些有利于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从政策上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通过宏观的调整,使全省的经济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3)吸纳内资,引进外资。
四川省作为西部相对较发达省份,其经济实力整体还是较为雄厚。
省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内部企业加大投资。
这样既能防止省内自身企业资源外流,又能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相对西部地区,中部平原地区的外资引进更为广泛。
如此情况下,西部地区可以借助东部地区进行外资引进。
通过内外资的共同引进,省内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必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4)取长补短,相互交流。
各地区要实现高速发展,除了依靠省政府的指导和帮助外,还需要各地之间的相互协助。
如果单纯的只是依靠省政府的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也难以达到目的。
一方面对于有些问题省政府管理起来也会是鞭长莫及,无法及时全面的处理各种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各地市政府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全面的推进自身发展。
四川省各地市发展上完全可以相互合作,实现四川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总之,省政府及各级政府应当根据自身城市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
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通过因地制宜和相互合作,使各城市区域间的差距得到缩小,全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