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上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市上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月考试
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
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D
2. (单选)如下图所示,位于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m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 已知物块m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
B
3. (单选)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
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旋转运动特点时
参考答案:
C
在跳水比赛中,人们要观察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包括空中的和入水时的动作,所以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与硬币的形状有密切关系,所以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在长跑中主要看她所用的时间,不考虑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可以看成质点,C正确;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十分复杂,所以不能把足球看作质点,D错误.
4. (单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参考答案:
B
5. (多选)如图为燃煤锅炉烟囱中的静电除尘原理示意图,A为与烟囱内壁金属管相连的一个电极、B为与金属丝E相连的另一个电极,C和D 分别表示烟囱的两个气口。
在A、B 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的强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烟囱空腔的电场中运动时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后而被吸附到带正电的电极上,因此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
有关这种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压电源的正极接A,负极接B
B.高压电源的负极接A,正极接B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
参考答案:
A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1=15N,F2=10N,F3=30N,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F = N。
再用作图法求出表示合力的有向线段。
参考答案:
25N (图略)
7. 人用力使脚向下蹬地,使自己跳起来在用力瞪地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人对地的压力 _________地对人的支持力,地对人的支持力人的重力(在该两空中选择填写“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参考答案:
等于
8.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为0.2m/s2,则它在第4秒初的速度为m/s,第4秒末的速度为m/s.前4s内的位移是m,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第4s内的位移是m.
参考答案:
0.6,0.8,1.6,0.4,0.7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秒初是第3秒末,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求解前4s内的位移,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减去前3s内的位移
【解答】解: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秒初是第3秒末,速度为:
v3=v0+at3=0+0.2×3=0.6m/s
第4秒末的速度为:
v4=v0+at4=0+0.2×4=0.8m/s
前4s内的位移:==1.6m
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第4s内的位移:△x=x4﹣x3==0.7m
故答案为:0.6,0.8,1.6,0.4,0.7
9. 如图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在此过程中子弹钻入木块的深度为d,木块的位移为s,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__;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F(S+d) ; FS
10. 某运动的物体在6 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0—2 s内加速度是
______________ m/s2;在2—5 s内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 m/s2。
参考答案:
1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实验中,得到以下二个实验图线a、b,描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是;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线是;图线也可以描述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关系.
参考答案:
12.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和。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参考答案:
(1)天平刻度尺
(2)远小于滑块质量平衡摩擦力
1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静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应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都有四个点未标出,各标点到O点的距离(cm)依次是4.0 , 10.0 ,18.0 ,28.0 。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打3标点时的瞬时速度是m/s
参考答案:
2 0.9
15.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 s2=2.00cm,s3=2.78cm,s4=3.56cm,s5=4.34cm,
s6=5.12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 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m/s2;第5个点的速度v= ▲ m/s
参考答案:
0.1 0.78 0.473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计算)
(2015春?博乐市期中)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小球,抛出点离地高度为h.测得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求:
(1)该星球的质量M;
(2)该星球的密度ρ.
参考答案:
(1)该星球的质量是;
(2)该星球的密度是.
解:(1)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据平抛运动公式:
水平方向L=V0t﹣﹣﹣﹣﹣﹣﹣﹣﹣﹣﹣﹣①
竖直方向h=gt2﹣﹣﹣﹣﹣﹣﹣﹣﹣﹣②
整理①②得:g=
根据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
M=
联立解得:;
(2)该星球的体积为:V=
根据密度定义ρ=得该星球的密度为:
答:(1)该星球的质量是;
(2)该星球的密度是.
17. 车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x0=25 m处、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某人同时开始以6 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才参考答案:
人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人的速度小于车的速度,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那么,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人与车的距离最小.两者速度相等,有v=at,t== s=6 s.
18.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θ=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3.0m且固定,斜面与
水平面之间有一段很小的弧形平滑连接。
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下滑动,若初始速度v0=2.0m/s,小物块运动2.0s后停止在斜面上。
减小初始速度v0,多次进行实验,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在斜面上的时间t,作出相应的v0-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g=10m/s2)求:
(1)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值;
(3)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v0=3m/s,则根据图象可以推知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
最终停下的时间为3s。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给出推导过程;若不正确,
请说明理由,并解出正确的结果。
参考答案:
(1)由得加速度大小………(1分)
得a=1m/s2 ………(1分)
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1分)
………(1分)
μ………(1分)
(3)不正确。
因为随着初速度v0的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上,规律将不再符合图象中的正比
关系………(1分)
设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位移x1=3m时的速度减为v1,
………(1分) m/s
………(1分) 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时间t1=(3-)s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牛顿第二定律:μmg=ma′………(1分)
解得a′=m/s2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1分) s
运动总时间t总= t1+ t2=(3-+0.25)s=(3.25-)s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