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家政专业培养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家政专业培养模式
家政学在我国是一门既传统又新兴的学科。
建国前我国几所师范大学都曾设有家政学系或在教育学系设有家政学专业。
建国后,我国高等学校院系及专业的调整使这门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学科——“家政学”被取消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与衣食住行的质量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家政学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我国家政产业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大大的提高,而家政服务本身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实践性使家政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高素质家政人才需要由职业教育院校培养产生。
高职教育的职能决定着高职教育具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属性,因而家政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必然要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
1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是家政专业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行业正逐渐彰显出“适应中国小康社会需要、有利于民族素质提高、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安定团结”的重要价值。
[1]然而,机遇与危机并存。
目前家政服务行业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属于低学历、低技术含量。
(2)高素质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3)虽然一些职业高校抓住机遇,迅速开设了家政专业,然而,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理念、从业心态稳定性等仍然不尽人意。
显然,“怎样培养高素质家政服务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口。
2004年教育部教高1号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由此可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高专家政专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2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家政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英文表述为“General Education”,“通”是通达、贯通、融会于一炉的意思,即做学问的要求在于博闻;“识”,识科学、识社会、识人类,是见识、器识,即整合的认知[2]即人对自我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关系的正确判断、正确选择的能力。
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人”,这与家政专业的培养理念即家政专业学生应成为具备比较全面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结构的复合型、综合型的人才相契合。
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健康、和睦、进步、向上的家庭是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支柱。
家政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的场所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每一个学生做的好与坏,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稳定,每一个家庭的好与坏,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古人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家政专业学生作为职业人来培养。
2.2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教育研究生院戴维·斯顿博士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权衡职业教育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这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从立即就业的角度看,这种职业教育指向当前地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课堂传授的技能是雇主目前或者在不久的将来所需要的。
职业学校或学院甚至可以用“客户定制”的办法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雇主开设专门的课程。
研究发现,如果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找到与所接受的培训直接相关的工作,那么经济回报是比较大的。
比较有意义的策略是寻找中间地带,设计一种教育,既能给予学生特殊职业技能,又能给予学生更通用、更可持续的知识。
[3]
由此可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市场为依据,适时地调整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根据市场需求与家政行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安排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兼顾知识的通用性与可持续性;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3 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正如黄炎培先生曾说,“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
家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课程教学理所当然应以实践性为对象,为基础,为本源。
如何在家政学课程教学中坚持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认真探究的重要问题。
2.3.1 “实训”是家政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优化选择
“实训”,顾名思义就是实际训练,就是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思维训练和实际操作训练。
它包括多媒体影视观摩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实际操作法、课程实习法、强化训练和毕业实习等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讲授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实践性、实效性和灵活自主性,可以一举多得,不失为一种家政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选择。
2.3.2 行动导向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新性和合作性
这种教学观在国内外一直受到推崇,并日益得到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
杨克和迈耶(Jallk/Meyer,1991)从七个方面概括了学校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典型特征。
[4]
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是全面的。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教学要借助并促进学生包括大脑、四肢以及其他感官的发展(全面发展)。
根据实现预定行动目标的需要而不是学科体系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当然在需要时并不排除学科课程结构化的学习过程;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并不限定学习活动的形式。
选择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和结对作业、项目教学、讲述、舞台、表演、造型、角色扮演、演练、试验、社会调查等。
第二,行动导向的教学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
第三,行动导向的学习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
第四,行动导向的学习应尽可能地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始点,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新的题目和问题,以不断地发展学习的兴趣。
第五,行动导向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
第六,行动导向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开放。
第七,行动导向的学习试图保持动脑和动手活动之间的平衡。
行动导向的教学在理论上是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的:动手和动脑活动之间不是以直线性上升的形式发展,而是在两种成分之间动态地交互影响而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的。
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为将来的就业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3.3 模拟家居或社区环境,营造服务文化氛围
学生在学校里感受不到家居与社区气息,很难树立起“市场意识”,毕业后也就难完成由学生到合格家政从业人员的转变。
为此,必须在校园中最大限度地模拟服务环境,创造一种“社区文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先进的家政服务意识和理念。
2.4 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为使该专业的教师能站在家政行业发展的前沿,及时获取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专业教师每年外出参加专业培训,进入家政公司挂职锻炼,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新的家政理念、教学模式,使每位教师都成为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
同时,不断从星级家政公司聘用一部分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兼任教师,逐渐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了教学与市场脱节的局面。
3 结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家政专业已初步建立起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非常强,实习期间,就业率就达100%。
不仅如此,在建设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家政专业“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已达到97%,由此可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高专家政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第三届一次家政管理会议纪要[EB/OL].中国家政信息网,,2005-04-26.
[2] 周森林.试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的一个误区[J].职业圈,2007(5).
[3] 戴维·斯顿.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