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药理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反应的防治 ①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族史 ;②麻醉前过敏反应皮试;③用药时可先给予小 剂量,再给予适当剂量;④预防性用药,局麻前 给以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增强体内酶诱导; ⑤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吸氧、补液 ,并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抗组 胺药。
(四)常用局麻药及其特点
局麻药分子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芳香 基团、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为酯键者构成酯类 局麻药,常用药物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 因;中间链为酰胺键者构成酰胺类局麻药,常用药 物有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丙胺卡因和 罗哌卡因等。
17.有全能局麻药之称 的是
18.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的是
答案
答案
A.依托咪酯 B.氧化亚氮 C.氯胺酮 D.丙泊酚 E.氟烷
答案
答案
9. 下列药物哪一个属 于全身麻醉药中的静 脉麻醉药
A. 氟烷 B. 盐酸氯胺酮 C. 乙醚 D. 盐酸利多卡因 E. 盐酸布比卡因
10. 硫喷妥钠用于静脉 麻醉最大的缺点是 A. 无兴奋期 B. 麻醉深度不够 C. 易致缺氧 D. 易导致呼吸抑制 E. 易致心律失常
答案
答案
11. 下述哪种不是复合麻 醉的目的 A. 诱导麻醉 B. 降温 C. 短暂性记忆缺失 D. 升高血压 E. 骨骼肌松弛
(五)常用静脉麻醉药及其特点
1. 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超短效巴比妥类,极易透过血脑屏障,故起
效快,无兴奋期,但作用维持时间短。硫喷妥钠 刺激性强,镇痛、肌松作用差,对呼吸、循环抑 制强,故主要作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和抗惊厥。
2. 丙泊酚(propofol)
良好的镇静、催眠效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苏醒迅速、完全,无明显蓄积作用。对呼吸、循 环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丙泊酚难溶于水,临床使 用为乳剂。目前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镇静及麻 醉维持。
(四)常用吸入麻醉药及其特点
1. 异氟烷(isoflurane)和恩氟烷(enflurane)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
醉剂。麻醉效价强度稍低于氟烷,但理化性质比 氟烷稳定、血气分配系数低于氟烷,麻醉诱导期 平稳快速,麻醉深度易于调整;体内代谢量远低 于氟烷,肝肾毒性小。异氟烷刺激性较强,可致 咳嗽、分泌物增加和喉头痉挛。恩氟烷可致惊厥 ,有癫痫史者应避免使用。
(三)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吸入麻醉药化学结构差别很大,没有共同的化学基团, 缺乏明确的构效关系,提示麻醉药很可能并非与某一特异 性受体起作用。一百多年前,Meyer和Overton发现麻醉药 的麻醉强度与其脂溶性成正比,而提出“脂溶性(脂质) 学说”。该学说认为麻醉药首先与神经细胞膜的脂质成分 发生物理性结合,从而干扰细胞功能。被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此外,还有“临界容积学说”、 “相转化 学说”、 “Ferguson热力学活性学说”、 “突触学说” 及 “蛋白质学说”等。以上各种学说虽都有一定的依据, 但也均有不足之处,现多数学者认为麻醉药可能作用于多 个靶位或具有有多种作用机制。
1.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药物,穿透力较强 ,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加入血管收缩 药如肾上腺素可延缓其吸收,延长作用时 间。本药安全范围较大,能穿透黏膜,可 用于各种局麻方法,有全能局麻药之称。
2.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是酯类局麻药,对黏膜的穿 透力弱,需注射给药方可产生局麻作用。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 膜外麻醉。
6. 丁卡因不宜用于 A. 浸润麻醉 B. 表面麻醉 C. 传导麻醉 D. 腰麻 E. 硬膜外麻醉
答案
答案
7. 腰麻时血压下降可 选用 A. 多巴胺 B. 麻黄碱 C. 吗啡 D. 异丙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
8. 下述哪种不是局部 麻醉方法 A. 浸润麻醉 B. 诱导麻醉 C. 传导麻醉 D. 腰麻 E. 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药理学
(2)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 Na+通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结合位点,抑制Na+内 流,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动 作电位幅度降低,最终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 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2.吸收作用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时, 血中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即可对全身神经、肌肉等产生影 响,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理作用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抑制,常表现为先兴 奋后抑制。 (2)作用机制
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最先被局 麻药抑制,以致兴奋性神经元占优势,引起脱抑制而出现 兴奋现象。
(二)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使黏
4. 依托咪酯(etomidate)
超短效、强效非巴比妥类催眠药,突出优点 是对心血管影响小,可轻微扩张冠状血管,不增 加心肌耗氧量,尤其适用于冠心病、心脏瓣膜病 和其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六)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 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术中和术后 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主要用于: 1.麻醉前给药(premedication) 2.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3.诱导麻醉(induction of anesthesia) 4.合用肌松药 5.神经安定镇痛术和神经安定麻醉
(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的毒性,中毒反应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 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最大剂量,采用分次小剂量 注射的方法。小儿、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 适当减量。注意不要误入血管。一旦发生局麻药 中毒,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
2.过敏反应 表现为荨麻疹、皮炎、支气管痉挛 、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 根,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常 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着神经鞘扩散,穿过 椎间孔阻断神经根。常用浓度较高的溶液,如丁卡因: 0.3%,布比卡因:0.5%0.75%。硬膜外用药时加入的 肾上腺素浓度以1:20 000(5g/ml)最为常用,即将 0.1%肾上腺素0.1ml加入局麻药20ml内,一般总量不超 过0.3~0.5mg。
3. 氯胺酮(ketamine)
阻断NMDA受体是其产生麻醉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药 通过选择性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阻断痛觉传入信号向丘 脑和皮质区传播,同时还激活边缘系统,使两者功能分离 。有研究报道氯胺酮能与激动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氯胺酮具有“分离麻醉”作用,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显 著镇痛作用者,临床适用于小手术、低血压病人的诱导麻 醉及复合麻醉。起效迅速,作用维持时间短。禁用于高血 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颅内压升高、心功能不全、甲 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病等患者。
A型题
1. 局麻药过量最重要 的不良反应是 A. 皮肤发红 B. 肾功能衰竭 C. 惊厥 D. 坏疽 E. 支气管收缩
2. 在 局 麻 药 的 作 用 下 ,首先消失的是下列 哪种感觉
A.持续性钝痛 B.短暂性锐痛 C.冷觉 D.温觉 E.触觉和压觉
答案
答案
3.局麻药作用后,下列哪 种感觉最先恢复 A.持续性钝痛 B.短暂性锐痛 C.冷觉 D.温觉 E.触觉和压觉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是评价吸入全麻药效价 强度的重要指标。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 或动物对疼痛刺激不再产生体动反应(逃避反射)时呼气 末潮气(相当于肺泡气)内麻醉药浓度,单位是Vol%。
(二)影响吸入麻醉药跨膜扩散速度的因 素
吸入麻醉药入脑需穿透若干生物膜,其跨膜 扩散速度受膜两侧药物的分压差、药物在组织( 包括血液)中的溶解度、扩散面积和距离、温度 以及药物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
膜下神经末梢麻醉。适用于黏膜部位的浅表手术 。 常 用 浓 度 为 利 多 卡 因 : 2%~10% , 丁 卡 因 : 2%,可卡因:1%~4%。成人表面麻醉最高安全 剂 量 为 利 多 卡 因 500mg , 丁 卡 因 500mgation anaesthesia)
答案
12. 对吸入性麻醉药的作 用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
B.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DA受体
C. 作用于痛觉中枢
D. 最先抑制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激活系统
E. 影响神经细胞膜脂质, 进而暂时改变中枢神经生 物膜的功能
答案
13. 目前最理想,安全 的吸入性麻醉药是: A. 氟烷 B. 氧化亚氮 C. 乙醚 D. 七氟烷 E. 异氟烷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使局部的神经末 梢麻醉。常用的局麻药及其浓度为利多卡因:0.5%~1.0% ,普鲁卡因:0.5%~1.0%,布比卡因:0.125%~0.25%。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使该神经分布的区域麻醉。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0.5%~2%,利多卡因:1%~2%,布比卡因:0.25%~0.5% 。
3. 丁卡因
丁卡因是酯类局麻药,局麻作用比普 鲁卡因强约10倍,吸收后毒性也相应增加 。能穿透黏膜,作用迅速,最常用于黏膜 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 膜外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 醉。
4. 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麻醉作用 比 利 多 卡 因 强 3~4 倍 , 持 续 时 间 也 较 长 。 与利多卡因不同的是无快速耐受性,可用 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14. “Meyer-Overton” 法 则是指全身麻醉药作用机 制的
A. 突触学说 B. 临界容积学说 C. 相转化学说 D. 脂溶性(脂质)学说 E. 蛋白质学说
答案
答案
B型题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15.一般不用于浸润麻 醉的是
16.适用于产科手术麻 醉的是
5.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对神经阻滞作用和镇痛作用 比布比卡因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心脏 毒性均比布比卡因小,用于急性疼痛,如 分娩及术后镇痛以及硬膜外阻滞和神经阻 滞等。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一)概念 1.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指麻醉药在两相中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 衡时)浓度的比值。血气分配系数大,表示药物在血中的 溶解度大,故诱导、苏醒缓慢。 2.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
2. 七氟烷(sevoflurane)
麻醉效价强度高于地氟烷,血气分配系数略大于地氟 烷,无明显刺激性。本药麻醉诱导期短、平稳、舒适,麻 醉深度易于控制,病人苏醒快。目前广泛用于诱导麻醉和 维持麻醉。
3.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又称笑气,为目前尚在临床使用的气体吸入麻醉剂。 性质稳定、不易燃易爆,几乎不在体内代谢;虽然麻醉效 价强度低,但镇痛作用较强。作为麻醉辅助药与其他吸入 麻醉剂合用。安全性高,几乎无毒性。体内有闭合空腔者 禁用。
大纲要求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其各自特点 • 掌握“分配系数”和“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
”的概念 • 掌握影响吸入麻醉药跨膜扩散速度的因素 • 掌握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 掌握常用吸入麻醉药及各自特点 • 掌握常用静脉麻醉药及各自特点 • 掌握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答案
4.局 麻 药在 Na+通 道 细 胞 膜内侧的作用点是位于
A. α亚单位第Ⅰ区S6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B. β1亚单位 C. β2亚单位 D. α亚单位第Ⅳ区S6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E. α亚单位第Ⅳ区S1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答案
5. 有2%利多卡因4ml ,使用2ml相当于多少 mg A.2mg B.4mg C.20mg D.40mg E.80mg
(四)常用局麻药及其特点
局麻药分子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芳香 基团、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为酯键者构成酯类 局麻药,常用药物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 因;中间链为酰胺键者构成酰胺类局麻药,常用药 物有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丙胺卡因和 罗哌卡因等。
17.有全能局麻药之称 的是
18.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的是
答案
答案
A.依托咪酯 B.氧化亚氮 C.氯胺酮 D.丙泊酚 E.氟烷
答案
答案
9. 下列药物哪一个属 于全身麻醉药中的静 脉麻醉药
A. 氟烷 B. 盐酸氯胺酮 C. 乙醚 D. 盐酸利多卡因 E. 盐酸布比卡因
10. 硫喷妥钠用于静脉 麻醉最大的缺点是 A. 无兴奋期 B. 麻醉深度不够 C. 易致缺氧 D. 易导致呼吸抑制 E. 易致心律失常
答案
答案
11. 下述哪种不是复合麻 醉的目的 A. 诱导麻醉 B. 降温 C. 短暂性记忆缺失 D. 升高血压 E. 骨骼肌松弛
(五)常用静脉麻醉药及其特点
1. 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超短效巴比妥类,极易透过血脑屏障,故起
效快,无兴奋期,但作用维持时间短。硫喷妥钠 刺激性强,镇痛、肌松作用差,对呼吸、循环抑 制强,故主要作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和抗惊厥。
2. 丙泊酚(propofol)
良好的镇静、催眠效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苏醒迅速、完全,无明显蓄积作用。对呼吸、循 环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丙泊酚难溶于水,临床使 用为乳剂。目前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镇静及麻 醉维持。
(四)常用吸入麻醉药及其特点
1. 异氟烷(isoflurane)和恩氟烷(enflurane)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
醉剂。麻醉效价强度稍低于氟烷,但理化性质比 氟烷稳定、血气分配系数低于氟烷,麻醉诱导期 平稳快速,麻醉深度易于调整;体内代谢量远低 于氟烷,肝肾毒性小。异氟烷刺激性较强,可致 咳嗽、分泌物增加和喉头痉挛。恩氟烷可致惊厥 ,有癫痫史者应避免使用。
(三)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吸入麻醉药化学结构差别很大,没有共同的化学基团, 缺乏明确的构效关系,提示麻醉药很可能并非与某一特异 性受体起作用。一百多年前,Meyer和Overton发现麻醉药 的麻醉强度与其脂溶性成正比,而提出“脂溶性(脂质) 学说”。该学说认为麻醉药首先与神经细胞膜的脂质成分 发生物理性结合,从而干扰细胞功能。被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此外,还有“临界容积学说”、 “相转化 学说”、 “Ferguson热力学活性学说”、 “突触学说” 及 “蛋白质学说”等。以上各种学说虽都有一定的依据, 但也均有不足之处,现多数学者认为麻醉药可能作用于多 个靶位或具有有多种作用机制。
1.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药物,穿透力较强 ,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加入血管收缩 药如肾上腺素可延缓其吸收,延长作用时 间。本药安全范围较大,能穿透黏膜,可 用于各种局麻方法,有全能局麻药之称。
2.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是酯类局麻药,对黏膜的穿 透力弱,需注射给药方可产生局麻作用。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 膜外麻醉。
6. 丁卡因不宜用于 A. 浸润麻醉 B. 表面麻醉 C. 传导麻醉 D. 腰麻 E. 硬膜外麻醉
答案
答案
7. 腰麻时血压下降可 选用 A. 多巴胺 B. 麻黄碱 C. 吗啡 D. 异丙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
8. 下述哪种不是局部 麻醉方法 A. 浸润麻醉 B. 诱导麻醉 C. 传导麻醉 D. 腰麻 E. 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药理学
(2)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 Na+通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结合位点,抑制Na+内 流,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动 作电位幅度降低,最终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 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2.吸收作用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时, 血中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即可对全身神经、肌肉等产生影 响,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理作用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抑制,常表现为先兴 奋后抑制。 (2)作用机制
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最先被局 麻药抑制,以致兴奋性神经元占优势,引起脱抑制而出现 兴奋现象。
(二)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使黏
4. 依托咪酯(etomidate)
超短效、强效非巴比妥类催眠药,突出优点 是对心血管影响小,可轻微扩张冠状血管,不增 加心肌耗氧量,尤其适用于冠心病、心脏瓣膜病 和其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六)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 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术中和术后 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主要用于: 1.麻醉前给药(premedication) 2.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3.诱导麻醉(induction of anesthesia) 4.合用肌松药 5.神经安定镇痛术和神经安定麻醉
(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的毒性,中毒反应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 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最大剂量,采用分次小剂量 注射的方法。小儿、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 适当减量。注意不要误入血管。一旦发生局麻药 中毒,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
2.过敏反应 表现为荨麻疹、皮炎、支气管痉挛 、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 根,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常 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着神经鞘扩散,穿过 椎间孔阻断神经根。常用浓度较高的溶液,如丁卡因: 0.3%,布比卡因:0.5%0.75%。硬膜外用药时加入的 肾上腺素浓度以1:20 000(5g/ml)最为常用,即将 0.1%肾上腺素0.1ml加入局麻药20ml内,一般总量不超 过0.3~0.5mg。
3. 氯胺酮(ketamine)
阻断NMDA受体是其产生麻醉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药 通过选择性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阻断痛觉传入信号向丘 脑和皮质区传播,同时还激活边缘系统,使两者功能分离 。有研究报道氯胺酮能与激动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氯胺酮具有“分离麻醉”作用,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显 著镇痛作用者,临床适用于小手术、低血压病人的诱导麻 醉及复合麻醉。起效迅速,作用维持时间短。禁用于高血 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颅内压升高、心功能不全、甲 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病等患者。
A型题
1. 局麻药过量最重要 的不良反应是 A. 皮肤发红 B. 肾功能衰竭 C. 惊厥 D. 坏疽 E. 支气管收缩
2. 在 局 麻 药 的 作 用 下 ,首先消失的是下列 哪种感觉
A.持续性钝痛 B.短暂性锐痛 C.冷觉 D.温觉 E.触觉和压觉
答案
答案
3.局麻药作用后,下列哪 种感觉最先恢复 A.持续性钝痛 B.短暂性锐痛 C.冷觉 D.温觉 E.触觉和压觉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是评价吸入全麻药效价 强度的重要指标。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 或动物对疼痛刺激不再产生体动反应(逃避反射)时呼气 末潮气(相当于肺泡气)内麻醉药浓度,单位是Vol%。
(二)影响吸入麻醉药跨膜扩散速度的因 素
吸入麻醉药入脑需穿透若干生物膜,其跨膜 扩散速度受膜两侧药物的分压差、药物在组织( 包括血液)中的溶解度、扩散面积和距离、温度 以及药物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
膜下神经末梢麻醉。适用于黏膜部位的浅表手术 。 常 用 浓 度 为 利 多 卡 因 : 2%~10% , 丁 卡 因 : 2%,可卡因:1%~4%。成人表面麻醉最高安全 剂 量 为 利 多 卡 因 500mg , 丁 卡 因 500mgation anaesthesia)
答案
12. 对吸入性麻醉药的作 用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
B.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DA受体
C. 作用于痛觉中枢
D. 最先抑制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激活系统
E. 影响神经细胞膜脂质, 进而暂时改变中枢神经生 物膜的功能
答案
13. 目前最理想,安全 的吸入性麻醉药是: A. 氟烷 B. 氧化亚氮 C. 乙醚 D. 七氟烷 E. 异氟烷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使局部的神经末 梢麻醉。常用的局麻药及其浓度为利多卡因:0.5%~1.0% ,普鲁卡因:0.5%~1.0%,布比卡因:0.125%~0.25%。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使该神经分布的区域麻醉。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0.5%~2%,利多卡因:1%~2%,布比卡因:0.25%~0.5% 。
3. 丁卡因
丁卡因是酯类局麻药,局麻作用比普 鲁卡因强约10倍,吸收后毒性也相应增加 。能穿透黏膜,作用迅速,最常用于黏膜 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 膜外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 醉。
4. 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麻醉作用 比 利 多 卡 因 强 3~4 倍 , 持 续 时 间 也 较 长 。 与利多卡因不同的是无快速耐受性,可用 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14. “Meyer-Overton” 法 则是指全身麻醉药作用机 制的
A. 突触学说 B. 临界容积学说 C. 相转化学说 D. 脂溶性(脂质)学说 E. 蛋白质学说
答案
答案
B型题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15.一般不用于浸润麻 醉的是
16.适用于产科手术麻 醉的是
5.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对神经阻滞作用和镇痛作用 比布比卡因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心脏 毒性均比布比卡因小,用于急性疼痛,如 分娩及术后镇痛以及硬膜外阻滞和神经阻 滞等。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一)概念 1.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指麻醉药在两相中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 衡时)浓度的比值。血气分配系数大,表示药物在血中的 溶解度大,故诱导、苏醒缓慢。 2.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
2. 七氟烷(sevoflurane)
麻醉效价强度高于地氟烷,血气分配系数略大于地氟 烷,无明显刺激性。本药麻醉诱导期短、平稳、舒适,麻 醉深度易于控制,病人苏醒快。目前广泛用于诱导麻醉和 维持麻醉。
3.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又称笑气,为目前尚在临床使用的气体吸入麻醉剂。 性质稳定、不易燃易爆,几乎不在体内代谢;虽然麻醉效 价强度低,但镇痛作用较强。作为麻醉辅助药与其他吸入 麻醉剂合用。安全性高,几乎无毒性。体内有闭合空腔者 禁用。
大纲要求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 •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药及其各自特点 • 掌握“分配系数”和“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
”的概念 • 掌握影响吸入麻醉药跨膜扩散速度的因素 • 掌握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 掌握常用吸入麻醉药及各自特点 • 掌握常用静脉麻醉药及各自特点 • 掌握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答案
4.局 麻 药在 Na+通 道 细 胞 膜内侧的作用点是位于
A. α亚单位第Ⅰ区S6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B. β1亚单位 C. β2亚单位 D. α亚单位第Ⅳ区S6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E. α亚单位第Ⅳ区S1节段 上的氨基酸残基
答案
5. 有2%利多卡因4ml ,使用2ml相当于多少 mg A.2mg B.4mg C.20mg D.40mg E.8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