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页至第8页准备课的第二课时《比多少》。
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特色几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点)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另外这一课,也是后面认知各数大小以及学习后面数学知识的基础。
书中是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多少",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学情分析
"比多少"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学习比多少时学生上路还是比较快的。
学生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感性经验。
但是在判断时学生往往是凭直觉,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
基于以上的了解,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三)我的思考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数学学习经常会进行比较。
所以应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根据新课标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准备设计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兴趣比较高,因而也能很快的找到故事情景中相关的数量进行比较,达到让学生通过情景图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多少、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
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流程
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二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三是巩固应用,深化拓展;四是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让学生观看动画,把所看到的“小猪帮小兔盖新房”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低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兴趣比较高,因而也能很快的找到故事情景中相关的数量进行比较,达到让学生通过情景图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目的。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比多少"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多少”问题的积极性。
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学习“同样多”。
活动二:探究学习“多”、“少”。
活动一:(点)探究学习“同样多”。
1、讲解“同样多”。
首先教师说:小兔在搬砖,小兔和砖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把相应的图片一一对应。
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点)2、发现“同样多”。
师:在图上,你还发现什么和什么是同样多的?
学生可能会说:小猪和苹果同样多,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教师多媒体演示,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
3、摆“同样多”。
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独立摆同样多的两种事物。
在这一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情境图,运用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所搬砖块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含义,这个故事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理解“同样多”的含义。
探究二:(点)学习“多”、“少”。
1、讲解“多”、“少”。
师:1只小猪扛1根木头,小猪和木头也是同样多吗?
教师通过课件把一只小猪对应一根木头,使学生认识到:木头多、小猪少;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板书:多、少)
2、发现“多”、"少”。
师:图上还有什么可以比多少的?你会用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来说一说吗?同桌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说:小猪比小兔少,小兔比小猪多;桌子比凳子少,凳子比桌子多……)
3、摆“多”、"少”。
(1)教师指导学生摆“多”、“少”。
(重点提示方法: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
(2)让学生独立摆“多”、“少”。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摆出不同样多的两种事物,并说一说谁多谁少。
这一环节中,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观察→感悟→操作→理解中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对“多”、“少”这一新知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智慧冲浪(课件)
通过这两道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所学的“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以及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发现的“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事物。
除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外,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对于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自己总结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并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都可以用来比较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努力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
四、教学设计特色
第一、讲好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情境创设中,让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小猪帮小兔盖新房"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以童话为背景,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学具,在数一数、比多少、摆一摆的活动中,学习本课新知,并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第三、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堂课要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具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尝试,引导他们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学到知识。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多少”之分,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比较的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摆物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的说课,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聆听。
导人技能
传统教学技能不是从肤浅的经验中拾来的“互不联系”的“技巧”,而是一种有前提性假设、有演绎、有归纳的理论体系。
这种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技能,是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科学,它需要教师以育人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完成。
作为艺术,它需要完善的传播技能和再现技巧才能完成艺术的再现。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方式。
基本教学技能既是课堂教学技能,也是教学技能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保证,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反馈与强化技能、偶发事件应变技能、结束技能。
导人有课程导人、单元导人和课时导人。
课程导人是指整个课程的开始,亦称绪论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等,使课程学习一开始就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之火,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导人是指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始。
课时导入是指一节课学
1. 导入概述
导人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运用得好,能使学生迅速产生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意愿,会产生先人为主和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活动轨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导人是关键。
2.导入的类型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导入也不会相同。
即使是同一教育对象、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导人方法。
也就是说:导人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的素质特点精心地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常用的导入类型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人。
直接导人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提纲挈领地交代主要内容和重点的一种导人方式。
这种方式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向性,提高学生习的注意力,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但是,直接导人有其局限性。
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强烈的感染力,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导入法在高年级使用较好。
(2)复习导人。
复习导入是一种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进行导入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
把新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地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3)悬念导人。
悬念导人是一种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使学生思维进人惊奇、矛盾等状态,构成悬念的导入方式。
这种方式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4)直观导人。
直观导人是一种利用实物、教具(图片、模型、投影片、勾片、电视、多媒体等别导学生观察、分析,再以观察中设置问题情意,引出,新的识的一种导入方式。
采用直观导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扫象过渡的获梁。
直观导入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易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5)经验导人。
经验导人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某些事物为出发点,通过提问、讲解,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发现与该经验密切相关的新课内容的一种导人方式。
从学生生活经验或熟悉的某些事物入手,恰当地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从而缩短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所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6)故事导入。
"故事"是指真实的历史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等。
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趣的故事,有的早已家喻户晓,有的还知之较少。
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进行寻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故事导人可以创设引人人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