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几说课稿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几减几说课稿15篇
十几减几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几减几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几减几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o 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会。
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1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教师选择。
体现了算法多祥化,学生再通过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可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材注重计算方法的培养和发掘,通过各种生动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思维并联系起来,使他们养成自己自主学习,并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充分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面对本班50个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上学期,他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这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认识的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
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这都有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1.以“情”、“趣”开路,谈话引入
每年元旦公园里都有有趣的游园活动。
今年元旦公园里就迎来了许多小朋友。
(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
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
教师首先用课件出示卖气球的情景过程,这一情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已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
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
本节课以15-9为突破口,在重点研究十几减9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
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
在汇报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此时,计算15-9的基本思维方法得以充分展现,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学生用“连减法”,有的学生“想加法算减法”,还有的学生用“15-10+1”。
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3、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师:计算15-9时,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
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为明朗化,更为突出。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迁移练习
(1)教学套圈图
课件显示套圈图,学生根据条件提数学问题。
再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列式解答。
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教学例1
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2-9。
交流算法。
对比、讨论不同的算法。
在学生获得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其他的十几减9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把15-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中,使计算方法得以灵活运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5、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
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
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
)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1题怎样算出13-9的?(想加算减)第2题是怎样算出12-9、15-9的?(破十法)。
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5)帮小鸟找家(课件演示)
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6)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回到情境图,点击显示字谜图。
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
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
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练习中,设计了多种方式,让学生“玩数学”,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用探究出的办法回到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6、分享你我收获
在课堂临近尾声时,向学生提出: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
让每个学生自言自语地说。
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
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由学生进行总结和互相补充。
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十几减几说课稿2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
便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关于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向大家阐述对本节课教学程序的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找伙伴”的游戏。
游戏目的是复习9加几的知识.我首先选择8位学生起立,分别扮演“11—18”八个数字
娃娃.我扮演“9”。
我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回答后,根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并一起说出算式.
通过这样设计不仅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在知识上做好准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新知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这样一个例题(出示课件),学生通过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很快的得出算式:9+2=11。
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问:要从 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怎样列式?学生自由讨论列出算式,我相应板书:11-9=。
这个算式我们没有学过,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学生通过讨论可能有以下结果:
(1)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11减 9等于2。
(2)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对比,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根据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初步了解,我将继续出示以下三个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相应板书以下三个算式:12—9 15—9 13—9 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解决这三个问题。
最后让学生总结这四个算式的特点,继而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十几减九。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三)巩固反馈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形式各异的练习(出示课件),因为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在本节课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的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样设计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9
9+2=11 11-9= 12-9=
15-9= 13-9=
十几减几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十几减9”。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作好迁移准备。
例题首先结合猴子卖桃的生活情境,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引导学生列出了15—9的版式。
接着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算法然后通过“想想做做”安排看图计算、移动卡片、题组比较等练习形式,激发兴趣,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已归纳出十几减9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有关习题。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先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及9加括号等于十几的题目,让学生计算,通过复习旧知,即巩固了口算方法,又为新知识的迁移找准起点,为正确顺利地迁移作好准备。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算法。
我将分3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层次:从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小猴子卖桃的情景,共13个桃子,小兔弟弟买走了9个,接着老师问:你自己根据卖桃的情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你会解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十几减9。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问题和算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想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第2层次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我估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学前教育早,能很快得出得数,也有的学生思维较慢,针对学生情况,我鼓励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拿一拿,①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②同桌交流。
③师生交流、讨论。
④汇报计算结果。
体会不同算法。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
13—1—1—1—1—1—1—1—1—1=4 ,
10—9+3=4 13—3—6=4 因为9+4=13所以13—9=4 这一环节设计,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互相交流中让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使同伴之间的思考方法得到互补,学生在感悟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后,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口算。
第三层次。
巩固算法,得到强化。
①提问:还有哪几道是十几减9的题目呢?谁来举例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4—9 17—9 16—9 18—9 15—9 19—9 11—9
12—9 ②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算呢?算完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算法。
这里,通过让学生举例,完善了十几减9的所有等式,进一步探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条理性,逐步掌握了算理。
第三环节:深化应用,形成口算技能。
这里我设计了以下3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十几减9的口算)完成想想做做1、
2、3,主要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移动教学卡片、媒体演示,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练习。
随着数字的移动,学生边说出减9以后的得数,这样可以反复练习,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把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出来,让学生先填出每道题的得数,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比较这些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算式的排列规律,进而体会,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灵活进行计算。
这3个层次的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在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优化了思维,形成了口算的技能。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内容,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整理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我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比较、推理、归纳,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
十几减几说课稿4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单元要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
后续还要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十几减
九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运算奠定了基础。
因此,必须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
教材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但这个情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了元旦游艺活动的大情境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学生情况: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计算十几减九的知识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
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新知识。
我的思考是:怎样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使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过程,知道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等多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能正确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十几减九的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大环节,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我又设计了五个小层次: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3分钟)我以元旦快到了,班里要举行游艺活动这样的情境进入练习。
【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习前面所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数的分解和组成及10减几等知识,为今天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
接着我以元旦游艺活动,班里要用气球布置教室来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并巧妙引出新课。
】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大环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这里分为5步来完成的。
(一)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动手操作,同桌交流
(1)师:你们都知道13-9=4,它是怎么算出来的?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动手用小棒摆一摆,验证一下。
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2)在学生操作交流中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算法
(1)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①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2、39,拿走9个,1、2、3、4,剩下4个气球。
师评价提升:哦,你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来算的。
②学生2:我是这样想的,从9接着往下数10、11、12、13,一共数了4个数,所以13-9=4.
③学生3: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4得13,所以13-9
=4。
a.学生3汇报后,教师板书这种算的过程:
想:9+(4)=13,
算:13-9=4
b.总结算法并板书:想加算减。
④学生4:我是通过摆学具,先从10根小棒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另外3根合起来是4根,所以13-9=4。
a.学生4汇报并用小棒演示,
b.问: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再来说一说。
c.师:哦,我听明白了,他们刚才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课件演示)
d.指名再让学生把这种算法完整地说一遍。
教师板书思维过程:13-9=4
评价:你说得即清楚又明白,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拆10法,补10法)
e.总结算法并板书:破十法。
⑤学生5汇报:13-3=10,10-6=4。
评价:你是从13里面先减去3,再减去6这种连减的方法来算的。
(2)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可真聪明。
现在咱们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汇报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通过练习,巩固方法
1.出示风车图,看图说图意,列式说方法。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在参加哪些游艺活动?(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游艺活动,发现信息,提出十几减9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3.汇报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和大家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