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肖厝(萧氏考原)
泉港姓氏与堂号
泉港姓⽒与堂号泉港区⼀带的宗族堂号与堂联,颇有艺术欣赏价值,细细品味和研究,情趣盎然。
尤其是宗族堂联,不仅对仗⼯整、蕴含族史掌故,同时也具有弘扬祖德、启迪后辈等积极意义。
现摘录部分析之。
⼀、前黄黄⽒堂号与堂联前黄黄⽒堂号为“江夏”,源⾃春秋末年的春申侯黄歇。
据《东周列国志》载:黄歇,字肃夫,⽣于周赧王元年丁未(公元前314年),因随楚国太⼦熊完到秦国为⼈质,并设计冒险保太⼦回国,被封为丞相,后为春申侯。
春申侯黄歇继承先祖遣⼦散居各地之遗风,也把13个⼉⼦分别遣送到两湖、河南、江西、江苏各地发展繁衍,其后裔还逐渐向闽台延伸。
黄歇⽣卒均在古时湖北江夏郡,其墓在今湖北江夏黄鹤乡仁义村。
闽台黄⽒郡望在湖北江夏,奉黄歇为江夏黄⽒⼀世祖,闽台黄⽒绝⼤部分为江夏衍派,所以前黄黄⽒堂号为“江夏”,匾额常有“江夏望族”、“江夏世家”、“江夏传芳”之题刻。
前黄黄⽒堂联:“⽂武元魁七进⼠,御前侍卫五代同。
”上联取之宋朝年间,⾃黄理从莆⽥涵江黄巷徙居惠北前黄之后,⽗(黄升)⼦(黄理)及后裔先后⾼中⽂武进⼠7⼈,其中会魁、解元、御前侍卫各1⼈,素有“翰墨诗书门第,奕世累官世家”之盛誉。
下联取之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黄正元上京赴考,⾼中武进⼠⼆甲第三名,后来⼜表演“三绝”武功,被光绪皇帝钦点为御前侍卫,⼜兼其家族⼈丁兴旺,寿星也多,故有“五代同堂”之美称。
另有⼀说:“五代同堂”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六年(1836年),时黄有⽂(国⼦监太学⽣)家庭有多位寿星,五代同堂,实乃罕见,时任兵部侍郎魏为上表奏请道光皇帝为其⽴匾,道光皇帝准奏,故旧时前黄祠堂内挂着这⽅匾额。
⼆、三朱朱⽒堂号与堂联三朱朱⽒堂号为“紫阳”,源⾃宋朝⼤理学家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江西婺源⼈,因家乡有座紫阳⼭,⼜兼13岁的朱熹随母迁居福建崇安,时刻不忘故⾥,遂把书房命名为“紫阳书斋”,后来⼜在崇安潭溪筑室,室内匾额也题字为“紫阳书堂”。
泉港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泉港地名来历和典故一、泉港地名的来历泉港这个地名,最初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个港口——泉州港。
泉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
在明、清时期,泉州港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游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港逐渐失去了其重要地位。
到了20世纪初,泉州港所在的地区——肖厝镇,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地政府决定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泉港地名的典故在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曾经考虑将该区命名为肖厝区。
但是,因为“肖厝”在方言中听起来不太好听,所以当地政府决定将该区改名为泉港。
泉港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是因为该区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同时又与泉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当地政府便将“泉港”作为新区的名字上报。
三、泉港的自然条件泉港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总面积46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119平方千米。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这些自然条件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泉港的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泉港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港口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多个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可以停靠大型船舶和集装箱船。
在工业方面,泉港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包括炼油、石化、化肥、钢铁等产业。
在物流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仓储设施,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旅游方面,泉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泉港这个地名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港口——泉州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未来发展中,泉港将继续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宗族视角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演变——以泉港区肖厝村为例
现为家庭和宗族这两种社会实体。
其中,“家庭是指同居共财的亲属团体或拟制的亲属团体,宗族是指虽分居异财但认同于某一共同祖先的亲属团体或拟制的亲属团体”[1]。
在中国传统乡村,家族制度是其社会连接的重要意识形态,因而聚族而居的现象非常普遍。
泉港区肖厝村便是这样一个传统的单姓家族聚族而居的村落,其民居建筑设计、营建方式和相关决策等由聚落已有的社会规范所决定。
传统乡民社会的住屋形式和聚落空间形态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被传统所认同且不易改变的,这种聚落空间形态还是宗族集体观点、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可以说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及与其对应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互相揭示的[2,3]。
在这里,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做一些简要分析,揭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宗族结构之间的关系。
1肖厝村的地理环境与肖氏家族的定居肖厝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的东北角,其东侧与惠屿村隔海相望,西南侧与沙格村、先锋村相接,南面紧邻后龙镇的上西村,北边则与莆田秀屿港隔海相对,总体环境三面临海、一面靠山(见图1)。
肖厝村下辖20个自然村,当地称角落①,即大埔、益成、下路口、厝后四、杉行、山坪、北头、潭仔墘、祠堂边、下埕、山尾顶、顶馆、葫芦下、大井尾、芦笠、洋楼边、三落厅、南头、大成、坑港仔,以及其他19个村民小组。
早在北宋乃至更早时期,肖厝村便已有人居住。
肖姓家族自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始祖肖雁公入迁肖厝村定居后,繁衍至今,村落的人口规模也不断壮大。
聚落摘要 泉港区肖厝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为一渔村半岛,三面临海,一面依山。
村落生态资源良好且人文资源富集,近百年来积淀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聚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村落在“无规”与“无序”的发展与建设中,逐渐失去原有面貌。
故而,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族谱、口述历史等方式的梳理,对肖厝村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类型进行重点解读,并结合宗族关系及家族发展探究其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肖厝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宗族关系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2.13.12Abstract Quangang Xiaocuo Village is located in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It is a small fishing peninsula surrounded by the sea on three sides and a mountain on the other. The village has good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rich human resource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past 100 years has nurtured unique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villages gradually lose their original appearance in the disordere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and type of Xiaocuo settlement through historical documents, genealogy combing, oral history and other methods, and explores the evolutionary law of its spatial form in conjunction with clan relations and family development.Key words Xiaocuo villag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morphology; clan relationship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家庭和家族制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但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和家族制则沿袭至今。
泉州泉港历史人文趣事
历史人文趣事前序一:爱这一片土地作者:-- 木木在异乡的那一天,自认乐观爽朗且不易生气的我,竟然为一个人说泉港怎么不好而歇斯底里般的与人据理力争,并且耿耿于怀,只因他说我的故乡不好。
这时才惊觉原来自己已爱这片土地好深好深了,而以前每一天在她的怀里来来往往竟从不曾感觉到这份浓烈且厚实的热诚之爱。
只有在这平凡的异乡的风里,在这异人的不屑里,才感觉到的那份最最深刻的痛,原来便是最深沉的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像当今许多青少年朋友一样强烈地怀有远方的梦,“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好风景”。
我渴望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流浪,我厌倦了这过于熟悉的街道和脸孔,我渴望一种完全崭新的景象,甚至是陌生的一切。
于我来说,陌生是一种距离的美丽,我喜欢在旅途中与完全陌生的人交谈,因为那不知对方过去的两个人,才能够完全真诚地不用任何担心地天南海北地侃起大山来.下车之后,挥挥手,茫茫人海,“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了”,从此,失之千里,又是陌生。
可是,当我走在异乡的风里,走在异乡的街道上,走在陌生的人群里,才深刻地体会到“寂寞如影,寂寞如随”,才更加思念起故乡的亲情、那根深蒂固的亲情.那每一张因过于熟悉而被厌倦的面孔,此时竟然放出了温柔的光芒。
“溪水急着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着重回土地”.急匆匆地乘车回家的我,此时对这句诗的体会再深不过了。
下车的时候,天地一片斜风细雨,却还有一位故乡的老者出来踩脚踏车谋生。
他隔着风雨远远地向我挥手,“后生仔,你去哪里?”“龙厝海边。
”我说着就上了车。
“我也是前亭人。
”他热情地附和着.“老阿伯,今天下雨,你怎么还出来?”“没办法,我有一个儿子还在念厦大,每个月要我给250元的生活费用,我如果不出来赚钱,拿什么给他?”。
我听着听着,眼泪就差点禁不住顺着雨水流下来,这是怎样纯朴的故乡人啊,这是怎样的一份亲情啊,老父为了念大学的儿子风雨兼程地出来赚钱,这是怎样令人感动的一幅人间图画啊!在故乡的风雨里,每走一步,我的心便有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这便是爱了,这便是刻骨铭心的爱了。
泉港古墓葬拾遗
泉港古墓葬拾遗作者:梁少金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05期十几年来,在泉州市泉港区(2000年由惠安县析置)范围内发现几座埋于地下的古墓葬,有的经过科学清理发掘,即将出版发掘报告,以供研究之用。
有的因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无法进行科学清理发掘,仅能拿回几件随葬品,或只采集几块墓砖。
但它们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仍有一定的意义,有必要给予介绍。
一、南埔肖厝南宋墓1985年,南埔镇肖厝村村民肖玉顺在其村北仙公山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
他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而擅自捣毁,并将取出的随葬品私藏家中。
1987年11月初,当时原惠安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的同志获知此消息后,立即进行调查,并于11月15日会同泉州市考古人员前往肖氏家中取回所藏的随葬品。
随葬品是否全部缴交,不得而知。
据肖氏介绍,此墓为石构单室,平面呈正方形,由14条花岗岩石叠砌而成,四边各2条,上下各3条。
条石每条长60厘米、宽28厘米、厚13厘米,一面有加工。
看来此墓规模颇小,因它是藏骨灰罐的。
追回的随葬品有陶瓷器、铜钱和砖质买地券三种,共计25件。
分述于下:1.陶瓷器6件:青釉骨灰罐(带盖)1件、青釉葵口碗1件、青釉小执壶(图1)1件、青釉四系盖罐1件、影青小碟1件、陶杯1件。
2.铜钱18枚:均为北宋钱,完好的12枚,字迹不清的5枚,残的1枚。
完好的有:太平通宝(楷书)1枚、祥符通宝(楷书)2枚、天禧通宝(楷书)1枚、天圣元宝(篆书)1枚、至道元宝(草书)1枚、成平元宝(楷书)1枚、明道元宝(篆书)1枚、熙宁元宝(篆书)1枚、绍圣元宝(楷书)1枚、元符通宝(篆书)1枚、政和通宝(隶书)1枚。
3.买地券(图2)1件:砖质,正方形,边长33厘米,墨书,部分字迹已模糊难辨。
从券文中可知墓主为杨七娘,享年84岁,葬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六月初十日。
很明显,这座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的墓葬,有明确纪年,故其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因在泉州地区发现南宋纪年墓尚为数甚少。
萧氏起源与发展、凤翼萧氏、福建福州萧氏、莆田岱石、泉州萧氏
萧氏起源与发展、凤翼萧氏、福建福州萧氏、莆田岱石、泉州萧氏我在福建家谱中,抄的最多的是萧氏,遍及台湾、广东,大部分的村落族谱我都抄到了,大概有一百多种。
奇怪的是,很少能有自己的见解,只能人云亦云。
自然是学问不精。
唐人(中古时代)自叙的谱系,都是不可信的,萧氏自然也是如此。
萧何、萧望之这样的堆砌名人,已被嘲笑千年了。
而且将春秋人乐大心跟萧大心混淆了。
萧大心见诸《左传》,但仔细推敲文义,他并非萧国的第一代,所谓平南宫万(?-前682)之乱受封,想当然尔。
(把可知第一人当做始祖)萧国是子姓应该是没错。
左传记载分给鲁国的殷遗民六族,就有萧氏。
(还有一份记载分给卫国的殷遗民7族,这是2份最宝贵的商代文献,可是后人很少关注过。
只看到《史记》而无视《左传》也)左传: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
”这些诸侯都是在鲁国附近,其中最出名的是徐氏(徐国),徐氏是嬴姓,与商同宗同盟(佟氏跟爱新觉罗氏的关系),尾勺我猜测是微(子)国、春秋时代的尾生(微生)氏。
萧国即此也。
条氏不详,按此6国有4国有大后代,而条氏居第一,也应该有后,待考。
(中国目前有大量向上不可考的姓氏,如林氏,此为大量(三代)向下不可考的姓氏之一,将来把二者贯通会是一个大成就)只不过萧国具体是子姓的哪一分支,何时分封,不可考了。
----------在南朝萧氏建立之前,萧氏还只是个小姓,今日发掘的材料中的普通人很少有。
无疑2代皇室的功勋卓著,其中后梁系统最出名,直到唐末。
实际上,通过墓志铭,还知道了很多唐代的其他皇室后裔。
现在南方萧氏很多,他们自称齐梁之后,就无话可说了。
(但是南方李氏自称李唐之后,则要细细考究了)齐梁很多宗室都封于福建,就是从此开始慢慢迁徙到闽地。
至少唐代就遍布全闽了。
最有趣的一件萧氏闹剧在唐中期,反应当时福建萧氏已经很多了。
唐穆宗立萧氏为皇后,其子李昂即位为文宗。
福建晋江东石镇肖下村调查报告
福建晋江东石镇肖下村调查报告*一、肖下村历史肖下村古称霄霞,地处晋邑西南端,安海湾东侧,为福建晋江东石镇最大行政村。
元朝至正年间,泉郡凤翼大宗支派族裔肖韦松,因避乱携眷南迁,在安平西北隅居住下来。
肖韦松有两个儿子,长子肖煌随父居住,次子肖烟,不甘于贫困,在鸿江之左的村子居住下来(现在的肖下村),以养鸭为业。
村中原是金、陈、岑诸姓聚居,肖烟为人豪放热情,深受诸姓村民欢迎。
村前是安东大道,他常备茶水供行人解渴,因此人缘甚佳。
肖氏入居后,人口递增,繁衍至今已六百余年,而今常驻人家一千五百多户,共计六千三百七十余口。
并有迁至金井前垵及官桥黄山定居,外迁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等地区亦达数千之众。
村里其他诸姓逐渐消失,村中至今留有金氏祠堂、陈顶潭、岑下井的遗迹。
肖下村背山临海,人多地少,历代村民半耕半渔,经常受饥寒之忧。
为求生存,于鸿江澳筑堤垦荒,先后围垦鸿江埭,中埔,北埔,南辣,头札,蕃薯湖,捷与埭,显祖湖,荣宗埭,水利埭等,计千余亩之多。
随后,村民们挑海沙,成农地。
这样既有地可耕,又可以在其中铺修盐田。
堤内沟壑放养鱼虾,堤外港湾遍殖牡蛎,村民初步解除饥饿之苦,生活稍得安定。
五十年代初,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村干部领导广大群众,依靠集体力量,掀起更大规模围垦高潮,前后经过二十余年,使海埭总面积达二千五百亩之数。
同时在湘水下流建三红水库,蓄淡水引流灌溉。
水库沟渠养饲鱼虾,堤岸丙旁造林种草,部分盐碱地改造成水田,靠近海湾滩涂则建设为盐场,农林牧副渔民齐步发展,邻乡称肖下村为鱼米之乡。
有诗赞颂“前人放鸭走湘溪,十里烟波竟入迷。
击壤挥锄鸿渚上,扬帆逐浪鳌江西。
四千垅亩楼台耸,六百春秋古屋低。
共颂峥嵘新岁月,歌声嘹亮遏云霓。
”二、肖下概貌肖下村的规模较大,方圆4平方公里。
纵横交错的村路将工厂、住宅连在一起,大量的载人摩托车穿梭于其中。
村中有破败不堪的危房,有普普通通的平房,也有装修考究的别墅,三者分布在村中的各个角落。
萧氏
一世祖奉直大夫雄飛公昔在宋朝宋官居高凉奉直大夫遂卜吴陽南三葬南三石角娶林氏二葬茂名五里山娶妾金氏蔡氏合葬南三左右二世祖振公先葬南三后遷葬大坡營赤坎嶺娶黃氏生二子長天麟,次玉麟,妻黃氏葬樟寨洞嶺三世祖天麟振公之长子葬大坡营赤坎岭安人娶张氏生三子,長敬甫,次祥甫,三光甫。
公婆合葬生甲向庚加卯玉麟振公之次子葬茂名那六岭,娶安人马氏生二子長可用,次敬用。
公婆合葬四世祖敬甫敬甫公乃天麟公之長子也配林氏生二子長子弘道次從道三女適茂名莊文繡次女本邑X家三女本邑文姓公生于元朝太定三年歲次丙寅二月初七日卯時,X大X洪武初為橡罷閑吏后取赴京聽用年老放回時令兵部開報義男蕭那新編發錦衣衛訓象千戶X當軍至永樂十七年歲次己亥六月十七日寅時乃沐浴更衣喚齊長幼教訓孝弟勤儉讀書語畢瞑目而逝壽年九十有四葬于赤坎嶺公之存日凜凜威儀救死濟飢從事刁筆名播當時林氏祖母性德溫良治家有要相夫以道婦行優長在永樂間中於內寢壽年八十歲葬于張寨嶺諡孝順節儉祥甫天麟公次子移居石城县(廉江)大塘村公配陈氏世次详石城光甫天麟公三子移居电白县,娶安人孫氏,公婆合葬茂名县那箓岭可用公乃玉麟公之長子,遷居廣西省博流縣羅卞里,娶安人凌氏。
敬用公乃玉麟公之次子,娶安人吴氏,无子。
公婆合葬塘缀。
五世祖弘道公字夲立號元長乃敬甫公子長子也配黃氏生五子長希聖次希賢三希顏四希孟五希程二女適本邑陳澤次適本邑陳沖公生於元朝順帝三十一年歲次癸卯至大明宣德十年歲次乙卯十月十九日午時卒壽年七十有三公之存日特逹平姿囂囂怡怡化鄉睦族為世表儀諡澹軒黃氏祖母婦行最雍容治家有古風奉親能織衽能尽次三從生于元朝順帝三十五歲次丁未于正統五年庚申十月廿六戌時卒享年七十有四合葬樟寨嶺諡莊靜從道公字本張號元復乃敬甫公次子也配黃氏生二子長希文次希仁公生於洪武七年甲寅正月廿七酉時至永樂四年從戎北京娶妾候氏享陽壽七十三歲卒於正統十一年九月初十日亥時同妾候氏葬天順府宛平縣香山鄉饅頭村候氏家庒公之存日持己以敬接人以恭移孝就忠屈己從人黃氏祖母婦道端莊母儀慈爱孑立持家水霜固體壽年七十二歲卒于天順年間十月十五日寅時葬那余嶺諡貞靜六世祖希聖长房居住竹桥希賢次房奉母过生往阳江居住希顏三房住居沙地希孟四房住居下山东希程五房住居必木希文六房住居学地希仁无子希聖公字繼明號秉元乃弘道公之長子也配莊氏生四子長惟昌次惟惠三惟儉四惟信繼叔希程一女適茂名吳門公生于洪武十八年己丑六月十四日亥時卒于正統十四年己巳十月十九日卯時壽年六十五歲公之存日,德性溫良,教子有常,叨乘沐朝恩,嘉贈承德郎。
萧氏文昌至崇吾族系考证记
萧氏文昌至崇吾族系考证记清明时节,追宗念祖。
四月六日,春光明媚,一扫连日阴霾。
萧氏崇吾公派下明二、明三房系代表十数人从南康、信丰、崇义、南雄各地齐聚南康丫叉塘,考宗对谱,商讨谱局。
我族文昌世系庐陵曲山族谱,于南宋开禧(公元1205-1207)年间由仁化县令耕道公创修,在明朝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由乐存公继修,永乐十四(公元1416)年由状元时中公再修,弘治十五(公元1502)年由桃源县丞一道公三修,嘉靖三十九(公元1560)年由长泰县尹孟敕公四修。
清朝至民国期间,崇吾后人又重修过五次,称之为信丰神岗谱。
一是乾隆二十六(公元1761)年,二是嘉庆二十一(公元1816)年,三是道光二十六(公元1846)年,四是光绪二十八(公元1902)年,五是民国三十(公元1941)年。
历次修谱均以文昌公为始祖并遵循下述世系:文昌→肇基→演公→汝贤┬廷珣(乾派)┬耕道│└勉道└廷珦(坤派)→茂卿→......崇吾┬明一├明二├明三(明三堂)└明四神岗三修谱有清朝道光年状元萧锦忠写的一篇序言,详述了崇吾后人明公四兄弟各房派的迁徒流传。
1996至1997年信丰、南康、大余、章贡、于都、赣县、安远和南雄八县市区萧氏族亲在信丰联谱,创立心德堂,虽无具体构建物,但族谱最终告成,影响巨大。
1997至1998年,南康、大余、赣县、章贡、上犹、崇义、信丰、遂川及南雄等九县市区萧氏河南堂、兰陵堂后人联修族谱,浩瀚一十八卷,历时一年完成编印颁发。
但是,信丰联谱把神岗谱系称为明三堂,改到良辇世系政公派下,并且去掉了文昌公头并删除文昌至汝贤四代,造成世系推后十八代,时差五百年。
我分析其中原因是后人看谱有误,修谱依据的神岗五修谱中,有萧何大宗世系吊线简图,良辇世系放在最后,其中政公排位又在最末,随后是关于良辇世系子礼后裔失联的注解:“子礼公派下子孙......同徒居信丰县斜塔坝下......由后未祥”,接着一页是以文昌为始祖的世系吊线图。
泉港区各村地名的由来
泉港区各村地名的由来泉港区各村地名的由来(一)因姓加“厝”而名该类地名以本地大姓后加“厝”字命名。
“厝”意为“停柩”。
引申为停柩的地方,在闽南,这种停柩的地方叫“大厝”,即“祖厝”、“祖屋”,这是先祖早年开家发业的地方,闽南语引申为房屋。
随后代的不断繁衍,该地带就以宗亲关系把本地名字以姓氏加“厝”字命名。
柯厝、邱厝、柳厝、刘厝、钟厝、叶厝、郭厝、肖厝、施厝、许厝、黄厝、卢厝、麦厝、庄厝等村是较典型的代表。
如:柯厝:明代,柯氏村民从莆田迁此建居,以姓氏取名柯厝,清时,因此地盛产海蛎(俗称蚵),故得名蚵厝,1985年复称柯厝。
潘厝:宋末潘氏村民从河南迁此建居,以姓氏取名潘厝。
方厝、林厝:古县村的方厝自然村以方姓得名,林厝自然村以林姓得名。
(二)因姓得名陈庄、夏卢、东张、前烧、吕罔寨、吴曾池与涂岭,属于因姓得名的地方。
陈庄:开发时庄姓与陈姓大抵同时到达,后来在发展繁衍中两姓人成为本地大姓,加上在相互来往中关系逐渐密切,如同一家,所以村名叫为陈庄村。
夏卢:则为原夏、卢两姓杂居得名,后人渐渐误传为“下卢”。
涂岭:现在的涂岭镇是早年通往福州的古道,因岭上有涂氏三兄弟来此居住,过往客商就因“涂氏兄弟在岭上居住”而把这个地方叫为“涂岭”。
东张:据传,古时董、张二氏村民先后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董张,不久衰败外迁,陈氏村民从莆田阔口迁此建居,仍称董张,后音讹为东张。
前烧:据传古时钱、肖二姓村民先后到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钱肖。
后衰败外迁,许吴等氏村民相继迁此定居,仍沿用此村名。
后来当地方言误传为“前烧”。
吕罔寨:吕罔寨位于涂型村委会后厝村之西侧,据传,元末明初期间,有个姓吕名罔武夫到此山上建寨称主(原寨内宅第及寨门尚残存),故得名。
吴曾池:古时,姓吴,姓曾两户人家共住于峰尾一地,并在宅前挖一池,故名吴曾池。
此外,另有后张、前黄、前郭、后陈也属以姓得名。
(三)因山川得名 ;羊角山:因该地有座山坡,山坡有两块巨石,巨石弯如羊角高耸,故该山被称为“羊角山”,村庄就随之被称为羊角山村。
泉港非遗萃集
泉港非遗萃集文/黄嘉辉一、泉州北管北管音乐简称“北管”,又名“小调、小曲、曲仔、北曲”等,是广泛流传于泉港区的一种丝竹类音乐。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共有曲牌220多首。
曲即声乐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演唱采用官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演唱时都配打锣鼓,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特色。
代表性曲目有《层剪花》《采桑》《采莲歌》《红绣鞋》《打花鼓》《四季时》《出汉关》《四大景》等。
谱即器乐曲,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乐和京剧曲牌,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敲打强拍,主要运用“支声复调、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乐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并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与闽南十音和莆仙十音的风格相似。
代表性曲目有《八板头》《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广东串》《苏州串》《花六板》《三板》《将军令》《太平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等。
乐队沿用江南丝竹乐器,参用莆仙、闽南乐器,主奏乐器是京胡、笛子,特色乐器是尺胡、双清,乐队成员10人左右。
每逢节庆,北管都要参加化妆、游行、迎神、装阁等活动,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御前清曲”的南音相辉映,一时蔚为壮观。
北管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糅合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
2007年1月,泉州北管列入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6月,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5年10月,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6年6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位于湄洲湾南隅,三面环海,一面靠山之陆岛,是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
由于地居要冲,港阔水深,是海上船只进出肖厝港的主要海域航道和咽喉地带。
《圭峰黄氏族谱》载:明代圭峰建城后人口稠密,是时吾黄姓人丁昌盛,全族习造船工艺者甚多,执斧者有九十九人之多。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辖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辖区第三批历史建筑
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4.12
•【字号】泉政文〔2021〕17号
•【施行日期】2021.04.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辖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的
通知
泉政文〔2021〕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彰显城市特色,市政府决定,将鲤城区开元街道中山北路34号惠世楼、丰泽区东湖街道水漈路46号苏氏宗祠等23处建筑(详见附件)列为泉州市辖区第三批历史建筑,现予以公布。
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人民政府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以及市直相关单位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
村落保护条例》,以及省、市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措施规定,严格落实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和管理,积极引导活化利用,共同做好我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各项工作。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2日。
闽南祖厝重建碑文0
祖厝重建碑文
承先祖之德,聚族眾之功。
吾族祖厝重建於癸卯年(二
零二三)孟夏興工動土,癸卯年(二零二三)仲秋完工。
由於祖厝年代久遠、又因年久失修,祖厝搖搖欲墜、破
舊不堪。
欣逢盛世,全族共聲。
族中有識之士倡議翻建。
旋
即制方案,測量地標,鳩工庀材,精心籌謀。
族眾躍然捐資獻地,共襄盛舉。
資材鹹備,擇吉興工,精工築作,今興告竣。
祖厝坐幹向巽兼亥己,三間張大九架帶下落,硬山式屋頂,
戟脊燕尾。
木石榫卯棟路雕漆、金碧輝煌,飛簷斗拱,如若
巨龍昂首;祖厝裙堵白石砌成,其上紅磚身牆,磚塊緊密相鄰,身堵紅磚拼花。
仰堂貌之巍峨,厚重莊嚴,觀建構之軒昂,棟宇生輝,實恢宏堂皇也!
祖厝重光,吾族當以之為帶,聚合全族,精誠團結,弘
先祖之德志,啟後昆以自強。
和親睦族,入孝出悌;尚教崇
文,廣育俊才;蹈厲奮發,齊家創業,同振家聲,共興族望!
諸裔孫仝立。
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民委员会企业信用报告-天眼查
截止 2018 年 11 月 02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6
5.4 法院公告
截止 2018 年 11 月 02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民委员 会
企业信用报告
本报告生成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02 日 14:57:52,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天眼查数据快照。
目录
一.企业背景:工商信息、分支机构、变更记录、主要人员 二.股东信息 三.对外投资信息 四.企业发展:融资历史、投资事件、核心团队、企业业务、竞品信息 五.风险信息:失信信息、被执行人、法律诉讼、法院公告、行政处罚、严重违法、股权出质、
/
注册时间:
/
注册地址:
/
营业期限:
/至/
经营范围:
/
登记机关:
/
核准日期:
/
1.2 分支机构
截止 2018 年 11 月 02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3
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因使用该报告而产生的任何后果,天眼查概不负责。
2
一、企业背景
1.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
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民委员会
小学《我爱泉港》期末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我爱泉港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 座号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
)1、泉港畲族主要居住地是()。
2、泉港“出”氏源于()。
3、笔架山位于(),主峰海拔七百五十多米,因山巅相连,形似笔架而得名。
4、界山镇九峰山的“九峰八景”指:()、()、()、()、()、()、()、()等。
5、沙格村()成了泉港三大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6、2006年5月()作为独居地方特色的民间丝竹音乐品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又名南曲,南弦,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泉港地区流传的戏曲有()、()、()、()、()、()、()、()共八种。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我爱泉港》的《序》作者是()。
A、游祖勇B、洪自强C、林耀平2、()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良港。
A、肖厝港B、泉港3、()拥有“中国石油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两大国字号品牌。
4、()文化醇厚,民间戏曲多姿多彩,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
A、南埔镇B、山腰街道C、峰尾镇5、南埔恵屿岛上的村庄,是泉州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入围“()”前三十名,也是“()”之一。
6、泉港流行有三种方言:闽南话、莆仙话、头北话。
后龙的方言被人称为“()”。
A、闽南话B、莆仙话C、头北话7、坐落于峰尾的(),风光旖旎,空气清新,被人们称誉为“小北戴河”。
A、四里海沙B、五里海沙C、六里海沙8、山腰盐场的海盐生产方法主要是()。
A、日晒法B、月晒法C、星晒法9、()月()日是泉州解放日。
A、10月1日B、9月1日C、8月1日10、()是泉港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A、郭氏回族B、鈡氏畲族C、出氏蒙古族三、连一连。
(4分)春节期间,很多东西被人们赋予美好的寓意,请你把下面的物品和寓意用线连接起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中心市区第三批古树名木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中心市区第三批古树
名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9.22
•【字号】泉政文〔2017〕124号
•【施行日期】2017.09.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泉州市中心市区第三批古树名木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赐予的弥足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活文物”和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市建成区的快速拓展,为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区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普查结果,经市政府同意,确定泉州市中心市区第三批古树名木125株,现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根据《泉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泉政〔2013〕8号),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应对该批古树名木建立档案、挂牌告示。
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认真落实保护责任,制定古树名木复壮技术措施,定期开展检查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建设项目的监察;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
个人给予奖励,对损害、损坏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宝贵资源。
附件:泉州市中心市区第三批古树名木一览表(略)。
华侨文化视角下的泉州华侨民居探究——以西街宋宅为例
华侨文化视角下的泉州华侨民居探究——以西街宋宅为例陈安乔;翁昕源;施并塑
【期刊名称】《砖瓦》
【年(卷),期】2024()2
【摘要】泉州华侨民居是体现泉州华侨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融汇西方的美学和工艺,展现出该时期华侨的审美情趣,对中西文化交融进行了初步探索。
以华侨文化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泉州西街宋宅以及阅读相关文献,探析其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加深对华侨民居广度及深度上的理解,促进华侨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陈安乔;翁昕源;施并塑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5
【相关文献】
1.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r——以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
2.海洋文化影响下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制演变探究——以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萧厝村泉成为例
3.中职电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自媒体项目入校路径探究与实践——以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
4.后疫情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实践模式探究——以华侨大学中华文化云社区建设为例
5.乡愁叙事视角下的文化认同表达——以江门华侨建筑遗产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衍派源流
蕭氏考原
蕭,古之小國其地即今江蘇蕭縣。
自左莊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七)叔大心得國,至左宣十二年為楚所滅,享國凡八十一年。
叔大心者,為宋蕭邑大夫,微子十一世孫,春秋初葉,以曹師平南宮長萬之亂有功,宋桓公以蕭邑封之列為附庸。
蕭氏,殷之遺民也。
左傳稱殷民六氏:即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
蕭為六氏之一。
周滅殷後,防其再叛,徙殷民於曹,使六族之長,各自率其族緃,以法則周公而就魯之命。
子孫乃以國為姓。
然今蕭氏之主幹,則皆叔大心之苗裔。
唯世系分明,則自漢相蕭何始,今蕭氏尊何為一世,為最謹慎之論證也。
漢蕭何傳至七世,蕭望之為宣帝時名臣。
晉初,何二十世孫蕭整為淮陰令,渡江居於武進東城。
開齊梁房‘齊有國二十三年,梁有國五十五年,後梁侷促於江陵,亦延祚三十三年,約一世紀為南朝之皇族。
入唐,宰相輩出,子孫蕃衍,齊梁房乃蔚為蕭氏之第一大流派。
東晉之世,何二十二世孫蕭卓為洮陽令,女為宋高祖劉裕之繼母,子孫為皇舅房,宋、齊、梁及唐亦多顯宦,為蕭氏之第二大流派。
終遼之世,帝族曰耶律氏慕漢高祖而儼稱劉氏,后族唯乙拔里氏比蕭相國遂為蕭氏。
此外族歸化者,為蕭氏之第三大流派。
简体字
萧氏考原
萧,古代的小国的土地就是现在江苏萧县。
从左庄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七)叔大心得到国家,到左宣十二年被楚国消灭,在位共八十一年。
叔大心的人,为宋国萧城邑大夫,微子十一世孙,春秋初年叶,以曹老师平南宫长万的叛乱有功,宋桓公把萧封邑的列为附庸。
萧氏,殷的遗民啊。
《左传》中说殷民六家:就是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
萧为六家的一。
周灭商后,防止它再次发生,迁殷的百姓在曹,使六族的首领,各自率领他的族人众,以效法周公而到鲁国的命令。
子孙就以国为姓。
但是现在萧氏的主干,就全叔大心的后裔。
只有世系分明,那么从汉朝丞相萧何开始,如今萧氏尊重为什么一世,最为谨慎的论证的方法。
汉朝萧何传达到第七代,萧望之为宣帝时名臣。
晋初,为什么二十世孙为淮阴令萧整,渡过长江在武进县东城。
开齐梁房‘齐国二十三年,梁有国家五十五年,后来梁局促在江陵,也延续三十三年,约一个世纪为南朝的皇族。
进入唐,宰相们出来,子孙繁衍,齐梁房是蔚为萧氏的第一大流股。
东晋的时代,为什么二十代孙萧董卓为洮阳令,女为宋高祖刘裕的继母,子孙为皇舅房,宋、齐、梁、唐也多显宦,为萧氏的第二大演变。
终辽的时代,黄帝族说耶律氏仰慕汉高祖却俨然称刘氏,皇后家族只有乙拔里氏比萧何于是为萧氏。
这些外族归顺的人,为萧氏的第三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