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PARC的城市绿地优化解析———以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第8期
现代园艺关于城市绿地格局的研究多集中于景观生态学领
域,
通过构建理想的绿地景观格局,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从考察城市绿地使用者的游憩活动形式出发,
借助SOPARC (游憩观察系统),结合荆州市城市园林绿地
分类,选取几个代表性的绿地,
通过实际观察研究,获得不同绿地使用者(性别、年龄、活动能力)的基本数据。


这些数据为依托,运用量化分析手段,
并与城市绿地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联动,形成判断城市绿地布局、
排列的综合评判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获得为主要目标,为城市绿地格局构建优化提供思路。

1研究案例概况
按照最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为城市内部绿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风景旅游区、林果园、农田网等。

根据荆州园林科学研究所提供的2020年城市园林绿化普查资料,荆州市建成区城市
绿地面积总计3156hm 2
(含附属绿地),
其中,公园绿地1256.61hm 2、人均公园绿地7.78m 2、绿化覆盖率达38.8%。

城区公园绿地现状优劣差距较大,绿地分布不均,城市建
成区以外的风景游览绿地、生态保育绿地等建设基础条
件良好,旅游潜力高,
但目前发展略显滞后。

但相继建成的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荆州园博园、楚王宫风景区、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一系列旅游吸引力强劲的绿地建设项目,有效提升了荆州市旅游形象。

2研究方法及数据搜集
2.1游憩行为观察法
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 ),全称System for Observing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通过问卷、电话访谈等途径,收集获得样本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是Mckenzie 提出非参与式的基于瞬间批量抽样技术的身体活动类信息收集量表[1-3]。

借助该方法,观察者可在不影
响被观察对象的前提下,
周期性、系统性地观察和记录目标区域内样本人群的人口社会特征和环境行为信息。

SOPARC 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研究领域,其能帮助研究者获得开放空间游客的主要行为特征。

从20
世纪中后期开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城市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格局
研究多集中于景观生态学领域,
采用游憩行为观察法搜集游客特征,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相关研究。

2.2访谈法
抽取若干位游客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深入了解游客及周边居民对目标研究区域现状的认知、
态度、评价等。

2.3数据统计搜集
2020年10月-2021年4月,每周安排1个工作日
和2个休息日,2组人员观察和记录游客特征
(性别、年龄、职业),1组人员随机抽取游客(8:00-20:00时间段),调查满意度、游客游玩时间。

观察日共计12d,在2处代表性的绿地中,共收集样本数据29507份。

整个搜集过程严格按照游憩行为观察法各项标准流程进行,最后统计所获数据,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以荆州市中山公园、滨江公园为例
3.1场地分析
中山公园属于城市综合型公园绿地,占地面积
74.62hm 2,历史悠久、景点众多,
植被种类丰富,水面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59%,容纳游客人数多,
具有较强的基于SOPARC 的城市绿地优化解析
——
—以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为例刘磊,
夏煜(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以荆州城市绿地系统为例,利用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 )分析游客人群、游憩时间、
景点分布特征,以探索城市绿地格局优化与重构途径,提高游客游憩体验,明确城市绿地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良好的规划与建议。

关键词:SOPARC;城市绿地;荆州市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9年度产学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
201902112043);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B2019367);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21G218)。

作者简介:刘磊(1984-),男,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图1滨江公园、
中山公园两处绿地区位
172--
2022年第8期现代园艺
代表性。

滨江公园属于带状滨水公园,占地面积73hm2,是荆州市为数不多的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健身、防洪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滨水公园,人流量大,同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见图1)。

3.2场地服务设施调查分析
中山公园景点环环相扣、内容丰富,历史气息浓厚,且园林植物、小品配置水平较高。

滨江公园总体呈“一环、二带、四轴、五区”的格局,给游客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但垃圾桶数量少,导致江边垃圾多。

3.3人群特征分析
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8日,每月选择2个休息日和1个工作日,于8:00-20:00时间段,观察记录两处绿地的游客总量、年龄、性别、陪伴状况、到访时间、主要聚集地点等。

共收集样本数据29507例,其中,中山公园17181例、滨江公园12326例,整个数据收集过程严格按照SOPARC观察量表和对应流程进行,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准确。

3.3.1游客年龄结构。

(1)年龄:2个公园相差不大,主要集中在20~65岁,其次是3~20岁。

(2)性别:2个公园差距明显,中山公园主要以45岁以上男性游客为主,且多为单独入园,滨江公园主要以26~44岁的女性游客为
主。

整体上看,2个公园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说明不同功能类型的公园对游客有着不同的吸引力。

3.3.2游客人群属性。

调查发现,中山公园游客大多是45岁以上的男性,来公园的目的是感受历史气息和调养生息。

其次是30~45岁带有孩童的女性游客,多数为公司职员,来公园的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帮助孩子了解历史。

另外,也有一些高校园林专业学生来参观。

滨江公园游客大多为女性,其中,34~42岁的家庭主妇常结伴而行,来公园的目的是休闲放松和拍照,56岁以上的女性多为当地居民,来公园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和亲近自然。

3.4游憩行为分析
3.4.1工作日与周末游客游憩时间特征。

首先,2个公园周末游客数量和入园时间都基本相同,但滨江公园因距离市中心较远,周末入园人数远远高于工作日。

其次,工作日游客数量和入园时间存在差异,中山公园工作日8:00-10:00时间段入园游客不多,中午和16:00-20:00时间段,游客数量不断增加。

滨江公园在工作日,11:00以后人数逐渐增多,17:00以后游客人数不断减少。

3.4.2游客游览方式。

从观测数据来看,中山公园全部为步行和慢跑,公园内禁止骑行,滨江公园部分区域允许骑行,但骑行空间有限。

3.5景点分布特征分析
中山公园可分为人文景观区、自然景观区、娱乐休闲区,人文景观人数占总人数的2/3。

一是在纪念堂、春秋阁等历史景点前聚集大量男性游客,以参观古人遗址和保护文物等活动为主;二是在自然景观和娱乐休闲区内,碧波飘渺、石桥相连、亭台楼阁、风景如画的江津湖,吸引了众多女性游客驻足和拍照;三是在游乐园和动物园区,多为家庭陪伴小孩玩乐;四是在盆景园和花苑,多为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参观学习。

调查得知,游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大多数是45岁以上的游客,娱乐休闲区为21岁以下的游客,景观类型、出行目的、未来发展等都会对游客游憩活动产生影响。

滨江公园具有“一环、二带、四轴、五区”的框架格局,将景点连成一片,游客主要进行运动休闲和林荫漫步。

运动休闲大多数是56岁以上的女性居民,来公园锻炼身体、感受自然,林荫漫步的游客主要是情侣或夫妻。

“水乡风情”游客人数相较于其他2个区域人数骤减,主要原因是公园垃圾桶设置少,江边垃圾丛生,影响了游客游憩心情。

所以,景区功能设计、氛围感、管理制度等都会影响游客游园心情。

4研究汇总与讨论
4.1研究汇总
中山公园历史性强、内容丰富、景色优美,滨江公园作为一种新型公园,让游客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在游玩
中山公园滨江公园
游客人数占比(%)游客人数占比(%)
性别男性912546.89524642.56女性805653.11708057.44
年龄30岁以下402823.44543844.12 30~45岁590542.19298424.21 45岁以上724834.37390431.67
记录时间工作日681539.67421034.16周末1036660.33811665.84
记录时段
8:00~9:0098205.7240203.26 9:00~10:00102405.9654304.41 10:00~11:00104906.1185106.90 11:00~12:00115206.7198407.98 12:00~13:00124807.26135010.95 13:00~14:00154208.98154012.49 14:00~15:00176501.27153112.42 15:00~16:00205911.98205016.63 16:00~17:00102505.96168413.66 17:00~18:00124907.2758404.74 18:00~19:00224113.0445003.65 19:00~20:00184510.7435702.90
陪伴状况独自1人305617.79252220.46 2~4人760144.24613649.78 4人以上652437.97366829.92
游览方式步行1305675.99942276.44慢跑412524.01265821.56骑行00246 1.99
记录项目类别
表12处绿地游客属性及行为记录表
173
--
2022年第8期现代园艺
业管理人员能通过无人机、卫星图片等进行实时监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从而为曲石镇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9]。

4结语
现阶段,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曲石镇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较差、生态修复模式较单一、基层管护硬件设施匮乏以及林业生态修复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曲石镇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实施。

因此,曲石镇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群众保护意识、规范管理制度、创新修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健全配套设施,强化资金管理,同时全面加强技术投入,构建林业生态修复共享平台,进而为曲石镇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收稿:2022-02-06)参考文献[1]徐彩芹.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林草事业发展——
—新疆“十三五”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情况分析[J].新疆林业,2020(04):4-6+9.
[2]绿文.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科学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专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J].国土绿化,2021(06):5-7.
[3]蔡海生,查东平,张学玲,等.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J].地学前缘,2021,28(04):55-69.
[4]许昌,高梓洋,孙丽,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
—以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例[J].陕西林业科技,2021,49(02):86-91.
[5]胡金水.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之我见——
—以句容市生态绿化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05):197-198.
[6]柴文斌,徐剑青,毛泽刚,等.淳安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生态修复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21,23(02):52-53.
[7]李淼,张华,何秋雪,等.脱贫攻坚与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结合构想:以遵义市深度贫困村为例[J].绿色科技,2020(9):172-173. [8]本刊记者.绿色草原湖湘瑰宝——
—访湖南省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胡锋[J].林业与生态,2020(06):4-7.
[9]周赟,陈红燕,顾国斌,等.喀斯特山区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0(10):202-204.
过程中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游客的游憩感知是公园优化的基础,这是公园的内推力,而公园内的景物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外拉力。

在内推力和外拉力的作用下,游客的游憩感知会大幅度提升,满意度也会提高,从而为公园建设优化提供决策依据[4]。

人流量大、卫生管理不到位会降低游客游憩的舒适度和满意度,2种不同属性的公园为游客们提供了不同的观赏感觉和兴致。

分析可知,中山公园大多数以中年男性为主,主要的目的是观赏风景,领略历史;滨江公园大多数为中年妇女为主,主要的目的是赏花拍照和跳广场舞,早起锻炼,周边居民到访滨江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这与市民渴望在户外空间进行亲近自然和放松的需求基本一致。

总体来说,公园内的游客群体具有多样性,且游览偏好差异较大。

4.2优化途径
4.2.1增强功能作用,发挥最大价值。

中山公园于民国建立,现存大量历史纪念景点,具有良好的历史教育意义和功能,应深入挖掘荆楚文化的丰富度和深度,扩大公园科普教育功能,让人民铭记历史。

滨江公园作为全方面的新型公园,在放松人心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加强公园绿化建设,充分打造集娱乐、放松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园。

4.2.2增强绿地系统格局的预判性和未来规划性。

城市绿地格局的发展变化具有未知性,因此,要具备超前性和预判性,提前预知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现有空间绿地结构方面,从游人活动空间范畴、格局安全性、系统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制定有效应对各类变化的最佳对策。

4.2.3加强园区的管理,提高游客素质。

2个公园面积、人流量较大,需要保护游客的安全,提高游客的观感,更好地保护园内游憩资源。

要求提高管理人员服务质量,定期清理园区环境卫生;增加管理人员数量和垃圾桶数量;积极倡导低碳游憩理念,创办各种环保宣传活动,让游客们更深刻、全面地认识游憩资源的价值,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完善对公园的满意程度[5]。

4.2.4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的开放性和空间联系。

城市单个绿地虽然可大可小,但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它在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怡人的活动空间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

另外,通过道路绿地、水系等廊道连接各绿地空间,提升了城市绿地格局的生态性和安全性。

(收稿:2022-02-11)参考文献
[1]JavadK M,Andrew KT,Bilie GC,et al.Effects of access to public open spaces on walking:ls proximity enoug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17:92-99.
[2]Neelam PC,Donald H G,Bruce T,et al.Valuing diversity and?spatial pattern of open space plots in urban neighborhoods[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9,11(03):194-201.
[3]Teng MJ,Wu C,Zhou Z X,et al.Multipurpose geenway planning for changing cities:A framework integrating priorities and a least-cost path mode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1,03(01):1-14.
[4]汪侠,刘泽华,张洪.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7):1-6.
[5]刘宏,贾玲利.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考[J].城市建筑,2021,18(20):167-169.
(上接第171页)17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