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律诗。

诗中将空⼭⾬后的秋凉,松间明⽉的光照,⽯上清泉的声⾳以及浣⼥归来⽵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起,给⼈⼀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幅清新秀丽的⼭⽔画,⼜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居秋暝
王维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诗⽂解释】
⼀阵新⾬过后,青⼭翠⾕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光照映着松林,泉⽔从⽯上潺潺流过。

⽵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少⼥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下的渔⾈。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1:
空寂的终南⼭刚下了⼀场⾬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在岩⽯上流淌。

⽵林⾥传来喧闹声是洗⾐的⼥⼦回来了,⽔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花草消逝,我⾃⼰还是可以居留在这⾥。

译⽂2:
⼀场新⾬过后,青⼭特别晴朗, 秋天的傍晚,天⽓格外的凉爽。

明⽉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悄悄地在⼤⽯上缓缓流淌。

⽵林传出归家洗⾐⼥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正上岸收⽹。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去, 游⼦在秋⾊中,⾃可留连徜徉。

【词语解释】
浣⼥:洗⾐⼥。

1.王孙:贵族的后裔,这⾥指隐居的`⾼⼠。

2.暝:⽇落,黄昏。

3.空⼭:空旷,空寂的⼭野。

4.新:刚刚。

5.清泉⽯上流:写的正是⾬后的景⾊。

6.⽵喧:⽵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指⽵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洗⾐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

【诗⽂赏析】
此诗为王维⼭⽔诗中的名篇。

⾬后秋⼭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清泉,⽵喧莲动,浣⼥归⾈,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有静有动、构成⼀幅清晰和谐的⾬夜秋⼭图。

诗的开头两句“空⼭新⾬后,天⽓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

是诗⼈⽤⼤⼿笔勾画的⾬后⼭村的⾃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眼睛淡远之境如在眼睛前。

⼀个“空”字,渲染出天⾼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的喜爱之情。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被⾬⽔洗涤后的松林,⼀尘不染,青翠欲滴;⼭⽯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光也像被洗过⼀样,极其明亮皎洁;⼭⾬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上的⽯板上,⼜顺着⼭涧蜿蜒⽽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夜曲”奏鸣。

“照”与“流”,⼀上⼀下,⼀静⼀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感受到⼤⾃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也仿佛觉得⾃⼰也被洗净了⼀般,⾃然的美与⼼境的美完全融为⼀体,创造出如⽔⽉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由写景转为写⼈。

在这幅⼭⽔画作之中,⼭村的⾃然美和村民们的⽣活美是⽔乳交融的。

“⽵喧归浣⼥,莲动下渔⾈”,此⼆句均为写⼈——“浣⼥”、“渔夫”的活动的画⾯。

诗⼈采⽤了“未见其⼈,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被⽵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服归来的⼥⼈们呢!然⽽,⽵海之中传来的⼥⼈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发出“沙沙”的声响,⼜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光归来。

诗⼈触景⽣情,感慨油然⽽⽣:⼭民们戴⽉⽽归,随性⽽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这些细节⽆不传达出诗⼈不仅喜爱这⼉的景美,更喜爱这⾥的⼈美。

这就很⾃然地给结句作了有⼒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是诗⼈有感⽽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这是诗⼈对《楚辞·招隐⼠》“王孙兮归来,⼭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者⾃可久留。

正如诗⼈在《青溪》所⾔:“我⼼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其喜归⾃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表。

总之,这⾸⼭⽔⽥园诗画⼭绣⽔,清新宁静,寄情⼭⽔,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的⾼洁情怀和对理想⽣活的执着追求,含蕴丰富,耐⼈寻味。

赏析⼆:
这⾸诗写⼭居所见秋⼭⾬后黄昏的迷⼈景⾊和融怡陶醉的⼼境,⼤约是诗⼈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

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泓秋⽔,其中洋溢着浓郁的⽣活⽓息。

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的⾼洁情怀和对理想⽣活的执着追求。

⾸联整体着眼,⼤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以⾝临其境,神清⽓爽之感。

“空⼭”、“新
⾬”、“晚秋”,平平实实的⼏个字,极易引发⼈们的联想,⼭居环境的静谧,新⾬过后的清新,秋⽇天⽓的飒爽,⽩⽇向晚的安宁,字⾥⾏间弥漫着⼀股清幽明洁之⽓。

“空⼭”是王维惯⽤的词语,耐⼈寻味。

此处绝⽆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结合全诗来看,“空⼭”包含以下四层意思:⼀指⼭中林⽊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柴》所云“空⼭不见⼈,但闻⼈语响”;⼆是指此处远离尘嚣,⼈迹罕⾄,“峡⾥谁知有⼈事,世中遥望空云⼭”(《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三是指⼭⾬初霁,万物⼀新,银辉四射,天地⽣辉,呈现在诗⼈眼前的是⼀派空明洁净,熠熠⽣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不虚,静⽽不寂,活⼒⽆限,意趣万千,因为⼭中有欢歌笑语,渔⾈晚唱,有明⽉朗照,清泉潺潺。

可见,⾬后空⼭带给⼈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是⽣机活⼒,妙趣横⽣。

颔联⼩处着眼,⼯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辉映,营造出⼀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世界。

皓⽉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光辉映,洒下⼀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铺满⼭林,给⼈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

落⼀“照”字,不同于“泻”,朱⾃清《荷塘⽉⾊》写⽉光:“⽉光如流⽔⼀般,静静地泻在这⼀⽚叶⼦与花上。

”⽤“泻”写出了⽉光如⽔,静谧朗照,柔媚⽣辉的特点。

王维写⽉光⽤“照”字,光⾊兼备,状态逼真,活现⽉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松林沐浴⽉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

如果说第⼀句侧重写⽉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句就是写⽉下溪流的活泼⽣机。

你瞧:⼭泉流淌,淙淙作响;⽉映溪流,素洁如练;流⽔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

⾯对这⼀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泉,恨不得掬⼀⽔⼭⽉滋润沧桑的⾯庞,撷⼀缕清⾳唱响⼼灵的浪花。


⼀“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潭记》“⽃折蛇⾏,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们去体味⼩溪或⽔⽯相激飞花溅⽟的闪亮或穿林绕⽯琤琤琮琮的合鸣。

王维⼀“流”,可谓意态横⽣,妙趣⽆穷!
颈联拓展⼀步,进到⼈事⽣活,⽽这种⽣活出现在⼭中黄昏这⼀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的⾊彩。

上句写姑娘:⼀群天真⽆邪的农家少⼥浣⾐归来,结伴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林,激活了寂静的⽣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林中。

下句写渔⼈:⼏艘⼩船满载星辉,尽兴⽽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数晶莹剔透的⽔珠。

此情此景,让⼈⼼⽣羡慕,多么想,摇⼀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个静谧幽美的夜晚;多么想,唱⼀池脆⽣⽣的渔⾈⼩调去欢送⼜⼀个余辉掩映的黄昏。

姑娘也好,渔⼈也罢,诗⼈只听见⽵林中的喧闹⽽不见其⼈,只见到莲株的摇动⽽不见⾏⾈,⾃可想见⽵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们竟是裹在这样⼀个郁郁葱葱的绿⾊世界⾥,这是何等动⼈的景象啊!⽽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们,勤劳纯朴,⼼性⾼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派天然。

难怪末联诗⼈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

尾联巧⽤《楚辞·招隐⼠》之典,《招隐⼠》末句云:“王孙兮归来,⼭中兮不可以久留。

”原意是招王孙出⼭⼊仕,王维反⽤其意,⾃成佳构,增⽆限趣味,“随意春芳竭,王孙⾃可留。

”春芳虽然⾃然⽽然的消歇了,但秋光⼀样美丽迷⼈,“王孙”⾃可不必离去了。

貌似劝⼈,实则⾃勉。

“⼭中”⽐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洁⾝⾃好;“⼭中”⽐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修养性情。

诗⼈对⼭中⽣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

另外,从全诗所⽤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

皎皎明⽉,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不染;……凡此种种,在传统诗⽂⾥⾯,都是⼀些清闲雅致,⾼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活的念念不忘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