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郭苇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19期
【摘要】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考虑结合兴趣和阅读为一体,识字与阅读并重,选取最“欢乐”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学生铺好阅读的第一块“砖”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风采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探析小学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低年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课外阅读也应从兴趣开始,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阅读中去,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然而,如何让学生热爱阅读,依然是教师所要面临的困难问题。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不广,识字量不大,从而阻碍了整体阅读的进行。再加上,识字和阅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只注重识字教学而忽略了阅读,更是无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阅读,并且重视阅读过程中学生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面对部编版教材的要求,小学低年段教师应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乐读,树立“识字”与“课外阅读”并重的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本身应有水平的89%。低年级听写、读写的全面训练,是利用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促进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手段之一。”然而,虽然儿童记性比成人好,但还是逃不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理,儿童同样也会有遗忘的高峰期。但如果单纯地把识字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上对生字进行详细地讲解是不现实的,既忽视了学生语言发展,又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陌生人见面多了自然成为熟人,汉字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通过“猜字谜”“小故事”等方式促进学生和汉字之间的“互动”,而在阅读故事过程中,学生学习新字,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次数。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节约课堂上识字教学的时间。
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点出发:
(一)由“情感体会”引向课外阅读。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他们可能会因不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而没有兴趣阅读下去。所以,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拓展关于课本的课外知识,也许会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教学中,学生
不易理解沙洲坝村民吃水困难的状况和沙洲坝村民对毛泽东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插入当年挖井之前,沙洲坝村民在烈日下佝偻着身躯,肩挑重重的水桶的背景资料,以及向学生展示沙洲坝村的地理环境图片。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完图片,听完教师的讲解后,不仅很好地体会到沙洲坝村民“吃水难”的困境,也明白了通过课外阅读能让他们知道更多的道理,从而调动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由“创作背景”引向课外阅读。古诗词课文看似枯燥无味,若能体会其中的内涵,实则非常有韵味。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往往只是熟读“死记”,并没有完全理解诗中真谛。这样的“应付式”学习是不行的。教师可以拓展作者创作的背景,用语言生动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举动,渲染当时的气氛。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时,教师可给学生讲述诗人高鼎睡醒后发现窗外春意盎然,于是走出家门,在田间小路上漫步的故事。当学生正听得入迷时,可适合地引导学生去猜测诗人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象。这样,便能很自然地理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的意思。其实,结合模拟现场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然而然地能引导着学生去阅读。
(三)由“作者背景”引向课外阅读。每个作者都会有不同的生活境遇和性格,从而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作者的生平等进行解说,建立起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样,便可拉近学生与课外阅读的心理距离。例如,在介绍小学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这篇课文的作者任溶溶时,笔者让学生分享一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说起故事来,学生兴趣盎然,对任溶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指出,“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只要你真正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在活动中产生兴趣。”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阅读的同时提升了识字量,识字的同时享受了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閱读逐渐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
二、乐导,尊重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效率
(一)识字量少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绊脚石。但是,这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不妨从此入手。正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还有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帮助、指导他们形成,如,给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阅读课上,教师可选择了《大卫,不可以》绘本作为阅读内容。绘本故事短小且有趣,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浅显易懂,切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迎合小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也要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兴趣。
(二)乐于从阅读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维,各抒自己阅读的感受。在阅读中,教师要适时抓住关键,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如,文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提到了太阳和月亮开始学会发光,水开始学习流动,万物都在自然生长……那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各抒己见。你会发现,
每个学生都会有各种有趣的想法。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使学生发出独具新意的语言,并且从中领悟到新的道理,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兴趣,达到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情操的阅读目的。
(三)在表扬鼓励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粮。”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表扬赞美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笔者认为,适当的表扬和激励比正面单纯的说教更有用。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因为识字量少,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教师要多表扬、激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上,笔者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在前半节阅读课中,让小组成员各自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让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组员的阅读成果。在这段时间里,笔者默默地观察学生,在适当时候给表现优秀的学生点个赞,给仍需要努力的学生指导和鼓励。在后半节阅读课,笔者让每个小组选出最喜欢的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并评为本周的阅读之星。如小吴,刚开始展示朗读的时候语句朗读生硬、不流利,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习,他能大胆展示,流畅地唱起简单的儿歌。每每看到他挺直小腰板,昂起头,大声地和同学们分享时,笔者心中充满成就感。此外,笔者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前的三至五分钟时间来设置“我是小书迷”广播的环节,让学生当一回“小主播”,用简单的话语说一说自己最近看了什么书、故事,看完后有什么感想。“小主播”的分享交流会采用学号滚动制,各语文组长负责评分,做好记录。在此过程中,能达到“优”等级和逐渐进步的学生都可以奖励红星一颗。看到学生在阅读上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无论是一个新字还是一个新词汇,或者是一个新组句,作为教师,笔者都感到十分欣慰。这个时候,我们应多给学生赞美、表扬和鼓励,给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三、乐授,展开“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家校共读”
(一)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语文学习中,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关。小学生无法做到快速地阅读整段文章内容。小学生用手指着汉字进行朗读——指读,是一种针对小学低年段学生进行识字的有效方法。因此,笔者在班级里营造浓厚的午间阅读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刚开始午读时,笔者常将要閱读的内容展示在投影仪上,用手指着字给学生读书,学生听得可认真了。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慢慢地,笔者不再是讲台上“孤独”的讲故事人。一些乐于表现的学生陆陆续续和笔者说:“老师,要不今天由我给大家读读书吧!”笔者发现,学生都很期待每天的午读时间,期待着共读故事的这段时光。他们会学着笔者朗读的样子,用手指着字读。笔者想,这就是身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吧。
(二)学会读一本书,制订读书计划。读书不单是读,也不只是认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出寓意,读懂内容。要学会有计划地读书,要学会积累书中好词好句,能写一句话的“交流心得”。学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可写在小卡片上,挂在课室的读书角中,供大家一起阅览参考。小学低年段学生在填写阅读记录卡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