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作者以及相关的背景情况;
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本文的成语以及了解古代官职情况,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一些虚词。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本文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体会作者凄切婉转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至孝深情,懂得感恩。

四、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成语、重点实词和虚词。

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至真至诚、凄切婉转的感情。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具:白板
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语】以三幅与“孝”有关的图片导入。

古人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至孝的代表------《陈情表》。

2、【解题】本文选自《文选》,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表文。

陈,陈述。

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阳人,西晋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

自幼师从名儒谯周,以文学见称,有辩才,尤精通《春秋左传》。

在蜀国曾任尚书郎,曾出使吴国,受到时人称赞。

蜀亡后,西晋武帝看重他的才干,征召他为太子冼马。

李密不肯应召,于是写了这篇表文。

3、听读欣赏,整体感知(听录音,明确读音)
4、整体感知:
题目叫“陈情表”,那么,是谁“陈情”,他向哪个人“陈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为什么要“陈情”,“陈情”的内容是什么?陈情的目的是什么?他怎么“陈情”,请尽量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李密陈情(介绍李密,见前文);他向晋武帝陈情(介绍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陈情的背景,“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做官;陈情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或请求辞官回家奉养祖母;陈情的方法,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5、具体研读【第一段】学生诵读,教师引入——作者写陈情表是有自己的目的的,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呢?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幼年遭遇,他的幼年与他人有何不同?
6、翻译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夙遭闵凶。

闵,通“悯”。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

二、古今异义词:
1.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行走。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三、词类活用: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四、特殊句式:
而刘夙婴疾病。

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绕,被动词。

五、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六、成语:
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在一起互相安慰。

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吊,安慰。

七、补充两个重点内容:
1、“见”的一词多义
2、名词作状语的知识点及应用练习
7、文段内容分析,引导背诵
(1)总结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哪句话是本段作者陈述的总提?写了哪些内容?
(3)围绕“闵凶”,作者从“纵”(时间)、“横”(家族)的角度,各叙述了哪些内容?
七、小结:
第一段,写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论述,即“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一个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作者叙述的如此凄苦动情,能否打动晋武帝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