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对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积极创先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对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积极创先争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将积极创先争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4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起来。
两年多来,这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是注重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科学确定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广泛开展公开承诺,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大力推进党群共建,汇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注重为民服务、群众满意。
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切实转变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扎实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转变机关作风;认真开展群众评议,改进群众不满意的工作,追求群众更满意的业绩。
三是注重加强基层、夯实基础。
加强薄弱环节,破解党建难题;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搞好分类定级,推动晋位升级: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典型示范。
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了郭明义、杨善洲、文建明、李林森等重大典型,表彰了1000个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IOO名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100个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旗)党委,追授了38名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及时推广基层经验,指导推动基层实践。
各地区各部门总结推广了对标定位、升级晋档、民情流水线等有效做法,使点上经验在面上推广。
同时还深入开展理论研讨,为创先争优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五是注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注重书记抓、抓书记,全国所有省区市党委书记和中央部门党组(党委)书记都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带头参加动员、带头蹲点调查、带头开展点评,有力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加强行业指导和分类指导,使领导力量、部门力量和基层力量有机结合,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与组织建设相互促进。
开展领导点评,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成效、不足和努力方向。
突出县市区这个关键层级,在抓特色、抓成效上下功夫,推动创先争优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创先争优活动已经成为各级领导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广大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亮丽品牌。
实践证明,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
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
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将积极创先争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将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落实这一基本任务,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切实把创先争优融入日常工作。
坚持创在平时、争在本职,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本地区本单位的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党员和群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领导干部在管理服务中创先争优。
努力把创先争优融人单位的中心任务,为推进中心任务注入动力,保证更好更快完成中心任务;融入党员的岗位职责,促使在职党员履职尽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融人职工的本职工作,纵向上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横向上见贤思齐、争创一流,形成你追我赶、齐争共创、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融人领导的管理方法,经常开展点评工作,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带好队伍;融人日常的考评考核,特别是年度的考评考核,使创先争优成为总结工作、鼓舞士气、提升水平的有效举措。
第二,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重点研究建立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机制和党员承诺践诺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内生动力;建立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川;建立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机制,使创先争优更加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与群众直接联系、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抓手;建立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三亮三比三评”机制,持续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工作;建立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推动每个支部至少建立一项创先争优制度,使创先争优成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动力。
第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运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采用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网络互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促进广大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凝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思想共识。
着力把创先争优价值理念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编写创先争优典型案例、创先争优群英谱和拍摄创先争优专题片,通过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先进和优秀是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认识,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创先争优史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创先争优的意识和本领。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践行创先争优价值观念,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群众创先进、争优秀,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和价值追求。
2.怎样理解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党的十八大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实践的需要、未来的希望。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其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这一科学理论,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揭示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体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和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是治党治国治军的科学指南。
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虽然是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来的,但因为它揭示了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那种单纯依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那种为发展而发展的发展理念,越来越难以为继;因为资源争夺引发的战争,毁灭着既有的发展成果;环境的极度破坏,成为人类难以承受之重。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科学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南,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过去的10年,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平凡,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战胜了许多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第6位跃居第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进出口总额上升为世界第2位。
我们更加关注民生,取消了农业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翻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居民社保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重视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支持中部崛起等战略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实施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措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降耗、生态修复等均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的10年,我们办成了许多大事、喜事,成功应对一系列难事,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给国人和世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战胜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展示了我们的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起来看,这10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总结这10年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包括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等科学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深受人民群众拥护。
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早在党的十七大筹备过程中,不少地方和部门的党组织都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又经过了5年的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进一步显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在党的十八大筹备过程中,以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许多党员、群众也向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写信提出同样的建议。
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还要看到,科学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同时又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实现科学发展,无论是转变思想观念,还是完善体制机制,都还需要做大量的、艰巨的、长期的努力。
把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总之,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十八大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这进一步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向世人展现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党同志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捍卫、作为行动指南来遵循。
3.党章修正案增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意义何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件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十七大党章修正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写入党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全党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同心协力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观念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苏联解体实际上就是从核心价值的扭曲和蜕变开始的,正是由于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全盘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由各种错误思潮泛滥,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
可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粗的稳定器。
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和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就是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趋势明显,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
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也不断深化对从容就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
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从容就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作出重大部署。
可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不断发展和筑牢我们的“兴国之魂”,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改革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源于中华民族伏特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移动电话是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
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汇点、共同点,使民族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思想文化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为我国文化建设注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迸发强劲活力,不断增强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因此,无论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都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一根本任务,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不断抢占全球文化市场,打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幌子,把他们的政治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
面对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只有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我们提倡的价值观念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广为人知,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才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
4.联系思想实际,对照党章要求,查找自己在组织纪律、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
面貌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并对自己提出哪些新标准、新要求?
近来,我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
本着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和一年来的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个方面,认真思考、正反对照、深刻剖析对照检查如下:
主要好的方面
1、注意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努力学习新时代的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志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决定和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2、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发展对象,能充分认识到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力争做好各项工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缺陷;兢兢业业,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饱满的精神状态。
通过广泛和全面地接触各项工作,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的突出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
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的深入学习,只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其深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工作中缺乏共产党员的先锋战士不畏困难的冲劲,一是在工作中存在求平求稳的心态,对部分把握不足或准备不十分充分的工作任务,不愿迎难而上,存在抵触情绪。
导致工作缺乏激情和动力,往往影响工作效率,没有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二是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产生的新想法大多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相关业务知识研究的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3、对自己不太认可的工作任务,往往存在尽快完成的应付心态,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导致工作缺乏耐心,易产生急躁情绪和盲目下结论的不良后果。
4、未能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在工作中多数时间在员工中只注重于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