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一、概念题
1.产业结构高度化(浙江大学2006研)
2.产业结构合理化(南开大学2004研)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武汉大学2000研;北京工业大学2006研;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中山大学2006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研)
4.社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武大2003研)
二、问答题
1.简述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和具体措施。

(人大2001研;中央财经大学2006研)
2.简述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
3.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的缺陷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南京大学2006研;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6研)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首都经贸大学2006研;武汉大学2006研)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产业结构高度化(浙江大学2006研)
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通过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使资源或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格局,即产业结构由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演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高的过程,通常指那些新兴产业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所处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素质逐步提高的过程。

从广义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逐步上升。

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和中心内容。

高度化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①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②在制造业内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加快向资本密集型,进而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并成为主导产业。

③在整个工业内部,由加工初级产品向加工中间产品,进而向加工高质量最终产品为主转变;由分散式小规模生产向集中式大批量生产,进而向集中度与分散度相适宜、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为主转变。

2.产业结构合理化(南开大学2004研)
答: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或行业之间总体上保持较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和比例协调性,使结构不均衡的损失最小化或协调性效益最大化,引导经济增长过程呈稳态运行的过程。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两个基本目标之一。

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各产业间的素质协调。

第二,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第三,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第四,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协调。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二者共同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国民经
济发展。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武汉大学2000研;北京工业大学2006研;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中山大学2006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研)
答: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通常用GNP表示。

国内生产总值指扣除了国外要素净收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即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通过在本国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利用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去区别。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同时两者也有一些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GNP和美国的GDP。

4.社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武大2003研)
答:社会总产值,是社会各个物质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它可分为三个部分:(1)在生产过程中已消耗并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C);(2)劳动者在为自己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v);(3)劳动者在为社会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M)。

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参见本章考研真题与难题详解名解第3题。

两者共同之处:都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数。

两者不同之处: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

这里讲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含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

社会总产值就是这五类物质生产部门中所有独立核算企业的产值之和。

在各个企业的产值里面,计入了全部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但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费,而且包含全部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以此为基础而计算出的社会总产值含有不少重复计算的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重复计算的部分越来越大。

而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经济社会最终产品的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合。

所以,相比之下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和总水平。

二、问答题
1.简述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和具体措施。

(人大2001研;中央财经大学2006研)
答:社会生产门类的划分,形成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换句话说,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使产业结构得以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而通过产业结构的这种优化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国民经济获得比正常速度快得多的增长。

(1)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
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①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观念,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要树立大农业观念,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综合能力。

②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任务之一,是进行第二产业即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建设设施的建设。

随着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方向和任务的确定,国家投资和基本建设的重点应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需在许多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来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大规模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丰富资源。

这种局面的出现和发展,再加上中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的努力,就有可能加速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理布局和均衡健康发展。

③要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开发与建设。

这是当前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

要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要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当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上,放在加强对现有企业尤其是老工业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

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

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或机制转移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

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⑤还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当前特别要强调加快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不仅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前,党中央已经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落实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从“先富起来”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央根据我国目前的客观经济形势,在扩大内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必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措施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地区之间经济的合理布局,保障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措施有: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②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③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④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法律、咨询、理财等现代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加强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

2.简述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
答:通货膨胀最初指因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中才会出现,因为金银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量中的货币量。

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主要指价格与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要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而言,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投资的增加,而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投资减少。

(1)温和的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影响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利率:一般而言,实际利率较高,则企业借贷资金的成本较高,投资的机会成本较高,企业就可能会减少投资;反之,实际利率较低,企业会增加投资。

根据费雪效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因此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实际利率较低,这会有力地刺激投资需求,从而增加经济中的投资量。

(2)恶性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恶性通货膨胀(尤其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会造成经济中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作用,这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给债务人带来收益。

因此,债权人有可能会减少对债务人的借贷,从而使债务人获得的资金减少,投资也就减少了。

此外,恶性通货膨胀也会增加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减少投资需求。

3.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的缺陷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南京大学2006研;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6研)
答: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

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

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

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

虽然GNP概念被普遍运用,但是它在衡量各国经济活动时,却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标准。

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标准,GNP有以下几个缺点:
(1)GNP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
因为GNP的统计数据基本是根据市场交换而获得的,那些虽没有经过市场交换,但却对人们生活水平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就不能通过GNP反映出来。

例如,在一个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经济社会,其GNP数据一定低估了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

所以,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不同,GNP便不能作为一个精确的衡量标准加以比较。

另外,人们的休息、娱乐也是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GNP却对此不能进行反映。

假如GNP的下降幅度不至于严重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那么当减少劳动时间造成GNP这种下降时,人们可能会因获得更充足的休息时间而感到幸福。

(2)GNP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结构
比如两个国家的GNP相同,其中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多在于制造导弹、武器等军用品;另外一个国家却主要在于建立学校教育设施、文化体育中心以及公园等娱乐场所,则GNP无法对两者差别作出反映。

而这两个国家在产品和服务上结构的不同,对各自国家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

(3)GNP不能反映产品和服务的进步
由于GNP的数据是根据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统计而得,而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可能会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因而GNP不能反映出这种技术水平的进步。

例如现在生产出来的汽车要比半个世纪以前生产的小汽车质量、性能都好的多,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在的生产成本可能比过去低的多,而GNP对此却无法进行反映。

(4)GNP的统计有一定的误差
GNP许多数据是根据抽样调查得出来的,其中包含一定的误差。

有些是根据人们的申报得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申报时往往并不反映真实情况,因而统计出来的数字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成分。

此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政策规定不同,故统计出来的GNP并不基于同样的标准。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首都经贸大学2006研;武汉大学2006研)
答:(1)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即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比例关系。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作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二者也有矛盾的一面。

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之间便存在着量上的此消彼长的矛盾。

这一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在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的。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就是要确定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最优比例,既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保证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①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保证。

为此要有能保证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

但是,消费基金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要有能保证劳动者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消费基金。

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两者都不能偏废。

但要注意,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总额,原则上不能超过当年国民收入的总额,不能造成对国民收入的超分配。

否则,就可能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②合理安排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

积累基金用于生产建设,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

因此,积累基金的使用数量必须和社会所能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的数量相适应。

消费基金主要用于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它的数量和构成也必须与社会所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数量相适应。

此外,对积累和消费基金比例的确定,以及它们各自的内容构成,还必须依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
整。

③必须安排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

积累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比例关系。

生产性积累主要用于生产性基本建设,其内部存在着农、轻、重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要合理安排。

非生产性积累主要用于非生产基本建设,这些方面的投资也必须相应增加。

因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比如文化、教育、科学、卫生设施以及居民住宅等,不仅是人民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所必需的。

消费基金内部主要是社会消费基金与个人消费基金之间的比例关系。

社会消费基金与个人消费基金之间以及二者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也要合理安排。

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即使积累和消费总的比例安排恰当,也会由于它们各自的内部比例安排不当,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④要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使用效果。

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是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具体表现。

积累率合理与否,一方面影响着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另一方面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必须合理地确定积累率。

选择合理的积累率,不仅要确定它的最高界限,而且要确定它的最低界限。

一般来说,积累率的最高界限就是消费率(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率)的最低界限;积累率的最低界限就是消费率的最高界限。

积累率的最高界限与最低界限之间就是积累率可供选择的区间。

合理的积累率就是在积累率的可行区间内,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人均消费基金随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适应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情况,以及社会对积累的吸引能力,综合考虑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等情况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最后确定。

积累率合理与否,一方面影响着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另一方面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比例关系。

必须在合理确定积累率的基础上,认真讲求积累基金的使用效益。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更多考研问题咨询育明教育!全程保过视频课程同步发售,最低640元起!
2015年行政管理考研推荐教材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点·习题·真题解析》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真题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