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总复习:第02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难点突破卢业树[知识点击]1. 理解两个运动规律:地球自转运动规律和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运动是绕轴旋转运动,我们可以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理解地球自转运动规律。
由于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上观察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几乎是不动的,而周围的天体则围绕着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的运动。
地球绕日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运动,一般从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和周期等方面来说明公转的规律。
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直射点)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2. 把握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巨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该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学法点拨]1. 认准三条线:晨昏线、日界线、0时经线。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一、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界线:图中甲为夜半球,即背着太阳的半球;乙为昼半球,即向着太阳的半球。
2.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图中的AOB线为晨线。
(1)晨昏线的构成(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⑤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3.晨昏线的判读方法3.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转4.周期(1)时长:1个太阳日,24小时。
(2)意义: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太阳日是基本的时间单位。
二、时差1.地方时(1)产生(2)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与区时(1)时区划分①原因: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
②时区:由图可知,全球共划为24个时区。
中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西各跨7.5°;东西十二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
由中时区向东为东时区,向西为西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
③规律: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向东跨1个时区,时间早1小时;每向西跨1个时区,时间晚1小时。
(2)区时①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②规律: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2)内容: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分界线。
(3)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4.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第二课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聚焦重点、难点地球运动形式及关系、黄赤交角的产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内在联系。
2.地球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与地理环境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自然带、农业等)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与分布的内在联系。
1.重大地理热点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换算,以及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2.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周期性变化、地带性分布的发现、分析和解释。
考点解读名师导航知识·技能考点1: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3)周期: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04秒)(4)速度①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气候河流洋流生物自然带可再生资源农业生产等,即15°/小时②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线速度为0)考点2:地球的公转(1)定义:绕太阳的旋转运动(2)轨道: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近似正圆的椭圆形(3)方向: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4)回归年:365天05小时48分46秒(5)速度①角速度:约1°/日②线速度:平均约30 km/s过程·方法考点3: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由于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加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示:AB 为晨昏线(圈)………………………………………………………………考点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①昼夜的形成 ②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2)地方时与区时①地方时的产生②时区和区时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h 。
东加西减。
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日期加1天,时间减24小时;小于0小时,日期减1天,时间加24小时。
发生日期变化时,要注意星期变化、月份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和闰年的2月的长短变点。
月初,地球位于 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公转受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影响地球上各地太阳辐射的最主要是太(1)这一天太阳直射 (2)在图中用直线标出黄道面的位置。
2012年高考复习:地球运动专题
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三: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教学目标]:了解有关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常考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学生通过作业训练进一步提升能力。
[知识重难点]: 一、 地球自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1、自转的线速度的影响因素:纬度( )、地表不同地点的高度、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与自转速度2、地转偏向力及运用:方向 、大小 运动物体的偏向、风向判定、河流河岸的侵蚀问题及河港建设。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4、日期分界线: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
5、晨昏线的基本特点:晨昏线的太阳高度:晨昏线的日运动及季节移动及在侧视图、俯视图、局部图上的移动图示: 【题目1】读经纬网图。
回答下面1—2题。
1、纬线AB 是DE 长度的 ( ) A .一半 B .等长 C .1.5倍. D .2倍2、若A 、C 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
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A .1次B .2次C .3次D .4次【题目2】右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 点纬度为70°N ,且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P 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1、若图中日期为7日和8 日,则北京时间是,( ) A 7日2:40 B 7日21:20C 8日2:40D 8日21:202、有一架飞机准备从M 点起飞,Q 地降落,沿途中虚线 (就是MQ )所示路线飞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B 航线是按QM 两地间最近距离飞行C 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D 、 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二、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1、 公转轨道及近日点、远日点时间、公转速度。
2、 黄赤交角及变化产生的影响:直射点移动速度 、某地一年昼夜变化幅度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公式、有极昼现象时日出点的太阳高度计算。
日影与正午日影的状况、不同纬度四节气正午太阳光照射情况。
NM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从图上认识昼弧、夜弧。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运动及意义
专题5 地球运动及意义高频考点考情扫描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2012年上海高考卷42~43题时间、日期的计算2012年广东文综卷6题昼夜长短2012年海南高考卷20题,2012年大纲全国文综卷6~7题,2012年四川文综卷10~11题,2012年山东文综卷6题正午太阳高度2012年浙江文综卷11题,2011年安徽文综卷29~30题,2012年安徽文综卷30~31题光照图的综合判读2012年江苏高考卷3题,2012年天津文综卷6~7题,2012年福建文综卷10~12题(2012·安徽文综,30~31)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完成第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2012·福建文综,10~12)图1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读图完成第3~5题。
图13.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4.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A.66°N,110°E B.67°N,110°EC.66°N,130°E D.67°N,130°E5.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2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图2A.甲B.乙C.丙D.丁(2012·大纲全国文综,6~7)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完成第6~7题。
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考向前瞻本专题内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备战2012年高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A
E
C
N
F
D
D A
D C B
B
⑦南北半球同纬度: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 南北半球同纬度:北半球昼长 南半球夜长
N
A
同学们还可自己画出冬至日和秋分日整个昼半球的光照图。 同学们还可自己画出冬至日和秋分日整个昼半球的光照图。 其它日期昼半球的光照图要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 其它日期昼半球的光照图要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 当然,如果作适当的旋转, 当然,如果作适当的旋转,也可把光照图中的地轴画成竖直 状。
点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 互平行 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 隔,处处相等 (纬度每 隔一度,距离大约为 111Km) 指示方向:东、西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长度:所有经线等长
特
形状:半圆,正对的 经线组成经线圈 关系:相交于南北两 极
点
间隔:两条经线间隔, 赤道最大(每隔一度, 距离大约为111Km), 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南,北
必考) 高考命题趋势(必考 必考
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 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由于有利于考查 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因此, 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将其 单独作为一体, 单独作为一体,有关这部分的高考试题特别重视原理性 知识与计算的考查,而联系现实生产、生活进行考查是 知识与计算的考查,而联系现实生产、 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南半球早于18点日落 昏线 夜半球 故此图为北半球夏半年
你能从图中判断哪条是晨线,哪条是昏线? 你能从图中判断哪条是晨线,哪条是昏线?
D
A B E
C
昼夜长短与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昏线 E N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高二地理赛讲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姚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会比较两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情感目标: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能够科学地认识自然世界。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读图分析法归纳法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复习高一自然地理地球运动部分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知识。
就地球运动这一部分而言它是整个高中地理的重难点汇集之处也是每年高考必考之处。
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和想象力且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视之为自己的薄弱之处,因此虽为复习实为新授。
对于理解这部分内容有困难的学生我认为先以地理规律的形式呈现,在后续课时中加强典型习题训练逐步深化和理解,以达到高考要求。
就本节课而言,注意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
另外,掌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是熟悉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询问一年的上学时间,及为什么时间有变化?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答到: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在变化,师顺势提问变化的原因?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本节课主要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这两部分的知识。
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会比较两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二、出示练习导入学习主题:2、画出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以上练习均由学生上黑板完成评价光照图时注意以下几方面:1、标出地轴(即N、S)。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3、二至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三、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以浮山为例,抽生说一说一年的昼夜长短变化再分析以上结论进一步得知:①夏至是北半球各地昼最长的一天,冬至是昼最短的一天。
②春分→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春分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练习:1、下列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2、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夜最短的是()A、元旦B、儿童节C、国庆节D、圣诞节四、下一个问题:正午太阳高度要求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地方时刻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由于地球运动的特征,决定了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的五带和四季,地球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形式运动的综合。
这篇文章写的主要是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做出解析。
一、日夜四季五带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四季指的就是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常识告诉我们,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冷暖状况是不同的。
通常纬度愈低,愈炎热;反之,纬度愈高,愈寒冷。
五带指的就是地球上随纬度的不同,而划分出的热量带。
四季五带的显著特征是温差。
温度由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决定。
影响地球上某个地方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变化;第二,日照时长,即日照时长的变化;第三个是太阳的方向,也就是太阳相对于某个地方的高度角。
在这三个因素中,日地距离的变化是一个全球性因素,即世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计算,地球在近日点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在远日点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约6.9%。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北半球是最冷的时期,而在远日点时,则是最热的时期。
南半球则相反。
可以看出,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变化并不是四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北半球冬季为半年,可以减弱其寒冷程度,而南半球夏季为半年,可以增加其炎热程度;当地球处于静止期时,北半球夏季为半年,这可以降低其热度,而南半球冬季为半年,这可以增加其冷度。
可以看出,日地距离的变化对四季的形成意义不大。
它只在很小程度上减弱了北半球的冷热程度,而增强了南半球的冷热程度。
二、太阳回归运动地球自转和自转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地轴相对于黄道面倾斜,也就是说,有一个23°26'的黄-红交叉角,这是相对恒定的;第二,地轴的倾斜方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特别是在几年内,地轴有一个稳定的倾斜方向,即地轴的空间方向保持相对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球运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影响蒸发、降水和径流 等环节。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量 和蒸发量。
纬度差异
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和风速差异,影响水循环的 各个环节。
水资源分布及利用
分布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水 资源量差异较大。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由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降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具有突 发性和破坏性。
地球运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
01
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活动
的主要驱动力。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02
地球运动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又与自然灾害的
发生密切相关。
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
地球形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大气环流和气 候分布产生影响,例如赤道地区温 度高、气压低,而两极地区温度低 、气压高。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昼夜交替与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分布产生 影响,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大气环流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使大气在北半球 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天体系统的引力作用、辐射作用等对 地球的运动和形态产生影响,如潮汐 现象、地震等。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围绕太 阳公转,同时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0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
定义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 时间里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从 而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用于总复习)
探索地球运动对自然灾 害的影响和预测
研究地球运动与人类活 动相互作用和影响
发展高精度地球观测技 术和数据分析方法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学习地球科学相关课程,如地质学、 气象学、海洋学等
参加地球科学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实践 活动
关注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 态
积极思考和探索地球运动与自身专业 的联系和应用
区时是指各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计算区时时,首先要确定两地所在时
区,然后计算两地的区时差,最后将区时差换算成小时数即可得出两地
的地方时差异。
03 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
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略鼓,两极 稍扁。这种形状导致地球的重力分布 不均匀,赤道处重力最小,两极处重 力最大。
重力分布
地球的重力分布对地表形态、海洋流 动和大气运动等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重力差异导致海洋中的洋流形成, 同时影响大气的环流模式。
大气环流与洋流形成
大气环流
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 导致大气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对气候、天气和生态系统等 产生重要影响。
洋流形成地球自转和海洋与陆地热力差异导致洋流的形成。洋流对 全球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海洋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与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 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太阳光的 照射,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高度变化
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断移动,导致 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发生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力学现象,一般指的是地球的旋转和公转。
其也是一种潜在的动力,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气候变化、洋流,特别是对生物的进化影响巨大。
因此,对地球运动的地理学意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地球的旋转和公转是地球自转轴与静止空间中,太阳,月亮,恒星的关系。
它由东西向自转轴旋转,从南北极点开始公转。
由于日夜变换,太阳照到地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日夜,这就造就了地球各地特有的日照和温度,形成了地球上的不同气候类型。
其次,地球运动会影响地球能量输送和热量分配。
由于地球的自转等外力作用,使用风、洋流等将太阳能输送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特别是洋流的形成,它是由气候环流作用影响的,更受到外力的影响。
因此地球运动对气候和海洋热量的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太阳的光辐射能使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而空气温度变化会影响边界层和大气层,从而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
地球运动也会影响边界层中热量的输送。
与此同时,地球运动对海洋和大气中的研究气体活动也有影响,这及时有利于研究地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最后,地球运动的地理学意义在于其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它从不同地方影响着物种的分布,使得同一种物种在不同地方产生了多样化。
例如,在南太平洋中有许多岛屿,同一物种在不同岛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就可以看作是地球运动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总之,地球运动对地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影响气候、气候变化、洋流,还会影响边界层、大气层等,特别是对生物进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改善和调节地球气候。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开课有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章:地球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解释地球自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现象。
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说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解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最快,极地地区最慢。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
解释地球自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
第二章:地球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解释地球公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强调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说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解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接近近日点时最快,接近远日点时最慢。
2.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解释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变化。
第三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1 地球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和地球引力。
强调地球运动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3.2 地球运动与昼夜更替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产生。
强调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3.3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解释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强调地球运动对农业生产、旅游业等的影响。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实例分析4.1 地球自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强调地球自转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4.2 地球公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公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强调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如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5.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总结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讲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义一、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一)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使得地表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从而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即已知某地的地方时和两地的经度差,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三)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洋流的流向以及河流的冲刷和沉积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往往比左岸冲刷得厉害。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则昼短夜长。
反之,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情况相反。
在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在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在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人们将一年划分为四季。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讲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义地球,作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其自身的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具有关键作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其周期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地理意义。
首先,昼夜交替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直接结果。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半球和未被照亮的半球不断交替,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地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其次,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总是比西边的地区先看到日出,时间也就更早。
我们以经度每 15 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
每个时区相差 1 小时。
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运输以及国际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从一个时区跨越到另一个时区时,就需要调整手表的时间,以适应当地的时间。
此外,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地转偏向力。
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这种力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被察觉,但在一些大规模的运动中,如大气环流、洋流等,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往往受到的冲刷更严重;而南半球则是左岸冲刷更厉害。
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的运动。
公转的周期约为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带来的最显著的地理意义之一就是四季的更替。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存在,以及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是夏季;而南半球则是冬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回眸 题组演练
知识回眸
知识结构:
返回
返回
一、昼夜交替
夜 半 球
晨 昏 线
昼 半 球
1. 地球的晨昏线
晨昏线 北极
南极
晨昏线
3. 昼夜交替的周期 24小时(太阳日)
N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 A. 昼夜的更替 C. 四季的更替 B. 昼和夜的形成 D. 五带的形成
19.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夜长时间略短,却与甲地 图9 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 B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0.图10中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图9中乙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 化的是( )
A
A
B
图10
C
D
• 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
归纳: 纬度=900-刚出 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值 经度=昼半球中央经线 的度数 判断右图中,直射点 的地理坐标.
• (8)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 关系: • 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 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 北半球); 9.23~次年3.21:太阳直射点 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 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 (9)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 的方向关系: • 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 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 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 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 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 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20°W
28°S
如何计算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已知时区数-所求时区数) 东为正;西为负 如何求某地时区? 某地时区=某地的经度÷15° 如出现小数,则四舍五入 如何求某地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 差(所求地方时地点,若在已知的东面,则加时差;反 之,则减时差)
时间的计算
10.6月22日,b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A.6°34′ C.21°26′ B.8°26′ D.21°34′
)
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66°34′N正好出现极昼 ,最小太阳高度为0°,75°N与66°34′N相差8°26′, 故75°N最小太阳高度为8°26′。故选B。 答案:B
昼夜长短的 变化 四季 更替 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H=90°-│ φ - δ │
(φ为当地纬度,永远为正, δ为直射点的纬 度,夏半年为+,冬半年为-)
简捷方法: H=90°-所在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者 之间的相距纬度数
图9为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8~20题。 18.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C ) A.0° B.20°N C.20°S D.23.26′N
(2)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 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表中所列的相 应地区出现的有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并说 明理由。
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 现象 是否正 理由 确
1
2 3 4
A点附近
B点附近 C点附近 A点附近
科考船进入南极最 好的季节
华北地区的小麦返 青 北京最冷的一段时 间 北极周围是极夜
二、地方时的产生
1. 地方时 因地球自转,偏东位置的地方总比偏西位置要先见到日出。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就是地方时。 2. 时区和区时 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24个 时区.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区 时。
特别注意:东十二区、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国际日期变更线
当地球运行到C点(冬至 )附近,北半球的中纬正值 隆冬
当地球运行到A点(夏至 )附近北极附近正值极昼 地球运行到D点(秋分) 北半球的中纬正值秋季
A点附近
不正确
正确
5
D点附近
我国的中秋节前后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 黄赤交角( 23°26‘ )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即太阳直射点的回归 运动(周期:1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D: 春分3、21
用图表的形式把地球运动的逻辑关系简单表示 出来,如下图:
二、太阳直射点的应用 • (1)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 直射; •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 点; • (3)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时,当地的正 午太阳高度H = 90°。 • (4)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 • (5)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 (6)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直射光线始终 与晨昏线(面)垂直。
北温带
3.读下图,根据A. 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
分析内容 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在东半球还是北半球
A地
B地
在低纬、中纬还是高纬
在五带的那一带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知识梳理: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重难点突破5: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半球昼夜长短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内是极夜
A:夏至6、22 B:秋分9、23 C:冬至12、22
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 间)开幕,右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图。当 世博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轨迹图的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D
地球的自 转、公转
黄 赤 交 角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回 归
夏至
自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除极昼极夜 外)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内是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内是极昼
冬至
自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除极昼极夜 外)
春分 秋分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和夜长都是12小 时),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的解题方法:
1. 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昼长=白昼弧度数/15° 2. 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求昼夜长短: 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3.求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间=正午12时―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4. 如果两地区纬度相同,那它们的昼长就相等;而分别位于南 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5.隐含条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永远是6:00日出 ,18:00日落。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11 (1)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
105°E (2)内江市的经度为 ________。
加拿大、俄罗斯、蒙古 (3)飞机途经的国家有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中国。
(4)如起飞时费城的区时为10月1日8时,那么降落时内江的时间 10月2日8时 (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2009年3月28目,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时间20点30分至 21点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 一小时”活动,结合下图,完成1~2题。
图1 C C 1.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灯先后顺序是:旧金山、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 B.昼长由长到短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 C.日出先后顺序是: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旧金山 D.自转速度大小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 2.该活动主要出发点是应对 A.酸雨危害 B.光化学烟雾 C.全球增温 D.臭氧层破坏
23°26′N,450W
1350E 66034’N
下图(图1)为3月21日北半球某纬度线 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 情况,回答1~2题。 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30º N B.30º S C.60ºN D.60ºS 2.甲地的经度可能是 A.0º B.60º W
图1
C.120º E
D.150º E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的 最南、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例如:直射 点的纬度=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极点的太 阳高度=90°-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½× 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½× (极昼区域内任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最小值)
地球五带的划分
1、绘制五带示意图,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及五带的名称。回答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热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北寒带、南寒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北寒带、南寒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北温带、南温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
1. 偏移规律
南半球向左偏
A
B
C
D
2. 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改变气流和水流的方向
地表物体偏转
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7.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28°的海面上,沿经线方向发射导弹, 射程1000千米,导弹可能落在: ( ) AD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8°S 20°W B. 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二、地方时的产生
1. 地方时 因地球自转,偏东位置的地方总比偏西位置要先见到日出。 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就是地方时。 2. 时区和区时 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24个时区.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区时. 因
3.特殊的计时方法
印度的半时区时间、朝鲜的东部时区时间、我国的北京时间、 美国的多时区时间(东部时间、中部时间、西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