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
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
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
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
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
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
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总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