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5篇】
1.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聪明的托米
从前,有一对农家兄弟,哥哥叫古力,老实憨厚,弟弟叫托米,聪明过人。
一天,古力听说有个财主想雇个长工,就跑去试试看。
财主是个刁滑的人,他对古力说:“我是想雇个长工,但必须说清楚:
如果你辞职不干,我就割掉你的鼻子和耳朵;如果我把你辞掉,你就割掉我的鼻子和耳朵。
咱们谁都不可反悔!”
古力问:“我一年工钱多少?”
财主说:“我雇工从来不给工钱。
不过,我每天给你吃一团用叶子盛的饭。
”
老实巴交的古力稀里糊涂地同意了。
几个星期以后,托米发觉哥哥消瘦了许多,关切地询问缘由,古力满腹冤屈地告诉弟弟,财主每天只给他吃用一片小叶子盛的饭团。
托米说:“这怎么行?你为什么不辞职呢?”
“唉!”古力叹了口气说:“当初我们已经讲好了,如果我辞职不干,他就要割下我的鼻子和耳朵!”
第二天,托米来到财主家,说:“我哥哥病了。
今后我来替他做事,好吗?”
财主见托米身强力壮,比他哥哥更有油水可刮,就很高兴地同意了。
第二天,托米在财主家干完活,拿了一片香蕉叶子到厨房盛饭。
财主大叫起来:“哎呀!你怎么拿这么大的叶子啊!”
托米说:“你只说过给我吃盛满叶子的饭,并没有说什么叶子啊!”
财主自知理亏,只好忍着痛,眼巴巴地看着他捧着一大团饭大吃起来。
财主真恨不能立刻辞掉他,但因为有言在先,不敢这样做,所以,便想方设法刁难他,迫使他离开。
第二天,财主叫托米去翻土,说:“你把地从头至尾耕一遍。
”
托米拿起锄头,从地的一端到另一端锄了一条线,就坐下歇息了。
几天后,财主问他:“我的地耕好了吗?”
“照您的吩咐,全好了!”
财主感到很满意,心想:“他倒是个干活的能手。
”接着,又对托米说:
“你到树林里砍些柴回来,路上遇到什么小动物,顺便捉回来当晚饭。
”
“您放心,我一定照您的吩咐去做!”托米说完,到屋外把财主的小狗杀了。
然后,又把锄头柄砍成两段,扔进火炉,烧起小狗来。
吃晚饭时,财主吃得津律有味,还留了些骨头准备给小狗吃,可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小狗的影子。
托米笑着说:“别找了!早上我去砍柴时,正碰上你的小狗,我便捉回来杀了。
刚才你吃的就是它的肉。
”
财主火冒三丈,真想把托米赶走,但为了保住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他只好忍住气不发。
第二天,财主来到地里,想看看托米干得怎么样,突然,他的眼睛瞪得滚圆:这块地根本就没有翻过!
他气急败坏地跑回家,一把拉住托米来到地里,指着地说:“你不是说地都耕好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是啊!照您的吩咐,我从头至尾耕了一次。
喏,那条线不是吗?”托米不紧不慢地问答。
财主的肺都快气炸了,声嘶力竭地说:“你现在就给我翻土!快!”
托米摆摆手,说:“不行啊!煮狗肉时,我把锄头柄当柴烧了。
没有柄的锄头怎么能耕地呢?”
财主真没想到,自己碰到了“克星”,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一天,财主和他老婆要去岳父家,因为路途遥远,他们决定骑马去,让托米跟在后面走。
走了一天,他们来到一家客店,财主和他老婆住下歇息,吩咐托米去喂马。
托米把马牵到附近的村子去卖了,向买主讨回马尾巴,返回了客店。
他在客店门外的地上挖了个洞,把马尾巴的一端塞进洞里,用泥土埋好,大部分尾巴留在外面,然后大声呼叫起来:
“不好啦!快来人啊!”
财主闻讯忙跑出来,只见托米正抓着马尾巴拚命往上拉。
“这匹马不知怎么的,直往地里钻,我无论如何也拉不住它。
你看,现在只剩马尾巴留在外面了。
”托米说。
财主气得七窍生烟,但又奈何不了托米,只好步行上路了。
快到财主岳父家的时候,财主让托米先去通报,要岳父家准备好酒菜和床铺。
托米来到财主岳父家,说:“我家老爷和太太马上就到。
他们在半路上得了一种怪病,医生吩咐说,只能吃生虫的面,睡在地上。
”
一会儿,财主夫妇到了。
他们精疲力尽,脸色苍白,真像患了重病一样。
岳父家人忙让他们席地而坐,端上两碗生虫的面,招待他们。
财主夫妇十分奇怪,以为岳父家破产了,只得把两碗生虫的面吃了下去。
事后,财主得知又是托米捣的鬼,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托米撵走。
于是,他们全家连夜商量了一番。
第二天,由财主的妻舅出面,对托米说:“只要你答应自动离开,而且不割掉你主人的鼻子和耳朵,我们就送你一百个卢比。
”
托米早就不想再干下去了,他拿了这笔钱,回到家里,
与哥哥一起开起了一间小杂货店,日子过得倒也挺不错。
2.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馒头的传说
馒头,又叫馒首。
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呢。
早先年,相传皇宫里有一个太仆,待人善良温和。
文官武将,佣人侍女们对这位太仆都有好感。
一天午后,王子带着佩剑,出来玩耍。
正遇上木雕泥塑艺人在精心地雕刻井唇亭子的立柱。
王子见这个老艺人,就叫他趴着当马骑,老艺人说死也不应允。
王子大发雷霆,随手拔出佩剑,就冲着老艺人恶狠狠地刺去。
老艺人急速躲闪,围着井口转圈地跑着。
王子猛刺几剑,都未刺中。
王子杀人心切,突然大喊一声“杀!”忘记了是井,直冲过去,却跌入井中。
这下可把老艺人吓呆了。
这一切,都被那位好心的太仆意见了。
他跑到井前,急说:“可不好了,出人命了!你快走开!一切有我安排。
”
太仆急步上朝,向皇帝启奏。
皇帝马上命令郎中令们打捞。
当捞上来时,王子已经死去了。
皇帝问:“王子何故落井而亡?”太仆答道:“王子欲把老奴当马骑,老奴未应,王子发怒,拔剑刺奴,失足落井。
奴罪该万死!”皇帝吼道:“刀斧手!”“有!”“把太仆押下去,明日正午时斩首!”
满朝文武百官都来替太仆喊冤求情,皇帝硬是不肯赦免。
当夜,雕刻老艺人和看押太仆的郎中令商议,想了一个
好办法。
一夜之间,老艺人用面塑了一个跟太仆一模一样的头型,又用蒲草扎了一个身子,戴上了太仆的帽子,穿上了太仆的衣裳。
第二天,正晌午时,两名郎中令架着太仆的替身,拖出午门外,由刀斧手把头削下来。
事先装在猪尿包里的血水溅了出来。
刀斧手把血淋淋的人头献上,皇帝一看,果真是太仆。
晚上三更时,太仆和雕刻泥塑老艺人会到一起,互表谢意。
当下两人商定好,各自带了金银,由太仆牵出了两匹宝马,在卫士的帮助下,逃跑了。
他们骑着马,跑了很远很远,来到一座古城住下了。
为了谋生,开了一个小馆,用白面蒸了各种模样的人头,祭祀庆贺,表示吉祥,并且取名叫馒首。
为了招引过客,他们在案前现身说法大讲馒首可以赎罪免灾,可以得到吉利。
人们听了以后,争相购买,把它做为年节之日或祭祀时的祭品。
古人也有珍惜米粮的习惯,不知是谁引的头,把祭过的馒首食用了。
于是,专做祭品的馒首又逐渐变成日用食品了。
人们为了省事,简化了做法,不再保持原先的人头状,只保留半球型。
为了标志出人的七窍,就用小指提捏七个小孔,串上红枣条。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语言也有了变化,因为首和头是一回事,馒首,也就叫馒头了,做法更简单了。
把蒸好的馒头,点上七个红点,算是七窍的标志。
传至今天,红点也没人再点了。
这就是咱们现在
吃的雪花大馒头。
3.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玉兔捣药
原先,月中只有蟾蜍,没有玉兔。
追溯玉兔的缘起,大概与神仙西王母有着不解之缘。
据远古的传说,玉兔、三足乌、九尾狐同为西王母的三宝。
三足乌的任务是为西王母寻找珍食玉浆,因有功勋而被派往太阳家族;九尾狐专供西王母传唤使用,后来给大禹当过媒人;玉兔常年累月为西王母制造长生不老药,表现最勤劳,便被送上了月宫。
嫦娥奔月后变为蟾蜍,过起“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的寂寥生涯,玉兔的到来,为她增添了不少生气。
自此,她经常伴着玉兔捣药,“攒柯半玉赡,槀叶彰金兔”,成为月宫中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后来,人们觉得蟾蜍形象总不能看作是美的代表,它与月神的柔和、娴静、典雅也不相容,月宫蟾蜍和月神的自然形象发生感情上的冲突,于是以玉兔替代蟾蜍的想法油然而生。
久而久之,玉兔成了广寒仙子、月里嫦娥的再生形象。
玉兔成为月宫的一员,还是在东周战国时代。
《楚辞·天问》中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这是向天体提出了挑战:月亮,它具有什么品德,消亡了又再复生?究竟有什么好处,而抚育个兔儿在怀中?问题虽被发现,但遗憾的是没有人能作答。
约三百年后,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才解开了迷团:“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
”
这是科学的依据。
这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不仅太阳中有黑子,而且月亮中也有阴影,其状如树木,如湖泊,如山峦,如禽兽,且随季节变幻。
因此,蟾蜍、玉兔、桂树的神话,也得到进一步流传,以幻想的科学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上的重要建树。
它比西欧和美洲人观察研究月球的历史,至少早五个多世纪吧。
4.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叫化鸡
从前,有个古怪的叫化子,一不讨金银财宝,二不讨衣衫布裤,专门偷有钱人家的鸡吃。
说起偷鸡,他的手段倒是蛮高明的。
他把点清油灯用的灯草摘成米粒大小,含在口中,往鸡群一吐,鸡一见这些白白的灯草粒,还以为是白米呢!便“笃笃笃”地一个劲吃起来。
当鸡吃得起劲时,他便轻轻用手从鸡背后往鸡尾巴后插进去,将鸡立起。
鸡吃了灯草粒,喉咙被噎住了,要叫也叫不响,他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鸡偷走了。
李庄有个财主,百姓都痛恨,叫化子便老偷李庄财主家的鸡吃。
这日他又摸到李庄,准备到财主家偷鸡。
他在财主家房前屋后转了个圈,没看见一只鸡。
他又转到后院围墙边,忽听得里面一阵鸡叫声,便轻轻爬上墙头,看见园内有几十只肥鸡。
心想,狗财主好生刁滑,原来把鸡关在后院,害我找得好苦。
他取出灯草米粒,含在口中,等灯草米粒湿时,“啪”地一声,吐向鸡群,就见那只只肥鸡一个劲地扑向灯草米粒,低着个头,翘着个尾,“笃笃笃”地吃起来。
正当
鸡吃得痛快时,他拿出一根打着活络套的绳子,向一只肥胖的老母鸡颈上套去,活套不偏不歪,正套在那只老母鸡的头颈上,他把绳轻轻一拉,活套在鸡头颈上捆牢了。
他刚想收绳拉鸡,突然听得背后“呼”地一声,一根棍棒盖头打下来,他两腿一软,从围墙上跌倒在地。
原来,狗财主早有提防,财主的家丁边拉边推,把叫化子拖进大院,又是一阵乱棍,打得他皮破血流。
狗财主站在一旁,一个劲地骂:“你这个贼胚,偷吃了我十来只鸡,今天要叫你连毛带骨吐出来。
”财主骂痛快了,便叫家丁把他关进牛屋里,准备明日送官。
深夜,偷鸡的叫化子关在牛屋里好不伤心,心想明日送官不知会吃个啥苦头。
忽听“咿呀”一声,牛屋门开了,原来是财主家的长工。
长工一进牛屋,便轻声说:“我见你白天被财主的家丁打得挺厉害,刚才又听说明日要送你见官去,我便偷偷来放你,你快点逃吧。
”偷鸡的叫化子借着月光看清了长工的面目,说了句:“谢大哥救命之恩。
”扭头便走。
时间一晃已是几月。
长工因放了偷鸡的叫化子,被财主赶了出来,这天,他想外出找活做,当他走到一片荒山坡时,突然,从小树丛中窜出一人,口喊恩人,拉着长工便走。
长工定眼一看,原来这人正是那天被财主毒打过的偷鸡的叫化子。
偷鸡的叫化子将长工拉到小树丛中,然后又从旁边的一堆火堆里取出一个用泥包着的东西,只见他把那泥包的东西,在地上轻轻几下扑打,里面露出一只热烙烙,香喷喷的鸡来。
他撕下一块鸡腿,送给长工:“吃吧,这鸡香嫩好吃,
我偷的鸡都是这样吃的。
”长工也不客气,两人便坐在小树丛里吃起来。
边吃边谈倒蛮投机。
偷鸡的叫化子问长工为什么流落他乡,长工便把前因后果讲给他听。
偷鸡的叫化子得知长工为了救自己而被财主赶走,心里也很难过。
长工吃着香喷喷的鸡肉,觉得倒别有风味,他想如果能开爿小店,做这种鸡卖,说不定吃客不少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偷鸡的叫化子,又归劝说:“老是偷鸡过日子不行啊!”偷鸡的叫化子听听,也觉得蛮有道理。
两人就在小树丛里商量起了开店的事。
不几日两人借得十余两银子,开起了一爿小小酒店,酒菜便是泥包鸡,吃客的确不少,生意越做越大,不过百姓都知道偷鸡叫化子的身世,没有一个叫泥包鸡的,都称它为“叫化鸡。
”
后来,偷鸡的叫化子与长工觉得百姓喜欢这个名称,反正生意又好,干脆就顺吃客心意,把泥包鸡叫作叫化鸡了。
这样一来,叫化鸡便叫出名了,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这种鸡叫作叫化鸡哩。
5.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贤明尧舜让帝位
传说黄帝去世之后,他的孙子高陽继位,即帝颛顼。
帝颛顼之后是帝喾。
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挚,一个叫放勋。
帝喾去世后,大儿子挚继承了帝位。
挚继位后,政绩不多。
挚死后,弟弟放勋继位,他就是古代最的帝王之一帝尧。
尧为人仁慈,才华出众,深受人们的爱戴。
为了帮助大
家掌握生产季节,他派官员去各地观测星象,掌握它们的变化,制定了历法,以便提醒人们春种秋收。
一年365天,共分四季的划定,就是那个时候完成的。
在当时,部落联盟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议。
尧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想找一个能继承帝位的人。
当他说出自己的打算时,马上有一个叫放齐的人说:“您的儿子丹朱通情达理,继承您的位子很合适。
”
尧摇摇头说:“不行,丹朱生性顽劣,专爱与人争斗,不能继位。
”
另一个叫兜的人说:“共工很善于聚集人力,他能行吗?”
尧叹了一口气,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很谦虚、恭敬,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
”
又有人推荐鲧,说:“鲧能够治水,应该是合适的人选。
”
尧说:“他生性凶狠,经常违背我的命令,还爱诋毁自己的同族人,让他接替,我不放心。
”
这一番讨论没有什么结果。
时间一年一年地飞逝,尧的年岁也越来越老,寻找继承人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一天,他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愿:“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实在不行的话,你们当中的一位就来接替我吧。
”
大家一听,诚惶诚恐,都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品行,不敢玷污这神圣的帝位。
尧说:“那么,就请大家从贵族中间或者埋没于民间的贤才中推荐一位吧。
”
大家一致推荐了一个叫舜的还未婚配的男子。
尧说:“我也听说过他,可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家便说起了舜的情况
舜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人称瞽叟,行事糊涂透顶。
舜的生母死得早,后母很坏。
后母生的弟弟叫象,为人傲慢无理,但瞽叟很宠爱他。
舜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但他却善待亲人,用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变得相亲相爱。
所以,大家都认为舜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尧听了非常高兴,决定先考察舜一番。
他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替舜筑仓储粮,分给他众多的牛羊。
舜的异母弟弟象看到这一切,真是又羡慕又妒忌。
他和父亲商量了好几次,准备害死舜,然后再霸占他的财产。
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补粮仓,当舜爬到粮仓顶部的时候,瞽叟从下边抽走梯子,并放火想烧死他。
幸亏舜随身带了两顶遮陽用的笠帽,他急中生智,一手抓着一顶笠帽,风筝一般地飘落下来。
见舜并没有死,瞽叟和象又生一计。
他们让舜去淘井,待舜下到井底时,他们便从上边往下丢石头,直至把井填满。
他们以为这一回舜一定死了,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分他的家产,谁料想,舜在井下挖了一个地道,安安全全地回来了。
就算父亲、弟弟所做的事情超乎常情,舜依然让自己的妻子好好侍奉公婆,关心兄弟,从来没有怨言。
尧认为舜做得很对,就让他担任司徒一职,掌管礼教之事。
在舜的努力下,爱护孩子、亲近兄弟、孝顺父母的美德蔚然成风,社会十分安定、和谐。
尧让舜去管理百官,他也能做到举止得当、办事公允,很受大家的尊敬。
远方来了客人,舜总是和蔼可亲、彬彬有礼,让大家感到温暖。
经过种种考察,尧认为舜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
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首领。
经过治水考验,禹在舜死后成为首领。
这种让位的方式,历称作“禅让”。
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5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