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方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教学改革小组

合集下载

数控编程工作计划

数控编程工作计划

数控编程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编程已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我们必须制定一份详细且全面的数控编程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明确数控编程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资源需求,以确保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二、工作目标本数控编程工作计划的目标是: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编程流程和减少非增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减少废品率、减少刀具更换次数等措施,降低制造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精确的数控编程,减少产品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表1、需求分析(1周):收集生产需求,明确数控编程的目的和要求。

2、编程流程设计(2周):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编程流程。

3、编程软件培训(1周):对编程人员进行编程软件的培训和操作指导。

4、编程实施(4周):按照编程流程进行实际编程工作。

5、程序验证与优化(2周):对编写的程序进行验证,根据反馈进行优化。

6、文档编写与整理(1周):整理编程过程中的相关文档,编写操作手册等。

四、资源需求1、人员:数控编程人员、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

2、软件:数控编程软件、CAD/CAM软件等。

3、硬件:数控机床、刀具、测量设备等。

4、其他:培训材料、参考文档等。

五、监控与评估1、进度监控:对整个编程工作计划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按时完成。

2、质量评估:对完成的程序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成本控制:对制造成本进行控制,确保符合预算要求。

4、持续改进:根据监控与评估结果,对编程流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结论通过本数控编程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本计划不仅明确了数控编程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资源需求,还对整个计划的实施进行了监控与评估,以确保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计划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高等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等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等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控专业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大。

但现行的职教体系培养出的数控专业学生却得不到市场和用人单位认可,原因何在?解决之路在哪?本文以一个长期从事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师近年来,随着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人才一直供不应求。

但当前的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如何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紧贴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心得,浅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当前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许多教师对职校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标还不够明确,还停留在围绕书本转,为完成书本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考虑,对实践操作不够重视。

2.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脱节。

在实践技能训练方面,学校把实训重点停留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更深层次的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定位高职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数控一般编程、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数控加工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应具备下列基本能力:①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②数控一般编程能力;③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能力。

还应具备下列专业综合能力:①普通机床的使用能力;②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③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④cad/cam软件的使用能力;⑤数控专业外语的使用能力。

同时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

(二)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和教材体系1.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综合化整合,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方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专家调查

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方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专家调查
会分析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会分析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
引入编程新技术
能够分析现有编程技术的不足
清楚引入新技术的意义、造价和条件
数控设备操作
清楚设备的基本配置及作用
清楚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
规范的掌握数控设备的具体操作
能够使用数控设备的使用说明
具备工件的装夹、定位能力
清楚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
清楚工装、辅具的使用环境和注意事项
会常规的保养方法
熟悉常见的保养用品
工序的工装、辅具的管理标准制订
清楚工装、辅具结构特点
清楚工装、辅具的使用、保养注意事项
清楚工装、辅具的具体性能指标
数控编程与操作
软件的应用
会使用至少一种软件
会根据加工材料选用切削用量
会根据工件选用切削刀具
会根据工件要求选用加工方法
零件加工质量、效率分析
设备装配、调试、管理与维护
机床维护保养的制度制订
清楚机床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注意事项
清楚机床的性能特点和使用要求
清楚机床相关配件的使用、保养要求
设备的故障处理、维修
熟悉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机床配件、电器件的检测方法和作用
能够分析各种报警信息提示内容及解决办法
能够分析气路、液路、主轴及机械常见故障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管理
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
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和能力
明白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合理性
清楚工序改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如工序集中、尽量一次装卡完成等
能够分析刀具运动轨迹的合理、有效性避免多余路径
熟悉数控加工刀具的使用特点
工序的工装、辅具的检测维护
会工装、辅具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掌握机床基本测试和检测的方法和评价依据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打印稿)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打印稿)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打印稿)一、前言本方案旨在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深度改革,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适应未来工业4.0时代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1.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工程实践技能。

3.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技术应用于社会发展。

三、课程改革方案1. 课程整合将传统的课程划分打破,将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学习。

2. 项目驱动以工程项目驱动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重视实践环节,引入仿真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个性化学习设置个性化学习轨道,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选择课程,开拓学生视野。

四、教学资源支持1. 教学设备更新更新实验室设备,提供先进的模拟仿真平台和实际操作设施,保障教学质量。

2. 师资培养组织教师参与跨学科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合作交流加强与企业和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丰富教学资源。

五、评估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评估机制,包括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教学效果评估、师资培训评估等,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六、实施计划1. 教学计划制定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明确课程整合方式、项目驱动模式、实践教学安排等内容。

2. 硬件设施更新年度投入经费更新硬件设施,确保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3. 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4. 课程评估每学期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七、总结与展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跨学科、问题驱动、实践性教学的模式下,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第3 2卷 第 6期
2 O l2 年 6 月




学 报
Vo . 2, . 1 3 No 6
J u n lo a u n i e s o r a fXin i g Un v r
Jn 2 1 u .02
文 章编号 :0 6— 3 2 2 1 ) 6— 1 4— 3 10 5 4 ( 0 2 0 0 8 0
力呢?我们以“ 带式输送机” 这一产品的开发为教学载体。 按“ 带式输送机” 这一产品的开发过程, 将机械制造类专业
课程 教学 分为四个 阶段进 行 , 一阶段 : 图知 识学 习 , 第 绘 有 关课 程有 《 机械制 图》 《 uo A ) 第二 阶段 : 、 A tC D . 机械 零部 件 设计 和选 用 , 有关课程有《 机械设计基 础》 第 三 阶段 : 等. 机 械零部件 的制造 , 有关课程有《 械加工技 术》 《 械制 造 机 、机 工艺》 《 、 零件的检测技术》、 数控 编程 和加 工》 第 四阶 《 等. 段 : 品的装配和维 护 , 产 有关课 程有《 工厂设备 的维护 和管 理》 按产 品的开 发过程将 各 门课 程 的教学 有机 串联 起 等.
进行 了大规模的改革 , 的教学 内容根据 专业 的发展 进行 有
l 电动机 2 一 一带传动 卜 减速器 4 一连轴器 , . 莲 6 _{ 筒 一输送带 j
模 式、 教学方法和考核 方式进行 改革探 讨.
关键词 : 学改革; 程教 学; 教 课 教学 内容; 学模式 ; 学方 法; 教 教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 : 7 11 3 I 机械制造类专业课 教学改革的背景 文献标识码 : A
采用较先进的教学方法 等等. 是这些 校心课 程 的教学 还 但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国家标准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企业,从事以下岗位的工作:1.机电设备操作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操作。

2.工艺员: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与管理。

3.设备维修工: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4.设备管理员: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技术管理与调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维修、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6.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能完成机械零部件制造及加工工艺设计。

8.能完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9.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10.能完成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职业证书本专业毕业生需取得1-2份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企业)颁发的以下中级证书: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车工、铣工、磨工、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维修电工等。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竞争力——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竞争力——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第2 2卷第 3期
21 0 2年 6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J u n lo r h Chn n t u e o r s a e E o r a fNo t i a I s i t fAeo D c t
Vo . 2 NO. 12 3
J n. 0 2 u 2 1
训训练体系 ,从 而提升数控技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 。
关键词 :数 控技术 ;教学改革 ;实训训练
中图 分 类 号 :G 4 4 3 6 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7 —7 3 (0 2 0 —0 4 6 3 9 8 2 1) 3 0 0—0 2
数控 技术是 集机 械 、 电子 、 息和 管理等 学科 于 信
在“ 双师 型 ” 师 培 养上 , 院 可 以有 计 划 地 将 教 学 年轻 老师 送 到企 业 进行 实 践 和见 习 , 同时 也 可 以直 接从 企业 聘用 数 控技 术 人 员 作 为 兼 职 教 师 , 与 教 参 学 大纲 和教 学计 划 的制定 , 担相 应 的教学 任务 。 承
素 质和 职业 岗位群 所需专 门知识 与能 力 的技 术应 用
根 据专 业 教学 改 革 的 目标 要求 , 强化 师 资 队伍 的建 设 。近年来 , 控技 术专业 通 过引进人 才 、 数 进修 深造 、 企业 实践 等 措 施 提 高师 资 队伍水 平 。但 如何 更有 效地 加 强 师 资培 养 是 未 来 仍 需 深 入 研 究 的 内
5 不断 提高 学生 综合 素质 现代 化 建 设 对 于 人 才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全 面。 与 此要 求相 适应 , 们 在数 控 技 术 人才 的培 养 上 要 注 我 重不 断提 高学 生 综合 素 质 , 其 在 日趋 激 烈 的市 场 使 竞争 中找 到 属 于 自己 的位 置 。为 提 高 整 个 专业 的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doc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doc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一、建设思路及理念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引进国家级技能大师,融合校内实习工厂,实施了“教学工厂+师徒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构建了全新课程体系,形成了“专基并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工作页设定的任务和工作引导,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定”的整个教学过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响应当今职业教育五个对接,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校企合作共同对我校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制定。

1.成立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华北机电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指委成员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

从岗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直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多次征求专指委成员的意见,并专门召开专指委会议,共同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企业调研为掌握企业(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对本专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需求情况,把握本专业的办学方向,找准三年制中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对山西省不同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

调研的单位包括:太原晋西集团、平遥减速器厂、晋城富士康、高平福川制铁有限公司、长治淮海机械厂、长治清华机械厂、首钢长钢锻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考察,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会等形式,从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专业人才分布等方面深入企业进行了调研,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材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各企业的调研报告和总体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3. 确定岗位分布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专业教师的讨论,基本拟定我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分布如下表:表2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分布表4.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针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分布,结合前期企业调研资料和对应岗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召开校企研讨会、专业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提取归纳整理出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以“ 业 ” 导 向 , 就 为 以职业 岗位 内容和 能力 、 标准为 21采 用行 为导 向教 学法 提高 教学 效 果 . 依据 , 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 3 个模块 , 9 共 个项 目。 行为导向法是以创造实际工作环境 、建立与劳 围绕 着 “ 件 工 艺 规程 是 怎样 拟 定 出 来 ” 一 中 零 这 心 问题 ,将 制定 工 艺 规程 所 需 要 的基 本知 识 体 系 进 动组织近似 的学习小组 、 完成工作任务 、 解决实际 问 题 、以学生活动和培养关键能力为 中心的现代教学 行 了梳理 , 必须 、 以“ 够用” 为度 , 将金属切削原理与
模 块
表 1 《 机械 制造技术》 课程 内容设计
项 目 任 务 学 时效 7 4
过于系统化 , 教法学法 比较单一 , 以激发学生的学 难 习方习兴趣 , 学生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较弱。 按 照 “ 于 能 力 培 养 , 向 岗位 ” 高 职课 程 理 基 面 的


刀具 、 属切 削机床 、 金 机床夹具 、 机械制造工艺等多 方法 。课程按 照不同的教学项 目,采用了案例教学 现场教学法 、 比教学法 、 目教学法等多种 教 对 项 门课 程 内容 重 新整 合 , 设计 了“ 械 制造 技 术 基础 知 法 、 机
识 模 块 ” 。
法, 来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 针对《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 , 从教学 内容 、 法与 学法方 面, 教 阐述 了课程教 学改革的思路 , 出 提 了优化教 学 内容 与采 用行 为导向的教 学方法 , 高了教学效果 ; 提 以合作探 究法 , 高 了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提
关键词 : 机械制 造技 术 ; 学改革 ; 学 内容 ; 教 教 中图分 类号 : 1 . G7 8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5 5 ( 0 2)6 0 2 — 2 17 — 4 X 2 1 0 — 22 0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设计策略的思考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设计策略的思考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数控方向)的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生产实践和就业岗位竞争奠定重要基础。

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从教学分析、展开及评价三方面做出系统的筹划,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强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笔者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谈谈教学策略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思考。

一、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即评估分析教学需求,找出教学现状与预期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各种需求加以筛选、甄别,列出一种或几种需求作为优先考虑的需求。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在专业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不但是总结前段教学,巩固加深学生对机械加工知识的认识;而且是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即对照学习结果,将每一种学习结果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任务,然后从最容易实现的任务开始,逐步实现最高的任务。

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经过分析大体可做出如下划分:数控机床的分类和工艺特点为言语信息,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编程方法,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编程方法为智力技能,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编程能力,操作以上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为动作技能。

当然在后边所谈到的业绩目标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低层次的任务,同样需要进一步细分,仍可将其任务内容划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就是说在分析一个低层次的任务时,也要重视发掘其中的高层次的学习结果。

三、确定起点行为和特征确定起点行为和特征即确定让学生在介入学习活动时需要的先决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

在专业的前期教学中,通过安排《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理论基础课和金工实习、普通车床技能操作实训2周、普通铣床技能操作实训2周等实践基础课,为有效开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和其他生产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工件加工过程的精密控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我们小组制定了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目标定位。

我们小组的目标是通过实施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优化。

针对数控专业的学生,我们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对数控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引入最新的数控技术理论和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2. 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更新数控设备,搭建仿真实验平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数控技术。

3. 导师指导。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我们将建立导师制度,邀请业内专家和资深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4. 实践项目开展。

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项目,如数控加工实训、数控编程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5. 行业合作。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我们将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产环境,了解行业需求,提前融入职场。

四、实施效果预期。

通过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五、总结。

数控专业小组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实施方案,为数控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p at t er n i n whi c h t h e t e ac hi n g P1 a nt s e r ves as a PI at f or m an d t ypi c a1 C N C ma chi ni ng.a n d
m a i n t e n a n c e a c a r r i e r .M e a n w h i l e h e h a s d e t e r mi n e d t w o o r i e n t a t i o n s f o r C N C m a j o r s :m a c h i ni n g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e x t e n s i v e b u s i n e s S s u r v e y ,r e p e a t e d 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 a n d t h o r o u g h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C N C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n r ;p r o j e c t t e a c hi n g ;t e a c h i n g r e s o u r c e s b a n k
随着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对 机械产 品的质量和生产 率 提 出越来越 高的要求 。机 械加工工 应运而 生,将先进 的数 控 技术应用 到传统 的机 械制造业 上是现代工业 发展 的趋 势。 在广 泛调研 的基础上 ,依 据企业 需求,数控技 术专业 的培 养 目标 是 :面 向现 代机械制 造业 ,在机械 制造生产 第一线主要 从事 机械制造 业 中数控机 床 的操作 与维护 ,工 艺设计及程序 的编制 , 数 控机 床的装 配、 安装与调试 , 数控机床维修等工作 , 具有 与本专业 领域相适应 的文化水 平与素质 、 良好 的职业道 德和创新 精神,掌握数控) mT工艺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 能够 承担数控机 床装 配、安装 、调 试及 维修 ,熟练 进行数控

数控加工专业(数控车方向)一体化课改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分析

数控加工专业(数控车方向)一体化课改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分析

5 4 . 4

4 2
4 l
60 0 0%
50 0 0%
一 一
= ∥

7 一 。
、 氇


◆一 试 点 班
4 3 9 3 . 8 3 7 3 . 6 3 . 5


非试点班
试 点 班
40 O 0 % 30 .0 0 % 2O .0 0 %
, 一
试点班 非 试 点 班
… 3 0 .0 0 % 4 {
~ ~
~一

2 0 .0 0 % {一 … … ~ ~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r~ 一 一 … 一 , 一 … … … 一一 一



图 2 数 控 加 工 专 业试 点 班 和 非 试 点 班 学 生 职 业 行 动 维 度 的 平 均 得 分率
识 的 关 注 程 度 :试 题 中各 测 试 环 节 的相 关性 显 著 , 说 明 试 题 各测 试 环 节 的设 计 是 比较 科 学 合理 的。
/ /

非 试点班
二 、测 评 结 果 分 析
数控加 工专业 ( 数 控 车 方 向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测 评 在 承
l 00 00 % 90 . 0O % 80 00 % 70 00 % 60 . 00 % 5 0 .0 0 % 4 0 . 00 %
市 职 业 技 术 教 研 室研 究 课 题 “ 技 工 院校 一 ‘ 体 化课 程 教 学 改 其 中 试 点 班 7 O 人 、非 试 点班 6 5 人 。 在测 评 前 ,每 个 被 测 学
0 分 钟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调 查 问卷 。通 过 对A 、 革 评 价 研 究 ” ,拟 评 估 自2 0 0 9 年起 全 国 3 O 所 技 工 院 校 开 展 生 完 成 了一 份 2 的 汽 车 检 测与 维 修 等 5 个 专 业 中级 工 阶段 的一 体 化 课程 教 学 B 两份试题 中共7 6 个 评 分 点 以及 7 9 2 1 个测评数据 的分析 ,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摘要:本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发,对当前形势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做了探讨,重点对我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结合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

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

传统的课程结构往往是: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

以学科为中心,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的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

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造成学生失去专业学习积极性,陷入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

2.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一刀切”传统教育在教学管理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中心,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法上强求一律,在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课程知识部分的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的唯一依据,强化了考试成绩的反馈作用,却难以保证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正确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同时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实际教学效果较差。

3、传统教学模式下毕业生的表现从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分析中获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动手操作能力差。

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立即上岗单独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

(2)综合职业能力差。

某些学生单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其它方面能力极差。

如某些学生的数控铣床操作能力强,但其它机床操作却一窍不通,当某些零件要用普通铣床或普通车床加工时,这部分学生就不能单独完成任务,或者是在数控机床出现了一些普通的机械、电气故障时,就一筹莫展。

数控方向3年制培养方案(定稿)

数控方向3年制培养方案(定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加工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580102]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或同等学力2.学制:3年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立足东莞制造业,面向珠三角,辐射广东省,培养面向现代制造业数控技术应用生产、管理和销售第一线,掌握必要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以及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能力(一)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1.职业素质热爱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等职业素质;有团队合作、协调,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等职业发展意识;2.基本专业能力(1) 具有宽广机械制造基础知识;(2) 熟悉机械制造基本工艺过程和常用方法;(3) 能识读机中等复杂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数控设备电气原理图和机械加工工艺文件;(4) 能合理选择常用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工艺装备;(5)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6)能够具有编制和实施普通、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7)具有选用夹具、量具和设计简单数控加工夹具的能力;(8)具有数控机床中级操作技能;(9)具有产品技术测量、质量检验的能力;(10)熟悉数控机床工作原理,能对数控机床常规保养和维护的意识;(11)具有技术信息记录、收集、处理、保存意识;3.专业核心能力(1)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的设计能力;(2)具有应用二、三维CAD/CAM软件建模和编程加工的能力;(3)能够阅读和理解数控设备使用说明书;(4)能够完成数控设备试件加工;(5)具有数控机床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的能力;(6)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7)具有阅读本专业外语文献的初步能力;(8)具有数控加工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能力;(二)岗位描述(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五、专业主干课程描述1. 课程名称:机制制图与AutoCAD 开设学期:第1、2学期课程目标:掌握机械制图知识和公差配合知识,熟悉制图标准,具备识图能力,能识读第三象限图纸,具备手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

数控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数控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我校数控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数控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控技术的认识,掌握数控编程、加工、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

4. 推动数控专业建设,提高我校在数控领域的竞争力。

三、活动内容1. 数控技术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为教师们进行数控技术讲座,内容包括数控编程、加工、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通过讲座,教师们对数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开展研讨活动。

通过观摩与研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针对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开展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研讨。

教师们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资源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编写教材、制作教学课件、收集整理案例等。

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经验交流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通过交流,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数控技术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系列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 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研讨,优化了课程设置,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教学资源丰富。

通过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分析工序的先后的合理性
机制工艺学
加基准知识
尺寸链和尺寸标注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材料加工特性
机械制图
加工刀具
会设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3、零件工序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
会工艺文件编辑的基本格式
能够明确文件编辑的主要要素及数据
会使用相关软件编制文件
零件工序工艺文件种类
零件工序工艺文件内容
工序工艺文件编制软件
清楚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
规范的掌握数控设备的具体操作
能够使用数控设备的使用说明
具备工件的装夹、定位能力
清楚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
机床构造与原理
工件装夹,定位知识
机床操作使用说明及及操作
会阅读机床说明书并按规范操作
会规范机床操作、定位操作
工件装夹定位操作
三、设备装配、调试、管理与维护
1、机床维护保养的制度制订
清楚机床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注意事项
清楚机床的性能特点和使用要求
清楚机床相关配件的使用、保养要求
机床构造与原理
机床操作使用说明及及操作
机床保养知识
会制订机床操作规程,保养制度
2、设备的故障处理、维修
熟悉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机床配件、电器件的检测方法和作用
能够分析各种报警信息提示内容及解决办法
能够分析气路、液路、主轴及机械常见故障
会制作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卡片
会制作典型零件的加工作业指导书
会使用工序工艺文件编制软件
二、数控编程与操作
1、CAD/CAM软件的应用
会使用至少一种CAD/CAM软件
会根据加工材料选用切削用量
会根据工件选用切削刀具
会根据工件要求选用加工方法
CAD/CAM软件的应用与操作
数控编程
加工工艺与设备
加工刀具、
加工设备
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方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3)(教学改革小组分析表)
主办单位:
分析专家:李龙根高级工程师
工作项目(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知识
技能
一、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熟悉常见数控设备的性能特点
会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加工设备
清楚数控设备与通用设备选择的差异性
会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
清楚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
会整体工艺设计原则
会合理划分工序
●数控加工设备原理与构造
●机制工艺
●加基准知识
●尺寸链和尺寸标注
●工装夹具
●机械制图
●材料学
●材料处理

会设计典型零件的工艺流程
2、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会分析加工基准合理性
会按照数控加工特点标注尺寸
会对零件各几何要素做出分析
会根据零件材料和要求分析数控机床和刀具选择合理性
掌握机床基本测试和检测的方法和评价依据
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
机床构造与原理
机床配件、电器件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测试技术
机床常见故障及处理
机床基本测试和检测的方法、设备和评价依据
专业英语
自动控制原理
电工与电子技术
单片机
会根据技术标准、使用仪器检测机床配件、电器件
会根据报警提示排除故障
会正确使用和操作检测设备检测机床参数
3、改进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清楚设备的使用性能
能够进行工艺分析和改进
4、数控机床装配
清楚机床装配的标准
具有一定的钳工基础
●机床质量标准知识
●会钳工
5、数控机床调试
能够操作数控机床
掌握机床调试基本方法和评价依据
熟悉常见调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会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整
会机床关于精度和性能的测试
机床检测技术与仪器知识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语言
会阅读工艺卡
会上机编程
会选择加工设备响程度
会分析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
加工工艺与设备
3、引入编程新技术
能够分析现有编程技术的不足
清楚引入新技术的意义、造价和条件
新加工技术与软件
会操作新软件
4、数控设备操作
清楚设备的基本配置及作用
机床检测与调试
机床原理与构造
机床电器
测试技术
●会操作机床
●会正确使用和操作检测设备检测机床参数
●会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整
●会机床关于精度和性能的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