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4 -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邢建安 解 兴 李艳霞 尹合波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业局植物保护站 252500)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各地频发。1996年在冠县严重发生,当年玉米种植面积3.07万hm2,发生面积1.2万hm2;1997~2007年该病在冠县发生较轻;2008年以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特别是晚春玉米田和蒜茬玉米田发生较重,田间一般病株率为5%~15%,有的地块甚至毁种。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和危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该病发病症状、特点、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 发病症状与特点1.1 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苗期发病受害重,早期症状不易识别,一般田间玉米5~6片叶时,才开始出现症状,表现为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断续的褪绿条斑,称为“脉明”,以后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叶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称为“脉突”,用手摩擦有粗糙感。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病株生长缓慢,节间明显缩短,植株严重矮化,株高只有健株的1/3~1/2,上部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病株状如“君子兰”。受害轻者雄穗败育、发育不良,结实少;重者不能抽穗结实,造成绝产失收。1.2 发病特点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侵染后引起,该病毒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麦苗基部和田埂、地边杂草丛中越冬,第2年春天带毒越冬的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玉米出苗后,小麦和杂草上的灰飞虱迁飞到玉米上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发病。粗缩病的发生与灰飞虱的密度、带毒率的高低、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春玉米发病重于套种玉米,套种玉米和蒜茬玉米发病重于夏直播玉米,靠近地头、沟边、渠边、路边和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较重。2 重发原因
2.1 适宜的气候条件
近几年,秋季温度偏高,灰飞虱为害时间长,致使越冬寄主毒源增加;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越冬死亡率低,虫源基数高;2008~2012年春季干旱少雨,气温低,小麦成熟期延迟,灰飞虱发生高峰推后,加大了玉米感病机率。
2.2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小麦-玉米多年连作,再加上大力推广麦后贴茬播种,田间管理粗放、杂草多,为灰飞虱提供了有利的栖息、繁衍场所和丰富的食物,导致灰飞虱的数量增多,田间虫口密度增大。据2008年6月12日调查,蒜茬玉米田灰飞虱平均27.8头/m2、路边杂草上高达49头/m2;2011年6月13日调查,蒜茬玉米田平均22.6头/m2,路边杂草上43头/m2;2012年6月20日调查,蒜茬玉米田平均15.3头/m2,路边杂草上高达36头/m2。
2.3 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大多是易感病品种
据调查,近几年冠县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是“郑单958”、“浚单20”、“浚单18”、“蠡玉37”、“蠡玉35”、“鲁单981”、“鲁单984”、“冠丰3号”、“聊玉18”、“中科11”、“先玉335”等,大多是易感病品种,这也为粗缩病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植物。
2.4 预防意识差,防治时间晚
由于带毒灰飞虱侵染玉米苗后,病毒潜伏期较长,而农民认识不到位,习惯见病治病、见虫治虫,一旦发现症状才防治,错过了有利的防治时机。
2.5 玉米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相吻合
近几年,冠县晚春玉米、蒜茬玉米面积逐渐扩大,玉米幼苗期正值小麦成熟期,此时正是1代灰飞虱向玉米田转移的高峰期,玉米感病敏感期与灰飞虱盛发期相吻合,导致粗缩病发生较重。3 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在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控的关键在于治虫防病,截断病毒传播途径,把传毒介体灰飞虱消灭在传播之前。3.1 加强监测和预报
5月在病害常发地块,定点、定期监测灰飞虱发生密度,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3.2 清除杂草
杂草是灰飞虱取食、栖息、产卵和繁殖的重要场所,应在小麦、玉米播前清除田间、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和
———————
收稿日期:2012-11-16
摘
要: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发生,为类似地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简述了冠县玉米粗缩病发生
症状、发生特点;分析了近几年该病重发的原因;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着重抓好药剂包衣、清除杂草、田间管理、苗期专业化防治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重发原因;综防措施
- 115 -
山药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黄晓红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农技站 226141)
山药是海门市四甲镇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甲镇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但山药规模化种植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经调研,四甲镇山药上病虫害有炭疽病、枯萎病、褐斑病、线虫病、红蜘蛛、斜纹夜蛾等,但以炭疽病、斜纹夜蛾为主要病虫害。下面将重点介绍这两种病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1 炭疽病
四甲镇山药炭疽病连年发生,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20%~30%,重发年份导致山药于8月提前死亡,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1 症 状
炭疽病可侵染山药藤茎、叶。藤茎染病始于茎基部,初期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病斑断续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导致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期扩大成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少见病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几天内叶片全部掉光。1.2 发生规律
四甲镇常年始见病株一般在6月中下旬,始发病的早晚与6月上旬第1场大雨的时间密切相关,大面积的山药始见病株一般在雨后5~8 d。发病盛期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下旬,急性型症状也出现在此期间。流行高峰期遇高温干旱,病情停止发展,遇雨后复出流行高峰。9月上旬病情趋缓,中旬后基本停止发展,进入病情稳定期。1.3 防治技术
1.3.1 轮作。实行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无水旱轮作条件的田块应避免与山芋、花生、西瓜连作。
1.3.2 清洁田园。山药生长期如出现急性型落叶,可轻轻晃动秧架,让病叶掉落,扫净落叶,并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山药刨收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
1.3.3 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深沟窄畦,清沟排渍,定期喷施调节剂,使植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提高抗病能力。1.3.4 药剂保护。6月中旬第1场大雨后开始第1次防治,第1次药后一般持续干旱15 d左右,遇阴雨天气5~7 d后补防1次。流行高峰期(7月中旬~8月下旬)雨前喷药,大雨过后,立即补防。试验结果表明,大生M-45(600~800倍———————
收稿日期:2012-10-16
摘
要:近年来,由于山药的经济效益比常规作物要好,所以其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但其病虫害发生也较为
严重,因此,在山药病虫害防治上要立足于一个“早”字,运用多种防治手段,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介绍有关山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药;病虫害;防治技术
毒源;在玉米3~5叶期、杂草3叶期,每667 m2用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耕杰)150 mL,对水30 kg地表喷雾防除杂草。
3.3 选用抗耐病品种
据田间调查,不同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金海5号”、“登海3号”、“农大108”、“鲁单981”、“登海11号”等晚熟品种发病较轻,可因地制宜的选用。3.4 采用药剂包衣或拌种
播种前,每100 kg种子用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锐胜)200 g+3.5%咯菌・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满适金)100mL,对水1 000 mL包衣,预防玉米粗缩病、蓟马、蚜虫等,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苗全、苗旺、茎秆粗壮。也可用5.4%吡・戊玉米种衣剂包衣,兼治腥黑穗病。3.5 适期晚播
尽量不在麦田内套种玉米,改套种为夏直播玉米,避免玉米苗期与灰飞虱高峰期相遇,减少灰飞虱的传播几率。
3.6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晚间苗定苗
及时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及N、P、K配方施肥,适时浇水,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加种植密度,以解决单粒播种易缺苗的问题,特别是晚春玉米和蒜茬玉米。间苗定苗时拔除病苗,减少毒源和田间病株,间苗定苗时间应安排在病株显症后的玉米5~6叶以后。3.7 药剂防治
玉米出苗后尽快喷药防治,以截断灰飞虱传播途径,可每667 m2用10%吡虫啉15 g,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 mL,或48%毒死蜱60~80 mL,同时可加入20%病毒A 80~100g或1.5%植病灵Ⅱ60 mL,对水30~40 kg,把灰飞虱控制在传毒之前。注意田边、沟边也要喷施。3.8 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
由于灰飞虱可迁飞、扩散传毒,且发生面积大,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效率低,要大力推行专业化统一防治,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农药、统一用量、统一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