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5.3 展开与折叠_教学设计_教案_3(课件免费下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叠的本质,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探索折叠前后的联系,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探索与研究图形的折叠,进一步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折叠的本质,利用只是解决折叠问题。

难点:
挖掘折叠前后蕴含的结论,并解决相关问题。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折叠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折叠初体验
(1)折出45°
(2)折出cm
活动探究(一)
多媒体展示研究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或动手操作,探究相关结论。

请对一张宽为10的矩形纸片ABCD进行折叠,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先对折,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MN,展开;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使点A落在MN上的点A′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
折痕BE,同时,得到线段BA′,EA′,展开,如图1;
第三步:再沿EA′所在的直线折叠,点B落在AD上的点B′处,得到折痕EF,同时得到线段B′F,展开,如图2.
同学们根据折叠的要求,你能发现那些结论?
活动探究(二)
针对几个重要结论,要求学生给予严格的证明。

求证:(1)∠ABE=30°;
(2)求BE的长;
(4)△BEF为等边三角形。

(3)四边形BEB'F为菱形。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和应用的方法和思想。

挑战自我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A.600 B.750 C.900 D.950
2、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
3、如图将一组对边平行的纸条沿EF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线
段FB’与AD交于点M.
(1)试判断△MEF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2,将纸条的另一部分CFMD沿MN折叠,点C、D分别落在C’、D’处,且使MD’经过点F,试判断四边形MNF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3)当∠BFE=_________度时,四边形MNFE是菱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