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2017届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图形的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图形的相似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DEF △是由ABC △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 是位似中心,D 、 E 、F 是OA OB OC ,,的中点,则DEF △与ABC △的面积比是( ) A .1:6 B .1:5 C .1:4 D .1:2
2.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 )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 .图③、图④ B.图②、图③ 、图④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② 3.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E 的是( )
A .
AB AD = AC AE B .AB AD = BC
DE C .∠B =∠D D .∠C =∠AED 4.若23a b =,则a b b +的值等于( )
A .53
B .25
C .5
2
D .5
5.如图,在 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DE :EC=2:3, 则S △DEF :S △ABF =( )
A. 2:3
B. 4:9
C. 2:5
D. 4:25
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BC,∠B=90°,E 为AB 上一点,分别以ED ,EC 为折痕将两 个角(∠A,∠B)向内折起,点A ,B 恰好落在CD 边的点F 处.若AD=4, BC=7, 则EF 的值是( )
A .72
B .74
C .62
D .64
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把矩形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 连接DE .若DE :AC=3:5,则
AD
AB
的值为
B
A A .
12 B C .23
D 8.如图,小明晚上由路灯A 下的点B 处走到点C 处时,测得自身影子CD 的长为1米.他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点
E 处(即CE =3米),测得自己影子E
F 的长为2米.高是1.5 米,那么路灯A 的高度AB 是( )
A 4.5米
B 6米
C 7.2米
D 8米
9.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B 上,连接CD ,下列条件:(1)B ACD ∠=∠;(2)ACB ADC ∠=∠;(3)AB AD AC ⋅=2;(4)BC AC CD AB ⋅=⋅,其中能判定△ACD∽△ABC 的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5,点P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与点B 、C 都不重合),现
将△PCD 沿直线PD 折叠,使点C 落到点F 处;过点P 作∠BPF 的角平分线交AB 于点E .设BP=x ,BE=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11.下列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图 _________.
12.如图,在△ABC 中,∠C=900
,D 是AC 上一点,DE⊥AB 于点E ,若AC=8,BC=6,DE=3,则AD 的长为( ) A .3
B
.
4
C .5
D .6
13.如图,P 是ABC Rt ∆的斜边BC 上异于C B 、的一点,过P 点作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条.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5.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较小三角形的面积为4cm 2
,那么较大三角形的面积为 cm 2
. 16.若
5
1
27==b a ,则32b a -= .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顶点A 的坐标为(23),,若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画ABC △的 位似图形A B C '''△,使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等于1
2
,则点A '的坐标为 .
18.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DC 的中点,,CP:BP=1:2,连接EP 并延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AP 、BE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①EP 平分∠CEB;②△EBP∽△EFB;③△ABP∽△ECP;④AO ⋅AP=OB 2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9.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所示,已知标杆高度CD=3m ,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m ,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m ,人与标杆CD 的水平距离DF=2m ,则旗杆AB 的高度 m .
20.如图,矩形OABC ,B(9,6),点A,点C 分别在x 轴,y 轴上. D 为BC 上一点,把⊿OCD 沿OD 对折,C 点落在直线y=2x-6上,则D 点坐标为 .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经过点B ,连结OB .将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并延长至A ,使OA =2OB ,且点A 的坐标为(4,2). (1)求过点B 的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指出当x <-1时,y 的取值范围;
(3)连接AB ,在该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S △ABP =S △ABO ,若存在,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直角顶点A在x轴上,OA=4,AB=3.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O向终点O移动;同时点N从点O出发,以每秒1.2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B向终点B移动.当两个动点运动了x秒(0<x<4)时,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N的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设△OMN的面积是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当x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在两个动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OMN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DEF △与ABC △位似,所以△DEF ∽△ABC ,又D E F ,,分别是OA OB OC ,,的中点,所以OD:OA=1:2,所以DEF △与ABC △的面积比=1:4,故选;C . 考点:图形的位似. 2.B . 【解析】
试题分析:位似的三角形的对应的顶点的连线或延长线一定交于一点,因而位似三角形是(2)、(3)和(4). 故选B .
考点:位似变换. 3.B 【解析】
试题分析:∵∠1=∠2 ∴∠DAE=∠BAC
∴A ,C ,D 都可判定△ABC ∽△ADE
选项B 中不是夹这两个角的边,所以不相似, 故选B .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4.A 【解析】由32=b a 得b a 32=,所以3
5
3/2=+=+b b b b b a 5.D.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DEF ∽△BAF ,从而DE :AB=DE :DC=2:5,所以S △DEF :S △ABF =4:25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BA=DC
∴∠EAB=∠DEF ,∠AFB=∠DFE ,
∴△DEF ∽△BAF , ∴DE :AB=DE :DC=2:5, ∴S △DEF :S △ABF =4:25,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A . 【解析】
试题分析:∵分别以ED ,EC 为折痕将两个角(∠A ,∠B )向内折起,点A ,B 恰好落在CD 边的点F 处,∴EA=EF ,BE=EF ,DF=AD=4,CF=CB=7,∴AB=2EF ,DC=DF+CF=11,作DH ⊥BC 于H ,∵AD ∥BC ,∠B=90°,∴四边形ABHD 为矩形,∴DH=AB=2EF ,HC=BC ﹣BH=BC ﹣AD=7﹣4=3,在Rt △DHC 中,
74,∴EF=
1
2
DH=72.故选A .
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勾股定理. 【答案】A 。
【解析】∵矩形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 ∴∠BAC=∠EAC ,AE=AB=CD 。
∵矩形ABCD 的对边AB ∥CD ,∴∠DAC=∠BAC ∴∠EAC=∠DAC 。
设AE 与CD 相交于F ,则AF=CF 。
∴AE -AF=CD -CF ,即DF=EF 。
∴DF EF
FC AF
=。
又∵∠AFC=∠EFD ,∴△ACF ∽△EDF ,∴DF DE 3
FC AC 5
==。
∴设DF=3x ,FC=5x ,则AF=5x 。
在Rt △ADF 中,22
AD AF DF 4x =-=
=。
又∵AB=CD=DF+FC=3x+5x=8x ,∴
AD 4x 1
AB 8x 2
==。
故选A 。
8.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
CD BD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9.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得△ACD 与△ABC 有一个公共角∠A ,再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依次分析即可.
(1)B ACD ∠=∠,(2)ACB ADC ∠=∠,(3)AB AD AC ⋅=2
,均能判定△ACD∽△ABC;
(4)BC AC CD AB ⋅=⋅,不能判定△ACD∽△ABC; 故选C.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点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常见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10.C.
【解析】
试题解析:由翻折的性质得,∠CPD=∠C ′PD , ∵PE 平分∠BPC 1, ∴∠BPE=∠C ′PE , ∴∠BPE+∠CPD=90°, ∵∠C=90°, ∴∠CPD+∠PDC=90°, ∴∠BPE=∠PDC , 又∵∠B=∠C=90°, ∴△PCD ∽△EBP ,
∴
BE PB
PC CD =, 即
53y x x =-, ∴y=13x (5-x )=-13(x-52)2+2512
,
∴函数图象为C 选项图象. 故选C .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1.②. 【解析】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选择答案即可.
试题解析:根据勾股定理,=
所以,夹直角的两边的比为
1
2
=, 观各选项,只有②选项三角形符合,与所给图形的三角形相似.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2.A
【解析】如图,连接OE ,
∵AD 与圆O 相切,DC 与圆O 相切,BC 与圆O 相切, ∴∠DAO=∠DEO=∠OBC=90°, ∴DA=DE ,CE=CB ,AD ∥BC 。
∴CD=DE+EC=AD+BC 。
结论②正确。
在Rt △ADO 和Rt △EDO 中,OD=OD ,DA=DE ,∴Rt △ADO ≌Rt △EDO (HL ) ∴∠AOD=∠EOD 。
同理Rt △CEO ≌Rt △CBO ,∴∠EOC=∠BOC 。
又∠AOD+∠DOE+∠EOC+∠COB=180°,
∴2(∠DOE+∠EOC )=180°,即∠DOC=90°。
结论⑤正确。
∴∠DOC=∠DEO=90°。
又∠EDO=∠ODC ,∴△EDO ∽△ODC 。
∴
OD DE DC OD
=
,即OD 2
=DC•DE。
结论①正确。
而ABCD 11
S AB AD BC AB CD=CD OA 22
=⋅⋅+=⋅⋅⋅梯形(),结论④错误。
由OD 不一定等于OC ,结论③错误。
∴正确的选项有①②⑤。
故选A 。
13.C 【解析】
试题分析:再Rt △ABC 中,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再证得△ABC ∽△AD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C=900
,AC=8,BC=6 ∴1022=+=
BC AC AB
∵∠C=900,DE ⊥AB ,∠A=∠A ∴△ABC ∽△ADE ∴
DE BC AD AB =,即3
610=AD ,解得5=AD
故选C.
考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注意对应字母在对应位置上.
【答案】C
【解析】过点D 作直线与另一边相交,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只要再作一个直角就可以.
解:过点P 作AB 的垂线,或作AC 的垂线,或作BC 的垂线共三条直线,
故选C .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及其运用.
15.9
【解析】
试题分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4:9,又较小三角形的面积为4cm 2,
那么较大三角形的面积为9cm 2,
故答案为9.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6.15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
5127==b a ,所以a=75,b=25,所以32b a -=15. 考点:比例的性质
17.∠ ADE =∠ C,或∠ AED=∠ B 或AB AE =AC AD
, 任选一种情况均可
【解析】欲证△ADE ∽△ABC ,通过观察发现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一组角对应相等,即∠A=∠A ,此时,再求夹此对应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或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
解:∵∠A=∠A ,
∴当∠ADE=∠C 或∠AED=∠B 或AC AE =AB
AD 时,△ADE ∽△ABC .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18.(1,3/2)或(-1,-3/2)
【解析】位似是特殊的相似,若两个图形△ABC 和△A ′B ′C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是k ,△ABC 上一点的坐标是(x ,y ),则在△A ′B ′C ′中,它的对应点的坐标是(kx ,ky )或(-kx ,-ky ). ∵在△A ′B ′C ′中,它的对应点的坐标是(kx ,ky )或(-kx ,-ky )
∴A'的坐标为(1,3/2)或(-1,-3/2).
19.(-2,0)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点E 的坐标为(﹣1,2),所以点D 的坐标为(0,2),又点B 的坐标为(2,4),所以12
PO OD PA AB ==,所以PO=OA=2,所以点P 的坐标为(-2,0) 考点:图形的位似.
20.①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条件设,AB=2x ,就可以表示出CP=33x ,BP=3
32x ,用三角函数值可以求出∠EBC 的度数和∠CEP 的度数,就可以求出∠CEP=∠BEP ,运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就可以求出BF 、EF 的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
设,AB=2x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BC ,CD=AB ,∠D=∠C=∠ABC=90°.DC ∥AB ,
∴,CD=2x ,
∵CP :BP=1:2,
∴CP=33x ,BP=3
32x ∵E 为DC 的中点,
∴CE=2
1CD=x ,
∴∠CEP=30°,∠EBC=30°,
∴∠CEB=60°,
∴∠PEB=30°,
∴∠CEP=∠PEB,
∴EP平分∠CEB,故①正确;
∵DC∥AB,
∴∠CEP=∠F=30°,
∴∠F=∠EBP=30°,∠F=BEF=30°,
∴△EBP∽△EFB,
∴BE.BF=BP.EF.
∵∠F=BEF,
∴BE=BF,
∴BF2=PB•EF
∴△ABP∽△ECP
则正确的序号是①②③.
考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特殊角的正切值,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中考常见题,学生需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
21.13.5.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三角形相似中的比例关系,首先由题目和图形可看出,求AB的长度分成了2个部分,AH和HB部分,其中HB=EF=1.6m,剩下的问题就是求AH的长度,利用△CGE∽△AHE,得出=,把相关条件代入即可求得AH=11.9m,得出AB的长即可.
解:∵CD⊥FB,AB⊥FB,
∴CD∥AB
∴△CGE∽△AHE
∴=
即:=,
∴=,
解得:AH=11.9
∴AB=AH+HB=AH+EF=11.9+1.6=13.5(m).
故答案为:13.5.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22.(3,6)
【解析】过点P作OA于N,交BC于M,设P(x,2x-6),
Rt△OPN中,ON2+PN2=OP2,
即x2+(2x-6)2=36,
解得:x1=0,x2=24/ 5 ,
∴ON=24/5 ,
PN=2x-6=18/5 ,
∴PM=6-PN=12/5 ,
易证△DPM∽△PON,
∴DM/PN =PM/ON ,
∴DM=9/5 ,
∴CD=CM-DM=ON-DM=24/5 -9/5 =3,
∴D(3,6).
23.①、②、④.
【解析】
试题分析:①∵AB=AC,∴∠B=∠C,又∵∠ADE=∠B∴∠ADE=∠C,∴△ADE∽△ACD;故①正确,
②AB=AC=10,∠ADE=∠B=α,cosα=4
5
,∴BC=2ABcosB=2×10×
4
5
=16,∵BD=6,∴DC=10,∴AB=DC,
在△ABD 与△DCE 中,∠BAD =∠CDE ∠B =∠C AB =DC ∴△ABD ≌△DCE (ASA ). 故②正确, ③当∠AED=90°时,由①可知:△ADE ∽△ACD ,∴∠ADC=∠AED ,∵∠AED=90°,∴∠ADC=90°,即AD ⊥BC ,
∵AB=AC ,∴BD=CD ,∴∠ADE=∠B=α且cos α=45
,AB=10,BD=8. 当∠CDE=90°时,易△CDE ∽△BAD ,∵∠CDE=90°,∴∠BAD=90°,∵∠B=α且cos α=
45.AB=10, ∴cosB=AB BD =45 ∴BD=252
. 故③错误. ④易证得△CDE ∽△BAD ,由②可知BC=16,设BD=y ,CE=x ,∴AB BD DC CE = ∴1016y y x =- 整理得:2y -16y+64=64-10x , 即2(8)y -=64-10x , ∴0<x ≤6.4. 故④正确.
考点:(1)、三角形全等;(2)、三角形相似.
24.(1)相等,理由见试题解析;(2)y x =(01x ≤≤);(3)AE=
12
. 【解析】
试题分析:由SAS 定理可判断△BEA ≌△BGC ,∴AE=CG ,可得(1)(2)问的结论;由△BCG ∽△EDH 和△BEA ≌△BGC 所得结论进行等量代换,最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试题解析:(1)∵BG=EB ,BC=AB ,∠CBA=∠EBG ,∴∠EBA=∠GBC (同角的余角相等),
∴△BEA ≌△BGC ,∴AE=CG ;
(2)由(1)知AE=CG ,∴y=x (0≤x≤1);
(3)∵△BEA ≌△BGC ,∴∠A=∠BCG=90°,∴∠D=∠BCG=90°,
∵∠FEB=90°,∴∠DEH+∠EAB=90°,∵∠AEB+∠ABE=90°,∴∠DEH=∠EBA ,∴∠DEH=∠GBC ,∵∠D=∠BCG ,∴△BCG ∽△EDH ,又∵△BEA ≌△BGC ,∴△BAE ∽△EDH ,∴△BCG ∽△EDH ,∴EH :EB=DE :AB ,∴当E 为DA 中点时,EH :EB=EA :AB 且∠HEB=∠A ,即当E 为DA 中点时△BEH ∽△BAE .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
25.(1)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 (2)当x <﹣1时,0<y <2;
(3)存在;点P 坐标为(﹣
21,4). 【解析】
试题分析:(1)作AM ⊥x 轴于点M ,BN ⊥x 轴于点N ,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OM ∽△OBN ,OA=2OB ,再根据OA=2OB ,点A 的坐标为(4,2)可得出B 点坐标,进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由函数图象可直接得出结论;
(3)根据AB 两点的坐标可知AB ∥x 轴,S △ABP =S △ABO =5,再分当点P 在AB 的下方与当点P 在x 轴上方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作AM ⊥x 轴于点M ,BN ⊥x 轴于点N ,
∵OB ⊥OA ,∠AMO=∠BNO =90°,
∴∠AOM=∠NBO ,
∴△AOM ∽△OBN .
∵OA=2OB , ∴2
1==AM ON OM BN , ∵点A 的坐标为(4,2),
∴BN=2,ON=1,
∴B (﹣1,2).
∴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
2; (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 <﹣1时,0<y <2;
(3)存在.
∵y A =y B ,
∴AB ∥x 轴,
∴S △ABP =S △ABO =5,
∴当点P 在AB 的下方时,点P 恰好在x 轴上,不合题意舍去;
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点P 在第二象限,得21AB •(y P ﹣2)=5,即2
1×5×(y P ﹣2)=5,解得y P =4,
∴点P 坐标为(﹣2
1,4).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待定系数法;3、函数大小的比较;4、反比例函数
26.(1)见解析;(2)结论∠ABC=∠ACN 仍成立;理由见解析;(3)∠ABC=∠ACN .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SAS 可证明△BAM ≌△CAN ,继而得出结论;
(2)也可以通过证明△BAM ≌△CAN ,得出结论,和(1)的思路完全一样.
(3)首先得出∠BAC=∠MAN ,从而判定△ABC ∽△AMN ,得到=,根据∠BAM=∠BAC ﹣∠MAC ,∠CAN=∠MAN ﹣∠MAC ,得到∠BAM=∠CAN ,从而判定△BAM ∽△CAN ,得出结论.
(1)证明:∵△ABC 、△AMN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AM=AN ,∠BAC=∠MAN=60°,
∴∠BAM=∠CAN ,
∵在△BAM 和△CAN 中,
∴△BAM ≌△CAN (SAS ),
∴∠ABC=∠ACN .
(2)解:结论∠ABC=∠ACN 仍成立;
理由如下:∵△ABC 、△AMN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AM=AN ,∠BAC=∠MAN=60°,
∴∠BAM=∠CAN ,
∵在△BAM 和△CAN 中,
∴△BAM≌△CAN(SAS),
∴∠ABC=∠ACN.
(3)解:∠ABC=∠ACN;
理由如下:∵BA=BC,MA=MN,顶角∠ABC=∠AMN,
∴底角∠BAC=∠MAN,
∴△ABC∽△AMN,
∴=,
又∵∠BAM=∠BAC﹣∠MAC,∠CAN=∠MAN﹣∠MAC,
∴∠BAM=∠CAN,
∴△BAM∽△CAN,
∴∠ABC=∠ACN.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7.(1)(x,3
4 x);
(2)当x=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
2
;
(3)x的值是2秒或64
41
秒.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出OB,作NP⊥OA于P,则NP∥AB,得出△OPN∽△OAB,得出比例式PN OP ON
AB OA OB
==,求出OP、PN,即可得出点N的坐标;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是x的二次函数,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3)分两种情况:①若∠OMN=90°,则MN∥AB,由平行线得出△OMN∽△OAB,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x的值;
②若∠ONM=90°,则∠ONM=∠OAB,证出△OMN∽△OBA,得出比例式,求出x的值即可.
试题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MA=x,ON=1.25x,
在Rt△OAB中,由勾股定理得:=,
作NP⊥OA于P,如图1所示:
则NP∥AB,
∴△OPN∽△OAB,
∴PN OP ON AB OA OB
==,
即
1.25 345
PN OP x
==,
解得:OP=x,PN=3
4 x,
∴点N的坐标是(x,3
4 x);
(2)在△OMN中,OM=4﹣x,OM边上的高PN=3
4 x,
∴S=1
2
OM•PN=
1
2
(4﹣x)•
3
4
x=﹣
3
8
2
x +
3
2
x,
∴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S=﹣3
8
2
x+
3
2
x(0<x<4),
配方得:S=﹣3
8
2
x2(﹣)+
3
2
,
∵﹣3
8
<0,
∴S有最大值,
当x=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
2
;
(3)存在某一时刻,使△OMN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若∠OMN=90°,如图2所示:
则MN∥AB,
此时OM=4﹣x,ON=1.25x,
∵MN∥AB,
∴△OMN∽△OAB,
∴OM ON OA OB
=,
即4 1.25
45
x x -
=,
解得:x=2;
②若∠ONM=90°,如图3所示:则∠ONM=∠OAB,
此时OM=4﹣x,ON=1.25x,
∵∠ONM=∠OAB,∠MON=∠BOA,∴△OMN∽△OBA,
∴OM ON OB OA
=,
即4 1.25
54
x x -
=,
解得:x=64 41
;
综上所述:x的值是2秒或64
41
秒.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特征、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最值)
28.解:(1)∵D(﹣5,4),B(﹣3,0),过D点分别作DA、DC垂直于x轴,y轴,垂足分别为A、C两点,
∴DC=5,OC=4,OB=3,
∵DC⊥y轴,x轴⊥y轴,∴DC∥BP。
∵PC∥DC,∴四边形DBPC是平行四边形。
∴DC=BP=5。
∴OP=5﹣3=2。
∵2÷1=2,∴当t为2秒时,PC∥BD。
(2)∵PC⊥BC,x轴⊥y轴,∴∠COP=∠COB=∠BCP=90。
∴∠PCO+∠BCO=90°,∠CPO+∠PCO=90°。
∴∠CPO=∠BCO。
∴△PCO∽△CBO。
∴OC OP
BO CO
=,即
4OP
34
=,解得
16
OP
3
=。
∵16
3
÷1=
16
3
,∴当t为
16
3
秒时,PC⊥BC。
(3)设⊙P的半径是R,分为三种情况:
①当⊙P与直线DC相切时,
如图1,过P作PM⊥DC交DC延长线于M,
则PM=OC=4=OP,
∵4÷1=4,∴t=4秒。
②如图2,当⊙P与BC相切时,
∵∠BOC=90°,BO=3,OC=4,∴由勾股定理得:BC=5。
∵∠PMB=∠COB=90°,∠CBO=∠PBM,∴△COB∽△PBM。
∴CO BC
PM BP
=,即
45
R3R
=
+
,解得R=12。
∵12÷1=12,∴t=12秒。
③如图3,当⊙P 与DB 相切时,
根据勾股定理得:BD ,
∵∠PMB=∠DAB=90°,∠ABD=∠PBM
∴△ADB ∽△MPB 。
∴AD DB PM BP
=,即4R =,解得R 12=。
∵(12)÷1=12,∴t 12秒。
综上所述,当⊙P 与△BCD 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t=4秒或12秒或t=12秒。
【解析】(1)过D 点分别作DA 、DC 垂直于x 轴,y 轴,垂足分别为A 、C 两点,求出DC=5,OC=4,OB=3,根据四边形DBPC 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C=BP=5,求出OP=2即可。
(2)证△PCO ∽△CBO ,得出4OP 34=,求出16OP 3
=即可。
(3)设⊙P 的半径是R ,分为①当⊙P 与直线DC 相切时,②当⊙P 与BC 相切时,③当⊙P 与DB 相切时三种情况讨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