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注释】
⑴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⑵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⑶徙(xǐ)倚(yǐ):徘徊.
⑷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
危,指高处。
⑸吊古:哀吊,凭吊.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
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首《登岳阳楼》。
【鉴赏】
《登岳阳楼》是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
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
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
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
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
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
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
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生于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处南北宋之交,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存词19首.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
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
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
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
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
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
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
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
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
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
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
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
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
《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
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
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
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
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
《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
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
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