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领域,涉及面广,现实性强,综合程度高,其教学功能是多样的。

其知识教育功能是广博的;其智能教学功能是全面的,尤其是综合分析范围广、层次高;其技能教学功能是读图用图和校外大范围(大自然和社会)综合性实践,技能因素丰富;其德育和美育教学功能是密切联系生活时空实际,境界感染力强大。

可见,地理教学在传授学生当前和未来经济建设所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具有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功能优势。

我们应以地理知识为载体,着眼于培养、提高受教育者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能力,即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归纳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创新的能力,以期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优势。

华育中学孙蕾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华育中学何婉青
在以前的地理学习中,并不重视让学生认识一些科学家,以及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所以也并不重视“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板块理论的时候,在了解全球六大板块的同时,也能学生去收集资料了解板块理论的发展过程,并着重让学生了解魏格纳其人。

并强调,魏格纳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是第一个提出“大陆在漂移”,当人们普遍认为大陆没有水平移动的时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体现了魏格纳的勇气。

虽然他的理论有待于后人的不断完善。

又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去采访某一位科学家,写下采访报告,了解这位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在新课导入时导入语应形象生动。

利用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歌词、适切的诗词和谚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然的美、诗歌的意境无不培养学生的美感。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务实做事的重要途径。

如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呢?如:组织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结合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公益环保广告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

南洋初级中学王淑珍
新教改提倡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全面施行素质教育,这是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全面体现,也是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是要通过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人文观点。

地理课堂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思想观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地理课堂是贯彻两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说教,难免显得枯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德育融入合适的教材中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我在教学《地形地势的特点》这课时,我播放了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同时将祖国的壮丽山河呈现在屏幕上,一座座青山,一片片田野,好山好水好风光,生动的歌词与优美的图片相呼应,舒缓动听的旋
律荡漾在耳边,立刻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灵,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作为中国人无比骄傲自豪,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既是对上节课学习的缓冲,又为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音乐,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学习的状态之中。

学生边听边看的同时,自然地就会去猜这些是什么地方?抓住学生这种心态,我让学生来玩flash填图游戏,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这些地形区的名称填在分布的区域,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玩的同时把知识点都落实了。

在“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教学环节中,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相互关系,于是,我设想用音乐帮助他们感知一下,我选择了三首歌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一下歌曲描绘的生活景象,结合地形景观图片的展示,体会一下这些景象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第一首是《草原之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配上内蒙古高原放牧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联想到了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第二首歌《黄土高坡》展现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窑洞,同时与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江南水乡的房屋建筑相比较,学生自然理解了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第三首是《山路十八湾》,这首歌本身用方言演唱,听懂歌词有困难,我就因势利导问学生,为什么会有方言,和地形有什么关系?山路和城市的道路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对地形与方言、交通的关系就迎刃而解了。

这堂课中充满了优美抒情的旋律,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地理。

音乐再现了教材中的情境,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悟,探究发现,激发潜能,它是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这节课选用的歌曲都是民族歌曲,较之流行音乐,这些歌曲学生都比较陌生,而这些作品都是民歌中的经典的作品,应该让学生也学会欣赏,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

长乐学校龚玮
学校的育人价值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我认为关注地理学习的实践与运用是地理育人价值的体现。

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所以,学好地理就能更好的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四点: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大自然是有生命的,作为高级智慧生命要与有生命的大自然和谐相处。

例如巴比伦的例子,由于古人没有尊重自然规律,富饶的巴比伦两河流域,变成了黄沙漫漫的沙漠区。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平原能耕就耕,山区宜林就不能随意开垦,草原宜牧也不能随意开垦。

随意开垦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随意开垦草原会造成土地沙漠化。

3、综合地分析问题。

例如在讲上海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呢?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平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选址有十分重要作用,它有供水功能、运输功能和军事防卫功能;城市一般形成于气候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城市
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交通中心等;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反正,不是一两个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逐渐形成的。

4、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简单的说,人人都想发展,但是今天发展了,我们要想着明天也要能发展,我们这代人发展了,子孙后代也要能发展。

不要出现今朝有酒今朝醉,那管明日喝凉水。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做事要有远见,要有先见之明。

世外中学曹康平
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出发,我们会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望通过日常的地理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地理方法去获得地理信息、地理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更多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地理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担当者不可取代的地位。

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特色,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生存能力。

地理育德,从“德”的内涵“人与人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及行为规范”看,还应该外延到人地关系,所以关键在于地理伦理的培育。

在观念层面,有地理环境全球观、地理要素整体观、区域环境差异观、生态权益平等观等;在认知行为层面,有环境容量有效性、国际文化多元性、环境演变规律性、信息利用法规性等。

集中而言,是培育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协调发展观,是让学生有一种“大爱”的滋养。

中国中学王渊敏
地理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

我深深地感到:中学地理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主动关注“三情”(世情、国情、市情)的责任,主动树立全球意识,树立环保思想,为培养具有迎接新世纪挑战能力的有用之才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教学首先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产生地理兴趣,一方面欣赏自然界的美,另一方面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境况。

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即用地理的意识和知识关注“三情”(世情、国情、市情),关注子孙后代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树立科学发展的责任和意识。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态度和价值观在决策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一种能力——时刻准备充分利用地理知识应用于私人、专业和公共生产、生活上。

同时,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大气”,要重视宣扬国际间、民族间和宗教集团间的谅解、容忍与友谊,并且积极鼓励推动世界和平的行动。

在各个层次的教学中,地理学科都体现国际度量和全球观点:使学生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注意到人民之间和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个人、社团和国家相互之间不仅拥有权利,也承担着义务,了解国际团结和合作的必要,为参与解决社区、国家以至全世界的问题作好准备。


识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知识要用于到生产、生活实践!
实践中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有一点思考:拉近学生距离——拉近学生与著名地理学家距离;拉近学生与地理科学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地理老师距离!要拉近距离,第一堂课很重要!我在第一堂课上精心准备了我所崇拜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材料:徐霞客在22岁时,就外出旅游考察,一生游览考察了祖国大部分河山。

徐霞客在考察过程中:不靠政府资助,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徒步跋涉,出生入死。

徐霞客一生旅途中,详细地考察我国16个省区,记下了丰富的资料。

后人把他的日记编成了《徐霞客游记》,成为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宝贵文献。

通过介绍,表明我崇拜古人的理由!引发学生共鸣!引发学生对古人的佩服!通过谈自己对地理学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科学的距离!地理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

在诚恳地谈自己对学科的认识中,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关注“三情”(世情、国情、市情)的责任,主动树立全球意识,树立环保思想,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产生地理兴趣,一方面欣赏自然界的美,另一方面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境况。

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即用地理的意识和知识关注“三情”(世情、国情、市情),关注子孙后代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树立科学发展的责任和意识。

通过介绍地理老师我自己在古人的精神鼓舞下,热爱地理科学的真实经历(如放映ppt“一位地理老师的西游记”等),拉近学生距离!距离近了——不陌生了!然后要做的就是:细水长流,慢慢地去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华理大附中夏爱兵
在美国,地理学科是和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五门学科一起当成核心课程对待的,甚至在许多大学里也当成公共课程。

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高三教材涉及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走出校门后仍养成关注地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至关重要。

兴趣的培养需要老师逐步引导。

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在教室张贴地图,让同学自己在家中准备挂图,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指图、读图,并引导学生认识热点新闻中提到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关注地理,同时创造机会发挥同学的主动性,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到自信。

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考纲要求掌握八个重点国家,在教师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家地理的学习思路后,让同学分组通过查阅资料各完成某一国家的学习课件,创造机会让每个同学上台讲解展示。

在进入高三前的暑假,我会额外布置两项作业:一是利用假期完成对某一地理知识进行介绍的PPT,内容可以是假期外出旅游的风景介绍,也可以是与地理相关的热点介绍;二是完成假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心得总结,可以是好的学习方法介绍,也可以是学习中的困惑。

两项作业都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进行课堂交流。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同学逐步养成关注、思考与地理相关的课外知识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地理素养也会逐步提高。

华理大附中马晓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该理论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课题学习行为为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环境为课堂,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习得行为。

随着两岸三地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来沪读书的港台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学习环境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港台学生和上海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程背景下,三地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学习行为上有何特征?他们之间又有何异同点?其中的不同之处的原因是什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关注如何改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

探索21世纪上海地理教育课堂中针对沪港台三地学生地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地理课堂教学进一步走向世界。

同时,通过多元整合,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地理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过去,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把学校教学当作学习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对待,从而导致把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窄化;在尚未深入研究地理学科具体的育人价值的情况下空说育人价值,从而导致了认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上的泛化。

地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地理,人们怎么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因为地理知识已无处不在地渗透在世界之中。

地理教学能够体现地理来自于现实生活,又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提供了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进一步认识和发现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载体,教书最终是为了“育人”。

因此,要加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地理教学这一重要途径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总目标的实现。

这是一个在每节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渗透和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过程。

总之,“教书”是为了“育人”,需要育人的资源。

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开发和挖掘,就能发现丰富的育人资源的存在,从而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

地理课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它的教学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过程。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初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更是一门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课程。

所以,我们要学会从教材中挖掘德育信息,贯通知识、德育双渠道。

让学生科学地看世界,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定的教学内容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教育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获得知识目标外,还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如通过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东西跨经度62度、相距5000千米,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可加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方便我国与海外各国的海上往来,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获得“伟大”、“热爱”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让学生乐观地看祖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价值观。

同一类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是在统一中逐步实现的。

从教育内容的外延看,德育教育的材料必须有原有教育内容作“附着点”。

如上例中,补充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星罗棋布的湖泊桑田,烟雨迷茫的秀美江南如诗如画,而世界上处于同纬度的西亚、北非则大都是干旱的沙漠和荒无人烟的荒漠戈壁。

其原因就在于我国所处的优越的海陆位置所形成的特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的。

这样既能起到加深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认识,又能起到加强原有教育要求的作用。

同时恬静秀美的江南美景如一幅画镌刻
在学生心中,教人怎能不深深地挚爱这片土地?
汾阳中学蒋清
初中地理课程既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又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

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呢?笔者以日常生活知识为切入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英国”一课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自主学习课文,通过国家地理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可以开始尝试使用其中一些方法开展自主学习。

同时在我们学校在英国有姊妹学校,先后有部分师生前往英国访问学习。

由此我收集了一些资料,结合今年的伦敦奥运会编写了几段素材,将它们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学生从中可以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在书本和地图册的帮助下,开展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片段一:新课导入——美图欣赏(英国的著名景点),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导入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情感上的准备,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为此,在导入中我采用了地理景观的图片欣赏,引起学生地理审美之情。

接下来,分发几段素材,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寻找其中的地理信息,结合课本知识,自主学习英国并完成相关任务单。

例如片段二:从师生访问的姊妹学校的校名及在英国的地址,在英国地图中找到其位置。

这张英国地图是英文版政区图,其包括四个行政区下分划出各个郡。

通过活动了解了英国的行政区划,更进一步能结合地名具体找到英国郡县和城市,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技能。

片段三:姊妹学校早上八点的校院内为何如此昏暗?伦敦下午四点怎么天空就变暗了?为何英国绅士穿风衣带雨伞?通过组间交流,对英国的地理特征(如纬度比上海高,气候等)有初步的认识。

在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体会从生活细节处寻找地理信息,并加以分析归纳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着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在学科知识自身的创造和突破。

此时的学科应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

因此,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对学生个体而言能起的独特发展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才可能提升的独特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

市二初级中学翟稚捷
预初地理教材中有一节课为《世界的人口》,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涉及时就可以渗透一定的人文方面的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口问题对经济、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培养学生对身边地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对文本结构分析后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思想设计内容:1.重视人口问题在生活中放放面面的体现,引导学生从身边感受人口数量,因而以节假日出游人数众多的图片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感性地体会“人多”到以人口自然增长率理性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和区域之间的差异。

3.由人口数量的增长引发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规律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设计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衣食住行联想人口问题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辩证地思考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的问题。

意在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客观分析问题。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