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
魏征,又作魏徵,字玄成,唐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与史学家,以直言进谏著称,辅佐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宰相魏征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魏征简介
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
他们经历着兵荒马乱、烽火连月的动荡不安,却创造出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于隋末,长于唐初,盛名于大唐的他可谓风光一世,赚尽了风头。
魏征早年跟随李密,投身瓦岗起义军,后来在李建成身侧做太子洗马。
无奈魏征几易其主都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识。
其主李密时,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不被采纳;其主李建成时,建议将李世民调离到别处的谏言也不被认可。
历史巨大的年轮将时间精准地推到玄武门事变面前。
若无玄武门事变,魏征和李世民的交集也不过初相识这般如此,他或许终其一生平淡简单专心于文史,在文学思想领域更有建树。
然而李世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后任谏议大夫。
魏征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
素来以直言进谏,耿直不阿的形象示人的魏征有很多称号。
他不畏权贵,犯言直谏,板着一张脸直面正义,太宗亲切称他为“羊鼻公”;他鞠躬尽瘁,体恤民情,和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开辟了“贞观之治”之盛世,世人敬称他为“一代名相”。
李世民为打消大臣们的猜忌,保全皇太子李承乾,任命晚年的魏征为太子太师。
居庙堂之高就要尽力辅佐君王,并体察民间疾苦,魏征为李世民、为大唐奉献了一生的精力。
劳累成疾的魏征死后,其妻裴氏按其遗愿从简举行葬礼。
魏征的故事
魏征,是我国唐朝时候非常有名的人,他在为臣之道上作出了很
大的贡献,也对政治的稳定也是一个定心丸,他的种种伟大事迹不仅在当时敲着重要的警钟,促进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对现代的作用也是影响深远,所以魏征的故事震撼古今。
魏征只要是自己觉得的可行的想法,就一定是冒死去说,从不在背后去讨论,这是他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一点。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找来长孙无忌问话,说每次魏征给他提意见的时候,只要哪次没有接受,魏征便是不答应不罢休,非要李世民去答应他,问长孙无忌这是什么原因。
当时魏征也在一边,然而还没等长孙无忌回答,魏征就开始说如果皇帝做事不对,我肯定要说真话,如果皇帝不愿意听我的话,岂不是违背了我当初要说真话的誓言了吗?当时唐太宗说可以私下说,这个时候魏征又跳出来说如果私下说,那就是私下一套,就是欺骗人了,欺骗人的事情我不做,这是小人行为。
魏征就这么露骨的表达着他自己的观点,着实让人佩服。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他认为不能朝令夕改,在政事上,他觉得兵不在多而在精,不能为了战况就私下去招募那种年龄很小的人,他觉得这是对不起老百姓。
唐太宗虽然觉得言辞刻薄,但是心中还是高兴,于是便采纳了他的想法,同时也表扬了魏征。
魏征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这样的精神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也起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
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全心全意辅助太子,不止一次提醒太子,让太子小心提防李世民,然而太子并没有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玄武门事发,李家兄弟相残。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诘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其实是想让魏征承认错误祈求宽恕。
但是魏征死硬到底,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
李世民才发现魏征刚直不阿、忠心耿耿,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并重用他。
魏征感激李世民不杀之恩,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并且敢于直言。
贞观之治时,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
”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
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
后来,李世民又说:“当政者应当像尧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
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益的人。
”
贞观19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失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
”并留下传世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这句话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多听取别人的遇见,对提高自己十分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