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数字鸿沟_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韦路张明新
内容提要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皆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上,即所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对数字鸿沟的这两个维度的研究,的确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数字技术的分布和应用不平等的社会景象。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鸿沟,是否导致了人们知识上的鸿沟,却被研究者们忽略了;在当今信息社会,这直接关涉到个人与社区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鸿沟对社会的影响往往被研究者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从未被纳入到相关研究设计中这一事实,本研究假设:(1)由互联网的接入差异可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2)由人们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3)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对一个在美国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再分析,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上述三个假设。本研究的发现为/数字技术的分布和使用的不公带来了不利的社会影响0这一论断提供了经验证据,譬如,知识沟便是这种负面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互联网接入而言,互联网使用对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有更大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接入日渐普及的今天,有关政策应对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予以更多关注。此外,就传播理论而言,知识沟一方面可被视为是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方向,是一个介于接入沟、使用沟和其他社会不公之间的中间变量;另一方面,借助于对数字鸿沟的研究,知识沟研究亦有了不断发展的潜能,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新媒介技术成为一个显著影响和型塑知识沟的变量。在这样的意义上,可将数字鸿沟理论与知识沟理论贯通起来。
一、引言
作为一个比喻,/数字鸿沟0(digital divide)使人们有机会认识到技术富有者和技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在过去的10年中,不论在学术界还是业界,这一概念十分流行;它成功地将这一不平等的议题引入社会、政治与学术领域的讨论之中,成为社会政策甚至政治主张中的一种关怀(金兼斌,2003)。
在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术领域,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0(access)和/使用0(use)上(如Goslee,1998;L enhart,2000;National Telecommuni2 ca tion and Inf ormation Administration[N TIA],1995, 1998,1999,2000,2002;Norris,2001;Papadakis, 2000;UCL A Interne t Report,2000;Wilhelm,2000;胡鞍钢、周绍杰,2002;刘文新、张平宇, 2003;王良刊、刘庆,2004;汪明峰,2005;柯惠新、王锡苓,2005;等等)。这两个层面也被学者们称为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Attew ell, 2001;Natriello,2001)。然而,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在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上存在的鸿沟是否最终会而且一定会导致人们在知识获取上的鸿沟,而这种知识上的鸿沟将直接关系到信息社会中个人和社区的生存和发展。换言之,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对于人们知识的获取究竟有何影响?它们是否会必然导致第三道数字鸿沟)))数字化时代的知识沟?
在上一世纪70年代,明尼苏达研究小组所倡导的经典的/知识沟0假设认为,当大众媒介信息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不断增加时,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 S)的人将会比拥有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更快地获取信息(Tichenor,Donohue&Olien,1970)。数十年来,
虽然学术界对知识沟假设已有了广泛支持,但这一假设是否能适用于数字媒体,在数字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接入和使用上的差距是否会导致知识获取上的差距,人们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发展中的我国大陆,迄今互联网的扩散率已接近10%,就网民的绝对数量而言,总数已达1123亿;在不少大中城市,互联网的渗透率则已接近甚至超过3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NIC],2006)。在这一新的数字环境下,考察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对人们知识获取的影响,便具有显著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考虑到数字鸿沟和知识沟研究在美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供借鉴,本研究以美国的一组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试图对数字鸿沟、知识沟和互联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为互联网在我国大陆的扩散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更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前两道数字鸿沟与第三道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寻求将数字鸿沟理论与知识沟理论贯通起来的可能方法与模式,为开辟互联网研究的可能的新方向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
不论是对/数字鸿沟0还是/知识沟0,皆已有大量研究;然而,却几乎没有学者正式将此二者联结起来。大量有关/数字鸿沟0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即接入沟和使用沟;但由于这两道数字鸿沟所带来的对于人们知识获取上的影响,却被学者们忽略了。至于有关知识沟的研究,尽管在此前既有的研究中,媒介或渠道的差异是一个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变量,但就人们对数字技术在接入和使用上的差别所可能导致的知识获取上的差异,却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
/数字鸿沟0这一术语最先出自报纸的新闻报道。1995年美国政府发布/Falling through the Net0的研究报告使这一术语开始流行(Servon, 2002;N TIA,1995)。
传播学者Norris(2001)认为,数字鸿沟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全球鸿沟,指的是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因特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其次是社会鸿沟,其关注的是在每个国家内部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第三是民主鸿沟,强调的是人们在是否使用数字技术参与公共生活方面的差距。
除了这种较为宏观的分类之外,Atte well (2001)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出发,将数字鸿沟分为两个层面。他将电脑和因特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0,将电脑和因特网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二道数字鸿沟0。进一步,van D ijk(2002)指出,接入的概念可以分为四种:(1)由于缺少兴趣、电脑焦虑和新技术缺乏吸引力而导致的基本的数字经验的缺乏,他将其称为/精神接入0(mental access);(2)电脑和网络连接的缺乏,他将其称为/物质接入0 (material access);(3)由于技术界面不够友好、教育和社会支持不足而导致数字技能的缺乏,他将其称为/技能接入0(skills access);(4)使用机会的缺乏以及这些机会的不平等分布,他将其称为/使用接入0(usage access)。
虽然Atte well和van Dijk使用了不同的名称和术语,但他们对数字鸿沟的分类大体上是一致的。van Dijk归纳的头两种接入与第一道数字鸿沟紧密相关,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人们是否在物质层面上接入因特网。后两种接入则直接联系到第二道数字鸿沟,因为技能水平会对用户如何使用因特网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数字鸿沟的概念在传统上被定义为/技术接入拥有者和技术接入缺乏者之间的差距0 (Besser,2004,P.1),大多数数字鸿沟的研究都集中在第一道数字鸿沟,也就是van Dijk指出的第二种接入)))物质接入差距。这一研究群体的中心在于调查有哪些社会因素影响物质接入上存在的鸿沟。如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Di M a ggio 等人(2001)所指出的:数字鸿沟研究的/重心应该放在研究不平等是如何被各种社会因素所影响的,这些社会因素包括政府项目、工业结构和价格政策,等。0因此,经济实力、电信设施和政府决策成为影响第一道数字鸿沟的最为显著的社会因素。
大量研究(Hargittai,1999;Norris,2001; N TIA,1995,1998,1999,2000,2002)证明了经济发展和数字技术接入之间的联系。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The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 A)自从1994年开始就一直在跟踪调查数字鸿沟的问题。虽然它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