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前冲刺刘凤科刑法讲义-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司法考试刘凤科刑法100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第244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款规定:“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D A.将强迫劳动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是国民意志的反映,这是人民民主的当然要求
B.司法机关对强迫劳动行为依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体现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
C.将协助强迫劳动的行为认定为强迫劳动罪的实行犯,是司法公平与公正的体现
D.强迫劳动的犯罪分子没有财产,就不能判处其罚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表现
并处罚金
2.①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刑法修正案,但不包括其作出的立法解释
②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加以补充,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这种立法体例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③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④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文理解释的结论不合理或者产生多种结论,则必须进行论理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B.第①④句正确,第③②句错误
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
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3.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C
A.将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中的“绑架”解释为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的绑架行为,而不包括绑架罪中的绑架行为,属于限制解释
B.将寻衅滋事罪中“公共场所秩序”解释为公共秩序,至少是扩大解释甚至是类推解释
C.将“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解释为包括“一年内因走私被给予一次行政处罚、一次刑事处罚后又走私的”,属于扩张解释
D.将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罪中的“证据”解释为包括证据资料,而不限于狭义的、已经查证属实的、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属于扩大解释
4.乙被违章车撞死,现场留下了肇事车的油漆,目击者记住了违章车辆牌照。
警察找到车主甲时,车主甲已经给该车涂上了其他颜色的油漆,擦掉了车上的血迹,修补了车上的相关痕迹。
甲拒不承认自己驾驶了该车,也不说明谁驾驶了该车。
但警方能够确定该车就是撞死李某的违章车。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C
A.如果能够证明甲成立交通肇事罪,则毁灭犯罪证据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B.甲虽然不成立交通肇事罪,但实施了帮助毁灭证据的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C.由于既不能证明甲交通肇事,也不能证明甲帮助毁灭他人犯罪的证据,故甲无罪D.甲拒不说明谁驾驶违章车的行为不符合“作假证明包庇他人”,故不成立包庇罪
5.A国人甲在B国劫持了该国民航飞机飞往C国,但C国警方未能成功抓住甲。
后来甲进入我国,被抓获归案。
经查实,甲为劫持该航空器,还打死了空警,并在劫机过程中抢劫了包括我国公民在内的多名乘客的财物。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A.本案中,无论甲劫持的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飞机,我国都适用普遍管辖原则,但对抢劫罪适用保护管辖原则
B.对甲定罪量刑的依据是我国刑法以及国际条约
C.甲成立劫持航空器罪与抢劫罪,应当数罪并罚
D.按照我国刑法,对于甲的犯罪行为,不可能判处其死刑
6.①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_____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____核准,执行死刑
③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人,即使实际执行刑期没有达到最低要求,但如果有特殊情况,经____核准,可以不受最低执行刑期的限制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____核准
在上述表述的空格中,应该依次填入:
A.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
7.《刑法》第243条第一款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属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诬告陷害某公司走私普通货物、物品,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成立诬告陷害罪(从重处罚)与滥用职权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C.意图陷害他人,向公安机关告发他人诈骗数额50万元,但经侦查证实,他人实际上盗窃了1万元财物的,不成立诬告陷害罪
D.即使没有第243条第三款的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也不成立犯罪。
这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8.甲出门前发现其点燃的蜡烛可能倾倒,容易引发火灾,但未采取任何防止措施,后来蜡烛倾倒果真引发火灾;在火势蔓延之际,路人乙发现后未报警,看了一会旋即离开火灾
现场。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二人的行为与火灾之间都有因果关系
B.甲成立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的放火罪
C.乙成立不作为方式的放火罪
D.乙不报警的行为与作为方式的放火罪没有等价性,不成立犯罪
9.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虐待家庭成员致其重伤,被害人受强制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告诉
B.使用暴力手段猥亵儿童,致儿童重伤的,成立猥亵儿童罪一罪,从重处罚
C.强奸过程中将阻止者打成重伤的,成立强奸罪与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D.抢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成立抢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10.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路人随即将被害人乙送往医院,但仍然抢救无效死亡。
甲不救助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甲在公交车上与素不相识的乙发生争吵,甲推了乙一掌,乙倒地后因诱发脑溢血、心脏病而死亡。
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杀害儿童后逃离,儿童的父亲乙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救助,导致儿童失血过多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D.甲为取财而潜入李某家,将李某卧室房门反锁。
在甲搬运财物的过程中,李某一直未醒来。
甲将李某锁在房间的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1.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国有公司领导乙等三人经研究决定,私分国有资产300万元,每人获得100万元。
甲国有公司成立私分国有资产罪,乙等三人成立贪污罪共犯
B.监狱长甲要求在押罪犯乙“赞助”看守所100万元办公费,之后将乙予以释放。
甲成立受贿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应当数罪并罚
C.甲为了骗保,申请成立某公司后放火焚烧厂房,并向保险公司索赔了50万元保险金。
甲成立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甲单位的分支机构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分支机构所有的,即使分支机构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也要按照单位犯罪处理
12.①根据刑法理论,____是指客观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图的情形
②根据刑法理论,没有现实的不法侵害而误以为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行为的,叫做____
③根据刑法规定,“____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④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____,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上述空格应该依次填入:
A.偶然防卫-防卫不适时-正当防卫-防卫行为
B.防卫挑拨-防卫不适时-防卫行为-防卫行为
C.偶然防卫-假想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行为
D.偶然防卫-假想防卫-防卫过当-正当防卫
13.甲被乙追杀,在逃跑过程中捡起一块石头扔向身后的乙,把乙砸成重伤,同时把正好从这里经过的丙也砸成重伤。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将乙砸伤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不成立犯罪
B.甲将丙砸伤的行为成立假想防卫,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C.将甲的同一行为认定为既是正当防卫又是假想防卫并不矛盾
D.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的竞合,仅以正当防卫论处
14.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针对不作为的法益侵害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B.针对正在实施杀人的精神病患者,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C.针对抢夺既遂被追赶的犯罪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D.针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15.关于罪过,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任何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在行为时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罪过心理
B.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构成犯罪的所有客观违法事实
C.刑法规定的某些具体犯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D.对相同的客观违法事实,如果过失成立犯罪,那故意一定也成立犯罪
16.下列哪一行为不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A.甲为杀妻,在其食物中投放毒药,明知孩子可能分食食物,而放任孩子被毒死
B.甲为打猎物,不顾可能击中在附近采摘果实的乙,仍然开枪,导致乙被打死的
C.甲因犯罪被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甲掏出匕首刺向乙,致乙心脏被刺而死
D.甲意图杀死乙,得知乙值夜班,即放火烧毁值班室,却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
17.关于犯罪故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误将救灾物资当作银行资金抢劫的,成立“抢劫救灾物资”的加重情形;乙误将军用物资当作普通财物而抢劫的,成立普通抢劫罪,不属于加重情形
B.甲意图盗窃枪支,实际上却盗窃了弹药。
由于甲只有盗窃枪支的故意,所以甲成立盗窃枪支罪(未遂),而过失盗窃弹药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C.甲明知自己的幼女掉人河中,但认为自己没有救助义务而没有实施救助,其女溺亡。
由于甲认识到“幼女掉人河中”的事实,就表明认识到自己负有作为的救助义务,故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虽然违法性认识不属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但如果甲确实不知道其行为违法并使其因此不可能知道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没有犯罪故意
18.经司法机关查明,未成年人甲实施了以下行为:
①14周岁生日当天伤害他人,三天后被害人伤重抢救无效死亡
②14周岁生日当天在他人酒中投入毒药,并将毒酒藏于酒柜中。
次日,甲看到被害人饮用时未作任何表示,被害人毒发身死
③15周岁生日当天绑架李某,使用暴力致使李某死亡,但证据表明,甲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
④16周岁生日当天与乙(15周岁)约定次日凌晨4点钟一起盗窃。
甲窃得300元,乙窃得5000元,两人随后对半分赃
关于甲的上述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行为①中甲不构成犯罪
B.行为②中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行为③中甲既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也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D.行为④中甲成立盗窃罪既遂,数额5300元
19.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在夜间实施暴力意欲强奸妇女,但在实施暴力行为的过程中发现对方是熟人,进而放弃强奸行为的,甲成立强奸罪中止
B.甲潜入银行,打开保险柜后发现里面只有300元,甲拿走钱后逃离现场。
尽管甲取得了300元,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其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
C.甲打算窃取现金,但发现有宝石,而只窃取宝石、不窃取现金。
针对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针对珠宝,甲成立犯罪既遂
D.甲在杀李某的过程中,由于警察的到来而逃走,当晚甲经过思想斗争,打消了继续杀李某的念头。
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20.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为抢劫财物而故意杀乙,虽然甲取得了财物,但被害人仅有轻微伤。
甲成立抢劫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想象竞合犯
B.甲为勒索钱财绑架乙,由于不堪乙的谩骂,遂杀害乙,但乙被及时赶到的警察予以解救。
甲成立绑架罪,适用“绑架杀害被绑架人”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的规定C.甲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乘客的财物,无论是否抢到他人财物,都应当以加重情节的既遂论处
D.甲实施欺骗行为,意图诈骗他人财物100万元,但仅仅骗取了5000元。
甲成立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未遂)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既遂),属于想象竞合
21.甲(男,20周岁)、乙(男,15周岁)、丙(男,13周岁)三人共谋强奸丁女。
在乙、丙二人实施了奸淫行为之后,甲觉得丁女很可怜,遂放弃实施奸淫行为,并将丁女送回家中。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乙、丙三人构成强奸罪的共犯,甲、乙不构成强奸罪的间接正犯
B.甲、乙二人构成强奸罪,但丙不满14周岁,故不构成强奸罪
C.对甲、乙二人都应当适用轮奸的法定刑,并按照既遂原则处罚
D.甲主动放弃了奸淫行为,属于共犯脱离的情形,成立强奸罪中止
22.一般公民甲唆使15周岁的警察乙刑讯逼供犯罪嫌疑人,乙因而对犯罪嫌疑人赵某刑讯逼供。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果认为教唆犯和间接正犯的区别在于被指使者是否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则甲不成立教唆犯
B.刑讯逼供罪属于真正的身份犯,要求实行犯必须具有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故甲不
成立刑讯逼供罪的实行犯,但成立间接正犯
C.如果教唆犯中教唆对象只要具有事实上的责任能力即可,则乙是刑讯逼供罪的实行犯,甲是刑讯逼供罪的教唆犯
D.根据选项C的观点,甲的行为属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23.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丙欠甲的债,甲对乙说“你去问丙是否还债,如果不还债,我就关押他的妻子。
”乙明知丙会立即还债,但仍然对甲说“丙不还债”,于是,甲关押了丙的妻子。
甲是非法拘禁罪的直接正犯,乙是非法拘禁罪的教唆犯
B.甲教唆乙说:“丙是坏人,你将这个毒药递给他喝。
”乙却听成了“丙是病人,你将这个土药递给他喝”,于是将毒药递给丙,丙喝下毒药后死亡,但乙没有杀人故意。
尽管乙不存在杀人故意,但甲仍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C.甲为考验帮会新人乙是否警察,故意将一把没有装上子弹的手枪交给乙,指示乙当场开枪杀害丙,乙接受教唆开枪射击,因没有子弹而未能致丙死亡。
甲的行为属于未遂犯的教唆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D.甲教唆乙去马路边抢劫,而乙接受教唆后入户抢劫2000元。
甲、乙虽然成立抢劫罪的共犯,但甲只对抢劫2000元承担责任,而对“入户抢劫”这一加重情节不承担刑事责任E.医生甲意图杀死患者丙,将毒药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后来发现是毒药,但仍然注射了该毒药。
客观上甲的行为引起了乙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意思,属于教唆行为;主观上甲间接正犯的故意又符合教唆犯的故意,故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24.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为了让盗窃后被丙追赶的乙逃跑,使用暴力阻止丙追赶,致使乙逃脱的,甲成立盗窃罪的共犯
B.甲男明知乙女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甲成立破坏军婚罪,乙成立重婚罪,二者具有共犯关系
C.甲让乙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甲成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实行犯D.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甲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共犯
25.关于集团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对集团成员所实施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B.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指示其成员实施诈骗行为,该集团成员在实施诈骗行为的过程中转化为抢劫的,首要分子不应对其成员的行为承担责任
C.参与实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行为,被执行拘役之后又犯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而且不得缓刑,也不得假释
D.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不要求一定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纵容,但国家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则成立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26.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在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犯罪率较低的时期应侧重特殊预防,在社会治安形势恶化、
犯罪率较高的时期应侧重一般预防
B.因上网诱发犯罪而被判处管制的未成年人,可以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内进入网吧等特定场所,并实行社区矫正
C.尽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属于剥夺人身自由,但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2日折抵刑期1日
D.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27.甲(生于1936年4月5日)指使乙(女,生于1992年4月4日)在2010年4月6日毒杀被害人丙。
次年案发,于2011年5月6日进入侦查阶段,在羁押过程中乙自然流产。
后因证据不足,甲、乙二人被释放,但半年后发现新的证据,对甲、乙提起公诉。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对甲应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中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B.甲既没有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也没有从重处罚情节
C.即使乙在起诉、审判期间没有怀孕,但对乙也不能判处死刑
D.如果甲、乙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并符合缓刑实质条件的,对甲、乙应当宣告缓刑
28.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根据其死缓期间的表现等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决定限制减刑
B.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的,在徒刑执行期间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起2年内都不能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C.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合法所有而且没有用于犯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财产,但不得少于违法所得数额
D.执行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29.①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是从判决____起起算;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起计算
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____起计算;假释考验期限,从____起计算
③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____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____起计算
④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____起计算;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____起五年内再犯故意犯罪的,可能成立累犯
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第①句均应当填“执行之日”
B.第②句均应当填“假释之日”
C.第③句均应当填“确定之日”
D.第④句均应当填“期满之日”
30.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关系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交通肇事后,乘车人乙指使甲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甲、乙均成立交通肇事罪
B.甲白天将货车停在路边,乙驾车飞速驶来,撞到货车尾部,乙当场死亡,甲随之逃离现场。
因甲逃跑的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甲不成立交通肇事罪C.甲交通肇事将乙撞死、将丙撞成重伤,甲误以为乙、丙已经死亡,遂将“尸体”沉入江中,结果导致丙溺水而亡。
甲成立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D.甲知道自己喝了一定量的酒,事实上又达到了醉酒状态,并驾驶机动车的,就能认定甲具有醉酒驾驶的故意;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成立交通肇事罪
31.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A.甲明知是乙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而直接向乙非法收购,数额较大的
B.甲未经依法批准,也没补缴关税,将境外为灾区捐赠的物质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C.甲误将珍贵文物当作贵重金属而走私入境的
D.甲走私珍稀植物及其珍稀植物制品的
32.关于货币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将大量1967年制造的面值1分的硬币,改变为具有收藏价值的1961年制造的面值1分的硬币的,成立变造货币罪
B.将假币捐赠给红十字会的,属于赠予行为,不成立使用假币罪
C.将假币交给不知情的人去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成立使用假币罪的间接正犯
D.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在商场购物的,成立诈骗罪,不成立使用假币罪
33.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用于赌博的,成立骗取贷款罪,不成立贷款诈骗罪
B.甲使用其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财物的,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C.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一罪,从重处罚
D.银行工作人员甲明知李某贷款诈骗而发放贷款的,成立违法放贷款罪与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
34.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误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所得当作其集资诈骗所得,而为其掩饰来源和性质的,成立洗钱罪
B.甲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当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C.甲谎称购买铝锭,与乙厂签订购销合同,约定货到付款。
货到后,甲给乙厂出具空头支票一张,随后连夜将铝锭运走。
甲成立票据诈骗罪
D.甲用伪造的信用卡私下质押担保,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不成立信用卡诈骗罪,但成立诈骗罪
35.甲是乙公司分厂厂长。
乙公司购买一辆汽车交给甲使用,同时办理了车险(乙公司为投保人和受益人)。
后来,因分厂欠债,该车被某单位开走。
甲向乙公司谎称该车被盗,乙公司遂向保险公司理赔,获取保险金20万元。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