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43卷第1期 能源技术与管理
Vol. 43 No.1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139 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8.01.052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例研究
吴璐瑶A徐景德2
(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华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处,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为了识别与分析某化工企业多孔硝酸铵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职 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按照职业卫生规范要求,对某化工企业多孔硝酸铵技术改造
项目进行调查和检测,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该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
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NH3、NO、NO2、Cl)、噪声等。
粉尘质量浓度测试点都符
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化学毒物测试点都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
度总合格率为87.5%。
该项目属于职业危害严重项目,其职业危害控制效果符合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粉尘质量浓度;职业危害;控制效果;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TQ02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43(2018)01-0139蛳02
1化工企业职业危害评价理论和方法
1.1评价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 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 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作为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以GB5083- 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 程防护措施规范》、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 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作为评价的技 术规范及标准[1]。
1.2评价内容与范围
该化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式反应器加压中和 硝铵生产工艺技术,改造老系统传统的常压中和 法硝铵生产工艺,改造建设完成了 1套20万t/a 硝酸铵生产装置,并投人试运行。
该项目主要进 行多孔硝酸铵技术改造,主要包括3套生产装置:27万t/a稀硝酸生产装置、20万t/a多孔硝铵生产 装置和400 t/d硝酸生产装置。
评价范围是该公司多孔硝酸铵技术改造项目 正常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 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健康 监护等。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 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 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 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2]。
1.3评价方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 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对该化工企业多孔硝酸 铵技术改造项目开展了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 法、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等方法进行职业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2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2.1多孔硝酸铵生产工艺
在多孔硝酸铵生产中,将液氨导人液氨蒸发 器和氨空气冷却器,排出少量油与水的混合物之 后,再导人氨排液蒸发器,蒸发后气氨返回氨储 罐,进人氨预热器,与工艺气体换热加热至120°C 后进人管式反应器,和自界外进人的硝酸进行中 和反应,生成质量分数约78%的硝酸铵溶液,然 后与来自干燥洗涤液泵的硝酸铵溶液混合后,进 人硝酸铵初蒸发器受槽被浓缩至96%的硝酸铵 溶液,96%硝酸铵溶液自再熔槽底部出料至硝酸 铵输送泵,由泵送到塔顶受槽,在塔顶受槽加人少 量氨调节pH值,同时加人主要成分为磺酸盐的 添加剂,在搅拌作用下,硝酸铵溶液进人造粒喷 头,并与上升的空气逆流接触冷却,硝酸铵颗粒落 人漏斗后至塔底输送皮带转送至干燥筒,干燥后,
140吴璐瑶,等化工企业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例研究2018年2月Feb., 2018
经皮带进人斗式提升机。
2.2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对生产工艺及设备 的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 害因素为:化学毒物包括NO3、NO、NO2、C l以及粉 尘、噪声等。
2.3检测结果
2.3.1化学毒物检测结果
该改造项目工作场所存在N〇3、NO、N〇2、Cl 4种化学毒物,共设有32个检测点,其中各岗位 化学毒物的8 h时间加权平均质量浓度C™A、短 时间接触质量浓度C s t e l、最大超限倍数和质量浓 度最大值均未超过GBZ2.1-2007中对相关化学毒 物的限值标准要求。
化学毒物中NH3和C l的检测 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NH3的C t w A、C s t E L检测结果
检测岗位C twa检测结果接触C s t EL检测结果
C t w a值
/(mg/m3)
判定
检测点时间
/min
C sT E L值
/(mg/m3)
判定
巡岗点11018.6合格
巡岗点2108.9合格
巡岗点3108.5合格
—■层巡岗3.1合格巡岗点41011.7合格
巡岗点51018.9合格
巡岗点 61013.8合格
一层巡岗室420 2.3合格
顶层巡岗
巡岗点71018.5合格8.6合格巡岗点 81016.3合格
顶层巡岗室46011.9合格
注:C sjel为短时间接触的质量浓度;C™为8 h加权平均质量浓度。
表2氯的C m a c、MAC检测结果
接触时间
/min
检测结果
检测岗位检测点CM A C
/(mg/m3)
MAC
/(mg/m3)
判定
循环加氯间100.61
合格
水岗位操作室460<21
注:C m a c为检测最高质量浓度;MAC为最高允许质量浓度。
2.3.2 粉尘检测结果
该改造项目工作场所共设有2个粉尘质量浓 度检测点,结果显示包装岗位粉尘的8 h时间加 权平均质量浓度C T W A和最大超限倍数均未超出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一化学有害因素》中粉尘的限值标准要求。
粉 尘检测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C™A检测结果和粉尘的超限倍数检测结果
接触
时间
/min
C twa检测结果粉尘检测结果
检测
岗位CT W A值伞丨
/(mg/m3)判定
检测
最大值
/(mg/m3)
超限
倍数
判定
检测点
包装
岗位
360
120
3.5 合格
4.6
1.4
0.6
0.2
合格
合格
包装间
休息室
注:C™为8 h加权平均质量浓度。
2.3.3 噪声检测结果
共对噪声工作场所16个检测点进行检测,其 中除20万t/a多孔硝酸铵一层巡岗岗位噪声8 h 等效声级和巡岗点单点噪声强度超标外,其他岗 位噪声8 h等效声级和单点噪声强度均未超出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一物理有害因素》中噪声的限值标准要求。
噪 声检测情况如表4所示。
表4噪声检测情况
检测岗位检测点接触时间检测最大值工作点单点限值8h等效国家标准接触
判定/min/dB(A)标准/dB(A)声级/dB(A)限值/dB(A)
巡岗点 11089.6100
巡岗点210101.2100
巡岗点31085.4100单点限值和—层巡岗巡岗点410101.710077.3858 h等效声级巡岗点 51086.2100不合格
巡岗点 61083.4100
—层巡岗室42068.275
巡岗室71084.5100
顶层巡岗巡岗室81084.710076.885合格顶层巡岗室46072.275
中控岗位控制室48069.27068.985合格加氯间1083.4100
循环水岗位循环水栗1084.210072.285合格操作室46068.875
包装岗位包装间
休息室
360
120
84.4
73.4
100
75
82.285合格
(下转第170页)
170
系统把相应的地质图纸进行矢量化处理,构建出 数字化的图纸信息数据库。
在进行图纸信息数据 库的构建时,要先明确体系的各种参数,确定各个 节点间的具体关联性,这样便保证了后续G IS 测 量工作获取的数据信息更加可靠与准确。
然后,利 用T 状图之中交叉的部分,对矢量图中包含的线 进行进一步突出处理,把悬挂线去除,从而得到了 数据信息准确、全面的数字化图形。
4结语
煤矿地质测量中,数字化制图技术所发挥的
作用非常重要。
利用数字化制图技术,能够有效改 善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准确性,高效完成地质测 量工作,进一步改善地质测量工作整体水平,不断 促进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发展。
2018年第43卷第1期
Vol.43 eto.1
[参考文献]
[1] 白喜梅.论数字化制图在煤矿地质勘测中的应用[J ].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42(4): 171-173.
[2] 姜连军,郭磊.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
的发展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10): 88.
[3] 蔡晓,谢晓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
应用分析探讨[J ].科技展望,2017( 16): 153.
[4] 江振,周雅雯.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5):
78-79.
[作者简介]
刘兵(1974-),男,工程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测绘工 程专业,主要从事矿山测量工作。
[收稿日期:2017-08-23]
能源技术与管理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上接第140页)3结论
(1) 该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粉 尘、化学毒物(^^、购、而2、如、噪声等。
2个粉 尘质量浓度检测点检测的数值都符合国家职业接 触限值要求,表明该项目采取的粉尘防护设施达 到防护效果;化学毒物共有NH 3、NO 、NO 2、C 1 4种, 设有32个检测点,所有检测点的化学毒物质量浓 度均达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表明该项目采 取的防毒设施达到防护效果;16个噪声检测点中 只有2个检测点未达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总合格率为87.5%。
(2) 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职业 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个 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 业卫生管理档案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标准的要求。
(3) 该项目虽有个别岗位噪声超出国家卫生 标准限值,但操作人员正确佩戴企业配发的合格 的3M 1110耳塞,可使其接触噪声强度降低到 GBZ 2.2-2007标准中规定的限值以内。
该项目职 业危害控制效果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的要求。
(4) 通过对化工企业该改造项目的职业危害
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的注意事项和建 议是:继续加强与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加强职业卫
生与职业病防治宣传,增强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
识,已投产项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 检测,每3 a 至少进行1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若 维修人员需要到密闭空间进行维修操作,则应按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登记、佩戴符合要求的 防护用品、并专人监护;加强接触有毒物质工作人 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督 促其在进行操作或巡岗时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
品,加强对接触噪声强度80 dB (A )以上作业人员 降噪耳塞佩戴情况的监督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在
操作及巡岗时,都能正确佩戴合格有效的防护用
品。
[参考文献][1 ]梁俊,范灵凯.某双氟化工有限公司仓库工程职业病
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16( 3):
305-307.
[2]邢亚飞,常志强,杜文霞,等.某采油厂联合站职业病 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8(1): 28-30.
[作者简介]
吴璐瑶(1993-),女,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 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
[收稿日期: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