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23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三年级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共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本。
汉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加强交流合作、增进文化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枢纽。
传承中华文化,汉字是根本,是基础,汉字教育任重道远。
汉字自身就是一座文化宝藏。
离开汉字,中华文化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殷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从殷墟甲骨文算起,历经周、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或铸刻,或书写,或印刷,或数字化,无论是哪种形式,汉字始终是记录汉语而形成浩瀚中华典籍的文化符号。
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及草书,尽管汉字形体在不断变化,其形式有繁简之分,但汉字的内在系统始终保持稳定,其构形的原理和使用的规则古今基本相通。
所以,我们能通过解读甲骨文、金文、篆书等而理解古代文献。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就源自于这些丰厚的历史及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资源。
汉字作为记录文化典籍的工具,是一种了不起的载体,它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创的文字,也是最长寿的文字,也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并在信息时代依然勃发生机。
世界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是具有中华民族形式的、适合汉语书写的并兼容形、音、义一体的表意文字系统,它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蕴藏在文字里,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富含底蕴的文化史。
汉字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其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笔画与部首,其中的点、横、竖、撇、捺、提、折、钩释放了汉字之源,传递了汉字之理,展示了汉字之美,这些构成汉字的笔画与部首,就是中华基因的密码。
汉字是单音节,一个一个小方块,其涵义精微,信息量大,所以有限的单音字可以组成无数的词语,比如画、图画、图画书等。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是有部件的,字形和字义之间是有关联的。
细而言之,从外部形式看,汉字最明显的特点是方块形体,其笔画有条不紊地分布在一个平面的方字格里。
从内部结构看,汉字构形是有规律的,形、音、义之间有特定关系。
特别是古汉字,具有因义赋形、见形知义的特点。
从汉字数量看,字种字量多,形体结构复杂。
每个笔画与部件涉及多种排列方式,从而造成汉字数量繁丰、字形繁多的特点。
从汉字发展看,汉字具有超时空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能识别同一个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含义。
由于汉字结构及超时空性的表意功能,它使得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
它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入口,汉字备受瞩目。
(摘编自任翔《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材料二:
说普通话四海同音,写规范字九州一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大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民族间、地区间交流,促进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信息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规范汉字是天南海北传递信息的重要基础。
进一步说,汉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思想,规范使用汉字、领略汉字之美,既是维护文化根脉、培养文化认同的题中之义,也是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之举。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较好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
也要看到,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必须加以规范整治。
工作生活中目之所见、眼之所及,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和审美。
要对图书、报纸、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各类文字载体进行清查,要求行政部门引导有关单位及时清理替换粗制滥造、拙劣夸张、观感不佳的字体,正是为了把好关口,让印刷在千万册书籍上、展示在亿万人民屏幕上的文字规范美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汉字文化氛围。
要求引导字库生产企业创作更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规范、美观的字库字体产品,为当下拓展汉字字体边界创造空间。
必须看到,从魏碑到唐楷,从二王到颜柳,先辈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展现了汉字的多样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但字体的推陈出新,不能自出机杼、另起炉灶,而要取法先人、博采众长,在符合汉字固有间架结构和中国美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
文化自信,要从文字自信做起。
顺应时代浪潮,让富有时代感的汉字焕发光彩,让卖丑搞怪的表达失去存身之所,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从业者携手努力,推动承载中国智慧的方块汉字历久弥新、走向未来。
(摘编自郑因《以规范汉字承载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促进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不断繁荣。
B.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殷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C.规范使用汉字就能维护文化根脉、培养文化认同、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D.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汉字使用中卖丑搞怪现象层出不穷,必须加以规范整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记录的丰厚的历史及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资源,给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
B.汉字是最长寿的文字,因表意文字优于拼音文字,每个汉字是一部富含底蕴的文化史。
C.汉字结构及超时空性的表意功能,让“十里不同音”的人们以较经济的方式完成沟通。
D.对于规范汉字,国家、企业、从业者都要积极参与,而且要辩证对待,不拒绝个性化。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所说的“规范汉字”相关叙述的一项是(3 分)
A.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B.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李斯等人以秦系大篆为基础,参考古文字,整理出了法定的标准性字体——小篆,在全国颁行。
C.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科研和办公,要整理一套标准化的文字系统,才便于实现计算机的存储、转换、检索等信息处理过程。
D.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化、标准化,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社会用字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 分)4
5.“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请根据材料一的论述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
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
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里吃,捧上碗到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
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
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干咱们这营生的,一辈子就是走,”老瞎子说,“累不?”
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师父最讨厌他说累。
“我师父才冤呢。
就是你师爷,才冤呢,东奔西走—辈子,到了没弹够一千根琴弦。
”
“你那三弦子弹得还差着远呢。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
”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
我都听过八百遍了。
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
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
”
“你不信?”
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说:“干嘛非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呢?”
“那是药引子。
机灵鬼儿,吃药得有药引子!”
“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断了的才成。
”
小瞎子不敢吱声了,听出师父又要动气。
每回都是这样,师父容不得对这件事有怀疑。
老瞎子也没再作声,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搭在膝盖上,两颗骨头一样的眼珠对着苍天,像是一根一根地回忆着那些弹断的琴弦。
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
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尽力地弹断的才成。
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
老瞎子知道自己又没什么能要命的病,活过这个夏天一点不成问题。
“我比我师父可运气多了,”他说,“我师父到了没能睁开眼睛看一回。
”
“咳!我知道这地方是哪儿了!”小瞎子忽然喊起来。
老瞎子不理他,心想,也许不该再带他到野羊坳来。
可是野羊坳是个大村子,年年在这儿生意都好,能说上半个多月。
老瞎子恨不能立刻弹断最后几根琴弦。
一天早起来小瞎子病了。
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捡柴,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心里总在说:“值得,当然值得。
”要是不这么反反复复对自己说,身上的力气似乎就全要垮掉。
“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
“要不怎么着?就这么死了去?”“再说就只剩下最后几根了。
”后面三句都是理由。
老瞎子又冷静下来,天天晚上还到野羊坳去说书。
就是这天晚上,老瞎子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
两根弦一齐断了。
老瞎子把那两根弦卸下来,放在手里揉搓了一会儿,然后把它们并到另外的九百九十八根中去,绑成一捆。
“明天就走?”
“天一亮就动身。
”
小瞎子心里一阵发凉。
老瞎子开始剥琴槽上的蛇皮。
“可我的病还没好利索,”小瞎子小声叨咕。
“噢,我想过了,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来。
”
他想起这药方放进琴槽时,自己才二十岁,便觉得浑身上下都好像冷。
小瞎子也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
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
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
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
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问消失干净。
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的曲子。
老瞎子的心弦断了。
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
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
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
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
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
”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
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
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
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
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
终于小瞎子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
“哪怕就看一回。
”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
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
”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
”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
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自史铁生小说集《命若琴弦》,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雨坎坷的岁月,难以阻挡“瞎子”师徒为看见世界的决心,他们坚持着用心弹琴。
B.老瞎子的师父知道药方是一张白纸,但为了给老瞎子拉紧生命的琴弦,对他说了谎话。
C.老瞎子最后发现那五十年的生命之弦白弹了,五十年的汗水和琴声成了白纸和虚无。
D.“瞎子”师徒饱受艰辛,根据自己所知猜测着无穷未知,以自己的情感勾画出世界。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铁生在小说的开头渲染了一个悲凉和苦痛的生存画面,“瞎子”抱琴四处说书为生,凄惨漂泊钻进人心,悲苦难言。
B.小说首尾照应,结尾处八句与开篇完全相同,作者说“回到开始”,回到文章的起始位置,旨在引导读者重温“瞎子”师徒说书的故事。
C.文章是象征主义的佳作。
弹琴与生存,琴弦与命运,赶路与追寻构成对应关系,老、小瞎子与生命欲望四溢也通过象征对应起来了。
D.小说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朴素的语言塑造了三代瞎子的人物形象,他们彼此独立却又融为一体,小瞎子是完整的青年瞎子形象,又是老瞎子年轻时的形象。
8.根据文本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命若琴弦”的理解。
(6 分)
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充满了“生命的悲怆”和“生命的诗意”,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 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
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
..第一,又七年成进士。
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马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杨镐
四路丧师,京师大震。
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
超擢
..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
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未几,熹宗即位。
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
既而以疾归。
辽阳破,召起之。
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帝善其言。
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
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
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光启
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
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
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
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
度表》一卷。
是冬十月辛丑朔
...日食,复上测候四说。
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寻加太子太保,造文渊阁。
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
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
明年十月卒,赠.
少保
..。
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内之。
乃谥光启文定。
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
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
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
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大指率以退为进,曰:“此先子‘勇退’遗教。
”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
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咸所究治。
(节选自《明史·徐光启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B.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C.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D.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试,明清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超擢,破格提升官职。
“擢”“陟”“升”指升官,“谪”“左迁”指降职,“兼”“领”表兼任。
C.辛丑朔,古代纪日方法有多种,干支月相兼用法就是其中一种,“辛丑”指辛丑日,“朔”指初一。
D.赠少保,特加封少保官职。
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少保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光启博学强识。
曾跟从西洋人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
继而遍习兵机等其他书籍。
B.徐光启致力科学。
他负责编写的《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中,有关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C.徐光启胸怀大志。
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光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D.徐光启文武全才。
一生致力于有用的学问,完全拒绝各种不良的嗜好,在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方面都有探求研究。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内之。
(4 分)
(2)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4 分)
14.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三处直接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典型事例。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 题。
江上
(唐)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5.下列对本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点明作者此时远离故园,漂泊异乡。
B.颔联“木叶”描写秋风中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凸显了环境的萧瑟。
C.尾联直抒胸臆,尽显动荡局势之下诗人拳拳的报国之心和不悔之志。
D.本诗意境凄楚悲凉,但呈现了诗人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
16.《冷斋夜话》云:“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杜甫《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其恢宏的气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3)杜牧《阿房宫赋》中表达秦国掠取珍宝时搜刮得干净,耗费起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4)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抒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物,更不能再见到什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红楼梦》里面写的荣宁二府,其光景气象则如书中冷子兴所介绍的,“如今生齿日繁,安富尊荣者尽多,________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们看,贾敬谋虚逐妄,贾赦恣意享乐,贾珍、贾琏、贾蓉等纨裤子弟,沉溺酒色,邢夫人、赵姨娘等阴怀嫉恨。
贾政似乎是个“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的人物,但头脑古板,空疏,教条,迂阔无能。
他除了板着面孔训斥宝玉甚至大加笞挞之外,对贾府江河日下的局面________。
偌大的贾府,显得最有才干、最有心眼的是王熙凤;但她损人利己,多行不义,只能给家庭的衰败添加________。
小说后半部,贾府入不敷出的情况日益严重,经济上陷入危机,家庭内部的纠纷________,外部世界对他的冲击也越来越厉害。
“甄家犯罪,抄没家私”,给贾家一个预报。
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有人就认为,《红楼梦》与宇宙相通,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
你对《红楼梦》怎么研究都行。
(),它的规律性和非规律性,它的圆满和缺憾。
上帝造出来的世界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它十分博大,这不是上帝之病,而是上帝之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运筹谋画一筹莫展催化剂愈演愈烈
B.运筹帷幄愁眉不展催化剂变本加厉
C.运筹谋画愁眉不展导火索愈演愈烈
D.运筹帷幄一筹莫展导火索变本加厉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结局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B.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的结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C.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的结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D.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结局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
B.因为《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C.因为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D.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2 小题,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