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安三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 9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 分/题,15 题,共计 45 分。


1. 周朝的宗法分封制,使得国王与诸侯之间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

据此可知,周代宗法分封制
A. 催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了血缘政治形成
C. 发展了国家治理模式
D. 形成了大一统新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西周以宗法分封制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故C正确;周代没有君主专制,排除A项;血缘政治已经形成,排除B项;周代没有大一统,排除D项。

2.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

据此可知当时
A.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 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中的农业记载认为深耕之后的土地平整、锄草有助于农业发展,这种理念较为先进,故B 正确;A 错在“开始”,排除;题干未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 C;题干记载内容是关于精耕细作的,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 D。

【点睛】
3. 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这说明董仲舒
A. 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 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 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 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可知,材料体现了重视民意的以民为本思想,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与礼乐制度、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进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 北宋初年,市舶司的长官多由知州兼任。

1080年,改设提举市舶司,其职责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南宋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保护措施。

这可以说明
A. 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
B. 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
C. 两宋统治者外交观念的变化
D.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北宋时期设置专门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到南宋又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保护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对对外贸易的重视,说明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海外贸易的奖励,故B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两宋统治者的外交观念,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故D项排除。

故选A。

5. 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

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

”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
A. 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 宦官职掌裁定权
C. 皇帝专制皇权至上
D丞相制度被废除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内阁的地位、性质与宦官专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A错误;宦官没有裁定权,裁决权属于皇帝,故B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专制皇权至上的产物,故C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与宦官专权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宦官专权的根源出发,即可得出“君主专制”的结论。

6.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

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 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 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 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 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

7.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中期,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人掷出骰子的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

这说明
A. 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
B. 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 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
D. 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并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有所增加,才会出现材料中提及的现象,故可以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的管理。

B正确;担任官职的机会较大,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公民可以广泛的参与国家管理,并不是显示其弊端,C错误;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时期,D错误。

故选B。

8.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
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

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

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 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 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 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 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代表了各阶层,而罗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雅典是直接行使司法权,故C 项正确;A 项指罗马,排除;从材料来看,二者主体不一,雅典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排除B 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D 项。

9. 有学者说:“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发达,是它能够深刻影响后世法律的直接原因。

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抑或程序方面都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

”决定罗马法具有这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 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 其以维护平民利益为根本
C. 罗马强调法律的公正性
D. 后世国家基本沿袭罗马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抑或程序方面都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结合所学可知,根本原因,不外乎罗马社会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达而又存在着普遍的商品经济的社会,因而使得它的法律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故选A ;罗马法实质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 ;C 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 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排除。

10. 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

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 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 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最大最好的麦穗”“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强调理性认识“爱情”,主张理性地认识自我,B项正确。

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

题干强调理性认识“爱情”,认识自我,与“美德”不符,排除C。

题干没有体现否认权威的信息,而是强调理性认识“爱情”,认识自我,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1. 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

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
A. 政党之间矛盾激烈
B. 代议制度有待发展
C. 经济发展不合时宜
D. 宪政意识尚未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政党数量不多,且容易控制,权力不大,这是代议制发展不完善的表现,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党政矛盾,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故C选项错误;德意志建立君主立宪制时宪政意识出现,故D选项错误。

12.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 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答案】C
【解析】
据材料“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可知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故C项正确。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故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工人的联合斗争,故B项错误。

马克思主义诞生
于1848年,故排除D项。

点睛:对于“变化”类的题目,要注意找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不同。

该题的变化在于认识由“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到“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表明由“支持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认知的变化,表明工人的地位的上升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13.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
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 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 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 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工资和地租跌价,……工业利润增多”可得出,依靠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经济实力不断下降,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社会转型,C项正确;材料与各地的联系及世界市场无关,排除A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商业革命,故排除D项。

14. 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

这一现象说明
A. 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
B. 工业化推动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C. 钟表普及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D. 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生活近代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

这说明工业革命影响到了人们生活,即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生活质量的提高,故C错误;材料说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不是民主政治发展,故D错误。

15.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位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更可以改造自身社会,从而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形成发展,故C正确;A.与文艺复兴相关,排除;B是孟德斯鸠主张、D是卢梭的主张,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共 4 小题,合计 55 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混合政体思想起源于古希腊。

柏拉图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而这三种政体的变态政体分别是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

柏拉图向往哲学王一人之治的君主政体。

但他也深知,此种政体难求,故极力提倡混合政体学说。

其混合政体学说就是吸收三种正常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而构成的政体,君主、贵族和平民相互制约,从而君主政体的统一、贵族政体的智慧和民主政体的自由在一个政体中得以体现。

混合政体理论是古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体理论,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深远。

近代英国也是以混合政体理论作为建构国家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雷安军《制衡分权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材料二 1776 年北美独立,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

因为混合政体理论必须具有阶级基础, 而北美人民并不承认任何贵族。

一时间,北美各州转向了分权理论,纷纷按照分权理论来改造殖民地政府。

分权理论强调将国家的权力严格分开,赋予不同的部门,由此达到制约权力的目的。

然而,随着独立的获得,那些为了革命的目的曾与激进力量结盟的美国领袖们又转回到古老的均衡政府思想上来了,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将之嫁接在美国宪政思想的新基础上,提供了一个新的、独一无二的权力分立与制约平衡的美国式的结合。

——摘编自【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等(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混合政体思想在古希腊产生历史背景,并说明近代英国“以混合政体理论建构国家制度”表现。

(2)指出北美独立初期,北美各州抛弃混合政体理论的原因,并概括说明混合政体理论与近代分权与制衡理论的区别。

【答案】(1)历史背景:古希腊城邦林立,政体复杂多样,这为政治思想家们思考政体
问题提供了丰富材料;雅典民主弊端凸显,人们对现实政治失望,渴望通过改造政体来挽救城邦;古希腊哲学方面的自我反思。

表现:英王代表了君主因素,上议院代表了贵族因素,下议院代表了平民因素,这三种因素相互制约、平衡。

(2)原因:混合政体理论所依赖的阶级基础在近代北美社会不存在;北美人民痛恨英国并进而痛恨英国的政体理论;启蒙思想的传播。

区别:混合政体主要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分权制衡主要体现在国家权力的不同部门之间,如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

【解析】
【详解】(1)历史背景:根据“柏拉图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而这三种政体的变态政体分别是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可从古希腊的城邦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哲学家的思考等方面概括。

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可从英国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的混合体的角度概括。

再结合所学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的角度概括。

(2)原因:根据“因为混合政体理论必须具有阶级基础, 而北美人民并不承认任何贵族”得出混合政体理论所依赖的阶级基础在近代北美社会不存在、北美人民痛恨英国并进而痛恨英国的政体理论;启蒙思想的传播。

区别:根据材料可得出混合政体主要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制衡;根据“分权理论强调将国家的权力严格分开,赋予不同的部门,由此达到制约权力的目的”得出分权制衡主要体现在国家权力的不同部门之间,如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

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

多载运利润高而负重轻的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

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

海运手段下,涉及唐境内的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

唐后期发展起来后的江淮八道经济强大,江淮地区几乎是有能力独力担当国家财赋重担。

南方长江流域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材料二 179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

19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等国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
备。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

为了解决
资金的匮乏,美国各级政府努力维持国际财政信誉,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机构和信息
中心。

1908年美国吸收的外资达到64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
工厂和采矿等部门。

19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法》,
为外来移民提供保障。

1860—1900年,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1400余万,为美国
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摘编自廖君湘《对外开放与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的经济起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唐朝
对外开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简析其获得
成功的原因。

【答案】(1)变化: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以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为主;后期西
北丝路衰落,以海路交通为主。

影响: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吸收外来
文明成果,促进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后世的对
外开放提供了借鉴。

(2)特点:领域广,涉及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具有阶段性,6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原因:政府进行系统规划;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英国等欧洲国家解
除封锁;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

诸条道
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的信息可知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
以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为主;依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
以海路交通为主”的信息可知后期西北丝路衰落,以海路交通为主。

影响:依据材料
一“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的信息可知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
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依据材料一“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
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的信息可知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促进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依据材料一“南方长江流域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的信息可知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并结合所学可知其他的答案,
如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

(2)特点:依据材料二“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的信息可知领域广,涉及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依据材料二“1860—1900年,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1400余万,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信息可知具有阶段性,6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依据材料二“1908年美国吸收的外资达到64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工厂和采矿等部门”“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信息可知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原因:依据材料二“179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的信息可知政府进行系统规划;依据材料二“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的信息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依据材料二“19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等国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的信息可知英国等欧洲国家解除封锁;结合所学可知还有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及尊严是十分崇尚的。

儒家重视人的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可谓知矣。

”孔子自己也坚守“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事放在首位。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

孔子之后,儒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家学者都十分强调人事。

儒家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

——摘编自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
(1937—1945)》材料二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道明会的萨伏那罗(1452~1498年),就有感于当时日益浮华败坏的世俗生活,而开始在佛罗伦萨宣讲,反对人文主义的风潮,提倡苦行、禁欲的生活,轻视尘世的价值,并曾率领狂热的信徒焚烧佛罗伦萨纤巧的艺术精品,最后因反对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而被杀。

而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初期,由于马丁·路德过分强调“因信称义”的观点,毫不妥协地恢复了对人的罪恶本性的极端强调,认为唯有神的干预才能使人得以赦免。

因此,引起大部分强调精神自由的人文主义者的反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