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协商有关事宜
? 访谈开始前 再次自我 介绍和课题介绍
? 语言使用: ? 自愿原则: ? 保密原则 ? 录音
鼓励使用母语 说明受访者的退出权 保证对其提供信息保密 事先协商
3.1 访谈记录分类:
记录方式
内容型记录 观察型记录 方法型记录 内省型记录
定义
访谈中所说的内容。
所看到的东西,如场地、环境、 衣着、神情。
活动、价值。
在创建编码并进行数 据标注后,研究人员 还需对标注好的编码 建立层级,即编码阶 层/ 编码索引。
4.4 访谈数据的效度验证:
? 研究对象检验法 :将访谈的转写稿 给受访者验证数 据。 Why? 若研究有多位访谈者或研究者,他们之间在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互相验证。
? 三角验证法 : 研究人员 可通过所收的各种数据(访 谈、观察、资料)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 指受控制的群体讨论( controlled group discussion ),研究 者将有共同兴趣或共同特点的人集中访谈讨论,以获得某 一特定问题的信息 (段宏毅, 2009)
? 起源于社会学的群体访谈和历史学中的口述史研究(WWII, R.Merton)
焦点团体访谈的作用:
?1)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2)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 ?3)集体建构知识。
? 适合大范围的调查研究, 或定量研究分析的课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调查者约请若干被调查者, 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情况、 收集资料,通常称为 调查会 。
集体焦点访谈
人员多、想法多、建议也多。
1)规模要适当 注意代表性。
。6-8
人为宜,
2)准备充分。访谈提纲,
围绕主题。
3)避免权威式的主持风格
指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 单独交谈 而获取相关资料 数据的方法。
4.5 访谈数据的分析:
? ? 写备忘录 ? 日记 ? 总结和内容摘要 ? 画图表 ? 与外界交流
总结 摘要
备忘录 日记
图表、与外 界交流
4.6 结论: 建构理论
5.焦点集体访谈
定义&起源:
? 焦点团体访谈 (focused interview/group depth interview)是一种 最常见的集体访谈形式。
1)从访谈者角度对受访理清所谈的内容; 2)帮助访谈者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 3)鼓励受访者继续谈下去。
3)自我暴露 1)以类似的经历或经验回应受访者,赢得对方信任。 2)“去权威”,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
4) 鼓励对方 1) 论说型 2) 评价型
1) 消除受访者的顾虑; 2) 安抚受访者,使受访者避开为难的问题。
访谈的基本概念 访谈准备 访谈实施
访谈数据整理
Page 3
1. 什么是访谈法
1.1 定义:
1. “访”就是探望、寻求,“谈”就是指交谈、询 问。
访谈法,顾名思义,就是调查者通过 交谈的方式 向 被调查者了解情况,获取信息。(陈坚林, 2004)
2. 访谈就是研究者 “寻访”,“访问” 被研究者并 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是研 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 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陈 向明, 2000 )
? 当更需关注语言所表达的实际内容,采用 重点转写 法。
? 访谈结束后应 立即进行转写 ,最大限度确保信息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
4.2访谈数据有效管理:
? 有规律的文件名 对数据进行管理。 应包括如下信息:如研究对象化名、研究地点、
(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的日期或访谈者的名 字。Su-(school)-observation-07/07
4.数据整理与分析
4.1 转写步骤
? 标准化转化 ? 整合 ? 离散 ? 规约化 ? 验证效度 ? 分析构建
4.1 访谈数据的转写:
? 转写软件F4、微软Office等软件 ? 若访谈数目较多(超过 50个)或要求添加行号时,
用以行号为主 对编注。 ? 采用以话轮为主 标注。 ? 正确编号。(刘母月 10/31/2016 ) ? 使用符号(I (interviewer ) ? 集体访谈中,受访者名字可以使用 缩写加以区别
使用的方法,及这些方法对受访者访 谈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访谈者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 年龄、职业、想法、举止态度。
3.2访谈的提问原则:
?1. 易懂,由浅入深 ? 2. 了解受访者真实意图,进入其内心 ? 3. 谨慎处理敏感问题 ? 4. 注意非言语行为
3.2 访谈的提问技巧:
? 熟悉的语言 ? 参照访谈 提纲进行提问,也不强行提纲语言和顺序 ? 自然、主动、随机应变 ? 灵活运用 开放型和封闭型 问题 ? 尽量使用开放型、具体型和清晰型问题 ? 把握访谈 方向和主题焦点,适当调整 ? 敏感性话题 ,采取迂回的方式 ? 性格内向 不善言谈,采用 启发式 ? 提问不带有前提性或倾向性或诱导性或暗示性 ? 可使用绘画、照片 或卡片等辅助。
不宜使用社会科学中一些现成的理论或者 个人经验回应受访者。
不宜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3.7 访谈的结束:
? 察言观色,适机终止。 ? 轻松、自然,不必有借口。 ? 可以“针对……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您接下去还有
什么活动吗?”句式结束访谈。 ? 如需后续访问,询问意见商量下次访谈事宜。 ? 再次许诺自愿和保密原则。 ? 对受访者表示感谢。
1.2 特点:
外语教学研究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陈坚林, 2004)
研究性交谈。 (陈向明,2000) “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言语事件 (Briggs, 1986; Mishler, 1986 )
1.3 类型:
结构性访谈 structured interview 非结构性访谈 non-structured interview 集体访谈 group interview 个别访谈 Individual interview
? 建立基本的数据管理结构, 利于后期数据分析。 数据管理层级结构:母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二
级文件夹。
4.3 访谈数据的编码:
?定义: 研究人员会辨识一些段落,然后将段落与某 概念进行关联,这种关联就是 编码。
?从数据中找到回答研究问题的例证 ?总结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主题 ?并发掘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 ?逐行编码、主题编码、语块编码方式。 ?编码内容 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参与者、背景、
3.4 访谈的倾听:
(不轻易打断;容忍沉默)
一、行为层面的“听”积极关注的听
二、认知层面的“听” 接受、建构的听
三、情感层面“听” 共情的听
3.5访谈的回应:
适宜 类型
不宜 类型
1)认可
1)言语行为,如“很好”,“对”,“是吗”; 2)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
2)重复、重组 和总结
成本低 省时间 信息快 互动强 灵活易懂 兼顾弱势群体
范围小 片面性 控制弱 资料杂 难收集 藏想法
焦点团体访谈者职责:
? 主动权交给参与者。 ? 角色是中介人、辅助者或协调人。 ? 观察和倾听。 ? 创造轻松安全气氛。 ? 让参与者相互之间进行平等对话,鼓励非领导者发言。 ? 认真记笔记,保持低调姿态。 ? 严格采取不干预政策。 ? 结束时请每位参与者总结看法或补充。 ? 结束时,研究者避免做概括性评价。
?查找、筛选、阅读,重新调整或细化 RQ ?循环往返、螺旋式上升
2.3 筛选研究对象:
确立筛选标准 侧面了解 目的抽样
发出书面邀请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访谈工具
1-2小时
深度探讨需要 一次以上访谈
以受访者方便为主 受访者熟悉的地方
纸张、文具、 照相机、 录音笔、摄像机 (征求同意)
安静无人打扰
确保设备正常、打开
话的重要性。
多说细节及看法。使用频率也更频繁。
7 双方的言语轮换是平等的。
双方的言语轮换不平等。访谈者提问多。
8 双方使用大量的简略语和参照物。 访谈者要求受访者详细说明细节,举例说明观 点。
9 允许长时间的沉默
不会长时间保持沉默
10 一定使用结束语,借口类。
不必有借口,时间到了,信息够了,就表示感 谢结束
3.3 访谈的追问:
? 定义:访谈者就是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语词、事 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寻,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 (Seidman, 1994)
? 原则:
适时、适度追问;前置个人“前见”
? 内容:
相关概念、没有想到的信息、与想象相反的信息
? 策略:
高度敏感,及时记录; 捕捉受访者的言语“标记” 装“傻”求问 自然过渡或转换话题
(陈坚林, 2004)
1.3 访谈的类型: (陈向明, 2000)
分类方法
种类
1. 按结构控制
1) 结构型 2) 非结构型 3) 无结构型
2. 按正式程度
1) 正规型
2) 非正规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按接触方式
1) 直接型
2) 间接型
4. 按受访者人数 1) 个别访谈型 2) 集体访谈
5. 按访谈的次数 1) 一次性访谈 2) 多次性访谈
优:灵活,易于发挥访 谈双方主观能动性 缺:不易进行量化处理。
无统一的问题和提问方 式;仅按照一个 粗线条 的访谈提纲 进行,由调 查者和被调查者进行自 由交谈。
优:气氛轻松,易于加 深探讨。
缺:调查者难以控制
Page 9
非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
? 更适合探索质性研究或者 深度定性研究 分析的课题。
3 避免重复
常要求对方重复,了解来龙去脉及具体细节。
4 可以互相对方问题,内容关于生 通常是访谈者对受访者发问。双方默契是:受
活和工作等。
访者向访谈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5 双方互表希望继续交谈的兴趣
访谈者向受访者表示交谈兴趣,受访者无需。
6 双方互用无知话语,以衬托对方 访谈者向受访者使用无知话语,以鼓励受访者
2.6 设计访谈提纲——访谈RQ来源
?
非正式
访谈
文献
研究者 自己
访谈 提纲
2.7 设计提纲原则:
粗线条覆盖内容 8-12个问题
分解问题(维度) 开放具体清晰
简要具体
不预设答案
可操作性
随时修改
One page
由浅入深
2.8 设计访谈提纲——问题设置:
导入或背景性问题 宏观类问题 重点问题 补充问题
2.9 确定访谈方式:
?依据问题、目的、对象、情境和研究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必要时结合不同方式。
?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结合使用。
?正规型&非正规型结合使用。
?多次性访谈用于追踪调查或深入探究某些意义类问题。
3. 访谈实施
3.1 访谈者应:
?穿戴整齐得体。 ?提前到达。 ?布置场景。 ?团体访谈圆圈,受访者自 由就坐;研究者最好坐一起。 ?聊天等创造友好轻松的氛 围。 ?不超出握手的身体接触
6. 按访谈目的
1) 学术访谈 2)娱乐访谈 3) 社会访谈
根据结构分为以下 三类:
标准化访谈 ,是一种由 调查者控制的访谈。 事先做了详尽设计,统 一问卷。
优:访谈过程可控性强, 便于量化和统计分析;
缺:呆板不灵活,难以 取得深入有效信息
调查者对访谈具有 一定 控制作用 ,同时允许受 访者积极参与。
访谈法
参考文献:
1. 陈坚林. (2004). 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2. 陈向明. (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 教育科学 出版社。
3.段宏毅. (2009). 焦点团体访谈的优缺点《北京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
4. 杨鲁新等. (2013). 应用语言学中质性研究与分析 . 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 I-John 或 I-Tom等,拼写一致,便检索 )
4.1 访谈数据的转写:
? 页右“边距” ,利于后期添加编码和注解。 ? 行距2倍或者1.5倍行距,利于文本上划底线、评价
评论、圈选内容。
? 研究目的研究为语言具体细节内容时,采用 逐字转 写法。
? 当需关注除语调、停顿等时,采用 对话分析转写法 。
1)与被调查者 建立友好 的关系 , 2)避免急于求成 , 3)要平等对待 ,避免居 高临下或权威质问。
Page 11
日常谈话
访谈
1 没有明显的目的性
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交谈双方对这个目的都 十分清楚。
2 以友好招呼开始,伴有身体接触, 以友好招呼开始,可握手,但无其它身体接触。 如握手、拥抱、拍肩。
2. 访谈准备
2.1 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主要 来自研究人员对某种 现象的关注 。 ?外语教学理论文献专著的阅读,学术会议,与同
行专家讨论。 ?找到研究问题后,研究人员需要 选择适合访谈研
究的问题类型 。 ?将问题细化为描述性问题( what/how)、探索性
问题及解释性问题 (why)。
2.2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