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高考数学复习教学课件:专题3 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对于A,由m∥α,n∥β,α∥β,可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 n异面,故A错误; • 对于B,由α⊥β,m⊥β,可得m∥α或m⊂α,故B错误; • 对于C,由m⊥n,m⊥α,α∥β,可得n∥β或n⊂β,故C错误; • 对于D,由α⊥β,α∩β=l,m∥α,m⊥l,得m⊥β,故D正确. • 故选D.
直线n垂直直线m在β内的射影,那么下列位置关系一定正确的为
()
D
• A.m∥α B.n⊥α
C.n⊂α
D.n⊥m
• (2)(2020·红河州三模)设m,n是空间中不同两条直线,α,β是空
间中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m∥α,n∥β,α∥β,则m∥n
D
• B.若α⊥β,m⊥β,则m∥α
• 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 (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 l⊥n⇒l⊥α. •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α,b⊥α⇒a∥b. •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α,a⊥l⇒a⊥β.
• C.若m⊥n,m⊥α,α∥β,则n∥β
• D.若α⊥β,α∩β=l,m∥α,m⊥l,则m⊥β
(3)(2020·汕头二模)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
2,AA1= 3 ,点G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点E为A1D1的中点,点F为AE
的中点,则
(B )
A.C、E、F、G四点共面,且CF=EG
• 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A与平面内一点B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 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 反证法:证明两线不可能平行、相交或证明两线不可能共面, 从而可得两线异面.
• 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在平面内三种情况.
• 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

典例1 (1)(2020·黄山二模)平面α∥平面β,直线m∥β,
Ⅲ卷
题号
考查角度
18(1)
线面平行的证明
7、17(1) 面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证明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面面 8、19(1)
垂直的证明
分值 5 10
10
年份 卷别 Ⅰ卷
2018 Ⅱ卷 Ⅲ卷
题号
考查角度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方体的截 12、18(1)
面;面面垂直的证明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垂直的证 5、20(1)
•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注:公理1的作用:①检验平面;②判断直线在平面内;③由直 线在平面内判断直线上的点在平面内;公理2的作用:公理2及其推 论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或判断“直线共面”的方法;公理3的作用: ①判定两平面相交;②作两相交平面的交线;③证明多点共线;公 理4的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即点B到平面AC1D的距离为4
7
7 .
• 平面图形翻折问题的求解方法 • (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和不变, 一般情况下,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
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折叠 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
• (3)连接AC,CE, • ∵G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G∈直线AC, • 又AC⊂平面ACE,∴G∈平面ACE, • 又F∈直线AE,∴F∈平面ACE, • 又C∈平面ACE,E∈平面ACE, • ∴C、E、F、G四点共面.
取AD的中点M,连接EM,GM,则EM= 3,GM=1, ∴EG= EM2+GM2=2, 取AM的中点N,连接FN,CN,则FN= 23,CN= 322+22=52, ∴CF= FN2+CN2= 7. ∴EG≠CF. 故选B.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理科) 专题三 立体几何(文科)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
•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 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题目难度较小.
• 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空间平行、垂直的证明,并常与几何体 的表面积、体积相渗透.
• (理科)
年份 2020
典例3 (2020·怀化模拟)图1是直角梯形ABCD,AB∥CD, ∠D=90°,AB=2,DC=3,AD= 3 ,CE=2ED,以BE为折痕将△ BCE折起,使C到达C1的位置,且AC1= 6,如图2.
(1)证明:平面BC1E⊥平面ABED; (2)求点B到平面AC1D的距离.
【解析】 (1)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 由AB=2,DE=1,AD= 3,解得EB=EC=BC=2. 连接AC交EB与M点,则△ECM≌BAM, ∴M为BE的中点,则CM⊥BE. ∴C1M=MA= 3,又∵C1A= 6,∴C1M⊥MA, 又∵C1M⊥BE,BE∩AM=M,∴C1M⊥平面ABED, 又C1M⊂平面C1EB,∴平面ABED⊥平面C1EB

圆锥,空间线面角的求解;面面垂 16、19(1)
直的证明
分值 10 10 10
• (文科)
年份 2020
卷别 Ⅰ卷
Ⅱ卷
Ⅲ卷
题号
考查角度
分值
19(1)
求证面面垂直
已知球的表面积求点到面的距离;利
11、16、 用命题真假的判断来考查平面的性质, 15
20(1)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两
平面垂直的证明
19
证明线线垂直;点在平面内
12
年份 卷别 Ⅰ卷 Ⅱ卷
2019 Ⅲ卷
题号 19 7、17
8、19
考查角度 线面平行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 面面平行的判定及充要条件;线面垂 直的证明及体积的计算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翻折问题、 面面垂直的证明及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分值 12 17
17
年份 卷别 Ⅰ卷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平 相行 交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 a,b′∥b,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 (或夹角). ②范围:(0,π2].
• (3)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
• 判断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 • (1)根据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解
决问题. • (2)必要时可以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
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并结合有关定理进行判断. • (3)借助于反证法,当从正面入手较难时,可利用反证法,推出
与题设或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进而作出判断.
• 1.(2019·湛江二模)已知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 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 ①若m∥α,n⊂α,则m∥n;
• ②若α∩β=m,m∥n,且n⊄α,n⊄β,则n∥α,n∥β;
• ③若n⊥α,m⊂β,α∥β,则m⊥n;
• ④α⊥γ,β⊥γ,α∩β=m,n⊂γ,则m⊥n.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2018 Ⅱ卷 Ⅲ卷
题号
考查角度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长方体的体积
10、18 计算;线面翻折及面面垂直的证明、
三棱锥体积的计算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垂直的证明 9、19
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
面面垂直的证明及线面平行的存在性 19
问题
分值 17 17 12
考点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 1.平面的基本性质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 此平面内. •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 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B.C、E、F、G四点共面,且CF≠EG
C.C、E、F、G四点不共面,且CF=EG
D.C、E、F、G四点不共面,且CF≠EG
• 【解析】 (1)∵平面α∥平面β,直线m∥β, • ∴直线m可能在平面α内,排除A; • 设m在β内的射影为l,且m、l所在平面为γ,则γ⊥β. • ∵直线m∥β,m⊂γ,β∩γ=l, • ∴m∥l,∵n⊥l, • ∴n⊥m,排除B、C.故选D.
()
• A.1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C.3
D.4 C
• 【解析】 对①若m∥α,n⊂α,则m∥n或m,n异面,故错误; • 对②,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若α∩β=m,m∥n,且n⊄α, n⊄β,则n∥α,n∥β,正确; • 对③,若n⊥α,α∥β,则n⊥β,m⊂β,则m⊥n,正确; • 对④,设α∩γ=a,β∩γ=b,在面γ内任取点O,作OA⊥a, OB⊥b,由α⊥γ,β⊥γ,得OA⊥α,OB⊥β,故OA⊥m,OB⊥m,则 m⊥γ,又n⊂γ,则m⊥n,正确.综上真命题的个数是3.故选C.
考点三 平面图形中的翻折问题
• 平面图形经过翻折成为空间图形后,原有的性质有的发生变化, 有的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发生变化和没有发生变化的性质是解决问 题的关键.一般地,在翻折后还在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发生变化,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根据这些 变与不变,去研究翻折以后的空间图形中的线面关系和各类几何量 的度量值,这是化解翻折问题的主要方法.
• 【证明】 (1)设A1B与AB1交于点O,连接OD,如图所示:
• 在平行四边形ABB1A1中,O为AB1中点,D为AC中点,
• •
所 所以 以OODD为 ∥△B1ACB,1C的中位线,
• 又OD⊂平面A1BD,B1C⊄平面A1BD,
• 所以B1C∥平面A1BD.
• (2)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为△ABC的底边上的中线, BD⊥AC; •以ACB∩D在C⊥1C直C=1三CC,,棱又所柱B以ADB⊥BCD-A⊥CA,平1BA1面CC⊂1A中平CC,面1ACA11;CCC⊥1A平1,面CA1BCC⊂,平B面D⊂AC平C1面A1A,BC,所 ••以AC又 又1⊥AA面C1D1A⊂⊥1平BADC面;1,ACBCD1A⊂1平,面所A以1BBDD,⊥AA1CD1⊂;平面A1BD,A1D∩BD=D,所 • 又AC1⊂平面AB1C1,所以平面A1BD⊥平面AB1C1.

典例2 (2020·江苏模拟)如图,在三
棱锥P-ABC中,PC⊥平面ABC,AC⊥BC,AC=
PC,E,F分别是PA,PC的中点.求证:
• (1)AC∥平面BEF;
• (2)PA⊥平面BCE.
• 【证明】 (1)∵E,F分别是PA,PC的中点, • ∴EF∥AC, • ∵EF⊂平面BEF,AC⊄平面BEF, • ∴AC∥平面BEF. • (2)∵PC⊥平面ABC,BC⊂平面ABC,∴PC⊥BC, • ∵AC⊥BC,AC∩PC=C,∴BC⊥平面PAC, • ∵PA⊂平面PAC,∴PA⊥BC, • ∵AC=PC,E是PA中点,∴CE⊥PA, • ∵CE∩BC=C,∴PA⊥平面BCE.
卷别 Ⅰ卷
Ⅱ卷 Ⅲ卷
题号
考查角度
分值
5、18(1)
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 直的证明
10
已知球的表面积求点到面的距离;利
10、16、 用命题真假的判断来考查平面的性质, 20(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两 15
平面垂直的证明
19(1)
证明点在平面内
6
年份 2019
卷别 Ⅰ卷 Ⅱ卷
(2)解:设B到平面AC1D的距离为d,则d=V31SB△-AACC11DD,
又VB-AC1D=VC1-ABD=13S△ABD×C1M=13×12×2× 3× 3=1. ∵DM=AM= 3,C1M= 3,∴C1D= 6,
∴S△AC1D=12× 3× 62- 232=347. ∴d=V13SB△-AACC11DD=13×1347= 47=477,
• 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 •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主要思想是转化,即通过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将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相互转化.
•点,A2.B=(2B0C2,0·镇A1江D⊥三A模C1).如求图证,: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C中 • (1)B1C∥平面A1BD; • (2)平面A1BD⊥平面AB1C1.
考点二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 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a∥b. •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 b∥α⇒α∥β. •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γ=a,β∩γ=b⇒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