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铁甲堡军舰解决问题的办法英弗来息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铁甲堡军舰(一)
李玉生
航海性能、装甲防护与火炮之间的矛盾
从19世纪70-80年代,英国主力舰设计的多元化现象,是由于要从战术和技术两个角度去考虑军舰的设计。海军部也因此逐渐对军舰设计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但在海军部内,海军军械总监,海军部审计官,海军造舰总监之间,对于铁甲舰使用上的取向问题,还是不时会发生争论。因此,出现了同时建造无风帆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和带风帆巡洋型主力舰(如1873年动工的“亚历山大”与“卤莽”)的现象。
采用中央炮舱布局设计的巡洋型战列舰“亚历山大”号,这种军舰尽管无法配备厚重的装甲与更大口径的火炮,但由于具备高干舷,适航性好,仍然被英国海军认为是不可缺少的远洋作战舰只。
在风帆、火炮、装甲和稳性之间的取舍,成了越来越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贯穿了这个时代的英国主力舰设计历史。
由于当时使用的是复合装甲,其厚度增加所带来的防护性能的提高远逊于二十年后的那些新型装甲。对于抵御相同口径的火炮打击,复合装甲比后者要厚重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之下,巡洋型主力舰的战斗力无疑是很难再有突破的,尽管法国和普鲁士仍在建造这种类型的军舰,但船旁列炮或者中央主炮舱的布局,以及风帆索具的重量,使她们无法配备更厚重的装甲与更大的火炮,极大地限制这种类型的军舰的发展。“亚历山大”的装甲只有12英寸厚,“卤莽”还要薄1英寸,很难抵御那些越来越大的火炮。
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倒是可以很好地解决装甲防护的问题,低干舷减少了防护面积,降低了重心,使装甲厚度可以增加。但正是低干舷带来了亟须提高其稳性的要求。
随着海军工程技术的发展,船舶的稳性理论与船体线形阻力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逐渐被摸索出来。以里德为代表的一小批舰船设计师和以弗洛德为代表的实验工作者,不断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尤其是后者进行的水槽试验,对稳性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此,对船舶的稳性与阻力问题的认识,也从以前的凭经验过渡到精确的量化确定。但对于其他许多舰船设计师,他们依然对这些理论十分陌生。
里德爵士,实际执掌1863-1870年间英国主力舰设计的工程师
撇开许多复杂的定义,稳性可以理解为使船舶不发生激烈的摇动。我们知道,浮力的作用线通过被排开流体体积的形心,形心也称浮力中心(简称浮心)。浮体一般受到两个作用力,一是重力,其作用点即为重心,另一作用力是浮力,其作用点是浮心。当浮体平衡时,其重心和浮心在同一条垂线上。当浮体倾斜时,浮心移到被排开流体的新形心上,浮力作用线铅垂向上,它和原来的重心与浮心的联线交于一点,称为定倾中心。如果定倾中心在重心之下,浮体会倾翻,浮体是转动不稳定的;如果定倾中心在重心之上,则浮体将转回原来平衡位置,浮体是转动稳定的。从重心到定倾中心的距离称为定倾中心高度,它是浮体稳定性的直接量度。可以看出,降低重心、加大船舶的宽度和提高干舷都有助于改善稳性。
但在安装更重火炮、配备更厚装甲和缩小防护面积的要求下,类似“蹂躏”号的围堰式(breastwork,得名于该型军舰在舰桥建筑基部有一个沿舰长方向分布的带装甲的甲板室,类似城堡的围堰)炮塔铁甲舰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恰恰是减小干舷。
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看来只好建造两种类型的主力舰,分别用于保护海岸和控制海洋。正是这个原因,考虑到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使英国在1873年动工建造了2艘高干舷带风帆的巡洋型主力舰。
“蹂躏”号围堰式炮塔铁甲舰,得名于该型军舰在舰桥建筑基部有一个沿舰长方向分布的带装甲的甲板室,类似城堡的围堰。里德开创性地采用这种设计布局,希望在厚重装甲与大口径火炮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但带来的弊端是干舷低,适航性差
“蹂躏”号的稳性确实令人担忧,尽管没有了帆桅,但其低干舷------最小处仅8.5英尺,仍使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当初,第一海军大臣米尔恩担心该舰只能在比较平静的水面上作战,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并非多余。
1871年,弗洛德做了一条9英尺长的“蹂躏”号模型,在他设于朴次茅斯的水槽实验室中,分别在静水和人造浪中进行稳性试验。他将模型横倾至围堰式装甲堡的边缘接触水面后释放,模型摇晃了三十次才稳定下来。而在浪中,当人造浪高度为15-18英寸时(对应实船的海浪高度为45-54英尺),模型横摇达20°并几乎倾覆。
1872年4月,该舰进行了首次实船横摇试验。400名水手在舱面甲板上两舷之间往复走动18次,形成7°横摇。随后在8月和9月,弗洛德等人多次随船出海,观测“蹂躏”号的稳性。他们在“蹂躏”号安装了自动摇晃记录仪。其中一次遇到波长450-600英尺、波高20-26英尺的海浪,“蹂躏”号纵摇5-8°,最大11.75°, 横摇则达到14°。在风浪中,“蹂躏”号舰艏旗杆甚至埋入水中6到8英尺,舰艏甲板长期积水6到10英寸深。同时,炮塔尽管高出水面12英尺,但在较好海况下依然难以瞄准目标。另外,持续上浪造成航行阻力增加,燃料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即使携带足够横渡大西洋的燃煤,也仅能保证军舰在本土水域附近或地中海海域活动。
为进一步获得测试数据,同年11月,弗洛德等人再次随船出海,到风高浪急的比斯开湾去找大风浪环境。行前,忧心忡忡的第一海军大臣米尔恩一再交代这种试验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适可而止。当军舰抵达里斯本时,葡萄牙国王上船参观,饶有趣味地询问了弗洛德的研究课题并观看了那台自动摇晃记录仪。为了给国王演示这台设备的运作,弗洛德再次用大批水手来回走动的方法制造了横摇。
为了提高“蹂躏”号的稳性,弗洛德建议给该舰安装舭龙骨。因为通过水槽试验,证明舭龙骨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但里德以安装舭龙骨后容易被船坞设施碰坏为理由而拒绝。因此直到1880年“蹂躏”号才装上舭龙骨。
在另一个方面,随着火炮制造技术的发展,从1873年开始,海军工程师更加迫切地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舰用装甲的改进速度开始逐渐落后于火炮发展的速度。即便是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在应对这个问题上也显得吃力。对于那些并不编入战列的二级铁甲舰,这也许还不是大问题,但对于要冲锋馅阵的一级铁甲舰,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在“蹂躏”号动工一年后,她的装甲看上去似乎已经不足够了,而此时距离她的完工还有三年。每一个增厚装甲的举动都反过来刺激火炮的发展。因此,“蹂躏”号的例子证明了,单纯依靠增厚装甲所带来的轻松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