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四下第一单元大单元解读及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四下第一单元大单元解读及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四下第一单元编排的教学内容为:《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口语交际:转述、习作:我的乐园、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对应单元阅读要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要求借助两三个关键词比较并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写图画;“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
全部教学内容放在一起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整理。
一是古诗文教学,二是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的“阅读+习作”教学,三是口语交际。
因此,四下第一单元教学任务为:
(1)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卜算子·咏梅》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四首诗词。
(2)想象《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所描绘的独特乡村景致,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选取特定乡村景致表达情感的方法,迁移运用练写“我的乐园”。
(3)以课本所给情境为例,学习如何全面、准确、及时转述。
联系生活中真实情境,练习运用转述。
接下来具体谈上面三个单元教学任务。
一、对照课标看古诗文教学:诵读是根本
新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古诗文教学表述如下: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程目标-学段要求-阅读与鉴赏)“诵读、积累……短小的古诗词……,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
”(课程内容-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文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程内容-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能诵读学过的优秀诗文,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这些诗文(一二三学段共75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
)(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以上表述对古诗文教学怎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是非常清晰的,核心就是“诵读”。
“诵读”应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个是诵得有节奏,五言、七言也好,歌行、散体也罢,都讲究抑扬顿挫、音韵谐和;一个是读得有成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熟读成诵,往上走一点就是能够边读边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其所创设的意境、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
而在实际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通常是走偏(或者说拔高)了其学习要求。
比如补充作者生平事迹(而这往往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所表达情感并没有什么作用),再如过度讲解某个用字的精妙与深刻含义(像“春风又绿江
南岸”中的“绿”的赏析等),反而是对诗文中某些平实而富有意蕴的诗句视而不见(像《宿新市徐公店》与《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都选取了乡村景致中常见的蝴蝶这一意象,但两者着意角度有所不同)。
于是,对于本单元四首诗词教学,个人的设想也只是在“诵读”中加入了“想象独特画面,初步体会情感”。
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我想带着学生品一品范成大笔下乡村夏日的“宁静”——宁静中由梅子青涩转为金黄,宁静中麦花不经意间一片雪白,宁静中菜花稀稀落落,绕着篱落舞动的蜻蜓蛱蝶褪去了乡村夏日的炎热,让宁静中多了一份生趣。
“宁静”是一种和谐。
读《宿新市徐公店》,我想带着学生聊一聊杨万里笔下乡村夏日的“喧闹”——篱落疏疏没看头,树头新绿没看头,菜花烂漫也没看头,唯有儿童嬉笑这急走追黄蝶生趣。
“喧闹”是一种和谐。
读《清平乐·村居》,我想带着学生辩一辩辛弃疾笔下乡村夏日的“闲适”——吴音相媚是闲适,卧剥莲蓬闲适,锄豆、织鸡笼是否也闲适?“闲适”肯定是一种和谐。
读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就没有能力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了,留待孩子们以后去品味。
二、对照要素学阅读、习作:表达是关键
四下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三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独特风景的思想感情,学习其表达感受的方法。
对于整合的这句话,我还想补充几点个人的理解。
其一,“关键语句”不等于关键词、关键句,也不等于中心句、中心段。
前几次我都是直接把“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成了“抓住关键
句”,现在想来这是不合理的。
《乡下人家》和《天窗》在课文相应位置都编排了泡泡提示语——“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文中两次提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从中可以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更进一步,告知了关键语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学习《天窗》时,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追问:文中两处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吗?《乡下人家》可以,关键语句与中心句刚好重合,而如果要让学生围绕表现“乡下人家的美”这一中心意思去文中找关键句,学生九成不会直接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甚至不会找“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类句子,因为它们都是在提炼、概括乡下人家的美,而不是具体表现。
即使课文中不出现这类提炼概括性的句子,学生依然能从其他文段中读出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喜欢、赞美“乡下人家的美”。
《天窗》就行不通了,说“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没问题,但肯定不能说它就是它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天窗》的情感落脚点应该是“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前者强调的是天窗带给儿童的快乐,后者强调的是儿童借助天窗所展开的丰富的想象。
这时,我才明白了教材为什么用的是“抓住关键语句”而不是“抓住关键句”,四下第一单元与三下第
四单元阅读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用语一致,与六上第六单元阅读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有区别的。
对本单元所说的“关键语句”,个人理解是:含其韵于一处而不限于该处,隐其情于一处而不拘于该处。
其二,“独特的风景”不可泛泛理解为常见的乡村风景,文中所选的每一处景致都是独特的——这句话读了像是废话,但非说不可。
首先,《乡下人家》《天窗》所选取的乡村风景都是去丑存美的。
陈醉云和茅盾都生活于民国昏乱时期,他们生活过的乡村绝对不是理想的世外桃源,但他们笔下的乡村都是美的——从生活中自然的美上升到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美。
其次,不同作家都是从特定时间、空间去描绘乡村风景的美。
《乡下人家》从头到尾都是写乡下人家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生活场景,而没有一句话提到屋内的陈设与日常生活。
《天窗》则是抓住“夏天阵雨来了时”和“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两个时间段,总不能说其他时间段天窗就没法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吧。
最后,那种景致对“我”来说是独特的,其他人则不一定感受得到。
其三,“表达感受的方法”是什么?要能让学生迁移运用——写“我的乐园”。
先看《乡下人家》。
课文一共七个自然段,除开最后一段,其他六段就是六幅画。
课后第一道思考题要求给每幅画取名字,从阅读角度说是要提炼概括,从习作角度看是提示我们要从不同方面去写。
《乡下人家》一到六自然段依次写了“屋前的瓜架”“门前场地的花卉与屋后的青竹”“房前屋后的鸡群”“屋后小河中的戏水鸭子”“夏夜傍
晚门前吃晚饭”“秋夜入眠”,有了这六个方面的景致铺陈,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结尾就水到渠成了。
“从不同方面写”是《乡下人家》教学生写“我的乐园”第一招。
“屋前的瓜架”“门前场地的花卉与屋后的青竹”两幅图写的都是静态的植物,“房前屋后的鸡群”“屋后小河中的戏水鸭子”两幅图写的都是动态的动物,“夏夜傍晚门前吃晚饭”“秋夜入眠”是以时间为序(“夏天”-“秋天”,“傍晚”-“月明人静的夜”)写人的活动。
联系四上习作单元,《夏天里的成长》就是这样写的。
《乡下人家》教的第二招是“分门别类写”。
“屋前的瓜架”“门前场地的花卉与屋后的青竹”,先写眼前景,后写心中情;“房前屋后的鸡群”“屋后小河中的戏水鸭子”,用他物衬托鸡鸭的悠闲;“夏夜傍晚门前吃晚饭”“秋夜入眠”则是把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写。
《乡下人家》教的第三招是“有变化地写”。
学生写“我的校园”“家里的院子”“村头小河边的草地”“爷爷的菜地“,最怕他们从春天一路写到冬天;写“满是玩具的房间”“学校的篮球场”,就怕他们把所有的玩具、活动介绍个编。
第三招是解药,也是难题。
还有其他招数吗?有的,细读课文,一定找得到。
老师需要做的是把那些学生学得到、用得上的招数悉数教给他们。
再看《天窗》。
个人从《天窗》里读到的招数是“有层次地写情感”。
我们先用“有目的地阅读”说说课后三道思考题。
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开天窗是为了不让屋内“黑得像地洞似的”——这叫实用的“天窗”
——成人视角。
第二题:“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们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读四至七自然段,重点读五、七自然段。
“夏天阵雨来了时”,成人考虑的是避雨,儿童喜欢的是“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冲突,理性压倒了感性,现实战胜了理想。
于是,儿童只能借助天窗放飞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
透过“小小的天窗”,儿童的感性与理想借由想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切!”此时,反转,感性冲破了理性,理想超越了现实。
课文五、七自然段就是用“……会看见……想象……”“……会……想象到……”这样的并列句式强调儿童想象的丰富、梦幻。
课文也由此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想象的“天窗”——儿童视角。
第三题:“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五到七自然段,将“无”“有”“虚”“实”与之一一对应。
发明天窗的大人们,确实应得感谢——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儿童想象的世界。
读到这里,我的脑子里出现了浩瀚的宇宙,我的身体从一个星球瞬移到另一个星球。
“眼里只有地球,心里装的确实无限的宇宙。
”我的天窗就是这一段话。
读到这里,你又想到了什么?课文的第三个层次是:审美的“天窗”——作者视角、读者视角。
“有层次地写情感”学生会不会用?会,但不多。
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每学期都能碰到三两个这样的孩子,对于他们,哪怕课堂上讲浅一点,也不能不讲。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散文诗,怎么读我都觉得技巧的因素浓了
点,虽然我是肯定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的。
技巧的背后隐含着情感的细腻,比如“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这句,假如改成“有一万个美人,在水中回旋”,读起来是不是不伦不类、啼笑皆非,把桃花洒落水面时的情景比喻成酒窝在水中回旋,细腻传神。
“一千朵”到“一万个”,表面上是量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情思的发散。
其四,“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适用范围。
四下第一单元没有编排叙事类文章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量……当然,我们不能说阅读叙事类文章里没有表现其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而是这一方法不适用。
即使是写景散文,这个方法也不一定全都适用,不信去读一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一朵玫瑰花》。
三、对照生活谈口语交际:运用是目标
谈“转述”,我深有体会:碰到那种无法直接在班级群转发的通知,只能在班上跟孩子们一一说明通知具体事项,由孩子们回家向家长转达。
之后,几乎每一次都有家长与我联系,询问该通知相关细节与要点。
肯定不是我在孩子们面前没讲清楚通知的细节与要点,要不然就是全班家长问了。
个别孩子在我讲通知时没认真听,转述不完整,这倒是有可能。
可每次有出现这类情况,说明问题还是在“转述”上。
跟学生讲转述,要点就那两点:
“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
“注意人称的转换。
”
学生缺的是在真实情境中运用。
教学时,个人准备先把上面的通
知和问题拿出来,学生充分讨论到底哪里出问题了、通知里哪些消息是主要信息、转述时哪里会出问题。
转述的方法要由学生自己拎出来!剩下的就是创设真实情境(比如现场让学生喊同事帮个忙等),给出具体通知,练习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