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直击人心的化学宝典: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最直击人心的化学宝典
[考纲要求]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5.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常用的四种符号和七种图式
(1)四种符号⎩⎨⎧
①元素符号:Al S
②离子符号:Al 3+
S 2-
SO
2-4
③同位素符号:12
6C 13
6C
④化合价符号:Al +3
S -2
题组一原子或离子的表示方法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13153I (√)
(2)Mg2+的结构示意图:(×)
(3)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146N (×)
(5)Na+的结构示意图:(×)
(6)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16S2-(√)
(7)S2-的结构示意图:(√)
(8)188O2-离子结构示意图:(×) 题组二物质的表示方法判断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羟基的电子式:(√)
(2)次氯酸的电子式:(×)
(3)Na2O2的电子式:(√)
(4)甲醛的电子式:(×)
(5)NH4Cl的电子式:(×)
(6)NH4H的电子式:(×)
(7)H2O2的电子式:(×)
(8)COS的电子式是(√)
(9)HClO的结构式:H—O—Cl (√)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
(11)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
(12)葡萄糖的化学式:CH2O (×)
(13)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
(14)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2O (×)
(20)羟基乙酸(HOCH2COOH)的缩聚物:
(×) (21)NaCl的晶体模型:(×)
(22)甲醛的比例模型:(√)
(23)乙烯的比例模型:(√)
(24)CO2分子比例模型:(×)
(25)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26)、一定代表同种微粒(×)
(27)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28)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则该
有机物分子式为C3H7O2N (√)
失误防范
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
(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和
错写成、和。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
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
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和··N⋮⋮N··错写成
和。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
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2.易忽视的几点
(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为
;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如将醛基(—CHO)错写成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
接方式。

如醛基可写成—CHO或OHC—,但不能写成HOC—;硝基—NO2不能写成NO2—,而应该写成O2N—。

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洞悉“11个陷阱”设置,玩转阿伏加德罗常数
1.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辛戊烷除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HCHO、CH3Cl 为气体。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
(2012·江苏,8C)
(2)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2.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分子数一定为0.5 N A,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0.5N A。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3)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4)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
(2012·江苏,8D)
(5)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
(2012·广东理综,11D) 3.注意物质组成中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的判断
如Ne、O3、P4分子中的原子个数,Na2O2、K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NO2和CO2混合气体氧原子数的判断,混合烯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6)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
(2013·江苏,7C)
(7)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9B)
(8)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
(2012·四川理综,7B)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如1 mol CH3COOH溶于水时,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1 mol FeCl3溶于水时,由于Fe3+的水解,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9)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 (×)
(2013·江苏,7A)
(10)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 A个NH+4(×)
(2013·广东理综,9B)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3和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HCO-3的电离产生少量CO2-3,由于HCO-3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
1 mol NaHSO4晶体或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
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2011·新课标全国卷,7A)
(1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
(2011·上海,7C)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3)在18 g 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2010·福建理综,7A)
(14)0.012 kg 13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008·广东理基,19C改编) 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 键;1 mol石墨中含有1.5N A个C—C 键;1 mol C n H2n+2中含有(3n+1)N A个共价键,(2n+2)N A个极性键,(n-1)N A个非极性键。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2012·广东理综,11A)
(16)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 (×)
(2013·江苏,7B)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和水的反应,Cl2和H2O的反应,Cl2和碱溶液的反应,Cu、Fe与Cl2、S的反应,电解CuSO4、NaCl溶液的反应等;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Cu和浓硫酸的反应(考虑浓度);Fe和稀HNO3的反应(考虑Fe是否过量)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7)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
(2013·江苏,7D)
(18)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
(2013·广东理综,9D)
(19)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92N A (×)
(2012·四川理综,7C改编) 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如:N2+3H22NH3、2SO2+O22SO3,H2+I22HI,2NO2N2O4,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O2===2N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0)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
为0.6N A (×)
(2012·四川理综,7D) 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如FeCl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的数目。

11.注意酸性或碱性溶液中H+或OH-数目的判断,应排除“组成因素”、“体积因素”造成的干扰。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1)10 L pH =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离子数为2N A
(×)
(2010·海南,10C)
(22)1 mol HCl 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
-1
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
1.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9)N 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0 L 1.0 mol·L
-1
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0
B .12 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0
C .25 ℃时pH =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
的数目为0.1N 0 D .1 mol 的羟基与1 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0 答案 B
解析 A 项忽视了NaAlO 2溶液中的水,错;B 项中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则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1×13×6=2个,12 g 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
12 g
24 g·mol -1=0.5 mol ,正确;C 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D 项中OH -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10N 0,错。

2. (2013·上海,1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已知C 2H 4和C 3H 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 ,则该
混合物
( )
A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 /7+1)N A
B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 /7
C .燃烧时消耗的O 2一定是33.6a /14 L
D .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 /14 答案 B
解析 1个C 2H 4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对,碳氢键数目为4个,1个C 3H 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对,碳氢键数目为6个,则A 错误(应该为3aN A /14);C 项没有说明氧气的状态;D 项所含原子总数为3aN A /14,因此选B 。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1 mol 的2H 35Cl 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N A
B .1 mol 乙醇所含的羟基的电子数是9N A
C .在含Al 3+
总数为N A 的AlCl 3溶液中,Cl -
总数为3N A
D .将2.24 L(标准状况下)CO 2通入1 L 0.15 mol·L -1
的NaOH 溶液中,所得CO 2-
3和HCO -
3
物质的量均为0.05N A 答案 B
解析一个2H35Cl分子中含有中子数为19,A错误;一个羟基中含有9个电子,B正确;
C项,由于Al3+的水解,当Al3+数为N A时,则原AlCl3的个数大于N A,所以Cl-总数大于3N A;D项,由于CO2-3水解,造成CO2-3的物质的量小于0.05N A,而HCO-3的物质的量大于0.05N A。

考点三灵活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再认识
阿伏加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要明确三点:
(1)使用范围:气体;
(2)三个“同”条件下,分子数才能相同;
(3)气体的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再推导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可用V=n×V m及m=V×ρ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①p1∶p2=n1∶n2=N1∶N2;
②同质量时: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m1∶m2。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用
(1)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时,往往引入一些干扰因素,如体积、密度、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粒子数、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

(2)注意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某些隐含反应等。

对于同素异形
体,如O2、O3,S2、S4、S8等,只要质量相等,温度、压强不等时,其原子个数就一定相等,但分子数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化学式不同;对于不同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不要想当然,要具体计算,如C18O2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1,而不是44 g·mol-1;
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时,注意隐含反应,如2NO+O2===2NO2、2NO2N2O4。

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
B.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
C.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
答案 A
解析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等,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B项中,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D项,物质的量相等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答案 D
解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故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项,分子数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质量不同,A错误;B项,分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B错误;C项,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C错误;D项,分子数相同,又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同,且二者分子的中子数都为17,正确。

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K+与Ar的结构示意图相同
B.Na2O的电子式是Na··O··Na
C.通常状况下,1.5 mol氧气与0.5 mol氮气混合后气体的总体积为44.8 L
D.乙烷、乙烯和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3、CH2===CH2和
答案 D
解析K+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因为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结构示意图不同,A项错误;Na2O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错误;通常状况不是标准状况,C项错误;结构简式要体现官能团,D项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8 g熔融KHSO4与3.9 g熔融Na2O2中阴离子数目相同
B.某金属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与Cl-形成的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二硫化碳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
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18Cl
答案 A
解析熔融KHSO4中阴离子为HSO-4,熔融Na2O2中阴离子为O2-2,6.8 g熔融KHSO4与3.9 g熔融Na2O2中阴离子数目均为0.05N A,A项正确;Al3+与Cl-形成的AlCl3为共价化合物,B项错;CS2的结构与CO2的类似,其电子式为S····C····S,C项错;原子的左上角应是原子的质量数,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35Cl,D项错。

3.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 B.
C.26R3+D.
答案 B
解析A、C、D分别代表NH+4、Fe3+、CH3COO-,都是弱离子,能够促进水的电离;B 项,m=2代表Na+,Na+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a2S的电子式:
B.铯-137:137Cs
C.O2-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 D
解析A项,Na2S的电子式为;B项,铯-137应为13755Cs;C项,
O2-的结构示意图为。

5.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0.1 N A
B.将1 mol 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 A
C.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 A
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答案 C
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B项,Cl2和H2O反应是可逆反应,2N(Cl2)+N(HClO)+N(Cl-)+N(ClO-)=2N A;D项,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7.8 g Na2O2与水反应,应转移0.1N A电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
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
D.相同物质的量的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答案 C
解析A项,C3H6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所以4.2 g 丙烯中含有0.9N A个共价键;B项,定量的浓H2SO4与足量的Cu反应时,浓H2SO4变稀时,反应停止;D项,一个OH-中含有10个e-,而一个CH+3中含有8个e-。

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 ℃时,22.4 L氢气中含有2N A个氢原子
B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C .1 mol 乙烷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7N A
D .密闭容器中46 g NO 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 C
解析 A 项,未指明压强;B 项,应转移2N A 个电子;D 项,隐含2NO 2
N 2O 4反应。

8.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44 g C 3H 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
C .25℃时,1 L 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Na +
的数目为0.02N A
D .1 mol 冰醋酸和1 mol 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 A 答案 A
解析 A 项,一个C 3H 8中含有10个共价键;B 项,标准状况下,CHCl 3为液体;C 项,不知Na 2CO 3的浓度,无法计算Na +的数目;D 项,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9. 已知硫铁矿在沸腾炉中煅烧(4FeS 2+11O 2=====高温
8SO 2+2Fe 2O 3),通入沸腾炉中的气体原料
是过量的空气,其中N 2的体积分数为0.80,O 2的体积分数为0.20,则沸腾炉排出的气体中SO 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
A .0.18
B .0.12
C .0.16
D .0.20
答案 B
解析 4FeS 2+11O 2=====高温
2Fe 2O 3+8SO 2,设空气为1体积,则N 2为0.8体积,O 2为0.2体积,0.2体积的O 2最多生成SO 2的体积为0.211×8=1.611,所以总体积为0.8+1.6
11,所以
SO 2的体积分数< 1.6
11
0.8+
1.611×100%≈15.4%。

B 正确。

10.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同温度、同体积的N 2和O 2
B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和CO
C .同压强、同体积的H 2和CH 4
D .同体积、同密度的CO 2和N 2 答案 B
解析 A 项未指明压强;C 项未指明温度;D 项当密度相同时,CO 2的物质的量少。

1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g)和3体积Y 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 气体的化
学式是________。

(2)A 、B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 。

已知A 与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 可能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可能是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 ,体积为22.4 L ,则CO 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L ,质量是________ g 。

答案 (1)XY 3 (2)N 2(或CO 或C 2H 4) H 2 (3)11.2 14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X 2+3Y 2===2Z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Z 的化学式应为XY 3。

(2)由题意可得:n (A)+n (B)=8.96 L 22.4 L·mol -1
=0.4 mol ,则3n (B)+n (B)=0.4 mol ,即n (B)
=0.1 mol ,n (A)=0.3 mol 。

设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M r 。

0.3×14M r +0.1×M r =8.6,解得M r =2,则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A 可能为N 2、C 2H 4或CO ,B 可能是H 2。

(3)由题意列方程组得
⎩⎨

n (CO )+n (CO 2)=
22.4 L 22.4 L·mol -1
28 g·
mol -1n (CO )+44 g·mol -1 n (CO
2)=36 g
解得:n (CO)=0.5 mol ,n (CO 2)=0.5 mol 故V (CO)=11.2 L ,m (CO)=14 g 。

12.(Ⅰ)在室温下,向某一容积固定的真空容器内充入丁烷(气)和氧气,使容器内混合气的总
压强达到p 1,点火燃烧,氧气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p 2。

(1)若丁烷燃烧的生成物只有H 2O(液)和CO 2,则p 2/p 1=__________。

(2)若p 2
p 1
=0.64,则反应前混合气中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

(Ⅱ)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在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m L·mol -
1,O 2和N 2的混
合气体a g 含有b 个分子,则c g 该混合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________L 。

答案 (Ⅰ)(1)815 (2)16% (Ⅱ)bcV m aN A
解析 (Ⅰ)2C 4H 10+13O 2点燃,8CO 2+10H 2O
(1)由于室温下水为液体,所以p 2p 1=82+13=8
15。

(2)由于p 2p 1=0.64>8
15,所以丁烷过量,产物为CO 、CO 2和H 2O(l),根据碳元素守恒,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4倍的C 4H 10的物质的量,设C 4H 10、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b ,则
4a
a +
b =0.64,a b =421,所以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21+4×100%=16%。

(Ⅱ)设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则:
a M ·N A =
b ,则M =aN A b (g·mol -1),所以
c g 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c
M ·V m =c aN A b
·V m =bcV m
aN A 。

13.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 mol ,与b mol O 2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
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和45 g H 2O ,试求: (1)当a =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 (C 2H 4)∶n (C 2H 6)=__________。

(2)当a =1,且反应后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O 2的2
3时,b =________,
得到的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n (CO)∶n (CO 2)=________。

(3)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1)1∶1 (2)3 1∶3 (3)56<a <5
4
解析
(1)设C 2
H 4
、C 2
H 6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
⎨⎧
x +y =1 mol
4x +6y =
45 g
18 g·mol -
1
×2⇒
⎩⎪⎨⎪⎧
x =0.5 mol
y =0.5 mol
所以n (C 2H 4)∶n (C 2H 6)=1∶1。

(2)设CO 、C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 、n ,则: m +n =2 mol ,则O 2的物质的量b =2 mol 23
=3 mol ,

⎨⎧
m +n =2 mol
m +2n =3 mol ×2-45 g
18 g·mol -1
=3.5 mol
⇒⎩
⎪⎨⎪⎧
m =0.5 mol
n =1.5 mol 所以n (CO)∶n (CO 2)=1∶3。

(3)若a mol 气体全为C 2H 4,则4a mol =45 g 18 g·mol -1×2=5 mol ,a =5
4;若a mol 气体全为
C 2H 6,则6a mol =
45 g
18 g·mol -1
×2=5 mol ,a =56。

所以56<a <5
4。

14.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 a g 。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气管高度,使其液面高度与水准管液面高度相平;②使装置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 ,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含a 、b 、c )。

(4)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并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②①③
(3)32c a -b
L·mol -
1 (4)①无影响 ②无影响 ③偏大 解析 (3)设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 m ,由反应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可
知,生成的O2的质量为(a-b) g,则(a-b)g
32 g·mol-1=
c L
V m,故V m=
32c
a-b
L·mol-1。

(4)①因为计算式中运用的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因此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③未恢复至室温,则气体体积偏大,即c偏大,故V m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