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的,此活动先让学生回顾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再引导学生去关注 声音传播的问题。
板块三、探索 活动一:证明空气传播声音 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引出活动。 同学们对鼓声是怎样到达耳朵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演示实 验,大家边观察、边思考: 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声音的传播跟空气有关系吗?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的第3课。本课以空气、固体(桌面)和液体(水)为实验 载体,共分为3个探究活动,验证声音能否通过固液气传播;目的是 让学生借助想象和实验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认识到声音的 传播需要借助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进行传播。
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能通过桌面传到你的耳朵里吗?让学生阐述他们 的理由,并确认桌面可以传播声音,并且传播声音的能力要比空气强。
3.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 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简单地描述声音的传 播方式;对比实验中对条件的控制等。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3. 学生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确认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活动二:证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1. 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吗?
2. 实验方法: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在桌子另一端的同学轻轻 抓挠桌面(或用指尖轻轻在桌面滑动,注意一定不能用手去敲击和拍打 桌面,以免对听声音同学的耳朵造成损伤,也达不到实验的目的)的声 音,再把耳朵离开桌面听一听,比较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 教师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实验装置”(没有实验装置的可以让学 生们观看视频资料),并简要介绍。
实验过程:首先让闹钟响起来,盖上玻璃罩,学生们仍然能听到闹钟声 音,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耳朵里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传播路线图:
接下来,教师打开抽气机,学生仔细倾听闹钟声音的变化。打开进气阀, 又能重新听到声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 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 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 正。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但是对物体 报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 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对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对于声音能否通过空 气传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毕竟我们从一出生开始交流产生的声音 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能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 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3、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会通过音叉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而对声音 在水中的传播有比较形象的了解,但对于抓挠桌面引起桌面振动,并让 振动传到桌面的另一侧,以及声音如何引起空气的振动这类问题理解起 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将这些都能准确说出,在后面“土 电话”活动和下一课模拟“耳膜”实验时,学生会进一步去观察和感受。
问题2:当学生对声音需要通过物质才能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让学 生来解释: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是为什么?其实是比较容易的。
设计意图:问题2是对前面认识的应用,旨在说明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 播声音的。
板块五、拓展 1. 教师拿出“土电话”并指导学生玩“土电话”时,需特别强调,说话 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 应拉紧。在两名同学玩“土电话”的时候,同组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 个纸杯的连接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为了观察方便,可以在连接线中间 系上些轻小的物体,如下垂的小短线等。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板块二、聚焦 1.教师拿出一面小鼓,敲击小鼓并发出声音。 提问: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引导学生回忆鼓面在敲击时发生振动,
2.教师继续提问:你们都听到了刚才老师敲鼓的声音,那有没有想 过鼓声是怎样到你们的耳朵里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对其观点进行解释,最后再把学生的 想法简单记录在黑板上。
教材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 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第二部分∶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 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 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 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 脑思考,动手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以生活现象当做研究对象,激发学生 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 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地听听,看你能听到什 么?(播放多媒体音乐) 2、提问∶ 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这些有趣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边的?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 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 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1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 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后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 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也就是声音的传播是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来进行。
3.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 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二和活动三丰富学生对声音传播的认识。
板块四、研讨 问题1:当学生完成以上探索活动后,教师提问: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 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通过问题来 展开本课的研讨活动。 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活动记录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 的描述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地描述。
活动三: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1. 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和固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 播吗?
2. 实验方法:一名同学将耳朵紧贴水槽外壁,另一名同学用击打后的音 叉慢慢浸入水槽的水中(音叉从水面中心放入,不能触碰到水槽壁), 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重复上面的实验,教师提问:你还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让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路径,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水是怎样 传播声音的?
2. 组织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师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玩要有要求、玩要有目的、玩要有收获。 通过玩“土电话”后谈收获、谈发现,结束本课的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玩“土电话”研究声音传播是非常好的活动,学生在玩的过 程中,可以比对声音在气体和固体中的传播,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振动。
七、说板书设计
四年级学生开始从低年级学习向高年级学习过渡,学生也开始从被 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本阶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 声音都已经有了许多直观的感受,获得了许多关于声音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对声音现象很熟悉,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也不会 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已经具备 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 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 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 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 外一个地方的。
二、说学情
板块三、探索 活动一:证明空气传播声音 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引出活动。 同学们对鼓声是怎样到达耳朵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演示实 验,大家边观察、边思考: 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声音的传播跟空气有关系吗?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的第3课。本课以空气、固体(桌面)和液体(水)为实验 载体,共分为3个探究活动,验证声音能否通过固液气传播;目的是 让学生借助想象和实验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认识到声音的 传播需要借助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进行传播。
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能通过桌面传到你的耳朵里吗?让学生阐述他们 的理由,并确认桌面可以传播声音,并且传播声音的能力要比空气强。
3.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 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简单地描述声音的传 播方式;对比实验中对条件的控制等。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3. 学生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确认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活动二:证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1. 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吗?
2. 实验方法: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在桌子另一端的同学轻轻 抓挠桌面(或用指尖轻轻在桌面滑动,注意一定不能用手去敲击和拍打 桌面,以免对听声音同学的耳朵造成损伤,也达不到实验的目的)的声 音,再把耳朵离开桌面听一听,比较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 教师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实验装置”(没有实验装置的可以让学 生们观看视频资料),并简要介绍。
实验过程:首先让闹钟响起来,盖上玻璃罩,学生们仍然能听到闹钟声 音,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耳朵里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传播路线图:
接下来,教师打开抽气机,学生仔细倾听闹钟声音的变化。打开进气阀, 又能重新听到声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 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 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 正。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但是对物体 报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 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对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对于声音能否通过空 气传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毕竟我们从一出生开始交流产生的声音 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能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 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3、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会通过音叉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而对声音 在水中的传播有比较形象的了解,但对于抓挠桌面引起桌面振动,并让 振动传到桌面的另一侧,以及声音如何引起空气的振动这类问题理解起 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将这些都能准确说出,在后面“土 电话”活动和下一课模拟“耳膜”实验时,学生会进一步去观察和感受。
问题2:当学生对声音需要通过物质才能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让学 生来解释: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是为什么?其实是比较容易的。
设计意图:问题2是对前面认识的应用,旨在说明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 播声音的。
板块五、拓展 1. 教师拿出“土电话”并指导学生玩“土电话”时,需特别强调,说话 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 应拉紧。在两名同学玩“土电话”的时候,同组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 个纸杯的连接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为了观察方便,可以在连接线中间 系上些轻小的物体,如下垂的小短线等。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板块二、聚焦 1.教师拿出一面小鼓,敲击小鼓并发出声音。 提问: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引导学生回忆鼓面在敲击时发生振动,
2.教师继续提问:你们都听到了刚才老师敲鼓的声音,那有没有想 过鼓声是怎样到你们的耳朵里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对其观点进行解释,最后再把学生的 想法简单记录在黑板上。
教材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 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第二部分∶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 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 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 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 脑思考,动手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以生活现象当做研究对象,激发学生 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 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地听听,看你能听到什 么?(播放多媒体音乐) 2、提问∶ 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这些有趣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边的?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 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 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1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 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后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 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也就是声音的传播是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来进行。
3.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根据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开 始实验,并将实验中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学生在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和小组交流后,整理好实验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二和活动三丰富学生对声音传播的认识。
板块四、研讨 问题1:当学生完成以上探索活动后,教师提问: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 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通过问题来 展开本课的研讨活动。 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活动记录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 的描述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地描述。
活动三: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1. 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和固体传播,那么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 播吗?
2. 实验方法:一名同学将耳朵紧贴水槽外壁,另一名同学用击打后的音 叉慢慢浸入水槽的水中(音叉从水面中心放入,不能触碰到水槽壁), 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重复上面的实验,教师提问:你还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让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路径,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水是怎样 传播声音的?
2. 组织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师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玩要有要求、玩要有目的、玩要有收获。 通过玩“土电话”后谈收获、谈发现,结束本课的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玩“土电话”研究声音传播是非常好的活动,学生在玩的过 程中,可以比对声音在气体和固体中的传播,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振动。
七、说板书设计
四年级学生开始从低年级学习向高年级学习过渡,学生也开始从被 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本阶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 声音都已经有了许多直观的感受,获得了许多关于声音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对声音现象很熟悉,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也不会 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已经具备 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 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 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 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 外一个地方的。
二、说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