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度部编版八下语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11篇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22
•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 答: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 法。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 为主。
•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 “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 答: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等。
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 译: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
相互掩映。 •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怅然”的情绪? • 答: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
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9
•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从小丘西行。 •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
23
•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 袁宏远
•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 “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 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 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 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 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 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 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 欹(qī):斜靠
• 此题答案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 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两者结合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12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记之而去。 •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 (2)伐竹取道 伐:砍伐 • (3)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交错不齐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7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① 以其境过清 ( 因为 ) • ② 不可名状 (说出) • 2.翻译下列句子。 •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
蜒前行,时隐时现。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 译: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
互相遮映。
8
•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 了什么描写方法?
• 答: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 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
•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
•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 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 (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 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 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 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 然!——元结《右溪记》
6
• 译文: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 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 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 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的美妙)。清澈的 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 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 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 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 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 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 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 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 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 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 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 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 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 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 记》) •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 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7
•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潭)水 和(游)鱼;[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大概 • ②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 ③南流数十步 南:向南 • ④不可名状 名:说出
18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译: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
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 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 答: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
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 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 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 《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1
•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 (1)水尤清冽 冽: 凉 • (2)佁然不动 佁:愣住 • (3)西折纤秀长曲 西:向西 • (4)尽溪,平坦如荠 尽:走到……尽头 • 2.翻译下列句子。 •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 译: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
20
• 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 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 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 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 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 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 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 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 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 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 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 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 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10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 (2)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水尤清冽 • 译:水格外清凉。 •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译: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1
•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 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 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 •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译文: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
来往的人。
15
• 4.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 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 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2.(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 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答:(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 的思想感情。
•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 利禄的思想感情。
5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3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
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答:孤独忧伤(凄凉)
2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
看不见。 •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译:(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
下去,毫无障碍。
3
•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 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 写的?
•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
说明。 • 答: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
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9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6
•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 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 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 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 之怅然。 •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 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0小石潭记
作业纸评讲
1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 潭中乃记之而去。 •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 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以其境过清:因为(2)乃记之而去:离开 • (3)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24
• 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 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 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 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如刀削, 没有泥土,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 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 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 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 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 了。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 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 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 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 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14
•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小石潭记(节选) • 从小。。,乃记之而去。 •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人名)。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译文(我)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
22
•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 答: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 法。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 为主。
•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 “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 答: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等。
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 译: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
相互掩映。 •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怅然”的情绪? • 答: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
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9
•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从小丘西行。 •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
23
•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 袁宏远
•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 “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 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 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 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 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 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 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 欹(qī):斜靠
• 此题答案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 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两者结合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12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记之而去。 •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 (2)伐竹取道 伐:砍伐 • (3)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交错不齐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7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① 以其境过清 ( 因为 ) • ② 不可名状 (说出) • 2.翻译下列句子。 •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
蜒前行,时隐时现。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 译: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
互相遮映。
8
•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 了什么描写方法?
• 答: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 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
•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
•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 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 (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 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 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 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 然!——元结《右溪记》
6
• 译文: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 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 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 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的美妙)。清澈的 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 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 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 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 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 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 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 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 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 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 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 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 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 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 记》) •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 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7
•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潭)水 和(游)鱼;[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大概 • ②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 ③南流数十步 南:向南 • ④不可名状 名:说出
18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译: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
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 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 答: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
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 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 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 《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1
•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 (1)水尤清冽 冽: 凉 • (2)佁然不动 佁:愣住 • (3)西折纤秀长曲 西:向西 • (4)尽溪,平坦如荠 尽:走到……尽头 • 2.翻译下列句子。 •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 译: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
20
• 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 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 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 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 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 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 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 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 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 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 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 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 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10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 (2)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水尤清冽 • 译:水格外清凉。 •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译: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1
•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 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 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 •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译文: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
来往的人。
15
• 4.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 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 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2.(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 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答:(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 的思想感情。
•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 利禄的思想感情。
5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3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
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 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答:孤独忧伤(凄凉)
2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
看不见。 •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译:(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
下去,毫无障碍。
3
•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 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 写的?
•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
说明。 • 答: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
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9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6
•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 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 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 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 之怅然。 •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 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0小石潭记
作业纸评讲
1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甲] 潭中乃记之而去。 •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 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以其境过清:因为(2)乃记之而去:离开 • (3)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24
• 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 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 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 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如刀削, 没有泥土,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 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 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 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 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 了。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 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 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 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 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14
•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 小石潭记(节选) • 从小。。,乃记之而去。 •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人名)。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译文(我)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