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力学的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中物理力学的教材分析
摘要:初中物理力学,是学生初步学习物理知识、掌握探究技能的开端,是力学殿堂的开门伊始。

教师加强对教材的分析,有助于系统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

教材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一定的力学和运动学规律,又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切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初中力学;教材分析;系统化;学习方法;创新能力;提升
初中物理力学,是学生初步学习物理知识、掌握探究技能的开端,是力学殿堂的开门伊始。

教师加强对教材的分析,有助于系统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

教材的力学知识内容,包括认识力、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建立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认识简单机械以及功能的转化。

初中力学从多角度、多侧面学习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为了符合初中生的接受特点和学习规律,教材仅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一定的力学和运动学规律,并没有给出过多的物理理论,又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情感态度的养成方面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但对于关键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形成正确的、不模棱两可的认识,不让学生架构一个“豆腐渣”的力学大厦。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它解释了我们身边的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尤为重要,所以教材给出了定律的明确表述,而且还从实验探究的角度让学生体验了一把物理学“高大上”的研究方法—实验验证、科学推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论证能力的整体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认识力方面,教材重点讲清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三种性质力产生的条件、大小、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

这些内容的学习,初步引入了物理学习的方法,即对一个物理量的认识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要深刻、全面的掌握其物理含义。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这是初中力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从全面角度认识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两种作用效果,物体形状的改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关键在量化分析,教材先就物体形状的改变进行量化学习,引入了压强这一物理量,并根据学习规律细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四个部分,根据初学者接受程度,四部分之间有联系但不要求紧密的联系性,这就为学生学习留有努力的余地,不会因为知识的紧密联系性而造成对概念的囫囵吞枣式理解。

教材压强公式的给出虽然没有明确是固体压强,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将之理解成固体压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在给出固体压强公式后,教材循序渐进,首先解释了液体也会产生压强,并利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了某一深度上方的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从而得出计算液体压强时的专用计算公式;大气压强的内容教材给出的趣味性比较强,在学习与教学时可以延展一下,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讲解、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比如如何解释“每一次吸吮饮品,都是一次简易的托里拆利实验”,有助于掌握大气压强的产生与大小;流体压强因为知识内容的难度,教材没有给出更多的说明,但这部分确是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疑惑最多的地方,“飞机是怎么升上天的?”相信这是很多学生都有过的疑问。

通过知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回答生活中无法解释的疑问,最能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感,从而促进更深入的学习、更广泛的涉猎。

比如有液体压强部分延伸出来的浮力,这也是学生常见、常疑惑的地方,教材将这部分内容适时的加入到液体压强之后,即强调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浮力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浮力的基本概念后,由阿基米德原理引出浮力的普遍计算式,就让学生有一种大大简化计算量、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也是有技巧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促进其思考、简化,而“简单”正是经典物理在解答世界奥妙时一直要达到的目标。

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量化,在初中力学部分只学习直线运动,教材给出了功这一物理量,并给出功的概念及计算式,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通过分析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让学生明确力做功的条件;在功的学习基础上,教材进一步根据做功所消耗的时间,即功与时间的比值,引入功率—做功快慢这个物理量。

教材从运动状态改变的多少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两个维度揭示了力的作用效果,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于力和运动关系方面,由于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教材首先通过探究实验--科学推论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奠定了初中力学的一大支柱。

认识简单机械,是初中力学的实践部分,增强了学生动手生活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实现了学科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升华。

教材选择了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依托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两个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力学角度分析机械的工作情况。

功能转化部分的学习,奠定了初中力学的另一大支柱。

宏观机械能部分,教材将之分散到不同的章节,随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的增加而逐渐渗透,最后统一到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

力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能量增加,由于能量的不可创造性,只能是通过一定的过程从其他能量形式转化或者转移而来,做功就是这个过程,所以教材给出做功的实质就是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或者转移。

对于机械能守恒,鉴于初中力学知识的不完整性,建议按照教材提供的判断方法,即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来掌握这个规律,而不要拓展开来,再从受力的角度去分析物体运动是否机械能守恒。

微观内能部分,也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教材集中学习相关内容,通过机械能部分的学习,做功作为能量转化或转移的一种过程,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学习难度减低,教材重点从吸收、放出热量即热传递的角度揭示物体内能的改变,并和温度建立联系,将内能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存在用温度这个可以观察、测量的物理量来量化,还由此扩展到温度变化引起的物体存在状态的变化,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深化教材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把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组织,优化组合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以及复习时,理清脉络、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基础知识,把握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同时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符合我国新课程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