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小说_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2007年第1期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中后期的一种小说样式,先流行于英国,后蔓延到法国。

19世纪中叶勃朗特姐妹受法国作家霍夫曼恐怖故事影响,《简爱》、《呼啸山庄》等作品充满了哥特式小说味道,但已是英国哥特式小说的余韵了。

哥特式小说以恐怖与神秘为基本特征,环境多为荒郊充满阴森恐的怖城堡,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情节充满鬼怪、神秘失踪、暴力、乱伦、幽闭、骇人听闻,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离奇事件,人物多怪异、畸形、变态、阴冷,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风格上常常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

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流浪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封尘中又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

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

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就再适合不过了。

这样,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

这一年,贺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Gastle of Otranto)。

小说出人意料地成功,不到4个月就出了第二版,在这一版上,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Story)。

这种小说因此而被命名为哥特小说。

安德鲁・桑德斯在所著《牛律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特点有一个最简明的概括:“它成功的手段是借助于峭壁和深渊,折磨与恐怖、巫术、恋尸癖以及心神不定。

它沉浸于思魂出没、突然死亡、地牢、梦境、妖术、幻觉和预言之中。

”英国文学中的“哥特式小说”主要盛行于浪漫主义文学时期。

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被评论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

它的所谓“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
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思想上,它不是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侧重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

二百多年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中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比如英国的司各脱、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康纳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尔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和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的作品中仍能看到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如《简・爱》中的庄园与疯女人、《呼啸山庄》中的荒野、黑崖与山庄本身都给人深刻印象。

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们把“哥特恐怖小说体裁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荒凉山庄》、《双城记》、《艰难时代》等作品中都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这些作家笔下,哥特故事的背景从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城堡搬到了现实中的工业化大都市。

即使在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这样的作品里,哥特情节也是被置于现实生活之中。

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社会化和现实化。

哥特小说自18世纪中叶在英国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而它那特有的震撼力也吸引了各时期、各流派的作家。

他们将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于创作以安排情节,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效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于是,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在中国作家中能看到哥特式小说影响的是徐讦的小说。

徐讦的小说《鬼恋》、《禁果》、《阿拉伯海的女神》等,或写“鬼宅”“鬼人”,或写诗人与寡妇的让“爱”折磨至死,或写巫女的女儿,故事都在夜晚,情节都很离奇乖巧,人物神秘。

作为一种特出的文学现象值得我们留意。

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尔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所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以这些传说为素材的中世纪浪漫故事(Medieval romances),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泉。

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
Forum on the World Film
国际影坛
责任编辑:徐辉 李镇
哥特式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
 文 许正林 殷维/Text/Xu Zhenglin Yin Wei
Gothic Story: the Literary Source of the Horror Films
国 际 影 坛Forum on The World Film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这时期的英国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Lucius Annaeus Seneca)的影响,充满复仇、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因此情节惊险刺激。

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Jacobean Tragedies),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

《圣经》和基督教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

《圣经》里面有许多极为恐怖的场面,而基督教传说也一直在极力渲染地狱的恐怖。

这方面最突出的当数《启示录》,里面描写了天使同撒旦的战争,地上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其他大量关于末日审判的神秘而可怕的征兆。

《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丰富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密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的许多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者受到它的启示。

哥特小说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villa in hero)、
“流浪的犹太人”
(the wandering Jew)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乱伦、同性恋等等哥特小说中的通常主题,都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

至于哥特小说里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善与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更是一部《圣经》从头到尾的主线。

哥特小说对广大读者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有深刻的心理和美学根源。

哥特小说的心理基础是人生而有之的恐惧感。

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小说作家洛伏克拉夫特(H.P.Lovecraft)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

”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感到强烈的恐惧,同时又确信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危险不会真的降临在自己身上,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这正是哥特式小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

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在讨论壮美时,就已经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同恐惧联系起来。

他把美分为秀美(the beautiful)和壮美(thesublime)。

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且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

与之相对,当面对峻峭高山、滚滚大河、亘古荒原、莽莽林海、古老废墟或者雷鸣电闪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得充满敬畏甚至恐惧。

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场面,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是有关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

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

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

尽管在哥特小说兴起之时,对天主教徒和各种男女“巫”的残酷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但其影响仍然十分明显。

早期的许多哥特小说,比如前面提到的《奥特朗托城堡》、《乌多芙堡之谜》、《意大利人》、《修道士》以及爱伦・坡的名作《陷阱与钟摆》等等,都是以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
国南部这样的天主教国度为背景,而且大都是在暴露天主教及其教士的邪恶。

同样,“清巫”事件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在美国文学中特别突出,比如1692年在塞勒姆(Salem)发生的大规模残酷迫害所谓女巫的事件。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刺激着文学家们的艺术想象力,从约翰・尼尔(John Neal)、霍桑到现代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Miller)、当代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等许多文学家都以塞勒姆事件为素材创作出了气氛恐怖、寓意深刻的作品。

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而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

这时期的哥特小说除了在传统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福斯特(E.M.Forster)则更注重从文化心理方面对帝国主义进行批判。

他的名著《通向印度之路》
(A Passage to India,1924)里的恐怖根源于帝国主义者的傲慢与无知。

这部小说是探索和表现文明之间、种族之间的文化冲突的先驱之作。

在20世纪,哥特小说在美国比在英国更为繁荣。

不同流派的作家都大量使用了哥特手法或者创作了哥特小说。

特别是在美国南方,哥特传统成了南方文学成就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南方的庄园制度,清教文化,特别是血腥的奴隶制以及在南方人看来是一场大灾难的南北战争,南方具有哥特小说发展的肥沃土壤。

南方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边疆故事和奴隶故事。

南方文学的主流可能要算庄园小说,而南方的第一部庄园小说,肯尼迪(John P .Kennedy)的《麻雀仓房》(Swallow Barn,1832),就有浓厚的哥特色彩。

随后,爱伦・坡和马克・吐温对哥特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不过,南方哥特小说的真正繁荣开始于南方文艺复兴时期,这时期的许多重要作家如福克纳、莱特(Richard Wright)、麦卡勒(CarsonMcCullers)、卡波特(Truman Capote)、珀迪(JamesPurdy)、奥康纳(Flannery O’ Connor)以及后来的莫里森(Toni Morrison)、赖斯(Anne Rice)等进一步发展了特点鲜明的南方哥特小说传统。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南方黑人作家。

他们把哥特手法作为谴责和批判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强有力的方式。

莱特的著名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1940)是第一部具有全国影响的黑人小说。

作者运用哥特式恐怖来表现种族主义造成的可怕后果。

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小说预示了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激进派别的出现。

莫里森是在艺术上更为成功的作家。

她的代表作《宝贝儿》(Beloved,1987)也许是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之后最出色的南方小说。

它通过血腥场面、神秘气氛、闹鬼房屋和惊险曲折的情节再现了南方噩梦般的奴隶制和对黑人造成的伤害。

人们对于这些罪恶往往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甚至以恶为善,这在当今世界更是如此。

所以,当人们问奥康纳,她为什么在作品中那样大量使用哥特手法时,她回答说:“对于那些听觉不灵的人,你得大声叫喊;而对于那些快失明者,你只能把图画得大大的。

”也就是说,只有借助于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使人们认识到那
107 No136
1082007年第1期
些罪恶和危险。

因此,只要有使人堕落或者践踏人性的罪恶存在,哥特小说就会继续发展。


在20世纪以前,所有哥特式恐怖故事都只停留在想象阶段。

因为故事中那些种种怪异的形象无法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即使用绘画来表现也不过是静止的画面,无法表现动感的恐怖,所以那时一切恐怖的影像只能以静态方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依赖自己的想象力来感悟恐怖。

那么电影的出现把这一切永远地改变了,现在电影艺术家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运动的炫目影像,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影像——那些只有在我们噩梦中才会出现的最诡异、最可怖的事物。

电影在表现幻想题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震撼力超过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在表现恐怖神秘、悬疑惊悚题材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910年,爱迪生第一次把后来成为恐怖片反复拍摄的题材的民间传说——吸血鬼“德拉库拉”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尽管以当时的电影手段,其恐怖效果十分有限,影片也只有一本的长度,但它无疑已被今天好莱坞的后来者们视为能够代表其“光荣历史”的经典,甚至被列入美国国会急切寻找和加以保护的10部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欧洲是电影的故乡,更是恐怖电影的发源地。

今天来看,早期一部重要的恐怖片是1916年由德国著名舞台剧演员保罗・韦格纳演出并协助导演的一部根据希伯来传奇中的人物改编的影片《无魂人》(原意为“一种有生命的人”)。

第一部有影响的恐怖片,而1919年德国乌发公司的《卡里加俐博士的小屋》引起了轰动,之后又有《吸血鬼》、《蜡像》等佳片相继问世,使恐怖片成为最早确立风格的片种之一。

 《卡里加俐博士的小屋》虽然在当时毁誉参半,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德国电影强调想象和恐惧。

在其影响下,最著名的影片是茂瑙1922年的《诺斯费拉杜》,它同样改编自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

正是在德国的影响下,美国的恐怖片真正兴起。

默片时代最著名的美国恐怖片是1920年的《杰克医生和海德先生》和1925年的《歌剧院里的幽灵》。

1931年,两部堪称恐怖片经典的影片首先映入了观众的眼帘:它们是勃朗宁的《德拉库拉》和詹姆斯・惠尔改编自玛丽・雪莱小说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

 随着这两部影片的成功,恐怖片开始在环球公司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

其中较有名气的影片中包括《木乃伊》(1932),《隐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1932)、《金钢》(1933)以及属于“科学怪人”系列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1935)。

40年代,虽然恐怖片开始作为低成本的B级片拍摄,这一类型中的许多影片仍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环球公司开发出了和“吸血鬼”同样在夜间出没的“动物恐怖片”《狼人》(1941)。

其中以《猫人》(1942)和《我与僵尸同行》(1943)尤为观众和影评人所称道。

50年代,随着核威胁和麦卡西主义散布的“共产主义渗透”阴影,恐怖片暂时脱离了早期的各种超自然的幽灵和神怪,而与科幻片结合起来以各种“核怪物”或外层空间的天外来客为核心形象,不断渲染和演绎着所谓“东方威胁”的神话。

前者
中如日本的《哥兹拉》系列(1955),美国的《它们》(1953),《黑湖怪兽》(1956);后者则以《身体入侵者》(1954))为代表。

与此同时,在英国则出现了充满暴力和性的彩色恐怖片如《弗兰肯斯坦的诅咒》(1957)、《德拉库拉的恐惧》(1958)等。

60年代,以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为开端,标志着恐怖片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它从以前的各种幽灵、鬼怪、疯狂的科学家和来自外星世界的异物转向了一种“写人的”恐怖片;同时期还有他的恐怖灾难片《群鸟》。

1973年,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为70和80年代的恐怖片树立起了一个样板。

这部明显向传统的“魔怪”回归的恐怖片激发了一系列的妖术和魔怪电影,如《凶兆》系列(1976)、《魔女嘉丽》(1976)以及《驱魔人续集》等。

80年代以来,裹挟着当代电影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恐怖片不断在好莱坞银幕上掀起阵阵热潮。

首当其冲的是一贯被好莱坞电影视作“异类”的女性,大量以“女性威胁”为主题的恐怖片涌上银幕,其中如德・帕尔玛的《化装杀人》(1980)和保罗・施莱德尔根据1942年的版本重拍的《猫人》(1982)都把性与暴力联系在一起,进而把女性变成一种令人恐怖的社会形象。

而接下来的恐怖片的“牺牲品”则是青少年甚至儿童,随着《万圣节》系列和《走失的儿童》等影片的上映,“问题少年”终于被塑造成了一种社会的恐怖,穿插于其间的还有各种来自太空或疯狂科学家手中的“异物”。

如克罗南伯格的《苍蝇1、2》、斯科特的《异形》系列。

而近年来,一方面是传统的恐怖形象“吸血鬼”和“科学怪人”的不断被重新搬上银幕,并多由著名的大导演执导,如科波拉的《吸血惊情四百年》(1992)、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1994)、《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994)。

他们纷纷以最忠实于原著相标榜,以现代电影的手段重新演义古老的恐怖故事,使人感到世界似乎只是经历又一轮新的轮回;另一方面,大量现实中的暴力和罪恶经过已经轻车熟路的恐怖片的包装之后也不断成为好莱坞新的卖点。

这些影片从表现以剥取人皮为癖的连环杀手的《沉默的羔羊》到以“起居室中的威胁”为核心的《晃动摇篮的手》,都令观众对其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四伏感到震撼。

而1996年,大型独立制片公司米兰・麦克斯推出的《尖声狂叫》更以变态连环杀人的疯狂杀人令人观之失色。

该片创下了有史以来恐怖片最高票房——1亿美元的收入佳绩。

在20世纪末制作恐怖片最积极的欧洲国家是西班牙,如1997年出品的《变脸惊情》、历桑德罗・阿曼巴执导的《睁开你的眼睛》,1999年西班牙影片《无名死婴》以出色的美工、音响、大胆的剧情而达到了相当震撼的效果。

墨西哥同时受着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出色的恐怖片导演奎勒摩・德尔托罗在2001年的作品《魔鬼的脊梁》中,融合了美国式的先进技术、欧洲式的精美画面、音乐和营造心理恐怖气氛的方式,以及南美的魔幻色彩,是当年最佳恐怖片之一。

在这么多纷繁复杂让观众一次又一次奉献急速心跳和惊声尖叫的恐怖片中,我们可以拿出一些为影评人和观众都称道的佳作进行一下归类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深深地受到了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改编自早期或后来创作的哥特小说,另外的一些恐怖片
国 际 影 坛Forum on The World Film
的剧本也是将哥特小说的特征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恐怖电影的题材类型基本上原用是哥特小说的翻版。

就恐怖电影发展的每个阶段来看,恐怖电影所热衷的题材,无非以下几大类,分别是宗教类恐怖、鬼与人魔(以吸血鬼为首)类恐怖、动物灾难与异形类恐怖、科幻类(包括医学怪人)恐怖、变态杀人类恐怖等。

先看宗教恐怖类,前面讲到《圣经》和基督教传说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这些同时也是宗教恐怖片所追根溯源的经典。

《圣经》里面有许多极为恐怖的场面,特别是《启示录》里面描写了天使同撒旦的战争,地上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其他大量关于末日审判的神秘而可怕的征兆。

从密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的许多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它或者受到它的启示。

哥特小说以及深受影响的宗教恐怖片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善恶之争的主题以及仇杀、乱伦等情节都是在《圣经》中反复出现的。

以这些为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恐怖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震撼人心的恐怖故事来反思人性的罪恶,而且其中很多都涉及到复仇的情节。

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导演的《七宗罪》(Seven),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1991年导演的《恐怖角》(Cape Fear)以及阿诺德・施瓦辛格主演的《末日》(End of Days)等。

其中以《七宗罪》最为深刻,基督教的七宗罪是指: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贪欲。

导演大卫・芬奇利用宗教题材讲述了一个谁也猜不透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打破好莱坞传统类型电影的框框,使这部看似警匪惊悚片的电影比任何同类制作如《沉默的羔羊》等还要出色和震撼人心。

片中的美术指导和摄影技巧也同样严谨细致,令气氛更加深沉诡秘,导演对气氛和场面的掌握十分出色并尽情发挥,在强烈的个人风格背后,创作出比《2020》更具世纪末感觉的现代都市,足以令观众不寒而栗。

在影片《恐怖角》中表现出来的创意无视“弱者总是正义的”这条陈规,让弱者在道义上也沦为彻底的失败者,不仅无法逃脱自己罪恶所引起的复仇的陷阱,而且产生了不光是对肉体毁灭的恐惧,更严重地产生了自我彻底否定的可怕焦虑。

导演斯科西斯在保证60年代同名影片的惊悚原貌的同时,加入了有关道德和宗教的思考,他运用了大量希区柯克的电影手法,有效地调动起观众好奇而恐怖的心理,创作了这部好莱坞精彩绝伦的经典悬疑惊悚片。

相反的是作为正面反映末世浩劫的恐怖片《末日》却把撒旦复活的故事讲得没有多少新意。

鬼与人魔类的恐怖影片是恐怖片中的一大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不管是妖怪、恶灵,还是什么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归到其中。

这类影片中著名的有库布里克的《闪灵》、《驱魔人》、《恶魔婴儿》、《人玩鬼》、《活魔人》、《宇宙天魔》、《活尸之夜》、《鬼追人》系列、《魔方》系列、《鬼食人》系列、《幽冥怪谈》系列、《13号星期五》系列、《生人勿近》系列、《搭便车》、《夜半鬼敲门》、《撒旦回归》、《鬼娃新娘》系列、《猛鬼街》系列、《夜访吸血鬼》、《无头骑士》、《木乃伊》、《木乃伊归来》、《木乃伊之咒愿》、《死神来了1、2》、《鬼入侵》、《危机四伏》、《13幽灵》、《幽灵
船》、《千尸屋》到最新的《佛列迪对杰森》等。

人魔影片中最重要的主角是吸血鬼,在西方吸血鬼是一种文化,追根溯源是基督教中亚当的儿子该隐,他轼弟的愚蠢行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桩谋杀案,上帝罚他去做吸血鬼,从而成就了一种电影类型。

吸血鬼电影可以追溯到默片时代《诺斯费拉图》开创了人魔电影的先河,那个老鼠一样的怪物赚足了人们的尖叫和恐惧,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前几年该片的致敬影片《吸血鬼的阴影》中的吸血鬼扮演者就凭着复古的造型和凶神恶煞的表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吸血鬼不同于其他人魔,他们有洁癖,利用人类的血液保持永久的年轻,他们头脑聪明学术渊博举止高雅,有的甚至俊美忧郁深情款款,其中以科波拉的《吸血惊情四百年》、以及《夜访吸血鬼》等为经典。

在吸血鬼影片中我们可以反复看到这样一个反思主题,永生真的能给人带来意义和价值吗?在吸血鬼身上我们看到恰好相反,永生成为一种宿命的责罚,因为生命短暂,人类才会去珍惜,相反,永生就使得一切的存在包括生命本身都丧失了意义。

与吸血鬼相对应的另一种悠久人魔类型是狼人。

狼人源于欧洲传说,平常是人形,在月圆之夜,狼人体内的野性血液就会沸腾,狼牙刺穿牙床,利爪扯断手指,全身长出长毛,变形为没有人性的狼人。

最有名的狼人电影要数1941年的《狼人》,此后《变形狼人》、《美国狼人在巴黎》、《狼人在纽约》和《狼人在伦敦》等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想象和超越。

另外还有主要关于木乃伊的恐怖影片,木乃伊本身并不是怪兽,只是古埃及法老们死去后永眠在死亡之国的一种物质形式。

但被唤醒和被入侵骚扰而苏醒了的木乃伊们却格外狰狞恐怖,它们不但拥有古埃及的神秘法力,还有报复骚扰者的莫大决心,因而成为每一个打扰法老休息的人的噩梦。

木乃伊故事大都取材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哥特小说《德拉库拉》,而形象却源于金字塔内的名门正身。

世界上第一部木乃伊电影,是美国寰宇公司1932年出品的《木乃伊》一片,之后环球影业又制作了《木乃伊之手》、《木乃伊之墓》、《木乃伊之诅咒》,使木乃伊影片成为环球公认的恐怖片牛耳。

1999年以及之后的《木乃伊》、《木乃伊归来》等影片都因精致逼真的电脑特效而让人叹为观止。

需要指出的是,吸血鬼、狼人、木乃伊都不是鬼,而是人魔变身,西方电影中真正的鬼是不具备杀人越货的本事,像《哈姆雷特》中的国王自己无法操刀,需要借儿子之手手刃对手,《第六感》中的布鲁斯・威利斯和《小岛惊魂》中的尼可・基德曼更像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们。

在西方,万圣节就是鬼节,由此而生的鬼片数不胜数。

两千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

传说在这一天故人的亡魂会回到故居在活人的身上寻找生灵,借此再生,这是死人再生的唯一希望,却是活人惧怕亡灵来夺命的噩梦。

动物灾难与异形类恐怖片在恐怖片的家族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区柯克在1963年导演的《群鸟》可以称之为动物灾难片的先驱,用一向轻灵和美丽的鸟来吓唬人也只有希区柯克能办得到。

影片中鸟群向人类发动攻击与挑战,没有原因,整场灾祸拍得惊心动魄。

影片多次利用鸟的主观镜头和节奏明快的剪接手法制造出强烈的戏剧效果,利用简单的手法把人类认为最无杀伤力的动物忽然转
109 No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