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背后是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0期
慕容随笔
FUND ·PERSONAL
责任编辑:赵迪65
荫慕容辰
经济的背后是政治
上周家庭聚会,见到表妹的未婚夫,一个二十来岁做设计的小伙子。

在被家中长辈轮番轰炸了一番后,说要咨询我一个问题有关“资产泡沫”的问题。

我心中暗道,现在的小朋友可不得了,做设计的经济学问也很不错嘛。

连忙表示大家互相交流,洗耳恭听。

说了好半天,终于搞明白他的意思。

大致上就是在说,美国是否在帮中国挤泡沫?说现在美国在借朝韩局势紧张,以及目前国内外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机,让资金撤出国内,从而让国内泡沫破裂,然后问我:你知道现在国内的资金在撤出吗?
我诚实的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没有这个数据,也没那么“高层”。

但总体上,我觉得,这是个类似《货币战争》看多了的后遗症。

反正我是不认为超级大国的啥“阴谋”可以被我等小民窥探。

就政府层面看,有的只是政策。

国内的通胀高企,早在4万亿投资投下时便可看见。

至于房产泡沫之类的争论,更是历史渊源悠久,暂且跳过。

因而,中国政府的“货币正常化”或者说“挤泡沫”势在必行。

中国基本上依靠三套工具来管理宏观政策:控制货币的流动性(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流入);对商业银行信贷实施直接控制;以及行业投资政策(即产业政策)。

利率则主要用来管理通胀预期。

如果未来两年内利率将回归正常水平的话,那么加息100个基点是可以预期的。

陶冬在其博客中表示,2011年中的CPI 可能高达6.3%,全年通胀率则平均为5%。

只是下半年的CPI 走势受夏粮收成、全球经济复苏、美元波动及中国房地产调控等多项因素影响,一时难作预言。

不过,类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双位数通胀,估计暂时不会出现。

中国毕竟不再是短缺型经济,产能过剩仍困扰着多数制造业。

不过在农产品通胀之后,工资上涨所带来的服务业通胀的威胁不容低估。

最近在留意路边饭店等招工的信息,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最普通的服务员基本工资已经上涨到1500元,包食宿,
外加奖金。

据说,现在招一个体力工人,需要1800元,技术工人更是抢也抢不到。

但讽刺的是,找一个大学生,800元也可以,而目前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不过1800元左右,这还是在上海。

这一轮的基层工人的工资上涨,其实影响深远。

不仅推升通胀,也可能带来教育领域的变革———为什么一定要去读大学?做一位技术蓝领,同样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话题扯远。

以上只是在说,国内的通胀会持续,这不是政府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抑制住菜价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在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也没那么快结束,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久。

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曾说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一场金融危机将这句话的精髓演绎至颠峰,所有持有巨额美元储备或大量美元债务的国家无不为此感到痛苦,但这关美国何事,只要他们需要,就可以把印钞机继续开下去。

那么美国需要吗?答案是确定的。

可能因素有很多方面,但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美国的政体。

美国的政体决定了当权政府必须要显示出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最核心的表现就是经济情况,表现经济的重要因素又是失业率。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都在盯着美国失业率的原因。

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媒体的报道是奥巴马总统是继前两位总统里根和克林顿之后又一位输掉中期选举的总统,而这两位总统随后在总统大选中都赢得了连任。

如果想要赢得连任,奥巴马估计得让失业率下降3个点才会让选民比较满意,因而哪怕似乎目前美国经济出现了“绿芽”,但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的状况下,很难停止对经济的刺激政策。

并且,目前共和党执掌众议院,因而要通过一些财政刺激手段将更加困难,奥巴马只能更加依赖货币政策了。

如今的全球状况不得不说有些“混乱”,没什么一目了然的。

所有因素都有变数,一个变数又会影响到另一个变数
,因而尽量抓住一
些主线。

中国看通胀
,美国看失业率。


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