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讲解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标志。
为规范项目部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现集团公司大型国有企业的风范,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标准化和规章、规定。
1.3 本制度适用于中交二公局一公司宁武高速公路(南平段)
A17合同段项目部。
第二章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规划
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2.1.1 满足施工要求,场内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各种材料能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充分利用场地;
2.1.2 现场布置紧凑, 尽量做到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相结合减少临时用地;
2.1.3 材料尽量靠近使用地点, 减少二次搬运;
2.1.4 临时设施的布置, 应便于员工生产和生活, 且应符合安全、消防环保的要求;
第二节施工现场功能区域划分要求
2.2.1 施工现场按功能划分为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
2.2.2 办公生活区应当与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三章营区、厂区、道路文明施工管理
第一节办公生活营区
3.1.1 营区合理规划,制定详细的营区布置图,办公、生活区分离,互不干扰,整齐大方,满足办公、生活要求
3.1.2 在大门或醒目地方悬挂单位铭牌,外观参照《中交VA 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文执行。
3.1.3 办公室应卫生、整洁,宿舍应通风、明亮、隔热、保暖,室内地面硬化、设施摆放整齐;
3.1.4 食堂干净,食物卫生,餐具作好消毒且有防“四害”和通风、保暖措施,面积满足职工就餐要求。
3.1.5 营区内设专用接待室和会议室。
3.1.6 营区内各职能科室主要制度、图表等必须上墙,包括施工组织网络图、现场总体平面布置图、工程进度图等
3.1.7 营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保证区域内空地20%以上的绿化面积,同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根据各自条件设文化、体育设施。
场地用C20砼硬化,厚度为10cm做好防排水系统,主干排水沟采用梯形,浆砌石结构,院内水沟采用矩形,浆砌石结构,并加盖。
3.1.8 食堂、浴室、厕所、锅炉房采用砖混结构,其他办公室、生活住房为砖混结构或钢板活动房。
3.1.9 浴室、厕所设置必须男女分开,公共浴室区充分考虑洗漱、洗衣功能,厕所保持清洁卫生,必须有冲水清洁功能。
3.1.10 冬季取暖采用锅炉水暖和气暖,局部办公室可用电取暖,严禁使用煤、炭、柴等燃料取暖。
3.1.11 营区内生活垃圾放入统一建的垃圾池或垃圾桶中,不得乱倒、乱弃,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定期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厕所设化粪池集中处理。
第二节材料厂
3.2.1 材料厂根据确定的规模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合理安排各种材料的储存区域,厂界采用围墙封闭。
3.2.2厂内地面用C20混凝土硬化,厚10cm有完善的排水和消防设施。
3.2.3 材料按划定的区域储存,堆码整齐,标识明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有架空、覆盖等防潮、防水措施。
3.2.4 管理制度上墙,并建立相应的出入台帐(记录)。
场内清洁,
无垃圾废物堆弃。
第三节钢筋加工厂
3.3.1 钢筋加工厂规模适当,布置合理,可与材料场相邻,厂界设围墙。
3.3.2 钢筋原材、半成品存放场地根据需要适当硬化,用C20 混凝土,厚度10cm。
3.3.3 钢筋加工不得露天作业,原材、半成品存放均要架空并采取可靠的防雨、雪措施或存放在棚内。
3.3.4 钢筋原材、半成品要区分存放,按规定标识清楚。
3.3.5 厂内清洁,无垃圾废物堆弃。
第四节混凝土拌合站
3.4.1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根据本段工程量合理确定拌合站的规模,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现场整齐,满足施工需要。
3.4.2 拌合站配置大方量自动计量设备,在显著位置标明配合比等主要技术条件。
等。
3.4.3
3.4.
3.4.5
各类设备铭牌清楚,料
等地面用C20混凝土硬化。
进出料区、作业区硬化厚度为20cm水泥库硬化厚度为10cm料场硬化厚度为5〜8cm
3.4.6 水泥库用砖混结构或砖混与钢架结构结合的方式建设,
进行基底防水处理或架空,四周建设完善通畅的排水系统。
沙石料仓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隔墙隔开(墙厚40cm高度不小于1.5m)
防止混料。
3.4.7 厂区内设车辆清洗区,并设洗车台、污水沉淀池,设有完善的存放和排水系统,就近接入地方允许的排污点,达到要求后排放。
3.4.8 厂内清洁,无垃圾废物堆弃。
第五节预制场
3.6.1 预制场规模应满足工程需要和工期要求,尽量利用红线内土地,方便T 梁架设,减少临时工程,节约土地。
3.6.2 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分区明确,合理安排材料存放、产品区,半成品等区域,场内标识清楚。
3.6.3 施工现场组织体系、安全措施、技术标准上墙(牌)。
3.6.4 按设计硬化生产、轨料存放、通道,做好地基处理。
3.6.5 生产设备定置管理,物料堆放整齐。
3.6.6 场地内清洁,无垃圾废物堆弃。
第六节便道
3.7.1 便道满足施工期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考虑与相邻标段便道的衔接。
3.7.2 住便道按两车道设计,两侧设置排水沟。
3.7.3 便道建设标准按照宁武公司要求执行,以满足施工为要求。
3.7.4 施工便道设专人养护。
第七节大门、围墙
3.8.1 营地、混凝土拌合站等新建的大型基地设标准大门和围墙,标准按项目部统一规定。
3.8.2 大门设门卫室
383 围墙为18砖墙套37砖柱,高2.5m,砖柱间隔4〜5m,
内外墙均用砂浆抹面,涂刷成白色,按《手册》标准绘制标识。
第八节取弃土场
3.9.1 、按环保、节约的原则和设计要求规划用地,对不能满足工点要求的必须立即把应上报。
3.9.2 弃土场确定后按“先挡后弃”的原则建设,先作好当搪和防排水系统后再弃,并随时保证场内弃土平整、整洁。
第四章施工标志、标识
4.1 标段起始点设门楼式明显标志,选择在紧邻起始点工地的主干道设置,门楼建设标准由项目部统一规定
4.2 项目重、难点工程和技术含量高的单位,单项工程必须设项目公示牌,公示牌必须包含工程名称及简介和场地平面布置图、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开工及竣工日期、计划工期、总工期、主要管理人员(包括分部经理、技术安全、试验、材料负责人),还应包括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环境、水土文物保护措施,质量环境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
4.3 公示牌采用双柱式立柱,埋设后公示牌下缘距地面高度为
1.5m,公示牌设立要牢固、整齐、醒目。
公示牌外观设计按项目部统一规定。
4.4 施工现场的材料标识牌、道路指示牌、施工警示牌等的制作按项目部统一规定。
第五章安全管理
第一节安全防护
5.1.1 临时工点外围防护采用绿色密目防护网统一防护,木桩或钢管桩为产柱,高度为1m间隔4 m~6 m设置,埋设牢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
标志。
5.1.2固定作业区域采用铁丝网,间隔支柱采用© 50钢管,钢管一律用油漆涂刷成红白相间的样式。
立柱高1.5 m,间隔5 m〜8 m设置,埋设牢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5.1.3 邻近居住地、公路旁、办公区、厂区、学校等人员活动较多及检查频次较高的工点采用隔离板(瓦楞钢板)封闭施分部域,隔离板主色为蓝色,面绘集团名称及标志,形式严格按《手册》标准制作,并在明显处设警示标志。
5.1.4 无论是密目防护网,铁丝网还是隔离板防护都必须做到线条平直硬朗、精神。
5.1.5炸药库设24墙围挡,高度》2.5 m,围挡外围1.5m设
铁丝网防护,钢结构大门,挂警示标志,专人看护。
第二节临电系统
5.2.1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高以横担和绝缘子。
电线高度距人选道路或运输线路的高度不低于:6~ 10kv为
6.5 m , 4kv为6 m。
5.2.2 对高压线路、变压器要按规程安置,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5.2.3 所有电气设备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
5.2.4 配电箱外观严格按《手册》标准制作,并任命相关专业规定。
5.2.5 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按零及接地保护。
5.2.6 配电房(所)设户外围墙高度不低于2.5 m ,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
第三节消防及防雷
5.3.1 各种机械及电气设备都按规定安装接地装置;施工脚手架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火工品库房及配电房(所)等建筑,一律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5.3.2 避雷器安装时,检测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调整电阻剂或更换避雷设备。
5.3.3 施工现场、营区、生产房屋等设施必须按消防规定建设
消防设施,配备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新。
534 —般临时设施,每100 m2配备2只9升干粉灭火机,临时要工间、油漆间等每25 m2配1只各类合适的灭火机,发电机房配砂桶。
5.3.5 消火栓处设有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周围3 m 内,不准存
放任何物品。
536氧气瓶、乙炔瓶(罐)工作间距不小于5 m,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 m.
5.3.7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安全制度,加强消防监护措施。
动用明火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 持证上岗;电焊工在支用明火时随身带好“二证” (电焊工操作证、支火许可证)“一器”(消防灭火器)“一监护”上岗(监护人职责交底书)。
5.3.8 变、配电房不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门向外开。
第四节施工人员管理
5.4.1 施工作业队按照合同书要求安排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场
5.4.2 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劳务用工上岗前安全施工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5.4.3 施工作业队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着装统一,有明显的标志,
标志包括着装的颜色的区分,严格按《手册》文执行。
5.4.4 管理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上岗证。
上岗证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改名、职务(岗位)、编号,并有使用人本人照片加盖公章。
(上岗证设计参照《手册》)。
5.4.5 施工、管理人员的证件(职称证、项目经理证、特殊工程的上岗证、操作证等)要保留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彩色复印件在施工现场备查。
5.4.6 除以上规定外,其他各种标识严格按《手册》标准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