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对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

随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走向正规化法律化,各种约物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

头孢菌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1]。

过敏反应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为0.5%-10%[2]。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药物热、哮喘,严重者可引起药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我院急诊科2010年收治2例因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而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因抢救及护理得当,患者分别住院7、9d,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此2例患者都系第一次使用头孢噻肟钠,使用前药物皮肤试验均为阴性反应,无家族过敏史,平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具体报告如下:
病例1:患者,32岁。

因发热、气喘1天到急诊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处理:①10%葡萄糖注射液80ml+氨茶碱80mg,静脉滴注;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头孢噻肟钠3g,静脉滴注。

当滴注完第一组药液后更换第二组药液约2min,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表情淡漠。

急停用头孢噻肟钠并更换输液器,查体:心率132次/min,律不齐,呼吸46次/min,出现三凹征,血压80/50mmHg,体温38℃,小便失禁。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予氧气吸入2L/min,静脉输液由两条通道进行,一条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1+5%碳酸氢钠80ml,另一条滴注10%葡萄糖溶液100ml+肾上腺素1mg,保暖,给予平卧位。

10min 后,心率140次/min,律不齐,呼吸26次/min,血压90/55 mmHg,体温36℃,神志逐渐转清,更换内衣、内裤后,即送入急诊科病房。

2 抢救及护理
过敏性休克常骤然发生,患者立即进入呼吸心跳骤停的危急状态,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反应,准确、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

2.1 抢救①及时使用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病急、进展快,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早期使用药物是十分重要。

故用药物(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立即建立2条通道,一条快速维持有效循环,另一条抗过敏药物应用,以纠正休克和代谢性酸中毒,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过敏性休克死亡主要原因常见喉头水肿或肺水肿导致窒息,当窒息发生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给予氧气吸人。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给予吸痰。

2.2 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安排住单人房间,生命体征监测每15 min
记录1次,至穩定后1次/h,8h后改为1次/4h,同时注意四肢末稍循环的温度,注意保暖;②持续心电监护:心电监护2d,早期提示心动过速,减慢滴注速度,严格卧床休息,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③给予心理支持:患者及家长对过敏反应不理解,容易出现恐惧和焦急,护士在积极抢救和护理的同时,要做好解释工作.④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长讲明以后禁用头孢噻肟钠,慎用青霉素及其它头孢类抗菌素。

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致敏的食物。

3 讨论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药效确切。

其作用机制与其它头孢菌素相似,主要通过与细菌内膜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菌溶菌死亡,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其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活性,对普通变形杆菌和枸橼酸杆菌属亦有良好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重症感染。

由于头孢噻肟钠在临床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静脉炎、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等[2];过敏性休克报道较少,本组2例患者因用头孢噻肟钠出现过敏性休克,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抢救措施快速、准确,使其脱离危险,获得痊愈。

过敏性休克是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预防其发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其具体措施:
3.1 严格掌握适应症: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简称《指导原则》)明确规定,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指导原则》指出,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并特别指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3.2 询问过敏史:对需要应用头孢噻肟钠的患者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包括青霉素过敏史,头孢噻肟钠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头孢药物过敏史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

3.3 皮肤过敏试验:对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是否需要皮肤实验,《指导原则》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否皮试及如何皮试做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不皮试[4];青霉素皮试;用拟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皮试。

本院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皮肤试验,更有效的排除过敏反应。

3.4 密切临床观察:对于阴性反应者首次使用静脉注射开始后20min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对出现的不适随时进行处理,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及时处理: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要保持高度警惕,护士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众一,王瑛.头孢噻肟不良反应74例.中国中西医杂志[J],2004,5(5).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2004,卫医发[2004]285号.
[4]马厚蓉,米艳玲,唐潘红等.2例静滴头孢噻肟钠致过敏反应的护理.临床护理杂志,2007,(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