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生死观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生死观随笔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一篇】:谈谈我的生死观
人的一辈子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生”与“死”。
从出生到死亡,那就是一个的一辈子。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好象从来没有愁事。
”
我说:“人的一生中本不该有任何烦恼,如果把一切事情都想开了,就会很开心的。
我的观点是,最应该想开的,那就是视死如归,当永远闭上了眼睛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那是去拥抱另一个世界,所以含笑九泉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连死亡对我来说都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能够令我不愉快。
”
如果把死都看成是件无所谓的事,那么人生的快乐就会时时伴随着自己。
小时候就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
还有许多年轻的先烈们把自己的短暂生命都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他们都做到了含笑九泉。
我总是记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自己虽然对社会对人类没有什么贡献,但是起码能够做到死而无悔,死而无愧,死而无怨,死而无忧,因此当我活着的时候
就能够心情愉快,笑看人生。
恩格斯说:“死是死者的幸福,活者的痛苦。
”其实,每个人都应当把生与死看开些才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了无数人的出生,而如今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幸运儿。
每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当是快乐的一天。
俗话说的好:“无欲无忧,无求无恼。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但是若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情况就大不一样,就会知足常乐。
我经常想到的是还有那些吃不上饭、念不起书、看不起病的贫穷人,还有那些忍受各种疾病煎熬的人,我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理由呢。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想,将来若到了快结束生命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像往常一样悠然的享受夜的宁静,因为那是永远的安眠。
面对死亡,我真的不会畏惧。
我会坦然的回味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恩恩怨怨,深知离去,那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避免,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用微笑去迎接一个新的世界。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二篇】:我的生死观
生与死之间是“生”好还是“死”好呢?我想大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生,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剩下的人为什么选择死呢?因为死可以摆脱七情六欲的痛苦。
但我觉得,生就是为了幸福,也有的人拿生命做赌注。
《史记》中说:死分为两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的死也
就是:为人民而牺牲;轻于鸿毛,就是欺压剥削人民而死。
我想如果有灵魂这一说法,我一定很赞同。
尽管我不相信这种封建迷信,但如果有灵魂,人死后一定很快乐很自在,不必过着被人欺压的生活,人看不见也不会吓跑这些人,还可以探望生前的家人。
因此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不然,一个人一定很孤独,又没人帮助,就像外星人的说法一致。
宇宙很大直径有几百亿光年,但只有地球一颗星球有人类存在,岂不是太孤独了吗?
“生”与“死”都不是解脱,而是一种束缚循环。
“生了死,死了生”。
“生”与“死”是一种永远甩不掉的束缚。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三篇】:正确的生死观
生与死,是人的生命的始与终。
人的生命内容是生死之间的全部活动。
这段时间或长或短,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人寿高期颐。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发过感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但不能因为人人“终期于尽”,而抹平生死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人生。
人,落地时的哭声像最美妙悦耳的乐章,走时昏迷无言像断弦的破琴。
任何人,都是哭着来,哭着走的。
生时,自己哭;走时,亲人哭。
如果只从哭声中探索人生,永远无法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的生,不由自主,是父母结合的产物;人的死,不由自主,物壮则老,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
我们不可能只欢迎生的规律,拒绝死亡的规律。
可是要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重在人的一生的活动内容,这个内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己用行动书写的。
人世间最令人伤心的事莫过于“死别”。
没有死亡,就不会产生宗教。
宗教就是创造一个死亡人生中的“不死”世界,让灵魂继续在另一世界存活,所谓前世今生和今生来世之说都是缘于此。
没有死亡,哲学也会失去最有智慧的部分。
关于如何对待死亡,是哲学智慧的重要部分。
如果没有死亡,庄子哲学的智慧就会大打折扣。
全部中西哲学如果其中不包含生死智慧,就会失去它的精彩篇章。
使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全力以赴的事。
但对死的恐惧是人生存本能的一部分,很难坦然相对。
哲学家以最大的智慧谈论生死,宗教从产生起就教导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但极乐世界或天堂不管被描绘得如何美,人,还是愿意留在人世。
对死的分析可以有两个角度:科学的角度和价值的角度。
科学的角度容易讲清楚。
像庄子说的,生死如日夜之常,是自然规律。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生与死》中说过,“今天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本质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本质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学,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了,因此,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局,即总是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命之中的死亡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如此”。
恩格斯还补充了一句,“生就意味着死”。
生死相依,再蠢的人,再怕死的人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这是铁的规律。
虽然有过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有过汉
武帝受李少君之骗,也有过无数炼丹合气、企求羽化登仙的道士,但一个个都是历史的过客。
对死的科学分析是容易的,最难的是价值判断。
既然人终究必有一死,生还有什么意义呢?贤愚,肖与不肖,英雄懦夫,好人坏人,富人穷人,达官贵人与贩夫走卒,最终都是坟头一个,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死观。
其实,死只是生命的终结,而不是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终结。
如果人生的价值最后都淹没在死亡中,人的生命活动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最终必有一死。
在现实中,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仍然活着。
人们之所以赞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一诗句,表明人们并不认同一死百了的生死观。
这种区别就是人生的不同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学术界、文化艺术界成就卓著但英年早逝的消息时有所闻,令人倍感惋惜。
人们惋惜的不仅是早逝,而且是英年早逝,即他们短暂的人生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本还可以继续做出贡献,可过早逝世。
人老寿终是必然的,但英年早逝并不正常。
话又说回来,如果人人不死,都与天地同老,万物同春,何必讨论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呢?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的产生,正在于人生短促,人人有死。
在有限的人生中,如何尽一个做人的责任?对于永不消逝的东西是不存在价值问题的。
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生与死不同意义的认识。
所谓“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的就是短暂人生中的人生意义问
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理解。
由于人皆有死而否定人生的意义,否定对生的价值判断,两眼一闭,管它怎么说呢!如果抱着这种生死观,为善为恶、好人坏人都是一样,反正人人归于一,最终都是死。
这种生死观是最无道德、最无责任、最无担当的生死观。
死,是无可逃避的。
由于有死亡而看破红尘,或人未死而心先死,都解决不了生死问题。
我们应该直面死亡。
人人都是向死而生,生死之间或长或短,终有了时。
从个人来看,是个悲剧,是宿命;从人类的角度看,是史剧,是人类的发展。
死,只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但你参与创造的世界会因为你的参与而美好。
动物的死亡留下的躯体最终化为尘灰,而人的个体的死亡留下的是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人类,因个体的死亡而延续,因一代代个体的创造而使世界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超越个体死亡之苦的生死观。
囿于个体,死亡是痛苦;着眼人类,个体死亡是社会进步和延续的必然。
如果寻求解脱,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地面对死亡,快乐地生存,过有意义的生活。
如果逃避死亡,寻求解脱,实际并未解脱,因为心存解脱之念,证明仍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
真正的解脱应该是认识死的必然性,又懂得生的价值。
既热爱生命,又保持死亡时的尊严。
这才是真正懂得生与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充满智慧的回答。
生死
相依,只有生的伟大,才有死的光荣;而生时的卑鄙,必是死后的遗臭。
出生与死亡的性质并不相同。
出生是生命的获得,这是自然的恩赐,即父母结合的产物。
这是任何个人都不能自主的。
死是生命的终结,它同样也是自然的规律。
但有一点不同,生是不能自我做主的,是“被生”的;而死,则存在多种可能和不同方式。
有寿终正寝,有冤屈而死,有为国牺牲、为理想和信仰而死,因此死亡中会存在“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即存在不同的价值负载。
我想起《论语》中孔子对管仲不死君难的评价。
子路问孔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算得上有仁吗?”子贡也有同样的疑问,他说“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路和子贡都同样问孔子,齐桓公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老师召忽自杀,可同为公子纠老师的管仲却活着,而且帮助齐桓公。
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远远超出了单纯道德的判断,区分仁人之仁与妇人之仁,对死的“应当”与“不应当”赋予更高的价值意义。
孔子说,管子虽然没有像召忽那样死去,可他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还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样,孔子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即一匡天下、保卫中华文明来判断管仲的生与死的问题。
叶落归根的死亡是必然规律,可当死亡存在可选择性时,就存在“应当”和
“不应当”问题。
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我们应该贵生知死。
贵生,即要重视生命的价值,尽量避免英年早逝,尤其是各种非正常死亡;也要知死,即死得其时,享天年;死得其所,即死得有价值。
没有辩证唯物的生死观,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孔子就反对那种“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的匹夫匹妇对生命的态度。
当我读到报载有些年轻人或因感情纠葛,或因考试失利,或因就业受挫,甚至某些小不如意的事,就轻生跳楼、漠视生命,十分痛心,深感他们太缺乏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四篇】:生死观
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
前已言及神识不死,仅在不同时空转换,死亡即转换之过渡阶段。
所谓‘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学问为治世之本,求学以增广见闻智识,学习生存之道,人人皆可胜任。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则非易事。
试问:‘应如何死?’人皆云:‘一息不来便死。
’此言固然不差,然欲死得自在、死得安详,却非吾人所能主宰。
何以得知?一般世间凡夫临命终时,多难免挣扎、痛苦,对金钱、子孙恋栈不舍,终至死不瞑目。
如下状况亦不乏其人:在医院急救,四肢发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老来多病,子孙不肖,身心交煎,生不如死。
总而言之,于生命执著愈深,面对死亡时之痛苦愈甚。
死亡之情状约而有四: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及自如而死。
除修行圆满者可生死自如外,余三者皆无法自我掌控。
解脱之圣者面对死亡时,其心态迥异于凡夫。
如印光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即已预告大众,早作准备。
又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即预言数年后之事。
此二位圣者既能预知时至,自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当其往生时,皆能安详示寂,此等来去自在的功夫,系平日认真修行之结果。
以其心胸宽大、平等,故尽虚空遍法界皆为其故乡。
足见修持之有无,其往生情形,实有天壤之别。
又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章嘉大师火化后,得一万多颗舍利子,头盖骨上显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另一高僧则烧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此殊胜现象,实难以常理解释。
究竟当如何方能‘死得其所’,让亡者深蒙上乘利益?首在去除恐惧死亡之心理。
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
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
我的生死观随笔【第五篇】:生与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
“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
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
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
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
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
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
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
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
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