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作者:曹荣涛
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7期
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 曹荣涛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和建筑行业对建筑的要求
越来越高。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具有实用性,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感在我
国建筑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根据五感的特点,阐述了五感在建筑设计
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关键词:五感;建筑设计;具体表现;实际运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7-0083-01 中国图书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7.07.060
1 五感的相关概念
五感,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的途径,属于生理渠道。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人的感官是对世界大胆开放的,他们不是被动的“接收器”,
而是积极、主动的器官,观察人如何感觉物体将给予新的方向。
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体现了人文情怀的展现,在许多艺术家的创作中,五感的
运用非常频繁。
五感之所以可以用于艺术创作,是因为五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俗称“通感”。
看似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互不干涉,各司其职,实际上它们之间有一个科学的
合作步骤。
每一个感官都不是独自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的感知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
一个感官感受到外界的讯息,其他感官也会有所感受,形成感官共鸣。
现如今许多设计中都融入五感,五感设计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平面广告、室内设计、
产品推广、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运用五感。
但是五感本身比较晦涩抽象,在客观事物
上显现有一定难度,所以就出现了“五感图”,将五感在图标上表示出,可以更加形象地让人
类感知五感的满足程度。
绘制五感图可以将人们的五感满意程度划分等级,设定不同的时刻,
将五感在表中标注出,这样更加直观感受,便于分析产生满意程度的原因,在建筑设计中同样
适用五感图。
2 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2.1 听觉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声音一般是源自于空气中的振动,声源在发出振动后,经由空气振动向四周传播,最后传
入人耳,造成骨膜动传入大脑形成声音。
在建筑中我们可以利用声音的特点,在建筑中运用听
觉器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园林中巧妙地加入流水声,让人引人入胜。
听觉主要受
到空间格局和空间材质的影响,传达听觉信息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2.2 视觉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方面采用视觉效果,最主要的就是运用光影、颜色、空间等要素体现。
比如日本的李子木住宅,建筑以一种简洁的风格,建筑基本展现平面化,至简的设计风格给人们带来了一个
开阔的视觉享受,提升了设计的视觉效果。
2.3 嗅觉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嗅觉可以作为一种标志性感官体验,比如说道医院就会想起消毒水的气味,说起电影院就
会想到爆米花的奶油气味。
进行建筑设计可以选取有特色的便于人们接受的气味进行覆盖。
建
筑外可以种植花草保持清香。
除此之外,许多建筑本身也带有特殊的气味,比如泥土本身就有
一种泥土的独特气味,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原木中也会存在本身的木头清香,给人一种大自
然的野生之美。
这些标志性的天然气味都是许多化工原料不可比拟的。
2.4 味觉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味觉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同的味觉感受要符合不同建筑的特点。
比如想去咖啡厅
喝咖啡,在建筑设计中就要营造一种属于咖啡厅情调的空间,让人们可以在咖啡厅中更加舒适
惬意。
设计者要不断探索空间的风格和味觉的有机结合,在合适的空间中引用味觉元素,树立
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2.5 触觉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使用触觉元素在建筑设计中,一般是运用材料的纹理、温度等方面,许多建筑物的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青砖、沙石等,不同的材料在建筑中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在城市中设计的
盲人路线,就是充分运用触觉元素,让盲人在触觉中安全行走。
还有在儿童活动区铺设的防滑垫,也是通过具体的触觉元素。
设计者应该在触觉元素的运用中不断开拓新颖的方向,让建筑
设计更具特色。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在设计中,设计
者要站在人性化的角度,设计中运用五感和人文精神相结合,不只是冷冰冰的水泥建筑,而
是一个充满灵魂的生命。
五感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提高设计水平,丰富设计方法,促进建筑设计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红明,郝一墨.通感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29(5).
[2]杨晓燕,范晶.试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2016(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