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
18 .《公输》
文学常识
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文言词语
1)夫子何命(吩咐,见教)焉为(表疑问语气) 为(替,给)楚造云梯之械
0)将以(凭借)攻宋
1)子(夫子,即先生、老师)墨子闻之
2)起(出发、动身)于(从)鲁
3)北方有侮(欺侮)臣(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的谦称)者,愿借子(您,对男子的尊称)杀之
4)公输般不说(通“悦”,高兴)
5)请(相当于“愿”,“请允许我”)献(奉送)十金(先秦二十两为一金)
6)吾义(善良坚持正义)固(坚决)不杀人
7)请说(解释)之
8)不可谓智(聪明)
9)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
10)不可谓忠(忠诚)
11)争而不得(获得,即达到目的)
12)不可谓强(坚强)
13)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知,知道、懂得)
14)公输盘服(佩服、信服)
15)然(既然这样),胡(为什么)不已(停止)乎
16)吾既已(已经)言之王矣
17)胡不见(引见)我于王
18)舍其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19)邻有敝舆(破车。
敝,破旧;舆,车厢)
20)邻有短褐(粗布衣服)
21)舍其粱肉(好饭好菜)
22)此为何若(怎样的)人
23)此犹(好像)文轩之与(同,跟)敝舆也
24)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麋鹿满之
25)无雉(野鸡)兔鲋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者也
26)宋无长(剩余,多余)木
27)臣以(认为)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8)虽然(虽是这样),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攻下,
夺取)宋
29)子墨子解(卸下)带为(当作)城
30)以牒(木片)为械
31)九(指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32)子墨子九距(通“拒”,抵抗)之
33)子墨子之守圉(通“御”,抵挡)有余
3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35)吾知所以(用什么……方法)距之矣
36)楚王问其故(原因)
37)公输子之意(心意,想法)
3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矣
39)虽杀臣,不能绝(尽)也
阅读理解
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什么?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
想?
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
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
想。
(“兼爱”、“非攻” )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
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抓住“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
公输盘理屈词穷。
5.“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什么?公输盘为什么能
“服”?
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墨子论说有理有据,使公输盘无
话可说.公输盘之所以能“服”,是因为墨子抓住了要害
(“义”),巧用言辞,据理反驳,使公输盘落入自己所设的
陷阱中,使他自我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
6.接表明公输盘不肯为墨子杀人的原因的句子是什么?“吾
义固不杀人”.
7.墨子在楚王面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攻宋的不义,而诱使
楚王说出“必有窃疾矣”?
引鱼上钩,先发制人,进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使楚王陷
入墨子设定的圈子中无话可说.
8.“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粱肉"与
“糠糟”三组词语既构成比喻,又是对比,它们各自比喻什
么?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文轩”比喻楚国地域辽阔,“敝舆”比喻宋国地域狭小;
“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富有,“短褐”“糠糟”比喻宋国
贫穷。
对比的作用是:揭露楚国扩张领土的攻宋本质;满足了
楚王的大国虚荣心;使楚王觉悟到以大攻小、以富攻穷是无利
可图的愚蠢之举。
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9.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
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
战争发生。
10.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那些?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
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攻宋1从道义上讲不通;2从国
力上看不值得;3从战术、战备的实力上不及人。
楚王和公输
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
比不上宋国。
11.从全文上看,墨子是从哪几方面劝阻楚国攻宋的?
1道义上(可包括情理上、穷富上)2实力上(包括攻守战术及
准备)。
12.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
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
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
险狡猾。
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
13.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与公输盘论辩,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与楚王论辩,使楚王
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说明攻宋无益,使楚王放弃攻宋。
14.墨子善于守城,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
思?
墨守成规.现在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5.当今世界,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局部仍有战争发
生。
学了本文,你怎样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发动的战争?
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战争?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大国,经常寻找借口,以强凌
弱,挑起事端,以“世界警察”自居,干涉他国内政,发动非
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某些国家的人民
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认清战争的性质,
既不支持战争,也不畏惧战争,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善于
斗争、敢于斗争;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综
合国力,防止贫困受欺.
19. 《孟子》二章
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
很大的影响。
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文言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气候条件)。
[地利]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郭]外城。
[环]围。
[是]这样。
[池]护城河。
[兵革]兵,兵器。
革,甲胄。
泛指武器装备。
[坚利]坚,(甲衣)坚固。
利,(兵器)锐利。
泛指武器精良。
[米粟]泛指粮食。
[委]放弃。
[去]离开.这里指弃城而逃。
[域]界限,这里是限制。
[固]巩固。
[国]国防。
[威]威慑.[道]道义,道理。
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即施行仁政.[寡]少。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君子]指得
道者。
[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版筑]版,筑墙用的夹板。
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
[市]集市。
[任]责任,使命。
[是]这样。
[苦]使……痛苦.[心志]指内心.
[劳]使……劳累.[饿]使……饥饿。
[空乏]资财缺乏.这里使动词,使……受贫困(苦).
[拂(fú)乱]不顺,错乱。
拂,违背。
乱,扰乱。
[所为]所行。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益]增加。
曾,同“增”,增加。
益,增加.[能]才能,才干,本领.
[恒]常。
[过]犯过失。
[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候,迹象。
[色]面部气色、表情。
[喻]明白,了解。
[入]在里面。
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在外
面。
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等,相当.[患]①祸
患,灾难;②忧虑。
[生]因……得以生存。
[死]因……衰
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
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
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
了什么?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
“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
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
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
“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
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
文简洁.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
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
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
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
么不能颠倒?
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
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9.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10.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
助之君.
11.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
①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
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②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2.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
(施行
仁政的重要性)
12。
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
心,巩固天下。
13。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施行“王道”,即仁政。
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
持和拥护,“战必胜”.
14。
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不是。
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
出君主如何治国。
15.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
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6.《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
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
凡的事业。
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
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
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
人”,这是什么顺序?
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
人。
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
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一段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
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
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艰难困苦的磨练)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
(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4.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生于忧患。
15。
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16。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
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
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
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
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20。
〈〈鱼我所欲也>〉
一、基本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 2.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
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
比喻、对比、对仗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论
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
二、文言词语积累
[欲]想要、需要。
[舍]放弃。
[生]生命.[义]大义,正
义。
[甚]超过、胜过.
[于]比。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有苟且偷生的意思。
苟,苟
且。
[恶(wù)]讨厌,憎恨。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
使。
[由是]用这样(的手段)。
由,用。
[是故]因此。
[独]仅。
[心]指思想认识。
[丧]丧失,丢掉。
[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
物的器具.
[呼尔]轻蔑地、呵斥地,形容没有礼貌地吆喝。
[与]给。
[蹴(cù)]用脚践踏.[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认为
值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辩]通“辨",辨别,[礼义]这里指道德规范。
[加]这里指
好处。
[奉]侍奉.
[穷乏]穷困.[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乡]通“向”,从
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天良。
三、阅读理解与运用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
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以比喻引出论点,
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
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
“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
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
的。
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
义”之事.
6.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
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
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
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
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
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
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
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
“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
的反面事例。
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
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
“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
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
“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
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
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
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
但二者与“义”比起来,
“义”最为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
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
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
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
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
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
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
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
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
“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
而受之”的人。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
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
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
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
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
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
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
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21。
<<曹刿论战>>
一、基础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
以“远谋”为线索组
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二、文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
【我】指鲁国。
【肉食者】吃肉的人。
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谋】谋划。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
深谋远虑.【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专】个人专有。
【对】回答。
【惠】恩惠。
【牺
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bó)】丝织品。
【加】虚报。
这里指以少报多。
【信】
实情。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以)实情判断。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鼓】击鼓.【败绩】大
败。
【驰】驱车(追赶)。
【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
【逐】追赶,追击.【既】已经。
【克】战胜。
【故】原因,缘故。
【再】第二次。
【衰】减弱。
【竭】尽,消失【盈】充满。
这
里指士气正旺盛【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二)通假字【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三)一词多义【从】①听从(民弗从也);②跟从(战则请
从)。
(四)成语
【一鼓作气】(成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
勇气。
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辙乱旗靡】
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三、阅读理解运用
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
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
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
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
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
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
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
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
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
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
13.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
才能。
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
举例说明。
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孟
子主张“民贵君轻”。
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
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
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
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
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
用。
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才能克敌制胜。
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
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
水之战.
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
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
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林则徐,不畏洋人,
虎门销烟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