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文化_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第4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4,1997
第19卷(总第73期) JOU RNAL O F YANAN UN I V ER S IT Y V o l.19
SOC I AL SC IEN CE ED IT I ON
陕北文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Ξ
袁占钊
提 要 陕北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研究陕北文化对于理清中国文化的脉络,了解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陕北文化 民风民俗 民间艺术
陕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在这雄浑质朴的黄土高原上,曾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民族精英们顽强奋进的足迹。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之一。

陕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陕北文化对于具体地、细致地了解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陕北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
在距今大约5万年以前,晚期智人“黄龙人”就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活,这说明在陕北也留下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足迹,石器时代的遗址可以说遍布陕北各地,而发现最多的遗址是代表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文化遗址,极具地方特色,这时人们已经懂得用含碳酸钙丰富的礓石作原料,将其粉碎调水,用以涂沫地坪和粉刷墙体,不少遗址达数十万平方米,内涵十分丰富。

神木、绥德等地出土不少独具特色的陶器和精美的玉器,以及“吕”字形半地穴式房屋,墙体光滑而平整,房屋正中有圆形深红色粉绘以及地角一周有红色彩绘壁画,并已开始用当地的石板铺地,有了壁炉式火灶。

这就使我们在陕北看到了华夏文明到来之前的缕缕晨曦,寻觅到了华夏文化在陕北的踪迹。

这种建筑风格对于研究龙山文化的类型与分期,研究黄河中下游,靠近北方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物依据。

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领着我们的先民,在陕北高原上繁衍生息,并由此为出发点,向黄河中下游拓展,黄帝的子孙及其开创的文化就在华夏大地上世代绵延,根深叶茂。

“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陵墓就在陕北黄陵县桥山之颠。

秦汉以来这里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最隆重的一次祭陵活动要算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率18万大军北巡归来的祭奠,他还在陵前筑数丈高台,并竖碑为记,后世称“汉武仙台”,当时司马迁作为随从也参加了这次祭祀活动。

商周时代的遗址,在陕北发现的有一百多处。

80年代以来,清涧县李家崖商代古城遗址的发掘,展现了鬼方民族的墓葬、城垣、窑穴,对于研究鬼方民族的分布、鬼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陕北的商周文物遗址,具有明确的北方草原文化的痕迹,是中央礼制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处。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秦直道,只用两年时间全线贯通。

“堑山烟谷千八百里。

(《史记・蒙恬列传》)南起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贯穿陕北全境,直抵九原郡(内蒙包头市西)。

“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

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在陕北有较多的秦直道遗址,保留最长处有几百米,路面最宽
Ξ本文1997年9月10日收到
处可达60米。

秦直道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它的修筑无论从速度上、质量上均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秦直道遗迹对于研究古代的军事、交通、筑路工艺都有很高价值。

秦灭六国后,用了九年的时间修筑了“万里长城”,蒙恬监修长城时,其大本营就设在陕北的肤施(今鱼河、党岔附近)。

秦直道就是在修长城时为运输而开出的便道的基础上完成的。

以后汉、隋、金、明历代均修补长城,长城蜿蜒而贯传陕北北部全境,长城上的古城堡、 望台在陕北到处可见。

公元406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413年发民夫10万,营建统万城,416年称帝于统万城,改年号为昌武。

统万成旧址在陕北靖边县白城子。

在陕北各地,尤其是长城沿线出土的大量匈奴、西夏文物,成为我国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史和民族文化交流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史料。

宋代的范仲淹、沈括曾在陕北筑寨设堡、驻军把守,至今遗址犹存;明末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在这里举起了义旗、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现代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为改造这块土地,救民于水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仅在延安就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指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开展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虽然诞生陕北延安这块土地上,但它已超越了有限的地域界限和时空界限,成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炼与升华。

《毛泽东选集》158篇,其中112篇都是在陕北写作的。

二、陕北民间文化的一些特点
陕北不仅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独具特色。

1、饮食起居中的半农半牧习俗
陕北是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处,也是黄河文明和草地文明的结合处,又是土地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处。

千百年来,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这里的民情风俗有其独特之处。

陕北历来为半农半牧区,人们以窑洞为居,以农为主,兼放牧业,食小米、黄米、荞麦、豆类等五谷杂粮,饮山泉之水,干粮为炒米、炒面;岁时节令、手抓羊肉,豪饮黄白二酒,冬穿皮袄、皮裹,夏穿土布衣褂,头蒙白羊肚子手巾。

热爱故土,不喜迁徒,虽终年辛劳,仍能怡然自乐。

陕北人走亲访友,赶集市庙会,多靠步行,两口子出门,富人骑骡马,穷人骑驴,“骑驴婆姨赶驴汉,怀中抱个肉圪蛋”,形象的反映了陕北人的行族之俗。

陕北人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待人诚恳,好客守信,极具吃苦精神与忍耐精神,而一旦奋起,则敢于斗争,且十分勇敢,具有鲜明的北方汉子的特点。

2、婚姻丧葬中的古代遗风
陕北人在婚俗上十分讲究,择亲时非常重视“门相当,户相对”。

这主要表现在三点上。

首先,重视门户(亦叫门色、门风、根底),即看其家族有无狐臭史,如有狐臭或有狐臭嫌疑,其家庭无论多么富有,儿女不管多么英俊、漂亮,也不愿结亲;其次,重视人气,即其家庭的人品及在社会上的威信,如有男盗女娼及其它坏名声,决不结亲;再次,重视八字,如儿女属相相克,或在犯月,则忌讳结亲,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讲究,这当属迷信。

另外,婚俗讲究妗子不作婆,认为这是倒脉(正如王夫人不能作林黛玉之婆),姑姑、姨姨作婆,婚俗准许,但不提倡,认为“姨姨作婆,刀剪相磨。

”“姑姑作婆,一世不和”。

陕北婚俗还非常重视同族不婚,虽出五服,那怕出十服,只要是未分户的一姓,决不结亲。

迎亲之日,男方选定迎亲妇女(俗称娶人婆姨)2人,(寡妇、孕妇、再嫁者不可)和男子5人,叫作娶人的,娶人的必须是单数,加上琐呐鼓乐赶当日黄昏或第二日黄昏娶回新娘,与“婚者,昏也“的古风相附。

女方选定送人婆姨2人,其他男子5人,加上新娘共8人,女方送人的必须是双数。

迎送人数讲究“男七女八”。

这种婚俗自古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在陕北,丧葬习俗实行木棺土葬,棺材多用柏木,杨木(水桐),以柏木棺材为最好。

墓地必请阴阳先生选择,在地上挖八尺或一丈二尺的深坑,叫渗坑,再挖墓窑,墓窑大小以棺材放入后四周能转开人为准。

富有者或有功名者,则在地下用石头或砖砌成墓窑,此叫石葬或砖葬。

老人临终,儿女皆到跟前,听其遗嘱,穿上“老衣”,老衣为蓝面红里的绸子所做,忌灰忌黑,尤忌用缎子做老衣,(因谐因是“断子”),殁后,儿女大放悲声,嚎陶痛哭。

然后给亡人理发、洗面、敛容、净身,抬放在铺有谷草或糜草的地上,用大白纸盖身、盖脸。

儿女皆披麻戴孝,即刻派人给亲友报丧,对受报者无论老少都要叩头。

其余孝子守于灵堂前,手持哭丧棒。

灵前点长明灯,时时烧纸献祭。

丧事一般要举行三天。

第一天开吊,家门、娘外家、女厢外甥均上献子(馒头),执事人发给孝布。

黄昏要举行“游食”仪式,所有孝男孝女都跪在灵前大院里,端祭饭者在和尚或阴阳的引导鼓乐伴奏下,在孝男孝女空隙间游转,然后向亡者献祭品,执事人说明是谁献的。

一般都有四献,即自家、家门、娘外家、女厢外甥各一献。

“游食”大都进行到深夜。

第二天迎幡(引魂幡)、纸活(纸扎的宅院、金童、玉女等),和尚、阴阳办道场、念经超度亡灵,并由礼生宣读祭文,晚上要举行请神破狱、过桥、撒路灯等仪式。

第三日晨出殡,由鼓乐引导,长孙或外孙扛引魂幡、撒路钱、棺上绑”扯丧布”(一般为三丈六尺长之白布),孝子在扯丧布下,双手举布,缓缓牵引棺木。

到了坟地,阴阳用罗盘在墓穴中定好方位,下棺入葬,放墓砖、桃符等镇物。

并放置祭食灌,点万年灯。

然后填土掩埋,阴阳为亡者念招魂曲,孝子背拨引魂幡,其余人等开始推墓,直至推圆为止。

葬后第三天,叫“复三”,孝子上坟祭奠,安放石供桌,将哭丧棒插于坟上,如未下雨,则要担水洒墓(讲究“若要富,雨洒墓”),从亡者殁日算起,每七日祭奠一次,共祭奠七次;百日、周年孝男孝女均要上坟祭奠。

死者亡后三年内孝子仍要穿白带孝(白帽或白鞋),春节时不贴红对联。

在陕北,12岁以下夭亡的小孩,用谷草裹尸送到山颠让禽兽吞食,叫“天葬”,认为魂不全。

12岁以上未婚男子亡后,一般都买“女骨”(未婚亡女)合葬,称作冥婚或弥婚。

孕妇亡后,先得剖出腹中胎儿,用符 攘镇,然后埋葬,年老之人亡后,称为顺心老人,如前所述,才隆重埋葬。

从陕北婚丧风俗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窥见陕北古代婚丧文化的遗风,另一方面又不乏迷信成分,而且红白大事都要大操大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

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

民歌表达着陕北农民的心声和愿望,有对苦难生活的倾诉,有对美好生活的想往,更多的是一些爱情歌曲。

耕地时一面吆牛一面唱歌“手摇上自己的耧,鞭打着自己的牛,自己种地自己吃,再不要受忧愁。

”“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受苦人盼着好光景”;赶性灵上路也唱:“我赶牲灵走口外,三妹子不能把良心卖”;婆姨女子纳鞋底,剪窗花时也唱歌;“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三妹子我虽好是人家的人”;“为人若把良心卖,平地上倒把腿闪坏。

”喝酒时有酒曲,打夯时有夯歌,春节闹红火有秧歌,婚丧大事时有各种仪式歌谣。

民歌好手往往能博得姑娘们的青睐:“不乘你的人来不乘你的钱,单乘哥哥好嗓弦。


30年代后,陕北闹红,出现了许多新民歌,尤其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陕北民歌在词曲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涌现了大量革命民歌,诸如《刘志丹》、《横山下来些游击队》、《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革命将士出征歌》、《东方红》等一大批优秀民歌。

我国的《哀乐》也是在陕北民间音乐《凤凤令》、《珍珠倒卷帘》等曲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1943年5月,在刘志丹将军的公葬奠礼上首次演奏。

陕北唢呐、陕北秧歌、陕北说书也是陕北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

陕北人对唢呐音乐情有独钟,每遇婚丧大事、做满月、合龙口、庙会、春节闹秧歌等庆典活动都要请唢呐助兴。

陕北秧歌是陕北人民每年正月闹红火不可少的喜庆娱乐形式。

陕北说书则是陕北人民经常的、随处可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旧时说书艺人(一般为盲人)多是受村户邀请说平安家书,还口愿,说书前要请神,说书后要安神,现时说书艺人则走乡串户,以说历史故事(俗称古朝)、革命新书为主,既是说书艺人的谋生手段,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陕北许多男女都十分喜爱剪纸艺术,俗称剪窗花,主要是春节期间贴于窗格纸上,也有贴于炕围、箱柜、结婚洞房处。

有许多剪纸被国内外的一些艺术馆、博物馆、知名人士所收藏。

剪纸艺术表现了陕北人民尤其是陕北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有些剪纸纹样还蕴含着远古时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文化信息。

4、石窟、古塔、古建筑群分布广泛
在陕北分布着大量的古代石窟、宝塔、古建筑群。

石窟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秀延河、洛河、延河等大河川流域,现已查明的有200多处,从北魏至明代的均有。

秃尾河流域、黄河沿岸北段多为北周至宋元石窟,依山开凿单室或小龛;无定河、窟野河流域明清时期石窟较多,且又成组开凿;秀延河、延河、洛河流域多为唐、宋时代石窟,有气势宏大的单窟,也有雕刻精细的组窟。

最为著名的石窟有子长的钟山寺。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富县石泓寺、榆林东山石窟群、镇川悬空寺、米脂城北万佛洞、横山红门寺、佳县云岩寺、子洲龙泉寺、清涧盘石岔万
佛洞等。

这些石窟以佛教为主,杂以儒、道、对于研究古代宗教在陕北的传播有很高的价值。

古塔在陕北的分布也较广,著名的有延安嘉岭山唐建锁骨菩萨舍利塔(即延安宝塔)、延安唐坪流璃塔、富县唐建开元寺塔、富县金字塔、洛川唐建万风塔、米脂天王塔、横山响铃塔、榆林古塔寺塔、凌霄塔等。

这些塔大多为佛塔,有个别墓冢塔,用以超度亡灵,如富县张家湾金字塔系清朝陕甘总督左宗堂镇压回民起义后,见此处“尸横遍野,白骨成垒”,遂“收集骨骸、掩盖总墓“,建塔超度亡灵。

另外唐坪琉璃塔,独具特色,是陕西省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琉璃塔,在全国也不多见。

为保存好这座珍贵古塔,经上级批准,1985年该塔搬迁到延安清凉山仙人洞左上方。

古建筑群在陕北也多有分布,大都毁于历代战火和“文革”时期,保存下来较为著名的有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神木二郎山驼山寺、府谷七星庙、米脂盘龙山、榆林戴兴寺、延安太和山太和庙、延长广严寺、甘泉白鹿寺等。

这些古建筑凝结着古代陕北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三、研究陕北文化的意义
首先,研究陕北历史文化可以理清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中华民族走向农业文明的历史原因。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黄天厚土,对于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年前这里森林茂密,水草肥美,黄河清澈,既利于狩猎,更利于发展农作物耕种,所以“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史记・五帝本纪》)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率领他的部落,挖掘土地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同上)开始创造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并由陕北为出发点,把这种农业文明向黄河中下游播撒,及至华夏大地。

中国文化中的重视土地、祭祀土地,可以说源于此。

其次,研究陕北历史文化,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筑路工艺,认识陕北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

陕北自先秦以来一直为军事要地,不少朝代在此修长城、设关隘、建重镇、屯大军,加强防卫。

仅发现的长城遗址就有魏长城、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隋长城、金长城、明长城。

城堡、关隘、 望台、峰火台随处可见。

著名的秦直道贯传陕北全境,现在保存较好的路面均在陕北,片断路面仍坚硬如石,它的筑路工艺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再次,研究陕北民间文化,可以看到它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影响以及蕴含着的古代文化信息。

陕北民歌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是延安时期新文艺运动的主要养份,对建国后一些新民歌、通俗歌曲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陕北传统民歌、革命民歌在全国久唱不衰。

陕北剪纸不仅对现当代的绘画雕刻有重大影响,而且陕北剪纸的一些纹样中含着巨大的古代文化信息。

如《抓髻娃娃》这一纹样,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紧密相连,表现了原始人类的群体意识及其生存与繁衍意识。

《抓髻娃娃》的原型是钟鼎文的“天”字(人型),即郭沫诺考证得出的黄帝氏族的族徽,而这个族微在陕北民间剪纸中频繁出现。

印证了陕北人与黄帝部落的渊源关系。

著名画家靳子林先生曾以“抓髻娃娃”“出土文物、古史传说相印证破译出20多个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号,他的专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在学界引起不小轰动。

最后,研究陕北文化,可以了解延安精神形成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氛围。

延安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结晶,它的实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陕北人民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陕北人民在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上长期生活,铸就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个性品质,养成了要克服一切困难而决不为困难所屈服的优良作风。

这些自然条件和优良作风对于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地理的和人文的条件,使延安精神成为现代优秀文化的主流。

陕北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要挖掘和整理的东西很多,研究才刚刚起步,仅提出以上看法,以期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教系 责任编辑:刘国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