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五教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_10_课论_修_身
本课话题——宽容
一、从课本中积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孔子仁的内在精神实质。

与人相处,能够容忍别人,宽容他的过错,容纳他的想法,是智慧,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个人的高贵品格。

二、从现实中积累
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出版了自传《鲜活的历史》,一版印数100万册。

许多人不看好这本书,因为政治回忆录类的书籍吸引力不是太大.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脱口秀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卡尔森曾对希拉里的这部自传做出过极为辛辣的评价:“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这本书如果能卖出50万册,我就将鞋子吃下去。

”可是,没过几个星期,这100万册书竟然销售一空,以至出版商不得不迅速加印。

这时,卡尔森别提有多尴尬了。

希拉里为了惩罚他,特意找人做了一双“鞋子”让他吃。

为了兑现诺言,卡尔森不得不硬着头皮吃下了这双“鞋子”,而当他吃完之后,竟然说:“味道棒极了!”正当人们为此感到纳闷的时候,卡尔森激动地说:“因为我深知,它里
面藏有一种特殊的佐料."原来,卡尔森吃下的这双鞋子是希拉里精心定做的一块鞋子形状的蛋糕。

希拉里用幽默的方式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尴尬,赢得了曾经嘲笑过她的节目主持人卡尔森的尊重,而且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宽容能使人生更加精彩和不同凡响,恐怕这也是希拉里能够被奥巴马总统选做国务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从历史中积累
1.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2.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3.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四、从名言中积累
1.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一、作者简介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在鲁曾任相礼、委吏、乘田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而周游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

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

他熟悉古代经典,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
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成为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作品:《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南宋朱熹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背景回放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各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为了变革社会现实,孔子建立了宽宏博大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仁”(爱人),而“仁”的核心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孔子从“仁"的主张出发,政治上要求实行德政,重视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为了把德政变为现实,孔子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的四部曲,突出道德修养和政治的有机结合。

在孔子看来,言行中的道德是最尖锐、最重要的问题了。

因此,在整部《论语》中,几乎每一篇中都有关于修养身心、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论述。

三、相关知识
1.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
传教记录。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

语,即言谈。

《论语》共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

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一、通假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译为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幼而不孙弟
通“逊”,译为顺从长辈
..
通“悌”,译为尊敬兄长
二、古今异义
1.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也
..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
..
古义:没有能力(才能)
今义:不能够,不可以
恭,执事敬,与人忠
3.居处
..
古义:日常生活今义:居住的地方
4.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古义:朴实而有文采
今义: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
三、一词多义
1.穷
①君子亦有穷.乎困窘,走投无路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完结,终了
③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尽头
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不得志2.过
①过.而不改有过错
②为其来也,居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经过
③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超过
④面刺寡人之过.(《邹忌讽齐王纳谏》)错误
3.固
①君子固.穷坚持,坚守
②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固执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顽固
④固.若金汤(《汉书·荆通传》)坚固
4.之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助词,可不译
③君道一以贯之.代词,它,指学说
④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动词,到
⑤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助词,的
5.其
①以杖叩其.胫代词,他的
②患其.不能也代词,自己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代词,他或他们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代词,其中的
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
⑥其.业有不精……忌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连词,如果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早晨__在晚上
(2)宰予昼.寝在白天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匿怨而友.其人把……当做朋友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君子固.穷坚持,坚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丘亦耻.之以……为耻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表判断)
(2)老而不死,是为贼。

(“为”表判断)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谓”可译为“是”,表判断)
摩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无判断词的判断句)
(二)省略句
(1)何谓也?(“何”前省略了“这句话”)
(2)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弃”后省略了“做人的准则”)(三)宾语前置句
(1)不患人之不己知。

(动词“知"的宾语“己”前置,应为“不知己”)
(2)于予与何诛?(动词“诛”的宾语“何"前置,应为“诛何")(3)其何以行之哉?(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应为“以何”)
[明大意]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修身的方法——内省;讲“忠恕”之道;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
现.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

文章全面论述了修养身心的重要性,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

[理脉络]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孔子修身方法的一组是( )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②朽木不可雕也③听其言信其行④过而不改⑤君子求诸己⑥内省不疚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③④⑥D.①⑤⑥
解析:选D ②是孔子批评“宰予昼寝”时说的话;③“听其言信其行”是孔子以前的看法,并且孔子认为这种看法不恰当;④“过而不改"更是孔子所批判的。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了孔子从
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
B.第二段表现了孔子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

C.第三段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

D.第五段通过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疾恶如仇的君子形象。

解析:选D D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强调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不要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问,反省自己的不是,即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B.文中使用“朽木”“粪土之墙”两个比喻说明个人与生俱来的素养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禀赋、天性如果不好,即使后天发奋努力,通过怎样的教育也不会有所成就。

C.宰予的行为让孔子明白,判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底如何,不仅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D.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

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的成为错误了.
解析:选B B项应是“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禀赋、天性如果不好,即使后天发奋努力,通过怎样的教育也不会有所成就”说法错误。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孔子所讲的“忠恕"之道的一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巧言、令色、足恭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⑥
解析:选C ②这种做法不是君子所为,也不属于忠恕内容;④说明君子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高度统一;⑥说明君子与小人的心理状态不同。

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B.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

“忠”是尽心竭力,“恕”是推己及人。

C.对“恕”作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忠恕"之道中的“忠”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
“忠”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解析:选D D项,“忠恕"之中的“忠",侧重于对己的尽心竭力,而“与人忠”的“忠”,则侧重于对人,不完全相同。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我们的追求。

B.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差别在于人生目标和人生信仰不同,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孔子的“仁”是以“恭”“敬”“忠"为基本内涵的,即在家恭敬有礼、办事严肃谨慎、待人忠厚诚实。

D.“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是一个庄严可畏、不可亲近、语言严厉的长者形象。

解析:选D D项,“庄严可畏、不可亲近、语言严厉”错,应该是“可亲可近、令人敬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
而立,四十而不
做事都有把握,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
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做事便随心所欲,但又从不 顺, 七十 而 从心所欲, 不
逾 矩。

”越出规矩。

”知天命:指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够做有:通“又”。

立:指懂得礼仪,可以立身于世。

己的各种评价。

从:遵从的意思。

逾矩:超越准则。

什么,不能做什么。

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
子曰:“朝 闻 道,夕 死可 矣。

”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子 曰:“岁寒, 然 后 知 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天冷时,这样以后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在陈国断粮时,跟随的学生都饿病了,爬不起来。

在 陈 绝粮,从 者 病,莫 能 兴。

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子路 愠 见 曰:“君子亦有穷
乎?”子 曰:“君子固 穷,小人 穷 斯滥矣。

” 吗?”孔子说:“君子坚守困窘,小人穷困便会无所不为。


坚守。

滥:过度,没有限制。

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

兴:起来。

愠:生气。

穷:困窘,走投无路。

固:坚持,
原壤伸开两腿坐着等孔子。

孔子说:“你小时候就不懂礼貌,原壤夷 俟。

子曰:“幼 而不孙弟,
长大了一事无成,你这个老不死,真是个害人精。

”用手杖敲长 而无述焉, 老而 不死,是 为 贼。

”以杖 叩
打他的小腿。

其 胫。

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夷:伸开两腿坐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

他母亲死了,他还大
:通“悌”,尊敬兄长。

无述:无可称道,x ùn :通
这里指残害道德的人。

指无所作为。

贼:残害。

子曰:“不患 人之不己知, 患其 不能 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才干。


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 子曰:“君子 求诸己,小人 求诸人。


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他像朽木一样无法雕琢,像废土
宰予 昼 寝。

子曰:“朽木 不可雕也, 粪土筑成的墙一样无法粉刷,对宰予我还能责备什么呢?”孔子又说: 之墙 不可杇也,于 予 与 何 诛?” 子曰:
“以前我看人,听了他说的话,我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人,“始吾于人也,听其 言 而 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他说,再看他做。

从宰予的行为,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式。

”听其言 而观其行。

于 予 与 改 是。


何诛:对宰予还能责备什么呢?与,语气词。

诛,责备。

m ò,粉刷。

于予
孔子说:“有错误而不改正,那个错误便真叫做错误了。

”子曰:“过而 不改,是 谓 过矣。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
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
忧愁不恐惧。

”问:“不忧愁不恐惧,就能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问心无愧,哪里来的忧愁恐惧?”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曾子说:“是。

”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
参:曾参。

孔子的
之道,忠恕而已矣。


的思想,就是尽心竭力和推己及人罢了。

”学生。

唯:是。


示赞同的用语。

门人:学生。

这里指孔子
的学生。

忠:指尽心竭力。

恕:指推己及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
一言:一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个字。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过分谄媚,左丘明认为可耻,
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却表面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
足:过分,过度。

耻:认为……可耻。

友:
丘亦耻之。


我也认为可耻。

”把……当做朋友。

匿怨:内心藏着怨恨。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
孔子说:“人无信用,不知能干什么。

就像牛车没有,
ní:连
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马车没有车轴,它靠什么能启动?”接车辕与驾牛横木的
yuè:小车
上连接车辕与驾马横木的部件。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
有人问:“以恩德报答怨恨,怎样?”孔子说:“这样怎么报答
德:恩惠。

直: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恩德?应该以正直报答怨恨,以恩德报答恩德。

”公正无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孔子说:“朴实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鄙陋,文采超过了朴实,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就会显得浮华;只有既朴实又有文采,这样以后才可以成为
质:朴实。

与“文”相对。

文:文采。

指对仪容举止进
君子。


君子。

”行雕琢修饰。

野:缺乏文采,鄙陋。

史:虚浮。

彬彬:
质与文搭配适当,
既朴实又有文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泰:平和,安适。

骄:
子曰:“君子 坦 荡 荡, 小人长 戚 戚。

”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子。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坦荡荡:平直,宽广。

荡荡,宽广的样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在家守规矩,做事认真、慎重,樊迟问 仁。

子 曰:“居处 恭,执事 敬,
待人忠心耿耿。

即使到了愚昧之地,也不可背弃这个做人与人 忠。

虽 之 夷 狄, 不 可 弃
也。

”的准则。

”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虽:即使。

之:到。

夷狄:我
子夏说:“孔子有三种变化:看起来他很严肃,接触后就知道子夏曰:“君子有三 变: 望之 俨然,即
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又觉得严厉。


之也温,听其 言也 厉。

” 俨然:严肃的样子。

君子:这里指孔子。

1.运用比喻的手法阐明道理
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又如“宰予昼寝”这一则,以“朽木”“粪土”两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即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悟,不奋发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将是十分有限的。

2.运用对比的手法阐明道理
例如“在陈绝粮”这一则,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又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应自强、自省。

3.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精辟透彻
如:“君子不忧不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
矣”等语句言简意赅,阐明了君子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深刻道理,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语言整饬,朗朗上口
这主要得益于对偶、排比等手法的灵活运用。

对偶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等,对仗工整,句式一致,朗朗上口。

排比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一气呵成,语势贯通,意蕴丰富。

考点对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

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应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实词;考纲要求掌握常见的120个实词。

其考查特点为:
(1)一般是选择题型,要求“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在文言文翻译中,也会落实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3)选择题分值一般占3分.
[考题印证]
(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

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

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
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注] 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
解析:选A A项,可凭借上下文推断“悼”的含义。

“悼”的常见义项有“悲伤,悲痛"“恐惧”“哀悼,悼念”等。

结合上下文可知,墨子听说“楚欲攻宋"而“悼之",这里的“悼"与“哀悼”没有关系,而是说墨子内心有着一种“恐惧、担心”。

故A项解释错误。

B项,可采用成语联想法解题。

“偃”的常见义项有“仰卧”“向后倒"“倒伏,倒下”“停止,停息”等。

结合成语“偃武修文"中“偃"的意思“停止”,可以判断选项中“偃”解释为“停止”是正确的。

C项,“审”
的常见义项有“周密,详细”“仔细考察,详究”“清楚,明白”“确实,果真"等.使用代入法判断,“审"解释为“确实”是正确的.D项,“赍”的常见义项有“把东西送给人,赠送”“持有,携带”“怀抱”“通‘资’,钱财,资用"等.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赍物具千数谢之"中的“赍”解释为“赠送”正确。

故答案为A项。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

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

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

”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

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

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淮南子·修务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