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补径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径流方向 即地下水运动的实际方向,由于水是在空隙中运动 ,故无一致方向,但地下水总有一个主要径流方向,即 概化方向。它不代表某水滴方向,而代表总体趋势。


主孔

一般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方向是由补给区到排泄 区,可用示踪的方法确定。示踪剂有食盐、同位素等。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径流——排泄界限的划分 是比较难的,没有严格界限,一般认为能接受补给的部 分称为补给,对潜水而言分布区与径流区一致,故称补 给——径流区,承压水比较好分区。
径流量除用达西公式计算外,有时用下列表示式 来判断地下水的富集程度。
2、地下径流率:1平方公里含水层面积上地下水的径
流量(又称径流模数)。
MJ
Q 10 2 F 365 86400
(L/S.KM2)
它说明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含水层中以地下水径流
的形式存在的地下水量的多少,而不能说明地下水的
径流强度(用平均渗透率来表示)。
5、补给模数:单位面积上地下水含水层上补给的 量。Mb=Q/F,与径流模数差一个降水量系数。
6、径流区水质的变化 地下水的矿化度随补给区的矿化度不同而不同,沿 途有地表水或污染物的汇入而发生变化。
(3)泉的分布反映汗水层的分布或含水通道的分 布,及补给和排泄区的位置。
(4)区的标高反映当地的地下水位标高。
(5)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气体成分,反映 当地地下水的水质特点和形成的环境特点。
(6)水温反映地下水的埋藏特点,如水温接近气 温,说明地下水埋藏较浅,温泉来自深部。
(7)泉的研究有利于判断地质构造,泉常出露于 断层带及接触带
3、地下水径流系数:地下水径流量与同时间内(通
常为一个水文年)降落在含水层补给面积上的水量之比。
g
0.001 Q F
Q:m3/a
X:mm
g
M J 86400 365 X 106
31.54 M J X
F:km2
一般计算时要用不少于一年的资料,否则误差很大。
径流模数反映地下水径流量的一个特征,受补给、 径流条件的限制,其数值大小随着季节而变化,枯水期 与丰水期差别很大。如贵州苏地暗河枯水期为0.004,丰 水期为0.5,相差125倍。所以在计算地下水径流量时, 一定要考虑补给条件地变化。


h
w0 wmax ws
雨后水面 原始水面
当土层蓄水能力超过 降水量时,地下水位不上升,入渗水全部消耗于包气 带。当降水量超过包气带蓄水能力时,地下水位上升。 土层的蓄水能力:
Wv=(H-h)(Wmax-W0) Wv:土层的蓄水能力。 H:降水前地下水的埋深。 h:地下水面以上支持毛细水上升高度。(m) Wmax:田间持水率,(以体积计) W0:支持毛细水以上土层降水前的平均含水率。(残 留含水量) Ws:饱和含水量。
H:降水前的水位。△h:地下水位变化;
x:在水位上升时期以厚度表示降水量。
优点:概念明确,方法简单。
缺点:精度受给水度的限制,同时没有考虑到地下水的 蒸发,故α只能是近似值。
(2)利用直线斜率法求α
Xi=X-Y-E 即入渗量=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若 H=X-Y 则 Xi =H-E。
而 α=Xi/X
趵 突 泉
2、泉的研究意义 泉是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适当结合情况下
才形成的,因此可以反映出有关岩石富水性、地下水类 型、补、径、排、动态与均衡等许多信息。
(1)通过岩层中泉的出露及用水量大小,可以确 定岩石的含水性和含水和含水层的富水程度。
(2)通过对泉水的运动和动态特征,帮助判别地 下水类型。如下降泉变化较大,而上升泉来自承压水, 一般较稳定。
Q:入渗总量
F:计算区面积
X: 降水量
关键是Qi不好求
二.地表水的补给。 当地表水高于地下水位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地表水 补给地下水。
影响因素:河床长度与周湿,河床渗水性,水位差 ,河床过水时间。
补给量:Q=Q1-Q2 山区:Q=X*F*α*100
Q1
Q2
堰 塞 湖
地上河渗漏量的估算: 设河道过流时间t,河 渠水位上涨到h0。其向一 侧渗漏的单宽流量q为: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第一节 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补给。包括补 给来源、影响因素和补给量。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 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含水层之间的的补给、人工 补给等。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
一、大气降水补给 1、大气降水的入渗机制
降水通过包气带向下移动的过程称入渗,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复杂,同 时获得盐分和热量。
2.降雨入渗系数的确定:
降雨入渗系数指在同一面积上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
数量占降水百分比。
α=Xi/X*100%.
α:入渗系数 Xi:入渗量 X:降雨量。
(1)根据动态观测资料资料求α。
α= Xi/X
Xi=△h*F*μ
X=X*F
α=△hμ/X=μ(Hmax-H+△ht)/XI
△H:水位增加值; F:面积 ; μ:给水度;
3、特殊类型的泉 如五台山李家庄的“鱼泉”;北京小汤山的温泉;
“虎叫泉”、“猫跳泉”、“矿泉”等。
三、蒸发与蒸腾 在地下水埋藏不太深时,形成毛细水,接近地表时 蒸发成气态水进入大气中,蒸腾则是由植物根部吸水, 通过叶面进入大气中,根系往往申入地下很深,,如大 树可达几十米,小麦最深达4米,所以蒸发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蒸发的不断进行,在地表出现盐碱化。提倡植树 造林就是固结地表土质、落叶形成腐泥固化,另一方面 由于蒸腾作用改善了局部气候,增大降雨量。
K2:与植被、岩性有关的经验系数
以上系数可以用回归求得(用已知数据)
潜 水 蒸 发 极 5 . 1 6 5.1米
限强度

2.95
土质
亚 粘 黄 土 质 亚 亚砂土

砂土
4.1 2.38
细粉 砂 砾


不 同 植 物 蒸 2 2 9 ~ 2 0 3 ~ 154~203 1 0 2 ~
发量
254mm
305
1、泉的分类 (1)、按补给来源分:上升泉(承压水补给) 下降泉(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 不能仅通过泉口的形式来判断是上升泉还是下降泉。 (2)、按出露原因分: 侵蚀泉:河流、沟谷切隔到含水层; 接触泉:切隔到隔水层时形成的泉; 溢流(出)泉:含水层变弱或隔水阻挡形成泉; 断层泉:含水层被断层切隔,往往成串分布。 泉可以双重命名,如侵蚀上升泉等。
量之比。 求取方法:用蒸发皿求得。 意义:在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区有实际意义,如美国沙
漠中的一个村庄供水全部利用凝结水。 形成机理:当温度降低时,饱和湿度随之降低,温度
降到一定程度时,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等,温度再降低 时,超过饱和湿度的部分水以水滴的形式析出,形成地下 水。
夏秋之交,白天大气和土壤都吸热,晚上土壤比 空气散热快,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凝结水(如 下天的露珠)。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早穿棉衣中穿 沙,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说明温度在一天的变化, 居统计,撒哈拉沙漠的昼夜温差达50度。
一次降水对潜水的补给量: Xy=X-Yy-(H-h)(Wmax-W0)。
Xy:一次降水对潜水的补给量; X:降水量。 Yy:地面径流量。 2)影响因素: 降雨形式(大,中,小雨)。小雨易入渗,形成地表径 流少。 降水强度:(每小时降水量mm/h); 地形条件;植被情况: 地表平整程度; 包气带岩性、厚度:K值小且厚度大时补 给潜水量就小。 以上条件或因素不完全单一,而是综合影响,互相制约 。
q
h0
q h0 a
t
t时刻两侧渗透的总水量W为:w α:压力传导系数,(m2/d)
l
l
2 tqdl 2
0
0
km
h0 a t
1.128h0
atl
K:渗透系数 m/d
a
M:含水层厚度 m; μ:给水量
l:河道长度。(m); t:计算时间(d)
基流分割:
基流 t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
三.凝结水补给 凝结作用: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包含的气态水量。 饱和湿度:单位体积实际包含水的量与饱和时气态水
讨论:凝结水确实存在,但水量较小,有的学者 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地下土壤蒸发而形成的水气在 在夜间凝结形成的水。
四、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天窗”补给、断层导水补给、水头差作用补给、越 流补给。
越流量用达西定律计算,越流量不可忽视,因越流的 面积较大,有时越流量大于侧向补给量,但越流仍不被重 视,主要是越流的面积和渗透系数不好确定,因此在水资 源评价时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例如。建汾河二库,使其渗漏来补给地下水;少林水 库溢洪道的断层渗漏而造成的水库蓄水量减少;吉林某水 库渗漏(用同位素测试)等。 五、其它补给
农灌、河渠渗漏、钻孔导通、矿山开发诱导等。
第二节 地下水的排泄
第二节 地下水的排泄
地下水的排泄按形状划分为:点状、线状、面状。 一、泉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地形面、含水通道相交 的地方成泉。一般形成于山区,平原区很少有泉。
二、向河流排泄 1、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 潜水与河水无直接关系; 潜水与河水有直接关系; 潜水与河水有周期关系; 承压水与河水有直接关系。
2、基流分割 由于线状排泄不集中,不易测定,故用分割法。该
方法有平割、斜割、分段割、退水曲线割等。 以平割为例:从水位起开始,经退水后再上升为止
,连接成直线,以下阴影部分为基流(泄流)。即地下水 补给河水的水量。
1)入渗方式
湿峰面
活塞式:整体湿峰面向下移动
捷径式:沿大孔隙或渗透性好的通道下渗。
活塞式下渗是新水推动老水。新水先到地下水面;捷径
式不一定。前者主要适用于沙砾
岩介质,后者主要是粘性土中。
入渗过程线分几个阶段:
含水量
0线:原始雨量线
H
1线:降雨初期
2线:降雨当中 3线:后期线,后期表层饱和 4线:停雨线,岩层不饱和 5线:终止线,水位上升。
254
植物名称
草 和 栽 培 大扩叶 小树和灌 针叶树
植物


四、其他排泄 人工取水、向其它含水层排泄、矿山排水等。
矿体
地面 水位
第三节 地下水径流
1、径流,是连接补给与排泄的中间环节 地下水是复杂的,径流的场所是多样的,呈经有
两种观点:一是管流,另一种是渗流。其实在自然界 两种现象并存,在岩溶地区有时管理占主导地位,如 地下暗河等。
H
得 α=(H-E)/X
H=αX+E ………直线方程,
α E
α为直线斜率。
O
X
例:有三年观测资料(降水,蒸发,径流),可作 出直线图(不同年分)
该方法在卡斯特地区或覆盖层薄的地区计算出效 果好些。
(3) 降水入渗系数经验值。
利用地中渗透仪求入渗量,再用α= Xi/X ,求取
(4)山区入渗系数α
比值法:α=Qi/(FX*100)
(8)岩溶区大泉可以直接开采利用,如利用不当 ,“扩泉”也会导致水源枯竭,破坏风景。
(9)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有的泉是供水 水源地(排泄区水量大),也有的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方大泉在早期都有神秘色彩,有庙宇或名人题词。
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北方的 泉口大都相继干枯。 **读P76页的图, 按要求写出读 书报告
1、影向蒸发的因素
气候、潜水埋深、岩性(决定毛管的发育程度)、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等。
2、蒸发量的计算
半经验公式:
0
(1水位接近地表时蒸发强度;
0
H0:蒸发极限埋深
n:经验系数
叶水庭经验公式: 0eH
沈立昌(双曲线):= K2 0
a、b:系数
(1+H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